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這個安康有點兒南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瀛湖金螺島。圖中最高建築為螺峰塔,其周圍建築參照蘇州園林風格而建,緊湊典雅,層次分明。攝影/邵向東

-風物君語-

祖國的“心”裡都裝著什麼?

有個陝西安康的朋友是種什麼體驗?

大概就是走遍大半個南方,似乎沒有他不會講的方言:無論是西南官話、江淮官話,還是湘言、贛語,即便不能張口就來,也總能說那麼幾句——而他日常說的,卻可能是關中方言

千萬別問一個安康人“為什麼你會講這麼多方言”,問,你就輸了。回答你的除了一個大白眼,就是略一思忖後的“因為我是安、康、人。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安康市全景,漢江將安康分為南北兩部分。攝影/邵向東

能講多種方言,想來是非常讓人羨慕的,但安康人卻有些苦惱:在外地可以講方言,回安康卻要講普通話,因為大家彼此之間的語言差異,實在是太大了,講方言根本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安康漢陰縣鳳堰古梯田,距今逾200多年,連片約1.2萬餘畝,是秦巴山區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攝影/邵向東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為什麼安康有這麼多方言?

安康,在中國版圖上位置特殊,素有中國的“自然國心”之稱。

她位於陝西東南部,東鄰湖北,西接漢中,北交西安、商洛,南臨四川、重慶,在四省(市)交界之地,扮演著彙集文化、經濟的重要角色,成為“

秦頭楚尾一大都會”;而秦嶺駐北,巴山守南,一條漢江橫亙東西的自然地理,則造就了安康地形的複雜多樣,各種美景層出不窮、南北動植物交會於此,可謂集南北薈萃於一身。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安康地理概況。 製圖/Paprika

和平時期,這樣的地理位置,賜予她的是文化、經濟的繁榮,但在動盪時期,她卻是首當其衝的“南北戰略迂迴通道”。從夏商時期,到明末清初,每一次改朝換代、風雲跌宕,這裡都會受到強烈衝擊,“廬舍蕩然無存”、“千里無復人煙”成了這裡的常態。地曠人空,怎麼辦?

移民

可以說,安康之所以有這麼多方言,正是拜戰爭與移民所賜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晨曦時分的嵐皋縣神河源,位於秦嶺山系大巴山神田主脊的北坡。攝影/皮勇維

1127年,金兵南下,破東京、擄二帝,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難”。靖康之難引發了中國歷史上繼永嘉之亂、安史之亂之後的

第三次人口南遷浪潮,大批西北、關中居民紛紛逃入今陝南地區。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安康漢濱區瀛湖,是安康水電站建成後形成的西北地區最大人工淡水湖,湖中島嶼星羅棋佈,素有“陝西千島湖”之美譽。圖/圖蟲·創意

元世祖建國後,將時名“金州”的安康劃歸陝西行省,從行政上確定了安康與關中的裙帶關係,無意中完成了關中中原官話在安康的滲透。

今天,走進安康的漢濱、旬陽兩地,恍如走在西安的大街上,除了安康人嗜以為命的蒸麵店,就數羊肉泡的館子最多,這兩樣是操著一口關中方言的安康人的最愛。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嵐皋縣南宮山,又叫“筆架山”,兩側石林多為史前火山噴發形成,南坡有大巴山第四紀冰川遺址。攝影/李文博

與重慶、四川接壤的安康西南部紫陽、嵐皋、鎮坪等地,講的卻是一口西南官話。與西南官話區接壤,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明代成化年間,大量湧入此地的荊襄流民也是保證西南官話在安康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紫陽茶山,富硒茶原產地。紫陽與嵐皋、平利是陝西綠茶的主要產地,在我國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便有記載。清代有“自昔關南春獨早,清明已煮紫陽茶”。之詩名世。攝影/邵向東

而在清代那次著名的“湖廣填四川”移民潮中,安康則因擁有大量荒蕪土地,又地處湖廣移民去往四川的通道上,自然而然成了接納湖廣移民的重要區域。於是,江淮官話、湘贛方言就在安康紮根了。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大巴山南麓,安康鎮坪縣和重慶城口縣之間的黃安壩。攝影/邵向東

至此,安康終於完成了她的“方言大聚集

”,“土著居民十無一二,湖廣客籍約有五分,廣東、安徽、江西各省約有三、四分”。這些他鄉之客,來不及撣去遷徙途中的灰塵,也無暇埋怨多舛的命運,他們只是默默放下了手中的行李,在此落地生根、開枝散葉,集數輩之力,將他鄉變作了故鄉。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鎮坪縣的化龍山,是大巴山第二高峰,這裡原始森林茂密,生物資源豐富。攝影/邵向東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移民們為安康帶來了什麼?

移民們為安康帶來了不同的方言,也帶來了不同的文化,他們指山為界、披荊斬棘,經過數十年的墾荒耕耘、辛苦勞作,終於得以安身立命,也使原本幽閉於秦嶺與大巴山之間的的安康,形成了兼具秦楚風格、巴蜀特色、湘贛韻味的多元地域文化。正是這種南北交融的多元文化積澱,構成了獨特的漢水文化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安康漢濱區香溪洞航拍。香溪洞南依巴山、北臨漢水,山上的道觀建於明成化初年,相傳曾是呂洞賓修煉會仙之處。攝影/石耀臣

安康的往事,老院子

置業,自古便是中國人解決溫飽問題之後的首要之選,於是這些“新安康人”從老家請來能工巧匠,在此建造豪宅。家資雄厚的,甚至連建築材料也是從老家購買,經由漢江運來的。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石泉縣後柳鎮,在安康你也可以看到如此水墨風的徽派建築。圖片經PS後期處理,攝影/李平安

老院子,就這樣帶著不同的地域特色,星羅棋佈出現在安康的山水之間,成為安康的傳統民居。它們既有粉牆黛瓦、小橋流水的徽派建築,又有高臺基、牌樓門、美山牆、精裝修的荊楚派建築,還有莊園式、街衢式的湖湘派建築,少數還帶有明顯的巴蜀派建築特色,可謂集南方建築精髓於一處。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石泉縣熨斗古鎮,建築帶著明清時期遺風。這裡昔日商賈雲集,曾有十多家老字號,名播川陝湖廣。攝影/邵向東

安康現存的老院子有102處,多為清代中晚期建築,建造者多為湖廣移民。它們是移民們留在安康山水間的記憶,也是漢水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若有幸到安康一遊,老院子便是切入安康歷史、文化、社會生活的最佳選擇。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漢陰平梁鎮的安康傳統民居,有種歲月靜好之感。攝影/邵向東

位於漢濱區瀛湖鎮的都家院子,便是由一位湖北人所建。此人原本姓崔,殺了人之後逃到安康來,改姓為都,洗心革面,在此安家立業,最終建成佔地9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平方米的都家院子。此後耕讀傳家,繁衍生息,至今已有14代人。這座院子,原本是由正院和偏廈房組成,現在僅有正院和大門樓保存完好。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落敗的都家院子正門,荊楚建築風格明顯。攝影/邵向東

像都家院子一樣,安康的每座老院子都有自己的故事,追溯下去,其實何嘗不是一個家族、一個時代的縮影?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 左右滑動查看 ☜

圖1:白河縣黃家大院;圖2:紫陽蒿坪鎮詹家花屋;圖3:嵐皋四季鎮的巴山老民宅;圖4:平利縣的徽派民居。圖1、2、4攝影/邵向東,圖3攝影/黃家勇

南北美食,集於一地

有人說,所有的鄉愁都在胃裡。當身處他鄉時,對故鄉的思念,大概只能通過食物來撫慰。這些翻山越嶺遷徙到安康的移民,通過食物,將久遠的鄉愁,在子孫們的身上一輩輩延續了下來,時至今日,安康各地的飲食,依然保有自己的特色。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安康蒸麵,外表與涼皮相似,但不是同一種食物。它與炕炕饃、羊肉泡都是安康人早餐的首選之物。圖/圖蟲·創意

同時,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在食物結構上,安康人吃米也吃麵,木耳、香菇、松菌等山貨常有,南北各種果品也都能種植,幾乎可以“月月品嚐鮮果”。

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安康人也養成了儲存食物的習慣,城鄉到處可見屋簷下掛著幹辣椒、幹蘿蔔;灶頭上掛著燻臘肉、燻豆腐;盆盆罐罐裡,不是醃製的菜,就是豆豉、腐乳。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嵐皋縣傳統特色臘肉,看著就想扛一件兒回家過年。攝影/黃家勇

正是在這樣的不斷探索與長期總結中,旬陽人組合出了一套著名的漢水名宴——蜀河八大件

蜀河八大件,其實並不是八種菜,而是分為八涼八熱、八葷八素。一席八人同坐,開席就有八道涼菜,八道涼菜分為四葷四素,四葷多以牛肉、動物肝臟等入品,顏色深沉;四素以時令蔬菜精心製作而成,色彩鮮豔,搭配在一起色香味俱全,別具特色。八道熱菜,也是四葷四素,但分為四炒四湯,間隔而上、講究秩序。蜀河八大宴第一道熱菜一般為湯,大多數是雞絲魷魚粉絲湯,這道菜上來,主人就該向客人敬酒了,當地叫做“看酒”,以示主人對客人的謝意,一般不得拒絕。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蜀河八大件,照片裡只有涼菜,注意看,四葷四素。攝影/邵向東

從湖廣移民而來的安康人,則善以樹葉製作神仙豆腐。樹是六道木,當地人喚之“臭老漢”,採其葉洗淨後放入桶內,加入燒開的山泉水,反覆攪拌成糊狀後,倒入過濾布中,壓出漿汁,倒入柏樹草木灰水攪拌均勻後,放在陰涼處凝固冷卻兩小時,一盆綠如翡翠的神仙豆腐便做成了。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神仙豆腐,光看外表,你知道這是豆腐?圖/圖蟲·創意

安康西邊的漢陰,則以炕炕饃豬血豆腐乾而聞名。

炕炕饃,是一種沾滿芝麻的圓形或長方形烙餅,圓的叫圓炕炕,長的叫長炕炕,色澤金黃,酥脆香甜。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炕炕饃,和新疆的饢看著有點像。圖/圖蟲·創意

而豬血豆腐乾,外觀雖然不好看,卻是豆腐乾中的名食佳餚。血和豆腐配製好之後,灌進腸衣中,以前是燻幹,現在是陰乾,吃的時候切下來,用滷水煮熟。對乾燥度的把握,是製作豬血豆腐乾中最主要的環節,太乾了容易硬坨,不夠幹又容易生黴,只有經驗獨到的老師傅,才能做出外黑內紅有風味的豬血豆腐乾。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石泉煙燻豬血豆腐乾。圖/圖蟲·創意

沿著漢陰往北,生活在秦嶺山區的安康人,最喜愛的卻是攬飯。老南瓜和綠豆洗淨後,放入鍋中加水燒煮,等熟透後,搗成粥狀便可以當飯吃,也可以搭配餅饃、米飯、稀飯等佐食。攬飯雖然看起來不倫不類,但吃起來卻香甜糯柔,只有重要客人才能吃得到呢。

而生活在漢江邊上的人,與生活在山區的人又完全不同。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漢濱五里老街,五里稠酒的原產地。攝影/邵向東

雖然漢江水毀過整個安康城,但當地人已經習慣了漢江水煮出來的味道,除了蒸麵與羊肉泡,李家稠酒鋪大概便是安康人最廣泛的記憶味道了,李阿姨的稠酒又醇又香,曾經有外地客商不止一次來找她,想把她的稠酒包裝外銷,但李阿姨堅持不同意,她認為離開了漢江水,稠酒就不是稠酒的味道了。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石泉縣城老街的烤魚。圖/圖蟲·創意

水邊少不了的還有魚,石泉烤魚、銀魚蒸蛋、流水鎮的魚宴,是多少安康遊子離家後頻頻懷念的味道。每當回到安康,他們便約在一起,坐在涼風習習的漢江河邊,幾瓶啤酒,一盤烤魚,聊一聊自己在外面的見聞,互訴生活的艱辛不易,感慨家鄉的山清水秀。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 左右滑動查看 ☜

圖1:紫陽的水晶肉;圖2:紫陽傳統小吃洋糖餃子;圖3:平利的天星米粑粑。攝影/邵向東

當然,漢江帶給安康的,不止美食,還有很多很多。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漢江,給安康帶來了什麼?

漢江發源於秦嶺西麓,全長1577千米,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常與長江、黃河、淮河並稱“江淮河漢”,是唯一連接黃河、長江流域的河,也是幽閉於兩座大山間的安康人走向外界的便捷通道。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全長1567千米的漢江,奔流至旬陽關口鎮龔家洲,突然拐了180度,形成漢江第一灣——乾坤灣。攝影/皮勇維

在《古安康八景全圖》中,漢江兩岸店鋪林立、商賈雲集,寬闊的水面上舳艫相繼、往來繁忙。隨著陸路交通的修建,水運逐漸衰微,很多人離開了,順著河流去尋找更大的碼頭,也有人選擇留下來,在此堅守一段逝去的歲月。他們就住在河岸,安康往昔的繁榮,如今在沿河兩岸的河街依然依稀可見。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悠悠漢江水,流到湖北丹江口後,成為南水北調的中線,為華北平原輸送用水。攝影/邵向東

安康人發“街”音為“gai”,在老一輩安康人的記憶裡,河街不止是繁華的象徵,也是苦難的象徵。因為所有屋舍都是沿河而建,地勢低窪,從每年5月開始,漢江就到了汛期,連綿的雨季一來,河水就會上漲,漫到河街上,他們只能先搬到地勢高一些的地方去躲避災害,後來這一行為被賦予了一個形象的名字——搬水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石泉老街其實就是通常意義上的“河街”,這裡曾是富裕繁榮的商貿一條街,改造後依然別有一番風味。攝影/汪龍濤

如今,當地在地勢較高的地方,修建了樓房,河街上的居民,正在逐漸搬入新居,他們的後輩,再也不必有前輩們的痛苦記憶,再也不必在漢江汛期期間擔驚受怕。

得益於漢江水路的交通,南北物產在這裡交流、交換,沿江大大小小的碼頭,也吸納了各地的習俗。因為緊靠湖北,受楚文化的影響,賽龍舟自古便是安康人在端午節那天的重要民俗活動。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賽龍舟前的搶鴨子環節。攝影/邵向東

沈從文曾在《邊城》一書中,寫到湘西端午節有搶鴨子的習俗,安康人在賽龍舟之前,也要搶鴨子。放鴨子進水之前,先拔去鴨子頭上的羽毛,撒上鹽巴,鴨子被蜇疼後會潛入水底,增加了搶鴨子的難度,但是從小泡在水裡的安康人卻絲毫不懼,好手躍入水中,幾分鐘就能抓住鴨子。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安康賽龍舟,場面壯觀激烈,那傢伙,那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吶!攝影/邵向東

安康的龍舟輕巧靈便,前有龍頭、後飾龍尾,船兩邊繪有鱗紋或水波紋,具有獨特的安康韻味。每年賽龍舟時,方圓百里的人都來觀看,安康人更是傾巢而出,河街都堵上了。水面上,龍舟選手奮力划槳擊水,在鑼鼓聲、吶喊聲中破浪前行;地面上,旱船舞獅、敲鑼打鼓,場面異常壯闊,有時群情激昂,還會出現舉火夜賽的盛況。

除卻一年一度的賽龍舟,能讓安康人興奮的還有漢調二簧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旬陽蜀河古鎮鳴盛樓,是安康眾多商業會館遺留的戲樓之一。蜀河為古蜀國所在地,曾是鄂、陝、川三地的物資中轉集散之地,漢江黃金水道上的傳奇。攝影/邵向東

漢江的繁榮過去了,但沿河的碼頭卻保留了眾多的商業會館,每一座會館內都有一座戲樓。南來北往的商人曾在此匯聚,他們在各自的家鄉戲曲中尋找鄉音。無意之間,南來北往的戲曲在此交流融合,形成了兼容幷蓄、獨具魅力的漢調二簧。時至今日,它依然是安康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逢週末,都有固定的演出。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漢調二簧。攝影/邵向東

漢調二簧,也可以皮影的形式演出。老一輩的皮影戲一人,可以雙手耍十個皮影,各個能翻能躍,同時還能為出場的皮影配以煙火與鞭炮,生旦淨醜的唱腔,樣樣都拿得出手。但如今,隨著傳統戲曲的式微,許多皮影都失傳了,許多戲年輕人更是聽所未聽,聞所未聞……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夜裡觀看皮影的安康村民,專心致志,興趣盎然。攝影/邵向東

吃羊肉泡,也吃魚和米;有北方調,也有南方腔。北方人認為,安康是南方;南方人認為,安康是北方。其實,安康就是安康,是南是北,對安康人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裡是他們的家,這裡山清水秀,他們可以在這裡小富即、豐樂吉

陕西:这个安康有点儿南

漢水畔休閒的安康人民。看大江東去,沐清風明月,這樣的愜意生活,誰不想擁有?攝影/邵向東

- END -

文丨十四

圖編丨DCzhang

地圖編緝丨Paprika

封圖攝影 | 皮勇維

徐信印編著《安康史略》三秦出版社 1988

周政、戴承元著《安康方言調查》陝西人民出版社 2016

戴承元、柯曉明編 《安康文存》2016

李道平《安康老院子》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