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毛選》思考,論佈局的思維與邏輯。

人世間,有人是佈局者,有人是破局者,有人卻身在局中!

局,已經成為人智思維,物質資源的集合體。而局的高低之分,就在於人智思維對物質資源結構性的處理、次第順序的羅列、以及飽和狀態的利用度上。

由此可以劃分出佈局的三層境界:

第一層,佈局自己,靠自己的時間、努力程度實現目標。

第二層,佈局機制,靠一套規則,實現目標。

第三層,佈局人智,靠一群人才,實現目標。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這是清朝陳澹然在《寤言二遷都建藩議》中的經典見解。

一句話道出全局。

真正的高人佈局,都會從三個緯度展開。陳澹然對謀局提煉出兩個緯度,即時間、空間(萬事、全局),其中還有一個緯度便是人的關係,即人性。這樣就構成了佈局的“黃金三角”。

佈局的意義,就在於通過人的智慧在三個緯度中相互作用,實現對資源的爭奪,最終達到目的。

如果,一個局中少了其中的任何一個緯度,都會減少局的力量。

第一,時間

第二,空間

第三,人性

古今所有的局都是在用時間換空間、空間換時間、時間空間換人性,人性換時間空間中變換、角逐。

時間、空間、人性的完美組合,便是幾千年華夏民族的做事原則,天時、地利、人和。

然而古今成大事、小事,都在此匡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