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傳聞說小偷進和珅家庫房,卻一分錢不拿就走了,是什麼原因?

於冠華


小偷拿不走和珅的金銀!就是幫大貪官和珅炫富的段子,聾王身邊發生的事,比和珅更有眼光。

和珅財產有多少人民幣?

1799年,嘉慶帝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查抄了他的家產,我們來看看查抄清單:

金銀銅器:古銅鼎22座;漢銅11座;王鼎18座;古劍10柄;金碗碟32桌4288件;銀碗碟32桌4288件;金鑲牙筷500雙;金唾盂120個;金面盆53個;銀面盆150個;金腳盆64個;銀腳盆683個;金羅漢18尊,每尊高1尺8寸;金鑲玉500副;鑲金八寶炕屏40架;鑲金炕床20架;老金縷絲床帳6頂;金元寶100只,每隻100兩;銀元寶940萬兩;赤金500萬兩;生沙金200萬兩;銀圓58000枚;銀號庫銀400萬兩。玉石珠寶古玩:玉磬28架;玉馬1對,高1尺3寸,長4尺;白玉觀音1尊,高1尺2寸;玉羅漢18尊,每尊高1尺2寸;整玉如意120柄;白玉如意387柄;砒璽燕碗99只;砒璽煙壺300個;白玉湯碗154只;白玉酒杯124只;白玉冰盤25只;砒玉冰盤18只;白玉煙壺800個;瑪瑙煙壺100個;漢玉煙壺100個;金珠首飾28000件;大東珠60粒;珍珠18盤;汝窯筆洗2只;汝官窯瑪瑙釉尊1只;北宋池州水枕5只;手串18只326串;紅寶石180塊;小紅寶石980塊;藍寶石4700塊;寶石數珠1008盤;珊瑚數珠373盤;密蠟數珠13盤;珊瑚帽頂236粒;珊瑚樹10株,每株高3尺8寸;自鳴鐘38座;洋表100只。

衣物布匹皮張:五色大呢800板;鴛鴦絨110板;五色羽緞600板;嗶嘰200板;元狐皮12張;貂皮800張;各色狐皮1500張;雜皮56000張;貂蟒袍37件;貂帽54頂;貂褂48件;貂靴120雙。
地畝:8000頃。店鋪:當鋪75家;古玩鋪12家;玉器店4家;綢緞店2家;洋貨店2家;皮貨店1家。

和珅財產相當於大清朝15年的收入,家產達到8億兩白銀。

按最近的國際銀價計算,1兩白銀約合170元人民幣,8億兩就是1360億元人民幣。

乖乖!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為啥小偷偷不走一分錢?

民間故事是這樣的,小蟊賊進了和大從的庫房,一看,傻眼了,原來何大人金銀太多了,太大了,金子做成了大大的金南瓜,銀子做成大大的銀冬瓜,大的百十來斤,小得也有十幾斤,沒稜沒角滑溜溜,抓也不好抓,抱也抱不動。小蟊賊只能乾瞪眼,看著滿屋子的金銀咽口水,只能含恨而去。

這個故事肯定是編的,而且是個社會階層低的、沒見過寶貝的人編的,或者潛放和珅寶庫的是個剛入道的小蟊賊,只知道金銀值錢,不知道玉石、珠寶、東珠、洋表更值錢,那怕順個金痰盂也就發了。就像前兩年浙江崑山那個入室盜竊的小偷一樣,順手拿了一個幾萬塊錢的名包,裝了4000塊錢現金和兩塊名錶,出門後把總價值40萬元的名包、名錶全扔了,只拿走4000塊。就一個字:笨!

比和珅還有眼光的人

山西繁峙縣前幾年發現金礦,出了很多大老闆,家當都在幾十個億。

有一個老闆蓋別墅,讓馬仔到礦上拉了幾噸富金原礦,直接填在了房子下面,加上鋼筋,澆上水泥,打了別墅的地基。很多人不明白,有的說老闆炫富,有的說老闆瞎折騰,還有的說老闆發魔症(瘋病)了。後來老闆說了一番道理,聽者無不佩服。老闆說:“中國有句老話:富不過三代。等我孫子窮了,就把礦石挖出來,又能富三代。”

有人說這個老闆好奇葩,我覺得這個老闆不是奇葩,而是奇人,看得更遠。金礦埋在房子下面,蟊賊偷不走,偷上了也不會煉,放到清朝,皇帝想治個罪,還拿不到證據,比和珅都有眼光。大家覺得呢?


聾王異史


據坊間傳聞,在離和坤被抄家的二個月前,有一個小偷到和珅家偷東西,心想,和珅是當朝第一大貪官,家裡的金銀財寶一定不少,這一趟肯定要發財了,當他溜進庫房一看,果不其然,金光閃閃的金子,銀光閃閃的銀子,一排一排疊加的整整齊齊,小偷被驚呆了,等緩過神來,趕忙去拿,可怎麼也拿不動,別說拿就是搬都搬不動,小偷無奈地仰天長嘆,“金銀遍地,欲取無力啊”,人說,賊無空趟,小偷臨走順手拿走了放在桌上的一支筆,就這支筆,道也抵的上偷百姓家一百次的,所以,不是一分錢沒偷到,還是偷到了一支筆的。


小偷之所以搬不動,是因為和珅把貪汙來的碎金碎銀,在入庫前鑄成了200斤的金塊和220斤的銀塊,這一方面是為了便於統計、管理和清點,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失竊,特別是下人的順手牽羊,這一點是真的,後來抄家時就得到了證實。

嘉慶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正月十三,嘉慶宣佈和珅二十條罪狀,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再加上藏匿的其它財產,抵得上了大清十五年的政府收入,和伸貪汙來的,受賄來的,巧取豪奪來的以及做生意來的,全部“奉送”給了嘉慶,時人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如果知道這樣的結局,當時還不如讓小偷偷去一點呢,大家說是不是?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這個故事比較有意思!

按理說能進和大人家的庫房的小偷絕不是一般的小偷,自然是手眼通天的江湖大盜,但是為何這位小偷同學到了財富聖地和大人的家中,看見滿地黃金,處處珍寶,卻一分錢都不拿的離開了呢?難道是突然靈魂開悟嗎?

其實不是小偷發善心,而是體現和大人高超的防盜技術,高超到錢就在你面前,但你就是拿不走!


其中故事,還是得慢慢道來:

話說和大人算是中國歷史比較有名的大貪官之一了,尤其是在各種清宮劇的加持之下,大家紛紛認為和大人的貪汙水平絕對是江湖一流,歷史罕見的級別!所以在很多人心中,這位和大人說富可敵國自然也是當得起的,而且在乾隆皇帝去世後,和珅被嘉慶皇帝拿下,也傳出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所以,和大人家財萬貫絕對是有的!

那麼和大人到底有多富有呢?

和珅是個房爹,僅僅是乾隆御賜的花園就有20座,後來自己又修繕了16座左右,古代房間劃分為正房和東西兩房,正房就有730間,東房360間,西房350間,還有另外的檔子房700餘間;

除此之外,和大人還是個超級大地主,農田所佔8000頃,光銀號就有10處,當鋪10間;這些都是不動產。

這些絕對是防賊的好辦法!小偷總不能偷地契吧,不說沒什麼用,出手還會被官府抓起來。

和大人的財富可不都是貪汙得來的,人家確實生財有道,腦子好使!

和珅除了有雄厚的房產生意之外,作為精明的和大人,自然也是善於雞生蛋的把戲,那就是投資!背靠官府,哪個行業賺錢就投哪個,比如當鋪、銀鋪(金融)、藥鋪、古玩鋪、糧食鋪等,只要能賺錢,和珅都幹。

此外,和珅還與外國有生意上的來往,比如英屬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等,除此之外,和珅還弄了80輛大馬車運貨,這簡直就是最賺錢的商人楷模了!

據說和珅還挖礦,除了挖煤礦之外,他還涉足金礦,這可沒少撈錢!

那這些流動性資產或者是黃金白銀這樣的貴重資產和大人怎樣保護呢?

這難不倒頭腦極其靈活的和大人,他想了很多辦法!讓小偷即便能夠闖入庫房,只要不是官兵抄家,都不可能把和珅庫房裡的財物帶出去!

比如他在通過黃金白銀融化之後煉成大大銀錠或者銀冬瓜的形式使之成為難以攜帶的沉重,這種方法後來在山西晉商的保存財富中也有展現,電視劇《喬家大院》裡就曾經有過這樣的銀冬瓜鏡頭,即便小偷進的來,你也帶不出去這麼沉的東西!只能乾瞪眼!

據說還有一種辦法是將庫房裡的柱子掏成中空的,然後將然後把真金白銀放置其中,這種辦法有些不太可信,那房屋還不是很容易就塌了下來!

總而言之,和大人不僅善於賺錢,而且善於保護自己的錢,開源節流做的非常好,所以最終和大人的個人身價據摺合後的統計,大概是八億兩白銀,這是一個多具有震撼力的數字啊。後世清朝末年各種賠款戰爭,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對世界的賠款總額,和珅的家產完全就可以支付,而且還花不完!

但是最後和大人也沒能守住自己的萬貫家財,雖然你有出色的防盜措施,但是防盜可以,防搶不行了!奈何嘉慶皇帝想要你的錢,偷偷摸摸搞不來,那就光明正大的抄你的家,別說你搞成個金冬瓜銀冬瓜,你就是造一座金房子,皇帝陛下也有辦法抬回國庫!


歷史好奇怪


無論是正史記載,還是野史傳說,或者是電視劇的戲說,在《宰相劉羅鍋》或者《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我們對和珅都有一個經典貪腐形象的認知!!

他是一個貪汙的乾隆高官,除了他個人的形象有所不一以外(歷史上的和珅是一個美男子),和珅的貪汙形象大體一致,就是他的家產富可敵國,他在當官的過程中貪汙的各種錢財足足有大清十幾年的財政收入!

為什麼一個小偷進了和珅家府的庫房,卻沒有拿一分錢走呢?

一、滿懷欣喜的小偷,卻只能乾瞪眼!

和珅,和大人在王剛老師的精湛演技下,讓我們對這個清朝的歷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他的貪汙腐敗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自然也引得一些樑上君子的覬覦,畢竟和珅作為一個高官,家裡肯定藏了不少的金銀珠寶,搞一點出來就可以過上富裕的生活。

據野史記載,和珅家裡有一天就遇到小偷的光顧。這名小偷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連堂堂的和中堂家裡都敢偷。

經過重重險阻,畢竟和中堂家裡的防衛力量也是不能小覷的。小偷終於摸到了重要的場地——和家的庫房!

懷著異常激動的心情進入的小偷看到閃光的金銀財寶時,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因為這些好東西他只能看,不能拿走!

金銀都是被重新鑄過的上達百斤的球形。他根本拿不動啊,都是這麼大的形狀,叫一個身輕如燕的小偷怎麼辦呢?

一聲嘆息,這名小偷只能摸摸腦袋,垂下了頭!

二、賊不落空,拿點東西聊以自慰!

怎麼辦?自己辛辛苦苦、冒著殺頭的風險來到和中堂的家裡,難道只能空手而歸嗎?

反正滿眼的金銀財寶是沒有辦法了,只能在庫房裡轉來轉去,發現了一張桌子上有一支筆(估計是記賬用的),本著賊不落空的基本職業原則,這個小偷順走了這支筆。

三、古來有錢人家藏錢的方式各式各樣!

在古代,那些腰纏萬貫的人有各種藏錢的方式。

上面和珅家用金銀製成重達上百斤圓形算是其中之一,還有把樑柱的中間挖空,裡面灌進去金銀的,反正在這件事上,聰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和珅,字致齋,滿洲正紅旗人,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的朝中權臣、商人。和珅初為官精明能幹,深諳溜鬚拍馬之道,很會討乾隆帝的歡心,讓乾隆對其寵信有加。後來乾隆還將最疼愛的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的長子豐紳殷德,兩人是君臣,還是親家,也讓和珅的身份水漲船高,在朝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和珅被嘉慶帝下旨抄家

和珅大權在握,而且還是皇親國戚。隨著權力越大,他的私慾也漸漸膨脹,並且很快就迷失在私慾當中。和珅開始利用職務之便中飽私囊,聚斂了大量錢財。此外,和珅還利用他的影響力,親自經營當鋪、銀號等幾百多間,賺得盆滿缽滿。 嘉慶四年,太上皇乾隆駕崩,也是在同一個月,嘉慶帝下詔將和珅革職抄家,和珅被賜自盡而死。抄和珅家時發現了八億兩白銀,包括其它珍寶古玩,總價值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這事震驚了朝野,也撐飽了嘉慶。



上圖為嘉慶帝

據清末《清稗類鈔》的說法,說和珅家產總計八億多兩白銀。此外還有金銀器上千件、玉器上千件、金珠首飾上萬件,皮草數萬件,等等。

曾經有小偷光顧和珅家,小偷空手而歸

和珅的財富用多已不足形容了,簡直是富可敵國。據說因為和珅富得流油,曾發生過一件很有趣的事。所謂樹大招風,這回就有一個小偷盯上和珅家了。小偷偷偷潛入了和珅家的金庫上中,準備大發一筆橫財,等他到達金庫的時候,小偷卻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金庫裡全部是金燦燦的黃金,白花花的白銀,亮瞎了小偷的狗眼。只是很可惜,小偷連一兩銀也拿不走。原因就是和珅是一個小心謹慎的人,他事先叫匠人把這些黃金和白銀鑄造成了體積龐大的金塊、銀球、每一個都重達二百斤,一個人實在是難以搬得動。對這一情況,小偷雖然恨得牙癢癢的,卻也是毫無辦法,只能大飽一番眼福後悻悻而歸。


上圖為和珅

和珅獄中自盡

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嘉慶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處,“賞賜”他白綾一條,令其自盡。

嘉慶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十多天後,嘉慶帝宣佈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並下旨抄了和珅家,抄得白銀八億兩。當時民間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無論和珅多麼的善於斂財理財,到頭來還是為嘉慶作了嫁衣,令人不勝唏噓。和珅雖然貪墨極大,也是罪大惡極,但是嘉慶念及其畢竟是擔任過先帝的重臣,最後賜和珅在自己家用白綾自殺而亡。


雨霽視角


能夠剋制人貪慾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自己能力的上限。

比如,一個最喜歡喝酒的人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美酒之後,那麼限制他享受的無疑就只有自己的酒量還有肚量了。酒量就那麼大,喝多了直接掛掉了,也就喝不了了。或者肚子就那麼大,再好喝再喜歡喝,裝不下去了也就只能作罷。

同樣,面對一座金山的時候,如果你就那麼大力氣,你也搬不走多少。如果碰巧其中最小的一塊你都搬不動,那麼不好意思,你只好入寶山空手而回。

所以和大人就想到了這麼一個妙計。把自己的金銀分別都鑄成大個的金坨子,銀坨子,每一個都有200斤以上,那麼小偷即便是進到和府的金庫裡面去,見到滿庫的金銀,也只能是往財興嘆而已。

金坨子、銀冬瓜和“沒奈何”多半是杜撰

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人一旦有了名氣,什麼事都可能望你身上安,什麼話都可能通過你的嘴來說。

就好比好多人整天發一些文章,馬雲說什麼什麼了,比爾蓋茨又說什麼了,其實都是他自己編出來的。往小了說這和小時候寫作文的時候故作滄桑偽造名人名言類似,往大了說和孔子言必稱堯舜如出一轍。堯舜哪說過那麼多話呀,說了人們也未必知道。

這個銀冬瓜,金元寶的故事也並不稀奇。

例如,歷史上有名的石崇就同樣有一個類似的傳聞,說他把銀子都鑄成千斤重的大圓球,美其名曰“沒奈何”,意思是你看了也拿不走,只能徒呼奈何!

名著《初刻拍案驚奇》中也有一篇老人將所藏錢財鑄成每個百兩重德銀錠的文章;

就連《喬家大院》中都有介休王家為了運銀子安全,要把銀子都鑄成銀冬瓜的橋段。

離奇想象多半為了滿足自己的代入心理

這些記載或真或假,或者是有真人真事受了創作者的啟發真給做了,或者是先有了某個雛形,好事者就開始往各個他認為的大富豪身上裝。現在不是銀幣流通的年代了,否則馬雲可能也會有一些金冬瓜銀冬瓜的事蹟流傳出來。

總之,原本就難得的大大的金元寶銀元寶,還嫌不夠。最好還要有重達千斤“沒奈何”!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人們一定的或者好大喜功或者獵奇或者兩者兼而有之的心理,哪怕自己沒有,通過對別人的吹牛杜撰都可能產生一定的代入滿足感。

就和你看電視看到那些霸道總裁的時候感覺爽的不行是一樣的,無非是潛意識裡把自己代入到主人公的情景去得來的滿足感罷了。

大家看完樂呵樂呵就得了,沒必要當真!

以上是作者一點看法,歡迎互相關注,共同交流提高!


盤達說


所謂賊不走空,所以哪有進寶山而空手而歸的事情發生。這個小偷錢是沒有拿,但還是順手牽羊拿了其他東西的。而他拿的東西也比拿錢划算多了。

和珅我們大家都知道,恐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大鉅貪,“大老虎”中的王者,靠著貪汙成了歷史十大富豪之一。據說他被抄家的時候,光金銀就有超過8億兩,再加上其他財寶,超過了清朝15年的財政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

傳說在和珅被抄家的前兩個月,有小偷費盡千幸萬苦,冒著巨大風險,終於到了和珅藏寶的庫房。本以為和珅作為當朝第一大貪官,家中的金銀財寶肯定不少,這一趟必定發大財。哪知道,小偷一進去就傻眼了。

只見庫房裡面,一排排金光閃閃的黃金,銀光閃閃的銀子整整齊齊地碼在那裡。可小偷去拿的時候,怎麼也拿不動。原來,和大人為了防止小偷,把金銀全都鑄成200斤的金塊和220斤的銀塊,這也是當時大戶人家防盜的通用做法。

小偷仰天長嘆:金銀遍地,欲取無力啊。於是在離開的時候,小偷順手帶走了和珅桌子上的一支筆。但就是這支筆,拿去賣了,也趕得上他偷別人100家了。

和珅恐怕萬萬沒想到,他辛辛苦苦幾十年奮鬥,到頭來卻為嘉慶做了嫁衣。有人說他是乾隆皇帝給嘉慶養的肥豬,我看是大有道理的。如果和珅早預料到這一天,還不如讓小偷偷走呢。


歷史小跟班


和珅是乾隆時期的寵臣,深得乾隆皇帝的恩寵與信任,而和珅為官初期確實是精明能幹,可惜後來隨著他大權在握,貪心也愈重。和珅在為官期間,利用職位便利以及手中權力,以權謀私,貪汙受賄,在二三十年中,迅速的積累財富,腰纏何止萬貫!他在乾隆去世後迅速的被嘉慶帝下旨抄家,經清算其擁有的黃金、白銀、古玩、書畫、珍寶價值約有八億兩白銀之多,要知道當時清朝廷每年的財政收入也才數千萬兩而已,和珅被抄的家產足足相當於是清朝廷數年甚至是十數年的財政收入,極其驚人,有個說法叫做“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由此可見一斑。如此鉅富之家,自然免不了遭賊惦記,相傳有個小偷費盡心機終於溜進了和珅家的庫房,可最終卻只能搖搖頭,什麼都沒拿轉身就走了,這又是為何呢?


和珅大人家招小偷了,不對,應該說是江洋大盜,剛才也說了和珅大人家庫房那可是金銀光閃,而這個小偷進入到了和珅大人的家中,也進入到了庫房,並且也沒有被發現被抓,那麼小偷為何還是哭著走的呢?原來是和大人有著不一定的防盜術,即便是這個小偷在多麼的江洋,也會束手無策。

其實和大人家的防盜術原理很簡單,就是讓你看著錢而拿不走,和珅大人將金銀白銀全部熔了重造,造成100斤重的大金錠,和120斤的銀錠,也可以叫做金冬瓜,銀冬瓜,也樣一來即便是你讓小偷隨便的拿,小偷都拿不了,總不能帶著一百多斤重的金、銀冬瓜飛簷走壁吧!因此,小偷是開開心心的來,失魂落魄的走,可能小偷臨走了時候心裡將和珅的祖宗十八輩都問候了一遍,這就是和大人的防盜術。和珅大人的防盜術確實很高明,難倒了各種類型的江洋大盜,但是卻沒有難倒嘉慶皇帝,一紙抄家令,便將其輕易破解,最後還是鬧個人財兩空,也實在是可惜。

和大人的財富可不都是貪汙得來的,人家確實生財有道,腦子好使!和珅除了有雄厚的房產生意之外,作為精明的和大人,自然也是善於雞生蛋的把戲,那就是投資!背靠官府,哪個行業賺錢就投哪個,比如當鋪、銀鋪(金融)、藥鋪、古玩鋪、糧食鋪等,只要能賺錢,和珅都幹。小偷之所以搬不動,是因為和珅把貪汙來的碎金碎銀,在入庫前鑄成了200斤的金塊和220斤的銀塊,這一方面是為了便於統計、管理和清點,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失竊,特別是下人的順手牽羊,這一點是真的,後來抄家時就得到了證實。銀子據說還有一種辦法是將庫房裡的柱子掏成中空的,然後將然後把真金白銀放置其中,但是最後和大人也沒能守住自己的萬貫家財,雖然你有出色的防盜措施,但是防盜可以,防搶不行了!奈何嘉慶皇帝想要你的錢,偷偷摸摸搞不來,那就光明正大的抄你的家,別說你搞成個金冬瓜銀冬瓜,你就是造一座金房子,皇帝陛下也有辦法抬回國庫!


大老二爺


和珅與小偷,兩個幾乎不能相比的人,但是卻發生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這件事同時也反映出和珅的睿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和珅,可以說富可敵國,在乾隆年間斂財無數,無論是金銀珠寶、商鋪田地都數不過來,這也引發了小偷對和珅財富的嚮往,但是和珅府邸戒備森嚴,讓很多小偷望而卻步,但是時間長了,總會有成功的,於是就有一位小偷真的來到了和珅庫房。

和珅的庫房到底有多少銀兩呢?

和珅家產無數,其中房產是和珅的一大項,在這我們我們除去房產、稀世珍寶和古玩字畫等,我們只算金銀錢財,根據嘉慶當年抄家和珅的清單我們來看一下:

赤金元寶一百個(每個重一千兩,估銀一百五十萬兩)、白銀元寶一百個(每個重一千兩)、生金沙二萬餘兩(估銀十六萬兩)、赤金五百八十萬兩(估銀八千七百萬兩)、元寶銀九百四十萬兩、白銀五百八十三萬兩、蘇元銀三百十五萬四百六千餘兩。洋錢五萬八千元(估銀四萬六百兩)、制錢一千五百串(折銀一千五百兩)。

可以說和珅家中的庫房就存金存銀高達幾千萬銀兩,即便哪個小偷進來,都會被這些金銀財寶所震驚啊!都肯定會樂開花,但是這個小偷進來之後,卻被眼前的金銀財寶給嚇哭了,這是為什麼呢?

和珅自己受賄貪汙這些財寶,自己也深知會被外傳,並且肯定會有人惦記,而小偷就是最大的嫌疑犯,於是和珅在就做好了防盜準備,即使再有本事的小偷也只能望而卻步。

和珅將自己的金銀財寶,不是按照常人的習慣直接收起來,而是將金銀全部都重新熔鑄,將金和銀都做成一個一個的金疙瘩和銀疙瘩,每個的重量都是一千兩,按照現在的重量計算也高達百斤重,這樣的重量讓翻牆而來的小偷怎麼拿走。

除了這一點,和珅在庫房建了很多“柱子”和“牆”,這些“柱子”和“牆”可不是一般的柱子和牆,和珅充分利用當時房屋的建築結構,將金銀作為填充物,做起“柱子”和“牆”支撐房屋,這樣的高招,差點連抄家的嘉慶都騙過,可想一個小小的偷盜者,怎能發現這樣的玄機。

小偷在和珅的庫房轉啊轉,看到很多的田契、房契,但是白紙黑字都是別人的名字,即使拿走也沒有什麼意義,在看到有一些字畫,可是小偷也深知,在當時字畫行業上,和珅那可是龍頭,如果拿走也沒有辦法出手,一出手之後很可能自己就被抓了,看著這麼多,金銀財寶、田房契約和字畫,自己卻一樣也帶不走,實屬白跑一趟。

小偷心不甘的轉了幾圈,發現桌子之上有一個筆,樣式也算精緻,小偷想想不能空手而歸,於是只能順走一根筆,也算是安慰自己了。

其實,在這件事中可以看出,和珅的財富能夠達到這般高的境界,實屬與他的聰明智慧有關,乾隆也知其貪,但是他的才華更是別人不可比擬的,這就是乾隆為什麼喜歡他的原因。


歷史文武君


如今我們的貨幣都數字化了,保管方式也多樣,可以存在銀行也可以放在支付寶微信。但是在清朝,交易方式還是以銀票和金銀為主。大戶人家也常常用銀票兌換成金銀藏於家中,只留少許銀票用於日常生活。這時候,保管金銀就成了一個問題。

為了更方便保管,加之金銀本屬金屬材料重量也頗重,所以一般會融成金錠和銀錠這樣比較容易保管安置。也許你會問金銀融後還能當錢使用嗎?其實在古代這是可以的。民間也可以融金銀,但不能打官用火印,官方把金銀做成元寶交易會打上特質的印記就像是產品合格證,一般官方生產的元寶裡面的金或銀成色和含量都遠遠比民間的要好。古代對金銀礦的管制也是十分嚴格的,所以不用擔心民間大量私鑄金銀元寶。

這也就是為什麼小偷進和珅家缺沒偷出大量金錢的原因,並不是一分沒拿,也拿了少許,但是更多的小偷也拿不走,畢竟金銀融成一大錠,光是重量小偷就沒法帶走。如果是大額銀票那還好說,可是在古代,人們觀念的原因還是會選擇以金屬的形式來儲藏財富。


清代外交家薛福成在《庸庵全集》章節裡記載了一段《查抄和珅家產清單》,查抄出的家產、錢、古玩、字畫、房屋等摺合當時白銀11億兩(大清乾隆年間1兩銀子摺合今天230元人民幣左右總計2300億人民幣),放在今天都是妥妥的中國首富(現在的首富都是計算了股票估值是有水分的,但和珅的財富是實實在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