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第三期」大神在人間

1、【科學】·《大神在人間》


「影像·第三期」大神在人間


這是一張非常著名的照片了——無論你是否懂物理,或者你是否喜歡物理。


我曾經想象,金庸筆下的“華山論劍”會是怎樣一副景象: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外加旁觀的人應該也都是當時一等一的武林高手。


而在現實生活中,這張照片可能就是最接近“華山論劍”的照片之一了。


這張照片拍攝的時間是1927年10月末,地點是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國際索爾維物理研究所。從10月24日到29日,在這裡舉行了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和往屆一樣,會議聚集了當時全世界最優秀的物理學家。


先看看照片名單吧:


第一排自左至右依次是:


I.蘭繆爾 ,M.普朗克,M.居里,H.A.洛倫茲,A.愛因斯坦,P.朗之萬,Ch.E.古伊,C.T.R.威耳孫,O.W.理查森。


第二排自左至右:


P.德拜,M.努森,W.L.布喇格,H.A.克拉梅斯,P.A.M.狄拉克,A.H.康普頓,L.德布羅意,M.玻恩,N.玻爾。

第三排自左至右:


A.皮卡德,E.亨利厄特,P.埃倫菲斯德,Ed.赫爾岑,Th.德.唐德,E.薛定諤,E.費爾沙菲爾特,W.泡利,W.海森堡,R.H.福勒,L.布里淵。


沒錯,但凡是學過中學物理的人,就應該對其中相當一部分名字如雷貫耳,因為他們的名字已被用來定名各種公式和定理。


在這張照片裡的29人中,有17個人已經獲得或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獎。


所以也有人說,這張照片彙集了當時全世界三分之一最聰明的人。


這裡面的“大神”實在太多,隨便拿一個出來就能單獨寫一篇完整的故事,限於篇幅,我們挑幾個來簡單說一說。


先說說第一排正中的那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


我們都知道,拍集體照的位置是有講究的——不光在我們東方,西方也是——第一排往往是最重要的人坐的,而第一排中間那個位置更是重中之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C位”。


愛因斯坦坐的就是這個位置。


事實上,第一屆索維爾會議愛因斯坦就受邀參加了,那年他才33歲,是參會的最年輕物理學家。而到了第五屆的時候,愛因斯坦48歲,論年齡和資歷依舊還不是最高的,比如本屆會議的主席洛倫茲(著名物理學家,我們都知道“洛倫茲力公式”和“洛倫茲變換”吧)74歲了,“量子力學”的重要創始人普朗克69歲了,發明“雲霧實驗室”的威爾遜58歲了,都可以坐到第一排,但都坐不了這個“C位”。


這也證明了愛因斯坦當時在物理界的地位。


接著說說第一排左起第三位,居里夫人。


我曾在 一位女科學家的個人生活 中專門寫過居里夫人。居里夫人的業務能力有多強,在學界的地位有多高,從這張照片就可以看出來——她不僅能坐到第一排,而且,是整張照片中唯一的一位女性。


有意思的是,居里夫人在1911年獲得的是諾貝爾化學獎(發現了“釙”和“鐳”),但她來參加這個全世界物理大神的聚會一點都不尷尬——她在1903年因為對放射性元素的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事實上,居里夫人是史上唯一一位既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


再說說第一排右起第四人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保羅·朗之萬。


說朗之萬有名,一方面是說他的學術成就,“朗之萬動力學”和“朗之萬方程”都是物理界非常著名的理論,他在物理方面的天賦有目共睹。


而朗之萬的另一個“有名”,就是他與居里夫人之間曾發生過一段戀情,這段戀情其實對居里夫人並不公平(當然對朗之萬的妻子也不公平),這在我那篇居里夫人的文章裡有說,這裡就不贅述了。


但大家可以看到,朗之萬坐的位置也幾乎是第一排的正中了,就在愛因斯坦旁邊,可見他當時在物理界的地位也是得到公認的。


其實照片裡的人不僅每個人單獨拉出來都有故事,合在一起,也是很有看頭的——第五屆索維爾會議之所以是最著名的一屆會議,不僅僅是因為到了那麼多“大神”,更是因為“大神”們之間產生了激烈的辯論。


這屆會議的主題是“光子和電子”,而雙方圍繞“量子力學”的幾個焦點問題劃分陣營,拉開陣勢,大辯特辯。


以玻爾(二排右一)為首的是年輕的“哥本哈根派”,他的陣營裡有玻恩

(二排右二)、海森堡(三排右三)、泡利(三排右四,他和海森堡是同學),個個都是超一流的物理學家,他們是“量子力學”的堅定擁躉。


而站在對立面的是愛因斯坦領銜的“反對派”,除了愛因斯坦本身就是頂級大咖外,這個陣營裡還有薛定諤(三排左六)和德布羅意(二排右三)兩位“大神”。愛因斯坦認為“量子力學”存在缺陷,沒有“因果論”的世界是可怕的。


還有個陣營是“實驗派”,有布喇格(二排左三)和康普頓(二排左六),他們只承認實驗結果,不站隊。


​“玻爾陣營”和“愛因斯坦陣營”進行了一場世紀大辯論,最終是以愛因斯坦無法反駁玻爾的理論而收場(三年後第六屆索維爾會議,愛因斯坦再次辯論失敗)。


但這場辯論是就事論事,且是完全積極的,愛因斯坦他們雖然提出了很多質疑,但這逼迫玻爾他們進行更多的思考和總結,毫無疑問大大促進了“量子力學”理論的完善(“薛定諤的貓”構想就是誕生在這一系列的辯論中)。


現在回過來看,19世紀末20世界初,確實是人類物理學突飛猛進的時代,那個時代的物理界大師輩出,用“群星璀璨”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再看我們現在的人類物理學,尤其是基礎的理論物理,難道真的像《三體》中所描繪的那樣,被“智子”鎖死了嗎?




2、【政治】·《驚慌的傑奎琳》


「影像·第三期」大神在人間


美國中部時間1963年11月22日12:30,美國第35任總統肯尼迪在夫人傑奎琳和德克薩斯州州長康納利陪同下,乘坐敞蓬轎車駛過德州達拉斯的迪利廣場(Dealey Plaza)時,遭到槍擊身亡。


關於“肯尼迪遇刺”的照片有很多,我選了這張。


因為我覺得這張照片把幾個關鍵點都表現了出來:中槍的肯尼迪,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的民眾,飛奔而來的保鏢,以及驚慌失措的傑奎琳。


都很真實。


“肯尼迪遇刺”案直到現在依舊沒有一個讓所有公眾都能接受的結果,各種說法也是層出不窮,不過就這張照片,倒不妨說說曾經的“第一夫人”傑奎琳。


傑奎琳第一次遇見肯尼迪的時候是19歲,當時肯尼迪31歲,她成為總統夫人的時候是31歲,也是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第一夫人”。出身相對平凡的傑奎琳能嫁入豪門肯尼迪家族並最終成為總統夫人,外界猜測過很多原因,但都不會否認一點:傑奎琳有一種特殊的魅力。


傑奎琳其實並不算標準意義上的“美女”,但她確實有一種獨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贏得了很多美國民眾的熱愛,當時美國電臺的天氣預報員結束預報時,都會說一聲:“晚安,肯尼迪夫人,無論你在哪裡。”


關於傑奎琳的標籤並不少:“最美第一夫人”,“霓裳外交”,“時尚女王”等等,這些都是她被籠罩在“總統夫人光環”下時得到的稱號。而當她的總統丈夫遇刺身亡後,傑奎琳的選擇和遭遇,可能更真實。


在肯尼迪遇刺的當天下午,按照規矩,副總統約翰遜宣誓就職,傑奎琳也出現在了現場,身上穿著粉紅色的香奈兒羊絨套裝——這套衣服上還有血跡,正是中午遇刺時她穿的那套。


傑奎琳拒絕換掉這身衣服,原因不明。後來“肯尼迪遇刺”案的一種說法是副總統派人下的手,這種推論似乎讓傑奎琳當時不肯換外套這個行為又多了一層含義。


在肯尼迪遇刺之前,傑奎琳的人生幾乎是完美的,而在丈夫去世後,她的人生也隨之拐彎。


1968年7月,約翰·肯尼迪的弟弟,當時當選總統呼聲極高的羅伯特·肯尼迪再次被暗殺,“肯尼迪家族詛咒”的說法開始流傳起來。而傑奎琳也頗受打擊,她認為整個肯尼迪家族已經成為了暗殺目標,她想保護自己和女兒,於是毅然決然地離開了美國。


1968年10月20日,曾經的美國“第一夫人”傑奎琳宣佈與當時的世界首富、62歲的“希臘船王”奧納西斯結婚,為此,她放棄了美國當局對她進行保護的特權。


和奧納西斯的這段婚姻是否幸福,外人很難評價,不過1975年“希臘船王”去世的時候,大部分的遺產都通過遺囑給了他的女兒,傑奎琳只是拿到了大約3000萬美元。


當然,傑奎琳並不缺錢。


在此之後,傑奎琳成為了一名職業女性,在一家出版社做了編輯,每週上四天班,年薪1萬美元——當然,她也不是為了錢。

傑奎琳後來做了20年的圖書編輯,出版了上百本圖書。並找到了自己的靈魂伴侶坦普思曼,他是她的財務顧問,也喜歡文學藝術,兩者興趣相投。

1994年,65歲的傑奎琳被診斷出淋巴癌,於5月19日晚在自己的公寓中去世。

儘管傑奎琳曾表示自己的葬禮只希望親屬參加,但5月23日這一天,她的葬禮卻通過電視向全美國轉播。而她的靈柩,被安葬在阿靈頓公墓的前夫肯尼迪墓穴旁。

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專門發表了書面演講,並向傑奎琳的女兒和兒子送上了鮮花。

1999年7月16日,傑奎琳和肯尼迪的兒子,小約翰·肯尼迪在駕駛自己的小型飛機時,失事墜入大西洋身亡,當時飛機上還有他的妻子和妻子的姐姐。

那一年,小肯尼迪39歲,儀表堂堂,曾被認為是“肯尼迪家族”最後的希望,最有可能當選美國總統的人。

於是,“肯尼迪家族詛咒”一說再起。

而這一切,傑奎琳已經不知道了。




3、體育·《跟隨》


「影像·第三期」大神在人間


這是一張很普通的體育比賽照片,拍攝的是2015年12月中旬在西班牙坎塔布里亞(Cantabria)舉行的一場自行車比賽。


當時,32歲的參賽選手伊斯梅爾·埃斯特班(Ismael Esteban)在離終點大概還有300米時,不幸遭遇了自行車爆胎,不想就此放棄比賽的他就將自行車扛在了肩膀上,一路小跑向終點。


這時候,從後面趕上來的是原本處於第四位的37歲選手奧古斯丁·納瓦羅(Agustin Navarro)。由於埃斯特班的自行車已爆胎,納瓦羅是可以輕鬆超越他,以第三名的身份站上領獎臺的。


但是,眾人意料之外的一幕發生了:


納瓦羅放慢了車速,慢慢地跟在埃斯特班的身後,直到騎過終點。


第三名依舊是埃斯特班,而納瓦羅並沒有拿到站上領獎臺的機會。


兩旁的觀眾都明白髮生了什麼,所以都為納瓦羅熱烈鼓起了掌。


賽後,埃斯特班專門找到納瓦羅,想把銅牌送給他,但納瓦羅拒絕了。


納瓦羅後來接受採訪時說的話很簡單:


“沒什麼,靠超過一名接近終點時爆胎的選手取勝,這並不道德。”


在上一期的最後一張照片故事裡,我曾說競技體育非常殘酷,不會按照劇本演給你看,但這張照片展現的卻是競技體育溫情的一面:


同樣是沒有劇本,同樣是出乎意料,但越是這樣,背後體現的精神就越值得讚揚。


什麼是“體育精神”?在這張照片裡,得到了完美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