一個人賺多少錢才算夠?原來他早就給出了答案

一個人賺多少錢才算夠?原來他早就給出了答案


“當你老了,回首往事,工作履歷早已丟進垃圾桶,最後被記住的是什麼?”


有“管理哲學之父”之稱的查爾斯·漢迪,曾經對年輕後輩發出這樣耐人尋味的追問。


作為倫敦商學院創始人之一,查爾斯·漢迪還是一位“社會哲學家”,總是能以深刻的人文關懷,切入管理的核心本質。


一個人賺多少錢才算夠?生命的終極意義是什麼?讓我們聽聽一位80多歲的長者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以下,Enjoy:


作者 | 查爾斯·漢迪

來源 | 正和島(ID:

zhenghedao

我曾經把我的生活描述給一位印度上師(Indian guru)聽,他很有禮貌地聽完了我所有活動的擴展列表,然後說:“你似乎正忙於無處可去”。


我意識到他是對的,我的人生沒有方向。我從來沒有解決這個大問題:“我來這兒是為什麼?”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那生活可能只是隨機旅行,旅行的方向由你的同伴決定或者是由於一時衝動。


01

我迷失了50年

終於活明白一個道理


我曾經就像這樣。我記得在愛爾蘭家裡的客廳裡,我和同樣困惑的父母坐在一起,翻閱一堆地處世界上遙遠地區的企業的招聘手冊。


我那時正在找工作,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想待在愛爾蘭或者英國,我只是想去看看這個世界並過上好日子。


我在決定自己生活的時候就好像在選擇去哪裡度假一樣,完全是由那些小冊子的吸引力決定的。


我很幸運,在那個年代有很多職位空缺,所以我可以選擇,但如果我有一個好的標準,我可能會做出更好的選擇。


我曾經在東南亞為一家石油公司工作,我的父母對此感到的沮喪不言而喻。


雖然它給我帶來了幾年陽光下的快樂時光,但我最終意識到這不是我想要的,繼續下去就是對我生命的浪費。


因此,在進入下一段工作之前,我需要弄清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就在那時,我讀到一本有趣的書—《島嶼的模式》(A Pattern of Islands),這是英國在南太平洋的殖民官員的自傳,他談到之所以追求自己選擇的職業,是因為想給自己的叔叔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後有一天他醒悟了並且意識到叔叔們都已經死了。


因為叔叔、阿姨或父母而影響我們的人生選擇是毫無意義的。


我花了人生的前50年去試圖成為別人眼裡我應該成為的樣子,直到50多歲的時候我才感到舒服、放鬆和自信。


但我並不後悔過去迷失的那幾十年,因為我需要嘗試一些其他的身份才能找到最正確的那個。


我只是希望那幾十年的時間能夠短一點。


我的結論是,我們不應該害怕嘗試一種新的身份。


事實上,我經常對那些剛開始起步的年輕人說,二十幾歲是一段很好的用來嘗試的時間,只要你不傷害任何人。


一旦你發現那不是你想要的,你就可以把它從清單上劃去,並繼續尋找其他可能。


一個人賺多少錢才算夠?原來他早就給出了答案


02

錢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只有當你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時候,你才能解決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的問題。


在我們這個時代,許多人會把錢,然後更多的錢,作為這個問題的答案。


把它放到一家企業身上就意味著利潤,而對一個國家而言就是經濟增長。


錢使得選擇更開放了,但它只是延遲了這個問題,因為錢只是一箇中間目的,是實現終極目的的手段。


從邏輯上看,錢本身不能成為終極目的,因為它只是一個交換的象徵,所以人們必須要問用錢來買什麼。


有一點是明確的,在達到了一定水平後,大約在年收入15 000英鎊後,再多的錢就買不到快樂,因為總有一些人會更有錢,從而讓你想要更多的錢。


最近我偶然發現了一本我在學校時期保存的日記,17歲的我曾寫過我想要的生活是一年2000英鎊和一輛賓利歐陸(Bentley Continental)汽車,但其實我並沒有那麼謙虛:


2000英鎊是當時畢業生起薪的4倍,所以我的夢想相當於現在的年薪100 000英鎊再加一輛車。


我現在覺得很慚愧,因為當時我完全不知道如何去賺到這筆錢,或者我想如何生活,只是想開著一輛荒唐的車到處轉,但那時的我和現在我遇到的一些年輕人沒有什麼不同—把錢作為人生的答案。


麻煩的是,你似乎永遠也賺不到足夠多的錢,企業高管不斷上漲(當然不是必需的)的報酬似乎證明了這一點。


即使當你滿足了所有的需求和慾望,卻總是存在凡勃侖商品(Veblen goods)。


這個名詞來源於索爾斯坦·凡勃倫(Thorstein Veblen)的比較商品理論,主要指的是定量配給的炫耀性支出,比如精英俱樂部的會員、專屬區內財產的所有權,或者在公司薪酬排行榜中位列前十。


對於另一些人而言,錢是一個記分牌,與能買到什麼東西無關,但可以在福布斯億萬富豪榜上佔有一席之地。


在被問到為什麼需要200萬英鎊的薪水時,一位企業高管承認他不需要那麼多錢,而且即使給他漲薪他也不會工作得更努力,給他降薪他也不會不努力工作,“但是其他人都拿這麼多,為什麼我不該拿?”這樣的財務之旅是沒有盡頭的,到最後沒什麼可給了,只有給予表揚。


想象一下,有一個更終極的目標來證明所有的努力該有多好。


人們說,錢就像肥料一樣,需要四處傳播,如果堆起來不用就會散發氣味。


慈善家因此四處鞠躬把他們的財富轉化為肥料,但還需要更多的人來掩蓋極少數人手裡掌握的大量金錢的味道。


解決一箇中間目標,比如錢,要比回答真正的大問題—“生活是為了什麼”要容易得多。


這個問題的答案究竟是什麼?


政府把重點放在經濟增長上,因為它認為這是創造一個更好社會的必要條件,但這個目標讓政府延遲了去探尋那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一個更好的社會應該是什麼樣的?


一個人賺多少錢才算夠?原來他早就給出了答案


03

實現人生的終極意義

要“適當的自私”


我的商學院的學生將重點放在他們畢業後的下一份工作和他們直接的賺錢能力上。


當被問到他們這一生最終想做什麼時,就像曾經的我一樣,他們通常這樣回答:“我要先積累一些資本,等我非常有錢的時候再考慮這個問題。”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因為他們永遠有賺不完的錢,企業和政府也一樣。


更多似乎永遠意味著更好,因為它提供了更多選擇。


人們很容易推遲去尋找這個大問題的答案,無論是在公眾事務還是在私人生活中,都會為一些短期目標和要求分散了注意力,忙於無處可去。


希望就在於,我們作為個體會做得更好,我們會找到一些標準來衡量我們的生活,並決定生活的目的。


2500年前,亞里士多德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從邏輯上排除了所有的中間目標,尋找一些不是作為實現某種目的的手段而存在的,而是獨立存在的,因為自身的緣故而有價值的東西。


最後,他認為人生的終極目的是以合乎德行的方式,通過幸福(eudaimonia)追求卓越,這是他認為的美好人生。


“eudaimonia”(幸福)是一個複雜的希臘語詞彙,它通常被翻譯成幸福,但亞里士多德要表達的並不是一種快樂或滿足的狀態,他指的是一些更積極和更富有成效的狀態,更類似於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的概念,或者一些運動員所說的“處於巔峰狀態”。


我把它翻譯為“為他人的利益在你最擅長的領域做到最好”,換句話說,不辜負你的潛能。


“他人的利益”很重要,因為亞里士多德很清楚發揮人的潛能必須與美德相一致,是合乎德行的,而不是自私的。


他說過一句名言,人是一種政治(意思是社會)動物,無法獨自生活。


我們都需要一個超越自我的目標來讓我們感受到自己做出了貢獻,給某些地方、某些人帶來了影響。


然而,亞里士多德畢竟侷限於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和階級,我們沒必要贊同亞里士多德通過他個人的行為對幸福的解讀,但我們仍然可以認同他的基本理念,那就是實現人的潛力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目標,只要它是為了人類的利益。


我在其他地方曾提出過可以有“適當的自私”,也就是說要取得成功你必須首先投資於自己,但在那之後必須把那些成果用於某些超越自己利益的事情。


如果你不先開發自己的潛力,那麼你的貢獻可能毫無價值,但如果你把發展成果全部留給自己,那這就是不恰當的自私並且最終無所得益。


一個人賺多少錢才算夠?原來他早就給出了答案


04

來自《聖經》的啟示


我在書桌上放了一塊白色的石頭。我把它擺在那兒是因為《聖經·啟示錄》中的一節: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並賜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除了那領受的以外,沒有人能認識。”

《啟示錄》是《聖經》中最黑暗和最神秘的書之一,我不能肯定它背後暗示了什麼信息,但在我看來,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我充分發揮了我的潛力,並且把它用於人類利益,而非個人利益,那麼我將贏得自己的新名字,並且像書中說的,成為神殿的支柱之一,也就是社會的支柱。


白色石頭就擺在那兒,將作為我個人的挑戰去尋找幸福,即使要付出餘生的代價。


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有閒階層的成員,他不必為生存而操心,而我們大多數人都必須在集中精力準備開發自己的真正潛力之前,滿足自己的經濟和社會的需要。


追求個人幸福,最好在你知道自己是誰,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不再為生存而困擾之後再去做。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一位美國心理學家,用他的需求層次理論表明只有當你滿足了自己的經濟和地位的需求之後,才能準備追求他所謂的自我實現,這一與幸福並無二致的狀態。


因此,開始你會需要錢,但是不應該停留在這個層次。


一個人賺多少錢才算夠?原來他早就給出了答案


05

當你老了

最希望被記住什麼


作為課堂練習,我有時會讓成年的學生做寫訃告的練習。

“想象一下,你在80多歲的時候死了,有很多人出席你的葬禮,你最好的朋友已經提前準備了悼詞,但你要求他必須簡短,寫下你希望他說的話,不超過300字。”

實際上我會要求那些處於職業生涯頂峰的人,通常是40多歲,讓他們站在自己生命的盡頭,回頭看。


他們的工作簡歷早已被束之高閣或扔進垃圾箱,他們需要探尋其他的東西。


他們希望被記住的是什麼?他們對生活的最重要的貢獻是什麼?他們離開之後會留下什麼?


當我第一次自己做的時候,我發現這是一個令人清醒的練習,但也給予了我們一個夢想的權利。


它的目的是幫助參與者正確看待他們目前的工作和生活,並專注於未實現的潛力。


這是一種沉思的練習,而沉思對於檢視人生而言至關重要。


訃告的練習讓人想起梭倫(Solon)給出的建議,這位雅典的哲學家和克里薩斯國王(King Croesus)的立法者,期待著人們讚許他的財富、成功和幸福,他說:“沒有什麼可以使一個人快樂,直到最後的時刻”。


這句話太真實了。即使當你認為自己做得足夠好時,其實你仍不夠好,因為你可以做得更好,直到最後。


休息可能會引發不快樂,因為沒有工作,沒有希望,甚至更糟的是,沒有人愛。


弗雷德裡克·懷斯曼(Frederick Wiseman)84歲了,2014年他在戛納展示了他最新的紀錄片。


在被問到為什麼一直在拍電影時,他說:“所有我的朋友要麼死了,要麼還在工作。”


一個人賺多少錢才算夠?原來他早就給出了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分享給你朋友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