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鬧寶萊塢》:比起勵志,你更該看的是普通人思維進階之路

誰說天才的成功不可複製?那是你沒有看透他們背後的思維方式,不如一起來學學吧。@蘑菇君

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裡就有這麼一位天才,他的名字叫蘭徹,六年級就可以做出十年級的題目,學習靈活,不拘小節,不死記硬背。雖然上大學的時候因為個性張揚,老師、院長都不喜歡他,但他的成績始終排第一,在多年後,還成為了擁有400項專利的大科學家。

《三傻大鬧寶萊塢》:比起勵志,你更該看的是普通人思維進階之路

而和他同寢室的拉加和法罕,學習刻苦,卻常常成績墊底。

《三傻大鬧寶萊塢》:比起勵志,你更該看的是普通人思維進階之路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我非常疑惑,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拉加和法罕的智商就比蘭徹低嗎?

很多網友評論,像蘭徹這樣的學霸過於完美,除非有過人的天賦,否則我們普通人根本不可能達到像他那樣的高度。

可第二遍再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才發現,學霸之所以是學霸,並不是他們的智商有多高,而是他們在解決複雜問題時擁有一套獨特的思維方式。

接下來我就分析分析,蘭徹成為天才學霸背後的原因,這裡面並沒有什麼高深莫測的秘訣,而是一套我們普通人都可以掌握的思維進階的方法。

《三傻大鬧寶萊塢》:比起勵志,你更該看的是普通人思維進階之路

一、認知層次上:實行降維打擊

降維打擊,這個詞在近年特別火,但很多人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人的認知層次是不同的,有的比較高,有的比較低,不同的認知層次,就決定了判斷質量。如果我們能拉高自己的認知維度,就能比別人看問題更加深刻,這就實現了降維打擊。

在影片中,即使是印度最知名的帝國理工大學,許多學生對“如何學習”這個問題,思維依然停留在最底層。

與蘭徹同寢室的拉加,迷信神佛,經常拜神求佛祈禱自己能考個好成績,可成績依然墊底。

《三傻大鬧寶萊塢》:比起勵志,你更該看的是普通人思維進階之路

反派學生查爾圖,學習非常用功,每天花18個小時背書,而且為了提高記憶力,還吃了許多特效藥丸,可不管再怎麼努力,始終屈居第二,比不上蘭徹。

《三傻大鬧寶萊塢》:比起勵志,你更該看的是普通人思維進階之路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是因為蘭徹在認知層次上實行了降維打擊,學習對查爾圖而言,是任務、負擔、壓力,而對蘭徹來說,則是樂趣、夢想、實現自我的途徑。

心理學家羅伯特·迪爾茨曾提出過一個人們思考邏輯的層次模型。

他發現人們思考問題的分層邏輯從低到高分別為:

  • 環境層
  • 行為層
  • 能力層
  • 價值觀層
  • 身份層
《三傻大鬧寶萊塢》:比起勵志,你更該看的是普通人思維進階之路

大多數學生是和查爾圖一樣的機器人,只要老師教給了知識,就通過極端的努力、大量的重複行動來吸收,根本不思考學習背後的意義,給什麼學什麼。

我不否認這種做法確實有一定效果,但邏輯層次越低,學習越被動、越吃力,越往上,學習就會越主動、越有效。

因為高維認知往往距離因果鏈的起點近,而低維的認知距離現象結果近。如果你只顧著考高分拼命學習,自然就容易忘了學習的本質和意義,努力到極致也就成為努力的查爾圖,永遠成不了天才蘭徹。

反觀蘭徹,他學習從來不死記硬背書本的概念,而是以個人興趣為驅動,主動地去掌握各種知識。他關注的焦點永遠是自身的發展,洞悉了學習的本質,他喜歡工程學,想成為工程師,那麼學習對於蘭徹來說,就只是實現夢想路上的墊腳石而已。

因此比起其他熬夜苦讀、拜神求佛,把學習當成任務的同學來說,蘭徹的學習自然就要輕鬆高效許多。

影片中有那麼一句話:“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當你把事情做到了卓越,成功也會翩然而至做自己,才是人生終極的成功,

這就是蘭徹之所以為學霸的第一個原因,在認知上實行降維打擊。

那麼,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該如何拉昇自己的認知層次,實現降維打擊呢?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洞察力,具體怎麼做呢,這裡給大家提供兩個建議:

1、多問“為什麼”,找到最本質的原因

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只停留在表象,要學會從現象出發,不停地追問問題存在的前提,從更基礎、更基本的因素入手,這樣才能看到背後真正起作用的結構性力量。

查理·芒格常說:“永遠用最基本的方法去尋找答案。”

就拿“學習”這件事來說:

  • 我們為什麼要努力學習?——為了考高分。
  • 為什麼要高分?——考上好大學,順利拿到畢業證。
  • 為什麼考上好大學?——好大學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 為什麼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有了自主選擇權,我們人生才能自己說了算。

問題追問到最後,仍然是迴歸“我是誰”的身份層。

當你站在最高層去思考問題時,就比別人擁有更開拓的視野。

2、多讀一些“無用”之書

新東方聯合創始人王強提出認識世界有四個層次“商業——技術——科學——人文”

  • 如果人停留在商業思維,就看不到技術的演變;
  • 停留在技術思維,就會對技術的發展走向感到迷茫,深陷其中;
  • 停留在科學思維,就會過於理性,無法探究科學本身的意義;
  • 只有加上人文思維,才能形成正確的、完整的認知結構。

比如喬布斯迴歸蘋果時,把蘋果公司定位為站在科技與藝術十字路口的決定,他的人文視野就比其他“計算機制造商”更為高遠,具有更多的人文情懷。

所以我們應多涉獵一些人文學科的書籍,比如哲學、美學、歷史等,它們看似當下無用,但長久以往,會幫助你領域“大道至簡”的真諦,使你逐漸成為洞悉本質的高手。

二、認知思維上:拉長尺度來思考問題

帝國理工大學的校長是一個思想偏執到可怕的人,每年開學,他都會給大一新生灌輸“唯成績論”的思想:沒有好成績,你的人生就毀了。

《三傻大鬧寶萊塢》:比起勵志,你更該看的是普通人思維進階之路

我不否認這句話的合理性,但是否認成績的唯一性。決定未來好壞的,成績僅僅只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而已。

學生喬伊因為畢不了業選擇了自殺,可他明明是個富有創造力的學生,他發明的東西就是我們現在的無人機,但由於在“唯成績論”的壓力鍋學校,他被校長視為成績差導致無法畢業、沒有前途的學生。

室友拉加因為過重的家庭壓力,父親癱瘓、姐姐沒有嫁妝嫁不出去、母親天天以淚洗面和他抱怨生活的不易,導致他有非常重的心理壓力。覺得如果沒有好成績,自己就沒法順利畢業找到好工作,全家人也會永遠陷入貧窮。

《三傻大鬧寶萊塢》:比起勵志,你更該看的是普通人思維進階之路

不管是喬伊還是拉加,亦或是德高望重的校長,他們都只看到了成績對未來的重要性,卻忽視了人生漫漫長河,決定輸贏的,又何止“成績”這一個標準呢。

但蘭徹不同,他厲害的地方在於,他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把未來的成就緊盯在當下的困局,而是把視角放到了人類漫長的一生中。

這種思維有多厲害或許你還無法體會到,但從達爾文的《進化論》裡,你就能感受到了。

如果你出生的時代還沒有《進化論》的出現,讓你去研究“為什麼地球上會有這麼多千奇百怪的生物?它們是怎麼產生的?”

恐怕所有人都會一頭霧水,這太難了,西方人曾經給過一個解釋,叫神創論,這些物種都是上帝創造出來的。

但這個問題始終不夠科學,畢竟無法用科學來驗證真偽,那麼該怎麼辦呢?

你是否會選擇去一家物種最豐富的動物園裡待著,潛心研究它們的起源。

可是很遺憾,用這種方法是永遠也無法找到答案的,因為你的思維已經被困在了一個低層次裡,就像拉加,被困在了家庭貧窮的怪圈裡,越是掙扎,就陷得越深,越是焦慮考不好,就越是無法專心考好。

那麼達爾文是怎麼做的呢?

他不和其他人一樣從感官世界裡找答案,而是把視野放到了以十萬年甚至百萬年的尺度,以物種為單位,再去看種群之間互動的關係,把思考問題的視角拉昇到遠超個人壽命的數百年尺度。

蘭徹當然沒有達爾文那麼厲害,但他的視角是拉昇到人的一生,他真實的身份是園丁的兒子,上大學也是代替富二代來的,但他從不困囿於自己卑微的身份自憐自艾,而是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努力奮鬥。

所以,沒有什麼標準和評價可以決定你的一生,能決定你的一生的,只有你自己。當你跳出當下的困局,站在宏觀的、週期更長的視角下思考,才能看到新的有效策略和目標。

那麼對於我們個人而言,該如何提升思考問題的尺度呢,我們不僅要站在大局,也要考慮局部,這裡提供一個“宏觀與微觀”的方法:

舉個古代的故事來給大傢俱體說明,在唐朝建立以前,中原呈現三足鼎立之勢,河北有竇建德、河南洛陽有王世充、陝西長安有李淵。

李世民帶兵圍攻王世充,一年久攻不下,此時李世民得到消息,竇建德帶兵來支援洛陽了,這下李世民愁了,擺在面前有兩條路:

  • 一條是撤兵回長安,因為如果李家根基都毀了,那後果十分嚴重;
  • 另一條是繼續死守洛陽,因為王世充也快要撐不住了,趕在竇建德來之前一舉攻下,就是大功一件。

但究竟該選哪條呢?

這時在一旁的房玄齡開口了,他說:“竇建德不可能去長安,一定是來洛陽。”

  • 微觀上分析:竇建德如果真的想攻打長安圍魏救趙,那麼他一定會選擇更近更快的路線,但現在他選的反而是遠的路,說明他並不是朝著長安去的。
  • 宏觀上分析:竇建德是草莽出身,自然是嚮往大城市,而洛陽是隋朝的都城,無比繁華,比起長安,洛陽更有誘惑力。

那一場仗,李世民大獲全勝。

為什麼在大多數人舉棋不定時,房玄齡能夠迅速判斷呢?

其實是因為大多數人的視角只停留在戰局形式的分析上,沒有上升到對方主帥的人生便好和心理特點上,就會被戰局所困,看不清形勢。

所以,懂得拉長尺度來思考問題的人,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質,找到新的突破口。

三、認知聚焦上:在正確的賽道上有效發力

蘭徹為什麼能把工程學學得這麼好?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喜歡,那是他的熱情所在。

《三傻大鬧寶萊塢》:比起勵志,你更該看的是普通人思維進階之路

法罕為什麼成績總是倒數第一?

因為他明明喜歡的是攝影,卻偏偏要聽從父親命令當一個工程師。

這就是很多人都曾經遇到過的問題:

為什麼我比對手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卻依然比不過他?

雷軍說過一句話:“聰明、勤奮不保證你能成功,真正重要的是順勢而為。”

許多人失敗的原因就在於:沒有判斷好哪條是屬於自己的賽道,在自己不擅長的賽道發力,事倍功半。

我們真正該思考的問題並不是“我如何做得更好”,而是“有哪些問題能夠讓我未來發生巨大變化”,只有選對了路,你的努力才是有效的。

但是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並不容易,這裡給大家提供判斷正確賽道的三個方法:

1、從戰略層面:趨勢判斷

保障生活是努力工作的基本目標,你所選擇的賽道一定要符合時代的發展潮流,有市場需求才能養活自己,像蘭徹,他喜歡的工程師,就是當下印度最熱門、最搶手的職業之一。

雖然印度整體發展不算特別好,但在高科技產業方面水平還是亞洲領先的,所以相應地會需要大量的工程師去建設。蘭徹的興趣愛好是工程,就恰如其分地與市場相吻合,個人發展也會更迅速。

2、從心理學層面:內驅力原則

所謂內驅力,就是一個人發自內心想要把一件事做好的慾望,如果你沒有內驅力,那麼你將很難堅持,因為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有限的,若盲目地逼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像法罕一樣變成慘兮兮的苦行僧。

只有做喜歡且具有一定天賦的事,才更容易成功,收穫自信和滿足感。

3、從經濟學層面:時間複利效應

不管做什麼事,我們都要判斷它的時間複利效應有多大,如果一直都是保持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那麼你就選擇放棄,因為隨著年齡增大,人不可能再付出同等的時間和精力去換取收益。

唯有複利,才值得我們堅持一輩子去踐行。

所以,做你所愛,做你所想,同時結合時代發展趨勢,你才能激發最大的潛能。

曾經在書中看過一句話:智慧的人生,就是堅持做一定會贏的事。

《三傻大鬧寶萊塢》:比起勵志,你更該看的是普通人思維進階之路

結語:

《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已經被無數人解讀過了,但卻很少人去解讀蘭徹成功背後的原因,總是把他定義為“天才”,捧上高高的神壇。但天才並不是遙不可及,也不是隻能用來仰望的,每個閃閃發光的人的背後,一定有其成功的根本原因。

我們真正需要學習的,是蘭徹的思維方式,當你站在高手的肩膀上,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事物中,迅速地抓住真正的關鍵問題,實現認知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