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檔案別樣美,一口氣盤點承德的非遺文化

承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源遠流長,豐厚深邃,特色明顯。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發掘、整理和保護,把這些“文明碎片”收攏聚集起來,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承德地域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積澱和文明進步的足跡,它們所映襯的是承德人自強不息的生存狀態和文化精神。

豐寧滿族剪紙

豐寧滿族剪紙從內容上可分為吉祥剪紙,花鳥魚蟲剪紙,山水風光剪紙,人物、盆籃碟盤瓶、瓜果、動物、花字剪紙等類。由表現形式看,它包括單色剪紙(紅、白、黑等)、點染剪紙、填色剪紙、複色組合剪紙等品種。

非遺檔案別樣美,一口氣盤點承德的非遺文化

地處中國北方,四季分明,乾旱少雨,長年用窗紙糊窗,便於採光、價廉。最初以紙條加固窗紙,以防風的破壞,後以窗花取代,即美又實用,窗花的出現是豐寧的一大習俗。豐寧地區(乃至全承德地區)無霜期短,秋、冬、春三季長時間無綠色、無花果,色彩單調、景色荒枯,創出剪紙窗花人為的改變自己的居住環境,花開四季,有生有色。

豐寧蝴蝶舞

豐寧蝴蝶舞流傳於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黑山嘴鎮八間房村,是滿族群眾非常喜愛的民間舞蹈。

豐寧蝴蝶舞表演共需八人,四名兒童扮成蝴蝶,戴蝴蝶帽,穿蝴蝶衣褲,四名成年男子扮滿族青年(俗稱“騎著”)。表演時,四名兒童站在“騎著”的肩或頭頂上,模仿蝴蝶飛舞的各種動作,還要做許多高難度的特技動作,全程表演只憑兒童和成人之間嫻熟的技巧配合而成。

非遺檔案別樣美,一口氣盤點承德的非遺文化

舞臺表演時,四隻蝴蝶在同一時間、同一方向,做同一動作和造型,如“童子拜佛”、“金雞獨立”、“群鴨戲水”、“哪吒鬧海”、“蘇秦背劍”、“鯉魚打挺”、“蝴蝶展翅”、“喜鵲登枝”等技藝性極高、難度較大的特技動作。“騎著”則要在保證蝴蝶完成動作的同時,或雙臂自然悠動,或雙臂於胸前,或雙手叉腰間,或慢或快踩著節奏,不斷變換隊形,舞之蹈之,形成了八隻蝴蝶凌空展翅、翩翩起舞的優美場面,給人以合作默契、協調統一、險中寓穩、動中寓靜的藝術與力量的感染。

寬城背杆

寬城背杆俗稱背歌,民間舞蹈,主要分佈於寬城滿族自治縣、寬城鎮北村。寬城背杆俗稱背歌,主要分佈於寬城滿族自治縣、寬城鎮北村。

非遺檔案別樣美,一口氣盤點承德的非遺文化

寬城滿族自治縣地處燕山山脈東北部,位於承德市南部,北與承德縣相接,西與口裡(遷西、遵化)相鄰,東與平泉、遼寧接壤,南與青龍滿族自治縣相連。寬城滿族自治縣寬城鎮北村,位於縣城東北部。寬城背杆始於清朝,興盛於民國至上世紀初期,由於當時寬城老爺廟廟會的興盛,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民間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

珍珠球

珍珠球是滿族傳統體育項目,是由模仿採珠人的勞動演變而來。珍珠,滿族稱“尼楚赫”,滿族人把珍珠當作光明和幸福的象徵。滿族先世女真人曾在松花江裡採珍珠。滿族人民群眾中還流傳著許多關於採珍珠的傳說,蘊藏著豐富多彩的以模仿採珍珠生產活動為內容的兒童遊戲和體育活動。

非遺檔案別樣美,一口氣盤點承德的非遺文化

“採珍珠”這項體育活動來源於滿族民間,運動器材比較簡單,場地的選擇也不嚴格,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適合在山區和農村開展。至今,在一些滿族聚集的村屯,仍有開展這項體育活動的習慣。

板城燒鍋酒

板城燒鍋酒,河北省承德縣板城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板城燒鍋酒取料於塞外高寒作物,採用傳統老五甑釀造工藝精心釀造而成,具有飲後“口不幹、不上頭”的特點。經過數百年的傳承與積澱,再結合當地優越的釀造環境,使板城酒散發出獨特的工藝魅力,具有傳統自然釀造的本色原香,香味和諧細膩;味甜而柔順,豐滿而淨爽。

灤平十番樂

灤平十番樂是灤平縣張百灣的傳統民間音樂。融合了槓房音樂、宮廷音樂、古曲、戲曲曲牌、時令小調與民歌、寺廟音樂等豐富內容而成。其中有槓房音樂的淒涼、惆悵,又有宮廷音樂的優雅、莊嚴,又有古曲的柔和、委婉,又有寺廟樂的超凡脫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