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編寫者都想些什麼?霍去病、衛青被刪掉,魯迅被刪減?卻增加乾隆打油詩



轉珂夢歷史人文

發佈時間:18-10-0706:20

近些年,隨著教育系統的改革,我國教育部門也對教材進行了改革。其中刪減了魯迅的作品,初中課本刪除了霍去病、衛青、文天祥、岳飛等民族英雄的事蹟,引起了軒然大波。此後,乾隆的一首詩的入選,更是引起大家的普遍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教育部門為何這樣做。

我國為何把霍去病、衛青這兩個民族英雄,從初中歷史教材中刪除了。對此,教育局給出了官方的說法,為了促進民族團結;霍去病、衛青大破匈奴。匈奴人後來一大部分被融入了漢族,也就是說是我們大漢族的分支,還有一部分變成後來的、鮮卑族、蒙古族甚至東北、北方的遊牧民族都有他們的血統。也就是說,打匈奴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可以看出是內戰。霍去病、衛青被定義為民族英雄是不確切的,準確地說應該是漢朝英雄、或者國家英雄。刪除這段歷史,有利於現在的民族政策。

教材編寫者都想些什麼?霍去病、衛青被刪掉,魯迅被刪減?卻增加乾隆打油詩

周杰倫飾演霍去病


還有一個原因,很多上初中的孩子,對世界的認識觀,還不成熟,這段充滿血腥暴力的歷史容易對他們產生誤導。這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因為教科書每個一段時間都要更新的。隨後教育局表示,這段歷史,會在高中的課本中專門講解。同理,岳飛、文天祥都是我國曆史上公認的大英雄,他們被刪除課本,也是出於民族團結的考慮。中國的歷史,並不能單獨以漢族人的視角來看歷史。所有為國家統一,民族富強的政權,都應該得到全民族的尊應與弘揚。

中華民族的文化,就是一個包容的文化,形成的歷史,也是民族與文化融合的歷史。不單是漢族,各少數民族也為中華文化傳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例如,大一統的元朝、滿清王朝,還有北魏鮮卑族王朝、契丹族的遼朝、女真族的金朝等等,它們為:統一國家,開疆闢土,傳承文化發展做出了貢獻。即使是漢族人建立的王朝,也少不了少數民族的身影,例如唐朝,很多官員都是少數民族,唐太宗李世民就有少數民族血統。我國疆域最廣大的幾個王朝,唐朝、元朝、清朝都跟少數民族有關係。就拿現在來說,西藏、新疆、內蒙古、青海的國土已經佔據了全國總國土的一半以上。

魯迅先生的作品,為何遭到刪減了?有資料顯示,2008年前,初中語文中,魯迅的作品有9篇之多,後來被刪減《中國人失掉自信了嗎》,《雪》兩篇文章,剩下了7篇。2013年,又刪減了《風箏》,剩下6篇作品。

魯迅作品被刪減的原因很多,中學教材每隔一段時間都是要變動的,為了吸收新的文學成果,緊跟時代社會變化。他的作品,過於深刻,很容易被教學“妖魔化”。有學者指出,魯迅作品很多都充滿了人文氣息,但是在教學中,往往把魯迅作為“思想”鬥士的一面放大化了。很多作品,無意中淪為政治教材、社會批判的載體。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本來是一個童年回憶的作品,充滿了人情味、生活趣味、淡淡懷念的情懷。但是,老師在教學中,往往突出“反抗封建階級”這一宗旨,把很多不是作者本意的東西強加進去。

此外,魯迅的文章,有很多文字,深奧拗口、難以理解其中的含義。初中生,沒有深厚的歷史知識,不結合當時社會情況,是難以理解的。特別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社會因素、政治氛圍已經不存在了,很多文章老師都讀不懂,何況是學生了。編者,上學的時候,讀魯迅的文章,就很難讀懂,只是讀懂了魯迅針砭時弊的語言很犀利。如今,教材酌情增減魯迅的文章,能有效地為孩子減負,是很合理的。

誰是我國曆史作詩最多的詩人是誰?。編者在上學那會,老師給出的答案是南宋陸游,他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詩,現存世詩有930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這句詩句。後來,官方資料顯示,作詩最多的詩人是乾隆,他一生做了4萬多首詩。雖然,基本上都是屬於打油詩,水平很低,思想內容也不行,用典故非常多,生僻不易理解,沒有多少教育意義。但不妨礙,他是作詩最多的詩人。

其實,我國很多帝王的作品,被選入教材,例如:劉邦“大風歌”;李煜“虞美人”;曹操“短歌行”、“觀滄海”;宋徽宗的書法、繪畫等等,書不勝舉。令人驚奇的是,乾隆的打油詩被選入教材了,就是這首詩《飛雪》,“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梅花都不見”。據說,這首詩最後一句是紀曉嵐加上去的,因為他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加入了飛入梅花都不見這一句,增加了詩趣。這首詩,確實簡單,跟流水賬一樣,內容沒深度,文學沒底蘊。

這首詩與,宋朝的《一去二三里》有異曲同工之妙。簡直就是鄭板橋《詠雪》的高仿版本: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總不見”,同樣是寫雪,鄭板橋的虛實相映,鑄成了詩的清新意境。不知道鄭板橋看到乾隆的詩會怎樣想,難道這是傳說中的“偽原創”嗎?

據說,選入教材的理由是,通俗易懂,好記憶。其實,中國的詩歌有太多的規矩、規範,格律過於苛刻,太過糾於咬文嚼字,而忽視了所要表達的意境;把思想都禁錮了。這首詩能夠選入,還有一個理由就是,激發學生們天馬行空的思想,開拓想象力,大膽作詩。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無論是古典詩詞、還是散文小說,英雄人物,愛國事蹟都是我們文化的組成部分。這些知識,能夠反應出,數千年來,我國民族傳統生活方式、道德規範、審美觀點,以及那些優秀的傳統。霍去病、衛青、岳飛、文天祥給刪除課本,為的是民族團結;魯迅作品被刪減,是適用時代要求,緊隨時代變化。但是,乾隆作品選入課本的理由,恐怕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見吧?

這就更需要我們,在民族文化上,既要注重經典教育、去偽存真;又要跟隨時代的發展,增加符合正面、積極的知識,這是夯實大國文化崛起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