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被匈奴放逐北海邊,是怎麼活下來的?

夏有涼風61


很簡單,信念。

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春,武帝以蘇武為中郎將,攜帶厚禮,祝賀匈奴單于且鞮侯繼位。

出雁門,越雄關,別父老,辭長安,驅駿馬,跨雕鞍,為國家,求平安,手持一根節杖,胸懷萬里江山,終於,蘇武來到匈奴王庭。

可沒想到,大漢使團帶著和平友好而來,卻遭到了非常難堪的冷遇,且鞮侯對這幫尊貴的遠客非常傲慢,蘇武正在莫名其妙,這時,出事兒了。

這事兒就出在一個叫衛律的漢奸身上。

不過確切的說,衛律只能算半個漢奸,原來他本是居住在長水(今陝西戶縣東)的胡人,乾的是漢臣,血統卻是匈奴,說起來他也曾是漢使,後因好友兼恩人李延年(亦李夫人之兄)因罪被殺後,他害怕被連坐,於是就義無反顧的投降了匈奴,匈奴單于非常寵信他,令他常在左右,與謀國事,並立為丁零王,遙領北海(即瀚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丁零諸部落。

這樣,繼中行說、趙信之後,匈奴又有了個熟悉漢朝內情的謀主,漢武帝對此非常生氣,恨不得殺了衛律全家洩憤,可惜衛律逃的很乾淨,全家都在匈奴,就是不給漢武帝機會。

漢武帝此生最討厭叛徒,你戰敗不要緊,被俘也不要緊,關鍵不能投降,誰投降滅誰全家。

所以,蘇武手下有個叫張勝的副使就動心思了,此次出使,窩囊兼丟人,怎麼出這口氣呢?於是暗自謀劃發動政變,殺掉匈奴的智囊衛律,然後劫持單于的母親,逃回中國,這樣即可免罪,又可立功領賞,何樂而不為呢?

這挨千刀的張勝,真是害死蘇武了;他手下總共也就七十來人,竟想在匈奴王庭狼窩一般的地方玩兒政變,其結果可想而知:密謀洩露,政變失敗;連帶著整個漢使團都遭到了牽連。

且鞮侯大怒,正欲盡誅漢使者,有大臣建議不如藉此迫降漢使,讓漢天子丟人又丟面,豈不更妙?

張勝本就是個政治投機分子,被人一嚇,當然很快就投降了。但蘇武卻寧死不降,他父親蘇建一次戰敗逃歸,就聲名盡毀,半輩子活在痛苦之中,蘇武身為人子感同身受,豈能重蹈父親覆轍!

於是他慷慨激昂的向漢使團另一名副使常惠說道:“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說完,竟拔刀自刺,前來勸降的衛律趕緊一把抱住蘇武,拉救護車來搶救。蘇武好不容易活了過來,看到常惠在病床前哇哇大哭像個娘們兒一樣,不由大怒:丟人的東西,哭啥哭,這不叫匈奴人笑話咱嘛,別哭了,大義凜然些,咱們當英雄的機會到了!

且鞮侯聽說蘇武寧願自殺也不肯投降,非但不生氣,反而很高興,他認為蘇武是個鐵血真漢子、漢朝純爺們兒,匈奴人就喜歡純爺們兒,於是趕緊派人日夜照顧蘇武,盼望他早日康復。

不久,蘇武的身體漸漸痊癒,匈奴單于又派衛律前來勸降。衛律使出十八般武藝,又是利誘,又是威逼,可蘇武就是不肯投降,反而把衛律罵了個狗血淋頭,還說:“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汝此舉徒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言下之意是,小樣,有膽子就殺了我!看看你們最後怎麼死!

蘇武的話雖然霸氣,但一點兒誇張的地方都沒有,南越國當時因為不太聽話已經被漢武帝滅了;大宛則實際上已經變成了漢朝的附屬國;而衛滿朝鮮也被漢武帝吞併了,並將其國土分為樂浪、真番、臨屯及玄菟四郡。

言盡於此,衛律不由心神震盪,顏面盡失,加之他黔驢技窮,只得灰頭土臉向單于覆命。單于聞聽,在震驚之餘,也愈加敬重蘇武,也更加想要蘇武當他的臣子了,這種感覺,就像男孩兒追女孩兒一樣,越追不到,就越想追,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但單于追求的方法很殘忍:我既不殺你,也不放你,我要你生不如死,最後求著要歸順我。

於是,蘇武被單于關在了一個冰冷的地窖裡,斷水絕糧,逼他就範。

漠北的冬天,大雪紛飛,蘇武又冷,又餓,又渴,無邊的孤獨與痛苦,噬魂蝕骨,簡直讓人發瘋。常人在這種情況下,恐怕要麼就投降,要麼就死定了,可是蘇武不!

你們要我投降,我偏不投降!你們要我死,我偏不死!我就是要活給你們看,什麼叫做可怕的生命力,什麼叫做強漢的硬骨頭。

冷了,蘇武就在地窖裡瘋跑;餓了,蘇武就吃裘衣上的皮毛;渴了,蘇武就吃地上的積雪。靠著“茹毛飲雪”強撐好了幾天,蘇武竟然沒有死,他用實際行動證明:只要意志夠堅強,死神也要俯首稱臣。

且鞮侯單于被震驚了,他看著這個身體虛弱但目光堅定蘇武,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失敗。他,偉大的匈奴大單于,竟然被一個手無寸鐵的漢朝使節的意志力給擊敗了,這怎麼可能呢?

此時此刻,蘇武手持漢節,傲然屹立於匈奴大帳中,橫眉冷眼,鐵骨錚錚,實在很難不讓人想到身後有天神護佑,否則怎麼可能活著堅持到今日。

但且鞮侯並不甘心失敗,他歇斯底里的咆哮道:“你蘇武若真有天神護體,便去北海無人之地放牧公羊,天神助汝公羊產乳,汝即可歸漢!”

蘇武冷笑一聲,持節而出,半眼都不瞧且鞮侯一下。

十幾年後,蘇武的好友、同時也是漢朝降將李陵終於在北海找到了蘇武。蘇武告訴李陵,這十幾年來,他一直都在北海掙扎求存,生活非常艱苦,單于給他的那些公羊早在幾年前就被丁零一幫馬賊搶光了,他忍飢挨餓,最後實在沒東西吃,就在荒原裡挖老鼠洞,抓些野鼠烤了吃,有時連野鼠都沒的吃,他就只能去挖鼠洞裡野鼠貯藏的草籽為食,這種連原始人恐怕都不堪忍受的日子(恐怕連動物都不堪忍受吧,動物也是要群居的。)從小養尊處優的世家子弟蘇武竟然頑強的熬了過來,且日夜持漢節,從不離身,以表不辱使命。李陵實在不明白,這究竟是種什麼樣的精神在支持著他?

而且,如此巨大的痛苦,蘇武卻說的如此雲淡風輕,彷彿這些罪自己受的很開心、很榮耀。李陵聽了,竟不免有些羨慕,怎麼會有這種感覺,他自己也很奇怪。

聊到這裡,兩人短暫沉默,漢樂悠揚,馬奶酒散發醉人飄香,外面大雪如席、北風呼嘯,燒有火爐的氈包內卻很暖和,讓人實在不忍打破這對老友十餘年後他鄉重逢的溫馨。

李陵低頭沉思了一下,終於決定還是告訴蘇武,自己在離京北征之前,蘇武的母親就已病逝了,他還親自送葬到陽陵(今陝西高陵西南)。

他與蘇武最終都未能堂前盡孝,可謂同病相憐,李陵說著說著竟有些哽咽。唉,大漢以孝治國,卻又讓它多少臣民百姓不能盡孝啊。

蘇武這是第一次聽到家裡的消息,他心中悲慟萬分,卻狠狠忍下了淚水,心想既然選擇了就不能後悔,這是自己必須承受的痛苦,淡定,淡定!

李陵接著告訴蘇武,說後來他妻子知道丈夫南歸無望,也已改嫁他人了,家中還有三個年幼的兒女,現在十多年過去了,她們孤苦無依,無人教養,也不知是死是活。還有,蘇武的兩個弟弟蘇嘉與蘇賢也都死了。蘇嘉做奉車都尉,在駕駛御輦時撞壞了車轅,被彈劾為大不敬罪,被迫伏劍自刎。蘇賢則在奉命追捕宮中罪犯時不獲,無從覆命,因恐得罪,最後也服毒自盡了。當時蘇武還有兩個未嫁的妹妹,現在情況不明,自己會再想辦法打探。

蘇武的眼淚還是沒有流下來,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誰碰上這事兒也得哭死,但蘇武竟只是長長嘆了口氣,然後一聲慘笑,閉上眼睛溫柔的吟誦起了一首詩歌,這首詩是蘇武出使匈奴前寫給自己的妻子的,他不知道妻子改嫁後有沒有忘,但他可是日日夜夜,都不曾忘懷: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漢 蘇武 留別詩》

蘇武沒哭,李陵卻哭了,他想起了自己投降匈奴後被牽連而處死的愛妻,不由淚如雨下,於是心一橫,道出了自己的來意:“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來說足下。單于一片虛心,仰慕足下,意欲同享富貴。今子卿終不得歸漢,孑身居此,徒受困苦,雖有忠義,何從表見?人生如朝露,何必自苦乃爾!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母妻為漢所拘繫,憂心如焚。子卿之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無常,大臣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為誰乎?望聽陵計,毋再拘執!”

蘇武其實很理解老友李陵降敵的苦衷,所以他會罵衛律,甚至罵常惠,卻絕不忍罵李陵,只不過摯友一場,他也很希望李陵能理解他堅持不降的苦衷。與李氏不同,蘇家兩代為官,父子兄弟皆至兩千石,且蘇建兵敗亡歸後仍被信任而拜為代郡守,可見漢朝對蘇家不薄,何況“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所以少卿你別再說了,我蘇武身受大漢皇恩,豈可投降異族?

圖:傅抱石蘇武牧羊圖軸。傅抱石人物畫,多繪九歌圖、魏晉雅士以抒發情感。作於抗戰後期的此圖,則以蘇武牧羊題材入畫,表達民族氣節。畫中蘇武持節傲立,白眼向天。身後匈奴官員交頭接耳,前來勸降的漢朝降將李陵赧然而退。 其實本圖有誤,李陵見到蘇武時蘇武的羊已經被丁零一幫馬賊搶光了

李陵無言以對,從此絕口不提勸降之事。兩人只是一個勁的對飲,喝了又醉,醉了又喝,一連數日,以消愁苦。

醉臥北海君可知,你我皆是薄命人。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到了臨別之際,李陵又忍不住對蘇武道:“陵自有識以來,士之立操,未有如子卿者也。然子卿兄,可否再聽僕一言。”

蘇武知道李陵要說些什麼,但他不想聽,於是兩個字脫口而出:“大王……”

多少年來,蘇武一直親切的稱呼李陵“少卿”,這是他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直呼李陵官名,而且還是匈奴官名,李陵一下子愣住了,頓覺火爐生香的斗室之中,寒冷徹骨,彷彿置身於冰窖。

蘇武接著說道:“大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於前!”

困苦也好,貧乏也好,飢餓也好,嚴寒也好,難熬的孤獨也好,永遠回不到漢朝也好,我的忠貞氣節最終永遠不會被世人所知也好,總之我蘇武滿載榮譽而來,就該滿載榮譽而去,就算死,也不能投降匈奴。如果大王你還念著我倆的歡誼,就不要逼我!

李陵傻了。

蘇武的目光,就像一條皮鞭,狠狠抽打在他的背上,火辣辣的生疼,一鞭又一鞭,最終彷彿將他抽成一具枯骨,化作微塵,腐臭難聞,汙濁不堪。

蘇武的這句話,也徹底撕碎了他冷冰冰的面具,以及他對於投降異族的自我辯解、自我安慰與自我欺騙,這讓他初降時的那種痛苦又重新泛了上來,並立刻絕提。

“嗟乎,義士!陵之罪上通於天!”李陵攘臂長嚎,淚如雨下。

蘇武沒有說話,只是心酸的看著李陵,同時胸中的勇氣卻一點一點長大,感覺無比充沛。

他覺得自己應該感謝李陵,正是李陵的悔恨與痛苦,成為對比,給了他繼續堅持下去的勇氣與力量。


千古名將英雄夢


單于將蘇武放逐到北海,是想讓他自生自滅的,因為在北海一般人很難生存下來。可奇蹟的是蘇武不僅沒有被病餓而死,反而好好的活了下來,這都要感謝一個人對他的幫助,而這個人正是單于自己的弟弟於靬王。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幫助蘇武的小夥伴,他就是草原野鼠。


食不果腹,草籽充飢

蘇武被匈奴放逐到北海邊,哪裡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如果說遊牧民族的生活水平是居無定所,依託水草豐盛之地才能安居的話,那麼蘇武所到的北海就是個與世隔絕的不毛之地。

匈奴斷絕了對蘇武的糧食供應,蘇武只好挖草原野鼠儲藏的草籽兒充飢。蘇武每天都拄著漢朝的旄節牧羊,因為早晚都被握在手裡,連旄節上的旄尾都脫落了。

在這段日子,沒有野鼠的幫助,估計蘇武活下來的可能性很小。

貴人相助,天不絕人

這樣過了五六年,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邊射獵,因為蘇武是個手藝人,能織網紡系箭絲繩,還善於矯正弓弩,所以於靬王很喜歡他,就供給給蘇武一些衣服食物。

過了三年多,於靬王病重,賞賜給蘇武一些馬牛羊、陶罐容器和帳篷等,蘇武才可以在北海勉強維持生計。於靬王死後,他的部下分分離開了北海。這年冬天,丁令部落盜走了蘇武的牛羊,蘇武又陷入了窮困之中。

除了蘇武的手藝,於靬王做為單于的弟弟,被安排在北海而不是水草豐盛之地,說明這個弟弟並不受單于喜歡,兩個人可以說是同命相憐。從這個角度來看,於靬王對於蘇武的照顧就可以理解了。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蘇武這個人,生存意志是特別強。

他能在荒寒之地生存十九年之久,首先是身體素質過硬。蘇武出生於將門之家,他的父親蘇建是漢軍的重要將領,也是衛青的部將。看蘇武這個名字,可見父親蘇建是希望他日後能成為一名武將。不過,蘇武最終沒能成為武將,反成了外交使節。不過,他有武將的身體素質,這使得他能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在被放逐到北海之前,匈奴人曾經把他囚禁在冰冷的地窖中,不提供水和糧食,企圖擊垮蘇武的意志力。寒冷、孤獨、飢餓一齊襲來,蘇武飲冰噬雪,以皮衣上的毛皮充飢。幾天後,單于料想蘇武已是奄奄一息,意志力被擊垮。當地窖大門打開時,出乎所有人意料,蘇武雖瘦削許多,但目光仍是沉毅有神,手臂還牢牢地握著符節,頑強地站立著,凜然不可侵。

單于還不甘心,下令將蘇武流放到荒涼無比的北海(貝加爾湖)去放牧公羊,並說:“等到公羊產奶的那一天,你才可以回到中國。”

蘇武從此被囚於北海,與冰雪為伴。

他在寒冷的北海湖畔度過了十九個年頭!北海是荒涼之地,也是流放犯人的地方,糧食經常無法按時供應,蘇武就在野地裡挖掘老鼠洞,以野鼠充飢,就這樣飽一頓,飢一頓的。蘇武既然是牧羊,估計也有羊奶可以喝,至於有沒有吃烤羊肉,史書上沒寫,我們也不好猜測。我的看法,以蘇武的個性,不太可能偷偷把羊宰著吃掉。

後來,李陵的到來,讓蘇武的生活有所改善。李陵與蘇武曾同為侍中,共事多年,交往甚密。自兵敗投降匈奴後,李陵知道蘇武被流放,心中掛念,卻沒有臉面前來相見。直到十餘年後,匈奴單于派他到北海勸降蘇武,李陵才硬著頭皮前往。

李陵總共去見蘇武三次,每次時間不等,多則數月,少則數天。勸降當然是沒勸成,不過,李陵聽說蘇武生活艱難,想送一些牛羊給蘇武,自己沒有臉親自去,就讓自己的匈奴妻子,帶著數十頭的牛羊到北海,接濟蘇武。此後,由於李陵的關照,蘇武的生活境遇大大改善,生存就不再是個大問題了。


君山話史


蘇武牧羊家喻戶曉,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我個人以為:蘇武當為華夏五千年外交守節第一人!

學過初中歷史的朋友都讀過這樣一段:蘇武當年被匈奴囚禁以後,放牧北海,匈奴揚言等到公羊生仔就放他回去,蘇武歷經艱辛,終於苦盡甘來。

大概意思沒有錯,但是十九年如果都這麼慘,縱然蘇武是鐵澆銅鑄,也熬不過去,我們大概說說蘇武這十九年的生活是怎麼過來的。

蘇武剛到北海(就是今天的貝加爾湖附近),的確很慘,要吃沒吃,要穿沒穿,天寒地凍水土不服,抓個老鼠都當加餐了,要是如今天許多怕冷的朋友一般,估計一年都熬不過去。蘇武熬了五六年,終於遇到了一個貴人:單于的弟弟於靬王,這位哥們到北海打獵遇到蘇武,兩人一見如故,於靬王對蘇武十分敬佩,所以利用手中權力隔三差五照顧一下蘇武,供給他衣服、食物,賜蘇武馬匹、牲畜、服匿、穹廬,一連三年,這三年蘇武應該過的馬馬虎虎,至少有吃有住,溫飽無憂,可惜三年後於靬王死了,屬下撤走,蘇武失去保護傘,被丁靈人趁火打劫,倒黴日子又回來了。

過了幾年,蘇武終於又盼來一位貴人--李陵,熟悉歷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他,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司馬遷的好友,李陵的事蹟可以單獨開貼談,李陵與蘇武原本就是老相識,雖然投降卻十分同情蘇武,加之做了匈奴駙馬,對蘇武十分照顧,不但給吃給喝,還給蘇武娶了媳婦,生了兒子(後帶回漢朝),一直到蘇武南歸!

寫這個問題絲毫沒有洗白李陵汙衊蘇武的意思,我個人對蘇武十分敬重,縱然得到別人照顧,也絲毫不能拉低蘇武的氣節,只不過讓後人更加清晰瞭解當時的情況!


我是歷史達人日慕鄉關,歡迎點贊關注!


日慕鄉關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多人以為古代的遊牧民族就是每天吃烤全羊,喝好酒,睡幾十個各族美女老婆。

夢該醒了。

其實,絕大部分遊牧民族的日子,和中原民族相比,差了十萬八千里。

大家算一算,如果遊牧民族每個人都把牛羊肉當做主食,要養多少隻羊才夠?

當年又沒有冰箱,除了冬季以外,牛羊宰殺就必須儘快吃掉,不能儲存。

把整個大漠都改成羊圈也不夠啊!

其實,遊牧民族的普通牧民,一年到頭也是很少吃牛羊肉的。

平時,他們多吃各種雜食和奶製品。其中,奶製品是他們的主要營養來源。

成吉思汗他爸,就是喝了敵人送的牛奶,中毒掛了。

雜食的種類就多了,下到草原老鼠(其實老鼠肉很好吃的)、兔子、狐狸,上到黃羊、大雁、魚,當然也包括一些野果、野菜之類。

和中原關係較好的時候,還可以購買少量小米之類的糧食。

所以,遊牧民族吃飯很不健康,用今天的觀點就是完全失調。

遊牧民族得病率很高,一般活到40多歲身體就衰弱了,50多歲就壽終正寢了。

那麼,蘇武也是一樣的生活,沒什麼特殊的,基本生存還是能夠保障的,也就是餓不死。

但是,以蘇武的地位,突然過上連中原乞丐都不如的生活,到吃老鼠的地步,估計他熬不到幾年就切腹自殺了。

好在,他的10多年有貴人。

先是大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很欽佩這個有骨氣的人(匈奴人比較淳樸,很喜歡壯士,不管什麼民族),照顧蘇武了3年。

這3年,蘇武待遇不錯,大體是匈奴高等人的待遇。

不過,3年後單于的弟弟死了,於是蘇武又成為乞丐,直到李陵投降匈奴。

李陵根本就認識蘇武,算是熟人,對他很照顧。

於是,蘇武最後幾年很滋潤,不但衣食無憂,還去了1個匈奴的老婆,生了1個兒子。


薩沙




公元前100年,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因為副使張勝參與了匈奴的內部爭鬥。結果這場爭鬥張勝支持的一方失敗,隨後張勝就被供認了出來。

匈奴王就先責難張勝,張勝看到形勢不妙,就投降了。匈奴王又把蘇武找過來,表示副使有罪,正使也要連坐,一同治罪。

蘇武看到這個情況,也不想解釋。於是就拔劍自殺,匈奴王看到事情搞大了,就馬上命令找來醫生為他療傷。

慢慢甦醒過來的蘇武,讓匈奴王十分欽佩,他非常讓他投降,蘇武毫無懸念的拒絕了。匈奴王非常忌妒漢朝有這樣忠誠的臣子,而自己身邊恐怕沒有。他下令把蘇武送到北海去放牧,等到公羊生仔就放他回去。



本主題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南山南,北海北。聽了這個歌詞,我們就會明白北海相當遠的地方。根據歷史專家考證,大概是在貝加爾湖附近,也就是李白的故鄉。

那個地方,最低氣溫零下38度,並且從1月份左右結冰,到5月份才消凍。你就明白了,那簡直就不是人呆的地方,那時家裡也沒有暖氣什麼的。還要外出找吃的,到底是什麼樣的生存狀況,你自己體會下。

會有人會問,蘇武是怎麼樣一個人活下來的?

要明確一點,蘇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是幾十個人在戰鬥。並且在十九年後,蘇武回到漢朝時,一共回去了九個人,其它人都死在了這片土地上。

因為貝加爾湖水產豐富,我猜想,這附近一定有漁民或者牧民。他們應該還是給了蘇武一些生活用品。匈奴王應該也是給了一些東西的,肯定不多,但不會不給。否則他們堅持不了十九年,只怕第一年就全軍覆沒了。

也就是說,歷史資料記載的東西應該不是很準確,故意把情況說的嚴重了點。



歷史資料上說,他們靠挖掘野鼠所儲藏的果實吃,這個我認為不大靠譜。冬天長達五個月的凍土時期,根據就挖不了洞,哪有什麼食品吃。況且那個地方人煙並不多,哪有那麼多果實吃。

當然蘇武也說了,過了沒幾年,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夏天到這個地方打獵,有感於蘇武的人格魅力,兩個人成了好朋友。

於靬王就給蘇武了不少方便,供給他衣服、食物。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大病,自知不起,就賜蘇武馬匹、牲畜、服匿、穹廬,讓他們做長期準備。

後來於靬王死了,丁靈人盜走了蘇武的牛羊,蘇武再一次回到瞭解放前,不過這時蘇武已基本掌握了生存之道。學會了打獵,捕魚等。

公元前99年,李廣的孫子李陵因為援軍不力戰敗被俘,投降了匈奴,還成了駙馬。一開始不方便來看望蘇武。

後來李陵奉了匈奴的命令,來勸降。蘇武已堅持了好些年了,自然不會答應他。但他們以前在漢朝時就認識,關係交好,李陵在生活上還是給了他不少照顧。



這期間,因為人脈越來越廣,加上蘇武在漢朝已家破人亡,於是就在匈奴成了家。

後來有不少消息傳回了漢朝,蘇武還活著,於是漢朝派出了不少使者,來到了匈奴,要求接回蘇武。



當然後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說蘇武在當地得到了一些鴻雁,這種動物要遷徙,每年到南方來居住一些時間,他就在鴻雁身體上藏了一些信。有一次漢宣帝在上林宛打獵,打到了一隻,看到了這封信。認為這個故事很勵志,一定要把蘇武找回來。於是派出使者拿上證據,去了匈奴。經過幾番交涉,換回了蘇武。

之後又把蘇武的兒子也從北地贖了回來,讓他們一家人團聚。


新知傳習閣


這個問題漢書有明確記載。我們不妨回顧一下。

案,蘇武持節出使匈奴之後,因為下屬捲入了匈奴的一起未遂的政變中,被匈奴單于收治下獄,要殺死他。但是蘇武辯白,單于覺得蘇武是個人才,想招降他。蘇武不從,於是單于就把他單獨放逐到沒有人煙的北海去放羊,說只要這群羊生下了小羊,蘇武就能回來。事實上,這群羊全都是公羊,怎麼可能生小羊呢?

蘇武到了北海之後,發現這個沒有事物,怎麼辦呢?就“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打老鼠、吃野草,就這樣維持生命。這樣過了五六年,匈奴單于的弟弟來到北海打獵,蘇武呢,向他展示了張網射箭的本領,單于的弟弟非常喜歡,於是賜給他很多衣食。三年之後,這個單于的弟弟病重,賜給了蘇武馬群、服裝和穹廬,總之就是給了蘇武一切生活的好的條件。不久之後,這位單于的弟弟死了,而北方的一個部落,名叫丁零,偷走了蘇武的牛羊,於是可憐的蘇武就再次墮入貧困之中。

這個時候呢,單于派已經投降的李陵,就是李廣的兒子,來說服蘇武投降,被蘇武大罵一頓。李陵呢,不敢自己送蘇武衣食,估計是怕單于怪罪,可能是擔心蘇武嫌棄,總之是他自己沒有給蘇武衣食,而是讓自己的匈奴婦人送給蘇武牛羊數十頭。就這樣,蘇武算是勉強維持生活。直到昭帝年間,漢從匈奴要回被扣押的蘇武等人,蘇武出使時一百多人,回長安時只剩下9人,漢書稱,蘇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令人唏噓不已。而蘇武在困厄中矢志不渝的守節之情,更是氣貫長虹,令後人熱血激烈。


稷離


個人的意志是強大的,在溫飽不能兼顧的情況之下,能夠活下來全靠一口氣撐著。作為漢朝的使臣,牧羊被放逐到貝加爾湖邊,就是因為有不辱使命的信念。(牧羊餓不死)

漢武帝時期,匈奴的統治階級發生了劇烈變動。新單于登基,漢武帝為了籠絡心上任的領導人,保護邊境的和平與穩定,不僅派出了和親公主而且讓蘇武帶隊出使匈奴。他出色的完成了任務準備返回自己國土的時候,匈奴的統治自己在一次發生了政變。這次上任的統治者和上一任的統治者實施完全不同的處事手段,不僅不言和漢朝,而且還將蘇武等人強制扣押。


為了羞辱大漢王朝,匈奴統治者威脅利誘蘇武投降,而蘇我是受儒家思想薰陶骨氣錚錚的大臣,怎麼可能投降。當時蘇武要求將大部分人放回國,自己一個人將此事擔下來。新單于很滿意如此有骨氣的人,順著他的意願把大部分人放回國內,只扣留了少數使節的骨幹。匈奴的王以為用不了多久就會投降,沒有想到他等來的並不是投降的消息。惱羞成怒,又是敬佩又是嫉妒,不忍心殺他但又不想放他走。於是將他流放到了北海,那個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的地方。

臨走之前,單于召見蘇武,跟他講什麼時候公羊生出來了羊羔就放他回去。這擺明了在耍無賴,天寒地凍,蘇武隨身攜帶的只有出使匈奴的節杖—一根綁著旄牛尾的棍子。這是他生存下來的信念,代表著他的尊嚴和不屈,人在節杖在。蘇武每天拿著這根節杖放羊,心想總有一天能夠拿著它回到自己的國家。他就依靠吃雪解渴,挖野鼠收集的野果充飢,與羊混在一起取暖。


四十五度歷史


蘇武牧羊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蘇武本來是西漢漢武帝時代的中郎將,他出身名門,父親叫蘇建,曾經跟隨大將軍衛青去攻打匈奴,後來獲得軍功,還封了侯,蘇建還接受了一個任務,那就是在河朔之地建設朔方城。

雖然匈奴遭到了漢朝的沉重打擊,國力大不如前,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匈奴和漢朝小規模的戰爭還是不斷。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單于即位,還歸還了不少漢朝的俘虜。漢武帝為了安撫匈奴,派了蘇武出使匈奴,一開始還挺順利的,蘇武到了匈奴辦妥了所有事宜,打算回漢朝了,但是卻遭遇匈奴內部的一場叛亂,緱王與虞常想要綁架單于的母閼氏投奔漢朝,這場叛變涉及到了蘇武的手下張勝。遺憾的是這件事情敗露了,匈奴單于大怒,要殺蘇武,結果蘇武率先自殺,然而大難不死。匈奴單于看上了蘇武的氣節,讓他投降匈奴,在那裡過錦衣玉食的生活,蘇武當然不願意。幾次下來,匈奴人就派他去北海,也就是今天的貝加爾湖附近看羊了。


蘇武雖然在嚴酷環境中放了10多年的羊,但是還是有貴人相助的,匈奴的弟弟就陸續賞賜給他很多食物、衣服、馬匹和日常用品。後來漢朝將領李陵投降了匈奴,常常來勸蘇武投降匈奴,蘇武就是不願意,但是李陵對蘇武也是不錯的,經常給他送各種東西。公元前81年,漢匈關係緩和,蘇武才又回到了漢朝,當時他已經59歲了,回到漢朝時他受到了漢昭帝的隆重接待和大量的賞賜,蘇武一直活到80歲才去世,在那個年代是絕對的高壽之人。

蘇武之所以能熬過如此嚴酷的生存環境,第一是身體素質比較好,第二還是依靠了匈奴貴族的接濟。


科壇春秋精選


話說蘇武當年不願受降,拔劍自刺,匈奴單于為他氣節感動,於是派人白天黑夜看護他。等到蘇武病體恢復以後,匈奴單于先派衛律來勸降,結果被蘇武罵的悻悻而回,於是給蘇武斷糧,恰好天下大雪,蘇武就吃雪吞氈以充飢渴,就這樣,蘇武堅持了好幾天。

隨後,蘇武被髮配到北海(現在的貝加爾湖),由於官府的食糧常常過期不至,他就捕捉野鼠和草籽充飢。就這樣,蘇武過了六年的艱辛歲月。

蘇武的故事告訴我們兩個生存哲學:

1、人要有氣節,要有自己的主張,別人才會尊重自己,如果是做一顆牆頭草,風吹兩邊倒,是沒有尊嚴的。

2、人只要想活著,就會有很多辦法活著,信念很重要。只要還活著,就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