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文為什麼要收郭德綱為徒?

想了半天了也想不出來


侯耀文收郭德綱頂住的壓力,比侯寶林收吳兆南的壓力還大。當年侯寶林作為相聲改良的領頭人,首先就是要破除過去的收徒儀式,但臺灣相聲第一人吳兆南先生仰慕侯寶林先生,執意要拜他為師。但侯寶林先生礙於自己身份,也不敢貿然答應,最後兩人在香港一家飯店會面,簡單舉行了拜師儀式。當時吳兆南已經58歲高齡,在臺灣說了二十幾年相聲,才終於在相聲譜系有了一個名字。

而侯耀文收郭德綱,面對的是從曲協到鐵路文工團,從同輩到徒弟,包括胞兄侯耀華都極力反對,就連郭德綱本人都不敢相信,這壓力得有多大。


侯寶林第一次跟郭德綱私下會面,是在廣州的一臺晚會上,侯耀文先生在演出前跟郭德綱一行人有個短暫的聊天,侯耀文先生誇了郭德綱幾句,然後讓他晚上去賓館房間單獨聊聊。

郭德綱當時以為侯三爺就跟他客氣客氣,自己這種身份,哪敢舔著臉往他房間裡面鑽。結果演完後跟于謙他們去吃晚飯,回到賓館劉季告訴他侯耀文在等他。郭德綱才急忙跑進侯先生房間,兩個人聊了一下,侯先生當時就問了一下是否願意去鐵路文工團工作,郭德綱當然滿口應允。


之後就是兩人在央視合作的《戲曲接龍》,當時郭德綱緊張的要命,侯耀文先生一直讓他放鬆,可一向懟天懟地的老郭還是有點拘謹,但最後還是演完了節目。後來這段沒有播出,但網路上有視頻可以看。

2004年6月8日,郭德綱和荊林野一起擺了侯耀文為師,而侯耀文在現場說的那段話,就是他收郭德綱的理由:

我希望相聲隊伍壯大,因為我們的這支隊伍太弱小,我希望我們的隊伍團結,因為我們的隊伍太分散。所以我希望能夠有新的血液、新的空氣、新的人才,能夠進入到我們隊伍當中來。相聲隊伍,現在看來,並不十分樂觀,因為大家現在所熟悉的,天天能看到的相聲演員,已經都在四十多歲以上了,三十多歲的、二十多歲的,有出息的,像個樣兒的,將來能成角兒的,真的是很難找……就郭德綱而言,三十歲出頭,他會的傳統相聲可能會比我們一些現在的同志多得多,他的先天條件可能會比我們現在聲名之下的一些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的條件還要好得多。所以,我希望有一個新人,我希望有一個將來對相聲事業有用的人才,能夠進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不光是因為今天我收了他,他作為我的徒弟。他就是拜給李耀文、拜給趙耀文,我都高興。拜誰,我都覺得是我們相聲隊伍、我們相聲界的一個值得慶幸的事情……

總結一句話就是,侯耀文先生愛相聲,希望更多的人才能夠在這個行業得到施展,而不是到處碰壁被人欺負。一個行業不怕不出人才,最怕的是明明有人才,卻只能被埋沒最後碌碌無為。

後來馬志明也對此做過評價:侯耀文慧眼識人。


這對師徒可以說是彼此扶持,而且相互欣賞吧,而且兩人性格上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侯耀文在世的時候,對郭德綱護得不像話,汪洋事件藏秘排油事件,侯先生都是不遺餘力的幫著郭德綱。這點郭德綱跟師傅完全一樣,護犢子沒有底限,看看李鶴彪張雲雷岳雲鵬孟鶴堂燒餅這些,哪個不是郭德綱擋槍擋炮,只要你是我孩子,犯什麼錯師傅都給你頂。


另外更加重要的,侯耀文跟老郭一樣,是偏傳統風格的。馬季姜昆這一類電視相聲風格,其實跟侯先生有點隔閡,怹比較擅長表演的,是比較輕鬆自由,不那麼揹負沉重主題,不去刻意歌頌時代的節目。所以怹跟郭德綱看對了眼,也有這個原因在裡面。無論怎樣,侯先生的願望就是讓相聲行業變得更好,有更多有才華的年輕人被髮掘,或者吸引到這裡面來,壯大這個隊伍,現在相聲市場確實繁榮了,相信侯先生在天之靈也會很欣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