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頂、酥油花、老酸奶、一路向西之青海西寧塔爾寺。

晚上從敦煌坐動車出發早晨七點左右就到達蘭州火車站,從車站附近停車場取車花了四十元停車費,停了兩天價格還算合理吧!早餐就在附近一家蘭州牛肉麵館吃了碗牛肉麵,蘭州牛肉麵是甘肅著名的風味飲食,有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的特點,即湯清,蘿蔔白,辣椒油的紅,香菜蔥花的綠,面黃。麵條光滑爽口,湯味清亮鮮美。

蘭州距青海省會西寧全程兩百多公里,走京藏高速蘭州至西寧段路況還是很好的,只是路旁的黃土山漸少,而高大險峻的石山越來越多,行駛了三個多小時進入西寧市區,從網上找了一家家庭旅館,還算乾淨溫馨,價格也算合理,關鍵是步行就可以到西寧著名的商業街一水井巷。

水井巷是古城西寧市區裡最熱鬧的商業街,位於西寧市城中區,東起商業中心西門口,西止北大街,商業街內風味小吃,民族飾品,南北乾貨等,應有盡有,琳琅滿目,號稱西寧“日進斗金”的地方,門口就有當地最有名的青海酸奶出售,在青海地地道道的青海人都會自己製作酸奶,它是在瓷碗中發酵而成,藉助炕上的高溫形成固態酸奶,酸奶表面浮著一層薄薄的奶皮,瓷碗上面用透明的玻璃蓋著,吃的時候可以放一些白砂糖,酸酸甜甜的,而且含有多種乳糖,氨基酸,礦物質,是真正的綠色,營養食品。

逛完水井巷天色尚早,果斷開車直奔塔爾寺,塔爾寺位於距西寧市區二十多公里的湟中縣魯沙爾鎮,我懷著虔誠的心再次來到塔爾寺,門前的白色寶塔依然雄偉壯觀,塔爾寺先有塔,後有寺,故而得名塔爾寺。塔爾寺是格魯派六大寺廟之一,是中國西北地區的佛教中心和黃教聖地,乃藏傳佛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始建於明萬曆年間,至今已四百餘年,沿著寺內石板路前行就到了一座金頂的大殿前,這裡就是位於塔爾寺中心的大金瓦殿,藏語稱“賽爾頓慶莫”,即“金瓦”的意思。大殿始建於公園1560年,後於1711年用黃金1300餘兩,白銀10000多兩改屋頂為金頂,2001年修繕時使用了160多公斤黃金重新鎏金。陽光照在金頂,金光閃閃,熠熠生輝。相傳宗喀巴大師誕生時臍帶血滴在這裡,之後滴血的地方長出了一顆菩提樹。後來在樹外包了塔,這棵樹,這座塔就成為了大師的化身。大殿前的木板地上佛教徒虔誠的磕著長頭,頂禮膜拜,厚厚的木地板被經年累月磕頭的佛教徒摩擦出來一道道深二、三十釐米的凹痕,據說還一個願要磕十萬個長頭。走進大殿,大殿內十一米多高的寶塔就在眼前,塔內包裹著菩提樹,是宗喀巴大師的化身,殊勝無比。

塔爾寺有三絕,那就是酥油花,壁畫,和堆繡。

酥油花是青海高原上一朵藝術奇葩,它巧奪天工的技藝,具有濃郁的藏族民間藝術特色。酥油花就是用牛奶反覆攪拌提煉出來出來的黃白色油脂成凝固狀,柔軟細膩,可塑性強,所以塔爾寺的僧人會用它來雕花。可是酥油的熔點很低,塔爾寺的僧人在捏製前為了降低手上的溫度,會把手浸泡在冰水裡,讓手指保持冰涼,久而久之很多藝僧的手會生出凍瘡,如果沒有對佛的虔誠是很難做到的。

美麗的青海,聖潔的地方!

金頂、酥油花、老酸奶、一路向西之青海西寧塔爾寺。


金頂、酥油花、老酸奶、一路向西之青海西寧塔爾寺。


金頂、酥油花、老酸奶、一路向西之青海西寧塔爾寺。


金頂、酥油花、老酸奶、一路向西之青海西寧塔爾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