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姑媽與姨媽同是至親,誰會比較親?老農:看3點立判親疏

生活在農村,都說農村是個“圈子”,左鄰右舍、叔伯侄子都生活在不遠的位置,整日抬頭不見低頭見,自然各自家庭事大家都“門清”。這點與城市不同,在城市裡生活,估計同住一棟樓,相互間彼此瞭解的也少之又少,這大致的“圈子”不同造成的!


在農村,姑媽與姨媽同是至親,誰會比較親?老農:看3點立判親疏

農村的“圈子”不僅有鄰里之間,本家宗族之間的聯繫,更多的還是親戚之間的往來,對於父母這輩人來說,兄弟姊妹多,多包涵的親戚關係也比較複雜,比如說姑舅親、姨表親以及其他衍生出的親戚,每逢遇到紅白事時,大家都會聚集在一起,而區分親疏說法有分量的,估計也是最為親近的。比如說,在筆者的家鄉,去年三大娘過世後,家裡張羅白事,而最為慎重也是第一時間要通知的是三大娘家的兄弟,從這一點也見“孃親舅大”,一點也不假!當然,對於姑媽與姨媽相比,本身都是至親,誰又會更親呢?看看老農如何說。

在農村,姑媽與姨媽同是至親,誰會比較親?老農:看3點立判親疏

歷史發展傳承來看:姑媽要比姨媽更親近!

歷史的發展,文化的傳承很多都是一脈相承的,在古代,姑媽與姨媽還是有差距的!究其原因,在於封建社會中女性地位較低,在男尊女卑的大環境下,男性地位被推高,女性地位被貶低!因此,對於姑媽來說,與父母同宗,自然地位也被抬高。而對於姨媽來說,古時姐妹各自成家,相互本身交往日漸減少,自然地位也逐步的弱化!從這一點看,姑媽要比姨媽更親!

在農村,姑媽與姨媽同是至親,誰會比較親?老農:看3點立判親疏

農村風土習俗來看:姑媽要比姨媽更親近。

在農村,各地風土人情不同,僅以筆者當地來看,每逢村裡有女性老人過世後,在張羅後事時自然要先送“倒頭信”,女性孃家兄弟自然要第一時間知道!其餘的親屬,村裡有紅白理事會會有專人去書寫“訃告”,而親戚的親疏遠近則成了訃告送達先後的標準,一般來說,古代喪葬制度嚴格,要按照書寫親疏遠近進行“報喪”!不過,在如今大家都怎麼方便怎麼來,也沒有太多的講究了,不過按照老規矩來說,姑媽要比姨媽要親近一些!

在農村,姑媽與姨媽同是至親,誰會比較親?老農:看3點立判親疏

現實生活來看:同是至親,走得多的自然要親近些!


當然,按照歷史發展來看,姑媽要比姨媽親近。不過,社會在發展,人們的價值觀也出現了變化,如今經濟社會下,本身親戚就少了,自然為數不多的親戚都比較親,大家也都很看重!不過,真的要分一下親疏,在筆者看來,溝通的多,經常走動的要親近一些。當然,姑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姑媽經常回門,照顧年邁的父母,逢年過節,平常也都會走動,自然溝通交流的頻率要比姨媽多,一般來說,會更加的與姑媽親!但是,也不盡然,畢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些是天註定的,而有些是後天經營的!

在農村,姑媽與姨媽同是至親,誰會比較親?老農:看3點立判親疏

在農村,姑媽與姨媽同是至親,誰會比較親?老農:看3點立判親疏!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感謝大家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