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是東北招牌菜酸菜氽白肉的黃金搭檔


豆包:是東北招牌菜酸菜氽白肉的黃金搭檔

老家的朋友在朋友圈大曬做豆包的視頻,那或黃澄澄,或白亮亮,或黑黑黝,冒著熱氣的粘豆包肩挨肩地躺在蓋簾上,個個珠圓玉潤,神氣十足地撩撥著味覺,不覺食指大動。頃刻,滾燙的鄉愁和思念洶湧地漫上心頭,那些有關豆包的記憶不由自主地跳將出來。

據相關史料記載,豆包最早是滿族祭祀祖先的祭品。滿族人吃粘豆包的習俗已有上千年曆史,豆包在金代就已聞名大江南北。因為滿族人經常在寒冷天氣里長時間狩獵、砍柴什麼的,所以喜歡吃粘性的食品,消化時間長,禁餓。努爾哈赤十三副遺甲起兵的時候,豆包作為軍糧,也曾立下汗馬功勞呢。豆包不但營養均衡,更是一種古老的文化傳承,是粗糧細作的先河。


豆包:是東北招牌菜酸菜氽白肉的黃金搭檔

這裡面還有個美好的傳說呢。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家人日子特別窮困,年三十這天,別人家都吃餃子,可他傢什麼都沒有。女主人求借無門,後來一個財主把放酸了想要倒掉的黃米麵給了她,她回家烀了僅有的一點芸豆做餡,包成圓形,蒸熟後特別好吃,大家都吃飽了,於是就把這種食物取“都飽”的諧音“豆包”了。因為沒有別的東西上供,就用這種東西替代。玉皇大帝看到豆包很感興趣,就讓財神用金元寶把這種食物都換去了,一家人從此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北方的冬天地凍天寒,滴水成冰,是個天然的大冰窖。每到冬臘月,鄉下的女人們就開始張羅淘米。把黏米(黏高粱,糜子或黏大米)泡進水裡,然後控幹水,磨成面,和玉米麵或大米麵(小時候是用不起大米麵的)按一定比例混合,用水和麵。把炕頭的炕蓆捲起來,把裝滿面的大盆放上去,蓋上簾子,用棉被捂上,開始發酵。


豆包:是東北招牌菜酸菜氽白肉的黃金搭檔

我們去村裡請人幫忙做豆包,媽在家準備烀豆餡了。紅小豆大芸豆放進鍋里加水煮熟,煮豆的水分和火候至關重要,湯大或湯小都會影響口感。煮熟後搗碎,加點糖精,備用,這一大盆豆餡讓我和弟弟蠢蠢欲動,趁爸媽不注意就偷偷地跑進廚房偷吃幾口。爸忙著劈柴,斧子上下翻飛,一會功夫就大汗淋漓,木塊在廚房的一角高高地堆成了小山。最後把幹蘇子葉取出來泡上,上炕睡覺。

半夜以後,待面發出酸味,開始揉麵。揉麵是一個力氣活,通常都是爸來做。男人力氣大,揉出的麵筋性,口味和色澤相對會好一些。面揉好後,爸媽趕緊將睡意朦朧的我們從暖和的被窩裡拉起來,因為街比鄰右的嬸子大娘踩著清亮的月光嘰嘰喳喳上門了。

大家洗淨手,脫鞋上炕,圍在面盆周圍做豆包。先將一塊麵團放在掌心壓扁捏圓,將團好的豆餡摁在中間,一邊轉動著麵糰,一邊向裡面擠壓豆餡,幾下就團成了一個橢圓形。在心靈手巧的鄉鄰張家長、李家短妙趣橫生的故事裡,一個個上宰下寬、秀氣可愛的豆包誕生了。

我偶爾也會搗亂,笨手笨腳地捏上幾個,大小不一、三圓四不團的不說,弄得哪哪都是餡,被大人們笑著攆出去。包好的豆包底下包上蘇子葉,防止粘簾子。

農村至今每年都要種上幾壟蘇子,不為別的,只為把葉子掐下來,用細線串上掛在房簷下晾乾,留著年根底下做豆包。


豆包:是東北招牌菜酸菜氽白肉的黃金搭檔


朝鮮族人喜歡生蘇子葉蘸醬、包肉吃,也常常醃成鹹菜,味道也是相當霸道了。豆包一個挨著一個,一個擠著一個,緊緊登登地擺在簾子上,這叫撞豆包。

放半鍋水,坐上簾子,蓋上鍋蓋,爸開始蒸豆包。灶坑裡,柴禾噼裡啪啦響得正歡,沒一會,大團大團的熱氣擁擠而出,廚房裡便看不見人了。

四十分鐘後,色澤金黃、圓潤飽滿、堅挺香滑的豆包笑吟吟地出鍋亮相了,整整齊齊的豆包,像整裝待發、嚴陣以待的士兵,個個氣宇軒昂。

熱氣騰騰的黏豆包混合著蘇子葉的清香,捏一個在手裡,燙得用手左右倒騰,蘸點白糖,急三火四就往嘴裡送,連蘇子葉都不撕下來。

媽先問黏不黏,得到肯定的答案後,臉上便笑開了花。每年做豆包之前,媽都忐忑,生怕豆包做笨了不好吃。豆包皮嫩餡兒香,黏甜勁道,在媽“慢點吃,鍋裡有都是”的嘮叨裡,顧不上燙嘴和粘牙,一口氣吃了三四個,這香味便從唇齒間風生水起。


豆包:是東北招牌菜酸菜氽白肉的黃金搭檔

過完癮,要把豆包剝離開簾子,放在外面的木板上凍透。我喜歡拿著小木板,蘸點水,將豆包一個個起下來。飽滿圓潤的豆包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金燦燦的光芒,煞是耀眼壯觀。

凍好後的豆包放進大缸,吃飯的時候取出來放在簾子上一蒸就OK了。我和弟弟喜歡蘸白糖吃,所以無論那時條件多艱苦,媽都會給我們買上兩斤白糖的。

幾鍋豆包蒸好,坐在炕頭的人就開始“烙餅”,不停地挪腳和屁股。沒辦法,只能墊一個小墊子,過了一會,往炕梢挪,再過一陣,全體只能跑到炕沿邊了。經過一天奮戰,一鍋鍋豆包做好了,連同歡聲笑語,連同期盼祝願,連同鄉間一個個悲歡離合的故事都包了進去,這樣的豆包讓人回味無窮,那黏黏的味道就像扯不斷的鄉愁。


豆包:是東北招牌菜酸菜氽白肉的黃金搭檔


如今生活好了,豆包還是年年要做,家家戶戶質量就在質量上下足了功夫。小時候吃不到的白豆包現在也不稀奇了,有的人家在餡裡放些芝麻、白糖、花生等,口味也相當不錯。做好的豆包送給城裡工作的親友兒女,一份香甜之外,更有一份深情和牽掛。

豆包和東北的招牌菜酸菜氽白肉是黃金搭檔,鍋下面燉一盆切的細細的酸菜,上面蒸上一簾豆包,酸菜的香透進豆包,好吃的不要不要的了。大白菜燉凍豆腐也是標配。當然醬缸鹹菜也是不能少的,吃多了豆包燒心,就點醬缸鹹菜就好多了,或是把醃好的芥菜疙瘩、不留克切成細絲,拌上辣椒油,保證胃口大開。

蒸好的豆包壓扁,用油煎出兩面金黃的嘎嘎,那是怎樣一種無法抵擋的誘惑啊。或是放在灶坑裡烤熟,濃郁的香味從焦糊裂開的縫隙裡鑽出來,讓人垂涎。沒事拿一個凍豆包當零食,轉圈啃著吃,甜絲絲的,爽極了。


豆包:是東北招牌菜酸菜氽白肉的黃金搭檔


近幾年,爸媽老了,每年淘米時都感覺有些力不從心,然後說今年最後一次,來年不做豆包了,可冬天一來,還是忍不住嚷嚷著讓我幫忙做豆包,盤算著今年是做黃米的、黏大米的、還是黏高粱的好呢?

簡單、知足,流淌於東北人的基因裡,可以化解生活所有的刁難。所謂塵世間的愛無非就是一日三餐,一年四季。那些充盈著煙火氣息的日子總有一種安暖,點點滴滴,落入行走的光陰,讓留到多年後我們咀嚼時,依舊有一種真真切切的幸福感。

軟軟糯糯的豆包,你饞了嗎?饞了,還等什麼,還不趕緊做去!#這就是爆款#

(鄉土文苑,煙雨遙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