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電影《早春》:淺析夢想與現實的碰撞

一年之計在於春,每年的春天,萬物復甦,象徵著新一年的開始,每個人都對春天充滿了期待與希望,總會定下新一年的目標,期待新的一年可以重新開始,但大部分人,只是重複去年而已,春天依然是美麗溫暖的春天,而很多人平凡又不甘於平凡的普通人。

每年的春天,我總會重溫電影《立春》,重新思考夢想的意義。

重溫電影《早春》:淺析夢想與現實的碰撞

第一:普通人距離夢想有多遠

電影中,蔣雯麗飾演女主角王彩玲,是縣城師範學校的音樂老師,容貌醜陋,齙牙,身形臃腫,大齡未婚,除了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之外,她什麼都沒有,只是個普通平凡的女人,但她不甘於平凡,不願意再小縣城蹉跎一生,她的夢想是去北京發展,在巴黎歌劇院唱歌演出,為此她省吃儉用攢了三萬塊錢,找人託關係辦北京戶口,隔三差五就坐火車去北京找機會求職,心比天高,卻命比紙薄,普通人能夠夢想成真的幾率太低了,現實的殘酷,她心裡都清楚,但就是不願意放棄,不願意妥協,夢想是無比神聖又無比遙遠。

重溫電影《早春》:淺析夢想與現實的碰撞

小縣城中除了王彩玲,還有很多這樣的異類。

周瑜,小縣城裡的工人,其貌不揚,偶然從廣播裡聽到了王彩玲的歌聲,被其打動,和表弟黃四寶一切登門拜訪,借學歌曲為理由結識王彩玲。

他是真心欣賞王彩玲的男人,透過醜陋的皮囊聆聽王彩玲動人的歌聲,其實,周瑜也是不甘平凡的人,會用一口方言背誦普希金詩句的文藝青年,對於藝術他也心懷渴望,但他又不敢對生活做出任何改變。

重溫電影《早春》:淺析夢想與現實的碰撞

黃四寶,周瑜的表弟,一個痴愛作畫藝術青年,年年去北京考美校,卻連初識都過不了,夢想成為梵高,然而志大才疏,每次失敗了就是醉倒街頭,他是個不靠譜的男人,志大才疏,跟王彩玲一樣,心比天高。

胡金泉,小縣城裡的舞蹈老師,熱愛芭蕾,無時無刻都保持著身姿挺拔,然而,保守閉塞的小縣城,根本無法理解芭蕾舞的美麗,大眾眼中只有穿白色緊身褲的男人,胡金泉是個純粹的藝術者,他沒有遠大的夢想,也不渴望通過芭蕾舞揚名立萬,他只想在小縣城裡跳舞生活,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夠接受他,然而,他始終都像根魚刺一樣,紮在很多人喉嚨裡。

重溫電影《早春》:淺析夢想與現實的碰撞

他們都是一群普通人,可是普通人也有夢想,只是這夢想距離現實太遙遠,幾乎都沒有實現的可能。

王彩玲的歌聲確實動聽,但還沒有到天籟之音的地步,不然也不可能要靠買北京戶口,千方百計留在北京,四處尋找機會屢屢碰壁,她知道自己長得醜,家庭普通,平凡得如人間的塵埃,只有在演唱歌劇時她能得到情感上的共鳴,能夠不去為日常瑣事煩憂,所謂的懷才不遇,只是自欺欺人的安慰,她的清高只是掩飾生活的平庸,自己的普通,現實就是她在北京沒有人脈關係,沒有哪個劇團需要她,黃四寶看不上她,生活現實得有些殘忍。

重溫電影《早春》:淺析夢想與現實的碰撞

黃四寶也是這樣的人,他甚至比王彩玲更赤裸,第一眼看到王彩玲時,就把她長得醜掛在嘴上,在周瑜面前說王彩玲的傳聞嘲諷她,可在王彩玲面前又貶低周瑜抬高自己,他知道王彩玲喜歡他,讓她做自己的裸模,他享受了王彩玲對他的好,又拒接了她的愛意,原因太明顯了,還是因為王彩玲的長相,他說自己沒有那麼高的境界,潛臺詞就是無法不去看臉。

重溫電影《早春》:淺析夢想與現實的碰撞

周瑜甚至不如黃四寶,至少黃四寶有為夢想努力,而周瑜只會看著別人行動,內心焦急矛盾,黃四寶的母親上門吵架撕毀畫作時,他會出口幫黃四寶說話,黃四寶考美校失敗後醉倒在車站邊,他趕過去將黃四寶扶回家,可是,當他送黃四寶去美校時,又各種烏鴉嘴說他這次又考不上,他去給王彩玲送磁帶時,正好跟黃四寶撞到了,他不敢正面跟黃四寶競爭,只是狼狽而走再背地裡舉報他們,讓執法人員來突擊檢查。

最後,在黃四寶離開小縣城,前往深圳之後,拿王彩玲的裸體畫跟黃四寶的母親敲竹槓,在黃四寶走後,才敢重新追求王彩玲,他喜歡王彩玲只因為她與眾不同,歌聲動聽,並且長相醜陋,如果王彩玲長得很漂亮,周瑜反而不敢喜歡了,因為距離自己太遙遠了,他對黃四寶的情感也很複雜,一邊希望黃四寶繼續畫畫,一邊又不希望黃四寶考上美校,因為這樣他就不孤單了,身邊有個人做墊背,他不僅長相粗獷兇狠,內心也是陰暗猥瑣膽怯,他渴望成為詩人,但不敢行動只是躲在旁人身邊,寄託自己的夢想。

胡金泉是他們之中,正真愛藝術愛芭蕾的人,他既不想去巴黎也不想成為梵高,只想在小縣城跳舞簡單生活,可是性別職業少數群體的身份,讓他備受歧視和嘲諷,不僅沒有人能欣賞他,還成了無數人眼中嘴裡的笑話談資,他一直勉強著,可是最終還是被世俗打敗,為了成為正常人眼中的男人,他先是求王彩玲跟他假結婚,失敗後,一個人走在漫天大雪的街頭,無助地哭泣,在夢想與現實的壓迫下,他走上了極端的道路,非禮了自己的一位女學生,被關入獄,王彩玲去探監時,他並沒有太難過,反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在快樂,他這根魚刺終於被拔出來了,沒有周遭的歧視和閒話,繼續完成自己的夢想,穿著布鞋也可以立起腳尖跳芭蕾舞,他才是為了夢想願意付出一切的人。

重溫電影《早春》:淺析夢想與現實的碰撞

他讓我想到了"大喜哥",也是世俗人眼中的另類,但是他們究竟做錯了什麼,很多人只看到他們表面的怪異,卻不知道他們背後的經歷。

第二:夢想只是擺脫平庸的工具

很多人,年少時都有過夢想,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夠與眾不同,能夠風光耀眼,可現實中,大部分人都會成為大眾群眾的一份子,學習、工作、生活、結婚,好像每個人的人生都已經被安排好了。

其實,王彩玲一直很清醒,她知道自己各方面條件都很平庸,除了會唱歌,沒什麼特別之處,不甘於平庸的她,只能緊緊抓住這唯一能改變她命運的稻草,她的夢想其實不是歌劇,只是夢想到北京、巴黎的歌劇院演出,在舞臺上享受觀眾的掌聲與追捧,只是渴望通過歌聲逃離精神與物質貧窮的小縣城。

她只能用清高的姿態遮蓋住自卑的內心,總是吹噓自己在北京的人脈關係,她在黃四寶醉酒後主動發生關係,她以為這是對愛情的獻身,其實從頭到尾都只是自欺欺人,即使被黃四寶羞辱毒打之後,她也要撒謊將一切問題都推卸到黃四寶身上。

重溫電影《早春》:淺析夢想與現實的碰撞

她在欺騙旁人的時候,也是在欺騙自己,用這樣的方式逃避現實的慘敗。她跟普通人沒什麼區別,周瑜被她的歌聲打動,但她瞧不上週瑜的欣賞,反而對玩世不恭的黃四寶,一見鍾情,甚至要將自己的北京戶口讓給他,她愛上的不是黃四寶,只是愛上了理想中的愛情,一個會畫油畫的文藝青年,長髮皮衣,高大英俊,只是這個文藝男青年,也只是個普通人,女人都渴望白馬王子,男人也都希望如花美眷,比起靈魂的共鳴,誰都脫離不了外表的美麗,他對油畫也不是熱愛,只是渴望通過繪畫考上美校,逃離這座小縣城。

最後,次次的落榜又跟王彩玲的決裂,讓他徹底放棄,逃到了深圳,回到小縣城開婚介所,梳著油膩的大背頭,成了坑蒙拐騙的奸商,被仇家追打砸車,狼狽又無所謂,他不是被生活磨練成這樣,而是他本來就是這個模樣,一個平凡不靠譜的男人。

重溫電影《早春》:淺析夢想與現實的碰撞

很多人追求的不是夢想,只是美夢成真之後可以脫離平凡的生活,一個王寶強讓無數草根守在橫店影視城,一個韓寒又讓無數小鎮少年退學離家,其實他們夢想的不是成為演員作家,只是想通過這條道路出人頭地,不是夢想不是難以成真,只是多數人的才華根本支撐不了夢想,即使被打擊挫敗後,也不願接受自己的平庸。

第三:生活除了妥協,還有接受

電影的結尾,王彩玲收養了兔唇孤兒,辭去了老師的工作,在菜市場賣羊肉,每天工作照顧孩子,陪伴家人,這是對於夢想的妥協嗎?

不是,是對生活的接受,接受了夢想的遙不可及,接受自己的平庸,她最後沒有實現夢想,但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曾經她活得虛偽又痛苦,如今她過簡單充實又開心,她給收養的兔唇女孩做手術,給她取名王小凡,她活得平凡但每一天都充實有意義。

從現實的角度看,王彩玲是個醜陋又虛榮的女人,但也是個善良又清醒的女人。

一位自稱身患癌症的少女貝貝,從下就熱愛唱歌,主動找上門向王彩玲求助,求她幫助自己參加音樂比賽,因為普通人參加這類比賽,要有關係人脈才有機會,王彩玲自顧不暇,但還是心軟幫貝貝圓夢,為此她徹底放棄了北京戶口,要回不到一半的錢,幫貝貝參加比賽疏通關係。

貝貝美夢成真,拿到了歌唱比賽第二名,王彩玲激動得熱淚盈眶,雖然自己的夢想沒有機會了,但至少貝貝的夢想實現了,可結果卻打了她的臉,貝貝沒有癌症,只是為了能成功而演的苦情戲,全國各地唱得好的人太多了,貝貝知道不使用點手段,這輩子都難出頭,王彩玲的善良被澆了一盆冷水,面對跪在地上向她道歉的貝貝,選擇轉身離開。

重溫電影《早春》:淺析夢想與現實的碰撞

王彩玲不計較金錢的損失,但難以接受感情上的欺騙,可是她明白,自己也是個騙子,總是說自己在北京有關係有人脈,不久就會調到北京工作,貝貝為了成功而欺騙,王彩玲為了自尊心而欺騙。

王彩玲的清醒,不僅僅是對自己的認知,也是對周圍人的認知。

住在她隔壁的小張老師,年輕漂亮還有老公,日子過得熱鬧幸福,她總是對小張老師愛答不理,一次夜裡胃疼難受,才低下驕傲的頭,敲響小張老師的屋門,借點胃藥止疼,小張老師不僅給她胃藥,還熱情的請她進屋喝粥,小張老師很樸實善良,沒有將王彩玲平時的冷漠放在心上,遇到了事情還熱心幫忙,她讓王彩玲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溫暖,但生活除了溫暖還有陰暗,小張老師的老公攜款私逃,人去無蹤,小張老師找王彩玲哭訴,有心無意地一句:"現在我連你都不如了"。

重溫電影《早春》:淺析夢想與現實的碰撞

這讓王彩玲更加清醒,小張老師對王彩玲的熱情善意,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炫耀,人和人的關係就是如此敏感。當夜,小張老師就搬家離開,從此,王彩玲就徹底成了一個人了,小張老師是她內心的渴望,如果她有小張老師的容貌身材,事業和愛情就能順利許多,她對小張老師的冷漠,也是對於自己外貌的自卑。

她從小張老師的事情中,徹底明白,生活沒有妥協,即使是年輕漂亮的小張老師,也會被丈夫拋棄,與其跟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湊合過日子,還不如選擇讓自己舒心一點的生活,所以,她沒有選擇結婚而是收養棄嬰,組建自己的家庭。

胡金泉讓王彩玲明白,自己對於夢想的不單純,不是純粹熱愛歌劇,只是渴望得到榮譽。

貝貝讓王彩玲明白,自己也是個為了自尊心,而不斷欺騙他人的騙子,虛偽又醜陋。

小張老師王彩玲明白,就算是普通生活,也夾雜著各種意想不到的風險,人性的試探。

藝術沒有我們想象的高雅,生活也沒有我們以為的平庸。

只有將藝術和生活的關係平衡,自己的內心才能得到充實,物質也得到滿足。

結語:

我一直覺得,這是個最好的時代,懷才不遇已經是個很遙遠的成語了,餘秀華,農村婦女,腦癱,行動口齒不便,她不僅沒有美麗的容貌,甚至沒有健康的身體,但這些不能阻礙她對於詩歌的熱愛與創作,她不是為了出名而寫詩,只是因為寫詩而出名,我想,即使她沒有出名也會繼續寫詩,因為只有詩歌能寄託她情感的渴望與心靈的自由。

只是,在她出名之後,總有很多人抨擊嘲諷她,覺得她沒有資格寫詩,只是個山野村婦,可是誰規定山野村婦就不能寫詩了,其實大部分反感餘秀華的人,不是反感餘秀華寫詩,只是因為她寫詩獲得了名利,一個不漂亮身體殘疾的農村婦女,卻成了知名的女詩人,這才是很多人見不得的地方。

寫詩也好,唱歌劇也好,只要能讓自己的內心得到充實,都是所有人的自由和選擇,有夢想不可恥,為夢想追逐即使最後失敗,也不是丟臉,那些拿夢想當藉口逃避現實生活的人,那些自己不敢為夢想付出的人,那些自己沒有夢想卻嘲笑旁人為夢想行動的人,才是可恥又丟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