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啊,我實在沒錢了”老人從5樓跳下,結束了被啃老的一生

百善孝為先,我國自古就十分的注重孝道。但是在生活中,仍舊存在兒女對老人不盡孝道的問題。

而且,相比於不贍養父母,更嚴重的還有兒女一味向父母索取的啃老現象。

在天津,有一對父母生育了一個兒子。因為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好,在養育兒子的過程中父母吃了不少苦。儘管如此,父母還是把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給兒子。

等到父母含辛茹苦的把兒子養到30多歲的時候,兒子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但是現在結婚的成本太高,單單是房子問題就把這對父母給難住了。

“兒啊,我實在沒錢了”老人從5樓跳下,結束了被啃老的一生

為了讓兒子順利結婚,窮苦的父母向銀行貸款了30萬。拿著這30萬給兒子付了首付,買了新房。原以為這樣就可以了,但是兒子仍舊是無作為。

女方提出彩禮6萬,兒子又跑去找父母要。此時已身無分文的父母真的是拿不出彩禮錢,兒子就多番到父母跟前哭鬧。

面對兒子一次又一次的像催債一樣的行為,母親無奈的說:“兒啊,我實在沒有錢了。你這樣向我要錢,我還不如死了算了。”那個兒子聽到母親這樣說,非但沒有心疼,反而是對母親說:“那你就去死吧!”

“兒啊,我實在沒錢了”老人從5樓跳下,結束了被啃老的一生

兒子的話讓老母親的心像冰窟窿一樣寒冷,一氣之下,母親從5樓跳下,結束了自己被兒子啃老的一生。

這件事發生以後,很多人對此唏噓不已。30多歲的人,本應該自己憑努力去掙錢,但他卻一味啃老,逼得母親跳樓。其中原因除了這個兒子的不作為以外,還與父母對他的教育有關。


“兒啊,我實在沒錢了”老人從5樓跳下,結束了被啃老的一生

那麼哪幾類父母會比較容易養出啃老族的兒子呢?


1、干涉孩子,事事親力親為的父母

現在很多家庭仍舊是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成為了全家人關心的重點。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往往因為寵愛孩子而把什麼事情都給孩子做好了。甚至有的父母對孩子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即使孩子長大了,父母還是將他們當做小孩對待,替孩子決定每件事情。

在這種教育下,孩子逐漸的失去了獨立自主的能力。他們遇到事情就只會依賴父母,父母是他們的萬能王。


“兒啊,我實在沒錢了”老人從5樓跳下,結束了被啃老的一生

2、不讓孩子做家務勞動的父母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害怕孩子磕著碰著,不讓孩子動手做家務。孩子長大一些,具有做家務勞動的能力時,父母又以學業為重不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

其實在孩子的世界裡,家務勞動也是一種能鍛鍊他們動手能力的方式。如果一個人連家務都不會做也不想做的話,那麼這個人對其他事情的動手能力和主動意願就很一般了。現在社會競爭激烈,這樣的人很容易在社會中碰壁。


“兒啊,我實在沒錢了”老人從5樓跳下,結束了被啃老的一生

3、對孩子灌輸錯誤金錢觀的父母

有些家長自身的金錢觀就有偏差,他們對孩子金錢觀的教育更是錯誤。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父母往往會和別人攀比,這就會影響孩子小小年紀和別的孩子攀比,炫富。而一些家長則是會對孩子哭窮,這樣則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窮從而變得自卑。

“兒啊,我實在沒錢了”老人從5樓跳下,結束了被啃老的一生

這些錯誤的金錢觀對孩子的一生都會有很大的影響,讓孩子無法正確的對待金錢和利益的關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對孩子有著巨大影響的人。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父母對孩子的正確教育不可少。那麼大家在平時是如何教育自己家的孩子呢?對於啃老,你們又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