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我對婚姻不抱希望”丨是時候改變你的婚姻觀了


趙薇曾在一次活動中坦言,“我是一個對婚姻不報期望的人,和另一半更像是拍檔或夥伴。”

一言既出,聞者愕然,以為她的婚姻出現變故。然而直到現在,她和丈夫、女兒還是一家其樂融融。


趙薇:“我對婚姻不抱希望”丨是時候改變你的婚姻觀了

其實這句話,要細細品味,才能發現趙薇雖在電視劇裡愛的轟轟烈烈,在現實生活中卻有著無比通透的婚姻價值觀。

這種類似於“置之死地而後生”,對婚姻沒有抱著過多幻想的女人,反而更容易被滿足。

她們的婚姻,看似沒有過多的旖旎、浪漫,可這樣的婚姻更容易長久維持下去。

因為婚姻最初的起源,本就不是什麼浪漫的事。

東漢史學家班固就曾在《白虎通義·三皇篇》裡說過,古代的人,“知其母而不知其父”,這正是古代的婚姻,無所謂夫婦的證據。

趙薇:“我對婚姻不抱希望”丨是時候改變你的婚姻觀了

及至後來的封建社會,女性在婚姻裡的角色,也是被釘在“賢妻良母、傳宗接代”的條框裡,少有地位平等的時候。


這麼看待婚姻,似乎挺消極的。

但正因為看透婚姻的本質,才能真正瞭解自己在婚姻需要扮演的角色,知道自己能在婚姻裡獲得什麼。

一、婚姻,只是一種角色的轉換

楊絳女士在嫁給丈夫錢鍾書,有人稱這是下嫁,還戲言她當起了老媽子時,她看得很透徹:

我欣賞鍾書,對我而言,這只是身份的一種角色轉換而已。

夫妻之間本來就是應該相互理解,所謂的門當戶對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趙薇:“我對婚姻不抱希望”丨是時候改變你的婚姻觀了

她原是名門閨秀,十指不沾陽春水,嫁給錢鍾書之後,衣著起居,樣樣都要她來操心。

她剛生完女兒,還躺在醫院裡的時候,被“寵壞”的錢鍾書探望她,苦著臉對她說“我做壞事了”:

今天是打翻墨水瓶,染了房東的桌布;明天是弄壞了門軸,門上不了鎖;後天是額骨上長了一個大大疔,疼痛難忍。

產後虛弱的楊絳,每次都微笑著回答,“不要緊,我會洗”、“不要緊,我會修”、“不要緊,我會治”。

她從不覺得委屈,也不會心生怨念。

趙薇:“我對婚姻不抱希望”丨是時候改變你的婚姻觀了

她心甘情願放下自己的寫作事業,扛起生活的重擔,料理日常的繁瑣,還鼓勵丈夫寫出那本膾炙人口的《圍城》。

生活節儉也沒事,還可以更節儉些;少了收入,就辭去女傭。

沒人操持家務,她就學著劈柴生火燒飯洗衣。

經常給煙煤染花臉、燻眼睛,或是給油燙起泡,切破手也好,只要一想到很快就能看到丈夫寫的書,她就覺得“做灶下婢也心甘情願”。

趙薇:“我對婚姻不抱希望”丨是時候改變你的婚姻觀了


正是這種通透,讓她在《文匯報》發表了這樣的話:

我最大的功勞是保住了錢鍾書的淘氣和那一團痴氣。

這是錢鍾書最可貴之處。他淘氣、天真,加上他過人的智慧,成了眾人心目中博學而又風趣的錢鍾書。

而丈夫錢鍾書則給她題贈:“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贈予楊季康(楊絳本名),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

文學博士胡河清曾評價他們的結合,是中國當代文學中的一雙名劍。

錢鍾書如英氣流動的雄劍,常常出匣自鳴,語驚天下;楊絳則如青光含藏的雌劍,大智若愚,不顯鋒刃。

趙薇:“我對婚姻不抱希望”丨是時候改變你的婚姻觀了

缺少這種大智若愚的通透,很多女人便會在婚姻裡狠狠地摔跟頭。

二、婚姻,不是盲目索取

將一手好牌打的慘不忍睹的女星中,黃奕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四段感情,兩次婚姻兩次離婚,每一次都鬧得雞飛狗跳。

她在《星空演講》裡剖析自己的婚姻觀:

第一段婚姻是因為想結婚而結婚,第二段則是因為想要一個孩子。


趙薇:“我對婚姻不抱希望”丨是時候改變你的婚姻觀了

她天真的把婚姻當成實現自己願望的工具,想結婚了,那就結婚;想生孩子了,也去結個婚。

卻不明白婚姻需要對等付出,需要用心經營,而不是任自己一味索取,直到把兩人的感情都榨乾,徒留一地雞毛。

童年缺少親情,長大後,她就渴望在婚姻裡盲目索取,可一個沒有被愛滋潤過的人,想要得到美滿婚姻,註定是艱難的。

可她不懂,她以為,嫁一個富豪,自己就能找到歸宿了。

正如法國作家莫洛亞所說,真正幸福的婚姻,是必須要友誼與愛情融合在一起的。

趙薇:“我對婚姻不抱希望”丨是時候改變你的婚姻觀了

至始至終,她都不明白婚姻只是一道圍牆。

當你帶著原生家庭附著在自己身上的種種缺陷跨過這道圍牆時,圍牆並不能卸下你的自卑、偏激、任性等等特性。

正如穿一件衣服,人們以為衣服能給自己溫暖。殊不知衣服只是衣服,它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幫你把體溫留住而已。

婚姻這道圍牆,也只是起到保護的作用。

三、婚姻,有喜樂,也有血淚

作家李碧華,用一個生動地例子來形容婚姻:

婚姻是很簡單的一回事。

婚姻就是蚌和珍珠。一粒砂無意中走進蚌的身體,蚌不斷付出它的心血以減少痛苦。

終於,便產生了一顆完美的珍珠了。


趙薇:“我對婚姻不抱希望”丨是時候改變你的婚姻觀了

所以,美滿的婚姻從來就不是什麼容易的事。

趙薇在婚姻裡的通透,在於她的商人思維。

對她而言,婚姻就是權衡利弊後還存有感情的產物。兩個人的結合就是為了利益最大化,如果還能有感情,那就更好了。

而楊絳女士的通透,在於她融於血骨的文人風骨與道德情操。

她身上既有女性的柔軟、忍耐與奉獻,也有得之於出生地燕趙的俠氣,使她在那些艱苦的時光裡,與丈夫相濡以沫,長情相伴。

婚姻不是必需品。高質量單身,遠比低質量的婚姻更能讓女性過得更好。

但既然選擇了婚姻,就要克服自我中心意識,兩顆心互相忠誠,兩個人,互相付出,一起為婚姻這本書寫下精彩的詩篇。


趙薇:“我對婚姻不抱希望”丨是時候改變你的婚姻觀了


這樣的婚姻,才是值得自己結束單身,甘願承擔兩個人的喜怒與哀樂的婚姻。

這樣的婚姻,才是完整人生的精髓。



作者簡介: 我是如是,以字讀心,以文讀人。關注 ,你會獲得一份獨到的情感見解。



<code>參考資料:

1. 中國通史 / 呂思勉 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06

2. 錢鍾書與楊絳:始於一見傾心,陷於相濡以沫,終於歲月長情 / 溫暖前行,2019-04-07

3. 楊絳論 / 胡河清 /<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