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急!雙重利空突襲,石油衝擊更甚金融危機?A股能否獨善其身?

受新冠疫情和產油國之間談判未果影響,中東股市出現暴跌,其中科威特一度觸發熔斷,而沙特阿美這家巨無霸也未能扛住殺跌,一度跌破發行價。

告急!雙重利空突襲,石油衝擊更甚金融危機?A股能否獨善其身?

原本上週五的美股市場收盤還出現了一絲曝光,但隨著週末中東市場開盤暴跌,全球市場再次面臨變數。

受新冠疫情和產油國之間談判未果影響,中東股市出現暴跌,其中科威特一度觸發熔斷,而沙特阿美這家巨無霸也未能扛住殺跌,一度跌破發行價。

告急!雙重利空突襲,石油衝擊更甚金融危機?A股能否獨善其身?

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3月6日未能就今年3月底以後的原油產量達成一致,國際油價已經出現恐慌性下跌。上週收盤,布油單日隔夜殺跌近9%。與此同時,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全球經濟增長前景變得黯淡起來,這也會影響石油的需求,進而影響原油經濟的主體——中東各國,這可能是中東市場本週開盤大幅殺跌的主要原因。

那麼,這是否又會影響到A股市場呢?

原油價格戰打響,中東股市雪上加霜

上週六,沙特阿美髮布月度原油定價公告,這一報告原定於週四發佈,但受到談判影響而推遲。在歐佩克與俄羅斯的石油供應削減協議破裂,導致石油生產陷入困境之後,阿美公司削減了其所有等級的所有原油等級的4月官方價格(OSP)。其“旗艦”原油——阿拉伯輕油(Arab Light)對亞洲買家官方售價每桶降低了6美元,比中東基準價格低3.10美元。阿美此次降價幅度,比貿易商和煉廠的預期降低了1.90美元,創20年來的最大跌幅。

沙特阿拉伯4月份的產量將大大高於1000萬桶/日,可能接近1100萬桶/日。過去幾個月來,沙特阿拉伯一直在日產油970萬桶。有市場人士稱,阿美公司應最大化其產量並出售更多原油以保護其市場份額。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產能為1200萬桶/日,使其能夠迅速提高產量。

在莫斯科拒絕支持進一步削減石油產量以應對冠狀病毒的爆發之後,歐佩克與俄羅斯之間的三年期協議在3月6日以激烈的辯論結束。據OPEC代表透露,OPEC+技術委員會會議將於3月18日繼續舉行。

據悉,中東主要產油國根據長期合同出售大部分石油,會提前發佈原油定價,設定被稱為官方售價(OSP)的價格,讓客戶知道他們將為未來的貨物支付多少錢。此次定價決定將影響到約1400萬桶/日的地區石油出口,因為其他波斯灣產油國經常效仿沙特阿美為自己的船貨定價。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造成石油市場需求銳減,原油價格已經下跌了20%以上,美油布油價格屢創近幾年新低。如果疫情得不到有力控制,將會可能進一步衝擊全球原油需求。

告急!雙重利空突襲,石油衝擊更甚金融危機?A股能否獨善其身?

據摩根士丹利預測,2020年石油需求增長預期從80萬桶/日調降至50萬桶/日。疫情爆發後,預計中國2020年的石油需求增長將接近於零。

受油價和疫情影響,中東股市出現本週開盤出現暴跌走勢。全球最大的石油巨頭,沙特阿美公司股價本週首次跌破原始發行價。市值跌幅超過1萬元人民幣。

告急!雙重利空突襲,石油衝擊更甚金融危機?A股能否獨善其身?

中東股市全線暴跌,科威特股指跌幅超過10%,旋即觸發熔斷。沙特股市亦暴跌超過8%。阿聯酋、以色列股市亦大幅走低。

告急!雙重利空突襲,石油衝擊更甚金融危機?A股能否獨善其身?

A股能否獨善其身?

隨著中東市場暴跌,A股市場是否也會受到影響呢?得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是油價下跌對於中國這個原油淨進口國而言並不是壞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輸入型通脹的壓力;

二是從石油和股市的共震角度來看,油價殺跌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資金面,因為近年中東亦有不少資金配置中國資產,這些國家股市殺跌是否會引發資金兌現抽離回補,值得關注;

三是從經濟基本面的角度來看,原油走到這個份上,在一定程度上著實體現了經濟增長的壓力。

從目前影響A股的最重要變量來看,依然是流動性。這種市道在一定程度上會受情緒衝擊,但出現持續下行的系統性風險概率並不大。天風證券認為,整體提估值的階段可能進入尾聲,但結構性機會依然存在。風格方面,可能階段性的漂向藍籌。在全球不確定性因素持續發酵的背景下,同時科技股的股價超前於基本面太多以後,國內A股市場的主線缺失,相對來說,逆週期政策發力就成了為數不多的邏輯主線。重點看好“新舊基建”中的5G鏈條、地產、水泥、建築。

中信證券表示,新冠疫情在海外進入加速蔓延期,將繼續壓制全球風險偏好和歐美股市。預計歐美兩大經濟體不會採用“休克療法”,海外經濟壓力最大在今年二季度,對應國內外需壓力仍在政策可對沖範圍。財政政策依然是助力基本面“填坑”的重要看點,其中基建是最重要的主線,消費回補和減稅降費政策也會接力。同時,海外貨幣寬鬆雖然還會繼續加碼,但預計國內貨幣政策選擇相對穩健,3月MLF和LPR的1年期利率僅會下調5bp,且後續普惠式降準也會落地;此外,穩健的人民幣匯率有利於穩定外資。

流動性整體寬鬆的環境下,政策支持基本面“填坑”是市場的核心驅動,海外衝擊影響國內市場情緒,但3月依然是A股全年絕佳的配置窗口;預計疫情退潮後,產業資本入場和基本面回補驅動的今年第二輪上漲將在二季度啟動。配置上,基建和科技是全年主線:一方面,建議新舊基建兩手抓,並新增梳理了“新基建”組合;另一方面,科技板塊會繼續分化,其中科技白馬後續調整空間有限,建議繼續堅持配置。

事實上,就單日行情而論,中東市場更多地是反應油價,而且也可以看到,上週五油價最終以暴跌收報。A股市場的走勢則更多地受美股及亞太市場影響,若週一美股期指依然暴跌,則A股應該會受到壓抑,若美股企穩,A股的結構性行情依然還會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