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番茄種植枯萎病,讓病菌遠離番茄,吃放心番茄

番茄枯萎病好發於番茄開花結果期,在發病初期僅是莖的一側發生凹陷,中午時萎蔫,早晚恢復正常,數日後植株下部將逐漸發黃,直至盛果期時病葉變黃、變褐、枯死,這一過程僅需要半個月或一個月。隨著近些年番茄枯萎病的頻發,番茄的產量、品質與番茄種植戶的收入等均受到了一定影響。因此,需要深入分析番茄枯萎病的發生規律與原因,制定出科學、可行的綜合防治措施,降低枯萎病的發生概率,以保障番茄的種植產量與質量。

瞭解番茄種植枯萎病,讓病菌遠離番茄,吃放心番茄

一、番茄枯萎病的病原

番茄尖鐮孢菌番茄專化型是番茄枯萎病的致病原,其分生孢子包括大型與小型,前者共有3~5個隔膜,呈紡錘狀或鐮刀狀,並且尾孢、頂端輕微彎曲;後者則表現為卵形或橢圓形,並且單孢、無色。近些年經相關學者研究發現,病菌不僅在蔗糖培養基與馬鈴薯洋菜上形成大型與小型分生孢子,還產生一定的厚垣孢子。觀察厚垣孢子可見形狀為橢圓形或圓形,並具備單孢與黃褐色等顯著特徵。

瞭解番茄種植枯萎病,讓病菌遠離番茄,吃放心番茄

二、番茄枯萎病的發病規律

一般情況下,番茄枯萎病病菌中的厚垣孢子與菌絲體通常隨著病殘體附著於種子上越冬,或是在土壤中腐生,通過澆灌水、雨水與土壤進行傳播。若土壤潮溼,並進行連作,將會對番茄的根造成損傷,施氮肥時極易引發番茄枯萎病。而幼根與切口將會為病菌的侵入創造良好機會,導致病菌不斷擴展在植株維管束中蔓延,併產生大量有毒物質,最終導致維管束疏導功能發生障礙,使葉片黃萎枯死。此外,相關研究報道,番茄的開花結果期是枯萎病的發病高峰期,在種植季節上分析,夏秋茬番茄的發病程度較早春茬嚴重。

瞭解番茄種植枯萎病,讓病菌遠離番茄,吃放心番茄

三、 番茄枯萎病的發生原因

1 .連作致病

若某地區蔬菜種植種類單一,會使土壤中的病菌長期繁殖與增加,進而加重危害程度,導致連作障礙問題頻發,嚴重限制蔬菜生產的發展。現已有數據統計,若同一類蔬菜重複種植超過3年,枯萎病的發生幾率可高達91.12%以上。

瞭解番茄種植枯萎病,讓病菌遠離番茄,吃放心番茄

2 .種子帶菌

若有機肥中含有植株病殘體或是種子帶菌,均會增加番茄枯萎病的發生風險。同時,在育苗前,未嚴格消毒的育苗土與種子,在育苗時苗床的高溫度與高溼度將會促進病菌的生長與繁殖,導致病菌從幼苗根部侵入繁殖並蔓延於維管束中,進而引發番茄枯萎病。

瞭解番茄種植枯萎病,讓病菌遠離番茄,吃放心番茄

3.田間管理不當

種植番茄時未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進行管理,例如排水不良、棚室地勢低窪、底肥不足與頻繁澆水等,均會增加棚內土壤的含水量,導致植株根系持續處於不利於發育的土壤環境中,降低番茄的抗病能力,在病菌入侵時極易發生枯萎病。此外,若土壤微量元素不足、番茄種植密度過大也會引發枯萎病。

瞭解番茄種植枯萎病,讓病菌遠離番茄,吃放心番茄

4. 重茬

據相關研究報道,其他茄科作物連作年限與番茄枯萎病的發生密切相關,這是因為枯萎病病菌可長期穩定的存活於土壤中,若是某個地區發生枯萎後未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僅需要5、6年即可由零星病株進展為普遍發病,同時這也是近些年番茄枯萎病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

瞭解番茄種植枯萎病,讓病菌遠離番茄,吃放心番茄

5. 土壤類型

番茄根系的良好發育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即土壤疏鬆、表土層厚與透水性強。若番茄植株生長健壯,其抗病能力將會隨之上升,不易發生枯萎病或是發生輕度較輕。若土壤透水性差、表土層淺,將會抑制番茄根系的發育,並引發枯萎病。同時,番茄一般種植於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若土壤pH值低於3.5或高於9.0,枯萎病不易發生,若土壤pH值4.5~6,發生枯萎病的程度則相對嚴重。

瞭解番茄種植枯萎病,讓病菌遠離番茄,吃放心番茄

6. 澆灌與土壤含水量

番茄根系相對發達,並且吸水能力強,植株在生長期對水分有較高的需求。而澆灌可對土壤含水量造成影響,也可為病菌在田間的傳播創造條件,若是澆水次數不合理,可降低通透性,直接影響到番茄根系的生長,促使病菌大量入侵與傳播,導致番茄枯萎病暴發流行。

瞭解番茄種植枯萎病,讓病菌遠離番茄,吃放心番茄

四、番茄枯萎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1. 生物防治

① 防治要點

在灌藥時要按植株大小、土壤乾溼度決定灌藥量,同時徹底灌透番茄紮根範圍,每株灌藥量控制在100~400 mL。

② 預防方案

在15 kg水中添加500 mL青枯立克進行灌根,間隔7 d灌1次,連續灌根3次。

依據比例配製精甲咯菌腈後進行灌根或噴灑於根部。

瞭解番茄種植枯萎病,讓病菌遠離番茄,吃放心番茄

2. 農業防治

① 清潔棚室

番茄收貨後首先拔除田間雜草,帶出田間集中進行漚肥或燒燬處理。在此基礎上,通過深翻地滅茬與曬土等方式分解病殘體,阻斷病菌的傳播機會,減少蟲源、病源。在清潔棚室過程中無需去膜,在天氣炎熱時翻地並堵住棚口15 d,通過高溫殺滅病菌。

② 選擇抗病品種

為減少枯萎病的發生,在種植番茄前應選擇抗病品種,例如齊達利、普羅旺斯、光輝與百利等品種均具有較強抗病性,適宜種植。

瞭解番茄種植枯萎病,讓病菌遠離番茄,吃放心番茄

③ 種子消毒

若選擇的種子未包衣,則需要進行溫湯浸種消毒,方法:在60℃左右的溫水中放置種子,持續攪拌至水溫為30℃後取出,將取出的種子進行多次沖洗,並放置於質量分數0.1%高錳酸鉀液中,浸泡30 min後再次沖洗,洗淨後即可催芽播種。

④土壤消毒

為加快作物的生長質量,在播種時禁止使用未腐熟糞肥,可施用腐熟的有機肥或是酵素菌漚制的堆肥,促進番茄抗病能力的提升。針對土壤病菌大量聚集於地下且蟲害嚴重的田塊,需要在播種前溝施或撒施滅菌、殺蟲藥土,削弱病菌活性[5]。在定植過程中,則需要將生物菌劑放置於定植的西紅柿穴內。播種後大量覆蓋藥土,並在移栽前噴施除蟲滅菌劑,提高抗病害能力。

⑤ 實行輪作

若某一地塊連續種植番茄超過2年,可與種植超過3年的其他蔬菜進行輪作,並避開茄科作物。

瞭解番茄種植枯萎病,讓病菌遠離番茄,吃放心番茄

⑥規範田間管理

在移栽時做好保護工作,避免對根造成損傷後為病菌的入侵創造機會。同時,加大觀察力度,若發現病株,及時連根拔除並進行銷燬,在病穴中撒一定量的石灰。在種植過程中,儘可能使用腐熟有機肥與鉀肥,減少氮肥、磷肥與化肥使用量。由於土壤通透性差與高溫高溼等條件極易引發番茄枯萎病,番茄種植戶可採取深中耕,並對澆水次數進行嚴格控制,確保土壤地溫適宜。為提高抗病性,在番茄生長前期應適當對水分與施肥量進行控制,保證根系的生長。在生長後期後澆水與施肥則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避免水分、施肥量較多為病菌提供蔓延機會。此外,澆水後將棚口開大,促進排溼,為番茄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3. 藥劑防治

發現病株同時,使用質量分數20%鉻氨銅600~8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 500倍液與70%甲基託布津600~800倍液做灌根處理,每株灌液量控制在250~300 mL,每隔7 d灌根1次,共灌3次。

瞭解番茄種植枯萎病,讓病菌遠離番茄,吃放心番茄

五、 結語

番茄枯萎病防治難度大,一旦發生將會嚴重影響到番茄的產量與品質,不利於蔬菜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番茄種植戶需要深入分析番茄枯萎病的發生原因,瞭解番茄枯萎病發病的初期表現,在發病初期及時發生並進行相應的處理,在此基礎上加大管理力度,採取科學有效的綜合防治措施,降低番茄枯萎病的發生率,以促進番茄種植產量與品質的顯著提升。今天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內容了,歡迎大家評論,最後麻煩大家動動手指幫我點個贊,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