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顯赫一時的老棗莊四大家宅院,如今都還好麼?

棗莊歷史悠久,人文資源豐富, “崔、宋、黃、梁”是嶧縣的“四大家族”,從清朝起在嶧縣的勢力與影響就頗大。在棗莊成為名門望族而幾百年不衰,每一家的發展史都可歌可泣,每一家的興衰榮辱都與棗莊緊密相連。

曾經顯赫一時的老棗莊四大家宅院,如今都還好麼?

齊村崔家

翰林府大門樓由青磚壘就,上嵌石雕,地上青石鋪地,四隻石鼓形柱礎分立四角,但因“文革”期間門樓曾被改建,其古樸的感覺大打折扣。

作為嶧縣四大家族之首的齊村崔家,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已成鉅富,迄今已逾300年,但將崔家的財勢推上頂峰的是崔錫級。崔家雖然積財百萬,富比王侯,但崔錫級一直感到美中不足的是崔家人沒有功名,就重金聘請名師教長子崔廣沅(字芷湘)讀書,以求光宗耀祖。崔廣沅後來果然不負所望,1890年赴京殿試得二甲二名賜進士出身,欽授翰林院庶吉士,名列詞館,被鐫入國子監碑榜。崔錫級的夙願達到後,就在今齊村西圩子最高處嶺上大興土木,建造了佔地15畝的翰林府。
翰林府原來是三進院子,前為客廳,中為餐廳、書房,後為寢房,兩側又有廂房等,亭臺樓榭,雕樑畫棟,非常壯觀。抗日戰爭時期,翰林府遭到戰火洗劫,破壞嚴重,解放後,翰林府被改建成齊村人民公社辦公地,目前僅存一口老井、一座大門樓和不到十間的老房子。齊村西圩子原來建有圍子牆,東西南各有一座大門,1909年,崔廣沅命三子崔毓樞整修西圩子東、西、南三門,並親以隸書題名“觀海、瞻雲、見山”刻石嵌於門楣之上。可惜歷經戰爭等各種變故,圍子牆等現在早已蕩然無存,僅留下幾處牆基和南門口的石橋還可以看到當年的一點影子。

曾經顯赫一時的老棗莊四大家宅院,如今都還好麼?

在這裡輸入你的內容,注意不要用退格鍵把所有文字刪除,請保留一個或者用鼠標選取後直接輸入,防止格式錯亂。

僅存的幾間青磚老房子飛簷翹脊,上嵌磚雕等物,從中可以想見當年翰林府之華麗。但這些老房子因為缺少必要的保護,目前大都岌岌可危,部分房頂已經坍塌,僅剩下殘牆斷壁。

十八間樓

在齊村鎮齊東村原麵粉廠院內,十幾間青磚青瓦的老房子頗為引人注目,這兒就是被人們稱為18間樓的地方,這些老房子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原是崔姓大地主的家,過去這兒從南到北排列著一共18間二層小樓,因此人們將這兒稱作18間樓。魯南戰役時這裡曾經是重要的指揮所,我軍在此圍殲國民黨整編51師113旅近3000人,就是這樣的一個歷史建築群,卻在全國上下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2015年,被全部拆除!

官地宋家

官地村明代建村。據宋氏族譜記載,其祖於明 嘉靖二年(1523年),從嶧縣北裴橋遷來定居。因當時村址四周皆故墳,故取名官地。宋氏家族也是靠著挖煤逐漸走上興盛之路,在解放前官地還有很大的宋家大院,氣派非凡,據後人回憶說家裡僱有傭人,居住的是廂式四合院,院子裡還有假山、長亭、人工湖。可惜解放後宋氏大院的建築被拆除殆盡,在我們走訪的過程中,連遺蹟也看不到了。因此宋氏家族歷史上的很多事,被我們現代的人們淡忘,即使在史料中記載的也很少,看來歷史建築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是那段歷史的見證,同樣也是讓我們去了解、挖掘那段歷史載體。

曾經顯赫一時的老棗莊四大家宅院,如今都還好麼?

棗莊不是沒有歷史,也不是歷史不輝煌,而是缺少記錄歷史的載體,很少會有人專門去到書籍中、網絡上查看這些過往的和自己不相干的歷史,但是有那些老建築的存在就不一樣了,他們會好奇、會主動了解,歷史就這樣被人們發現並記住。

峨山口梁家

峨山口僅存的老房子。

嶧陽梁氏在歷史上屬大族世家,是東原梁氏的支系門脈。自梁鱣祖公遷魯開東原梁氏基業後,梁氏家族日趨興旺。嶧陽支系屬師義公門支,為梁灝祖公之後裔,元末遷居萊蕪,後徒遷嶧縣。

曾經顯赫一時的老棗莊四大家宅院,如今都還好麼?

峨山口自古以來出了很多有名的人和事,其中影響最大的人物是梁步海。梁步海字子瀛,生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家資鼎盛時擁有土地7000畝,樓房128間。為防範土匪,梁步海私資建立保家局子,成為地方上武裝勢力之首。孫美瑤製造“臨城大劫案”,一時間震驚中外,作為棗莊城與抱犢崮中間重要的集鎮和要衝,峨山口村成為官方、洋人、革命黨、土匪等各路勢力駐駕、運籌、協商、討價還價的“板門店”,梁步海自然成為談判各方斡旋人。1923年6月,“臨城劫車案”最終達成協議,外籍人質得以釋放。1930年,韓復渠為剿滅抱犢崮匪患來峨山口村巡察,梁步海在自家府邸接待了韓,並出資犒軍,二人由此成為朋友,梁氏府邸即成為剿匪前敵指揮部。1931年春,韓復渠見匪患屢剿不絕惱羞成怒,調集15路大軍死死圍住抱犢崮,並下令以峨山口山邊為界,往裡燒光殺光,“人芽不剩”。梁步海不忍生靈塗炭,向剿匪前敵總指揮苦苦懇求,把包圍圈縮小十里,又徵得同意,向山裡送發告示書:“凡繫好人限三天內逃出圈外,過期不逃者一律按匪論處。”於是抱犢崮方圓幾十裡內的無數百姓紛紛逃至峨山口至棗莊一帶。梁步海又變賣田產,聯絡富戶,購糧賑濟難民。時至以後多年,抱犢崮山區的人們仍念念不忘“梁先生”的恩德,梁步海因此也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峨山口村的一代名流,梁姓也因此成為古嶧縣四大家族之一。

馬蘭黃家

嶧縣有一民謠:“出了嶧縣向南望,村村瓦房都姓黃。”並非誇張之語!

曾經顯赫一時的老棗莊四大家宅院,如今都還好麼?

馬蘭黃氏家族到十二世忠發時,始發家致富,擁有土地百頃,成為嶧陽之巨室,其他各支系之後裔皆為平民。忠發之次子出嗣忠庸,帶有產業,勤儉持家又至豐裕,遂成馬蘭黃氏的南、北二樓並立。後分居於南壩子、新安、天柱山、吉利莊、前程、新樓、官宅、賈口、新河莊、北黃莊、南新莊等十餘村,增值田地近五百頃,莊園約四十處。那時,父子祖孫三代其中二十三人,皆有功名和文、武官職,榮華富貴已達登峰造極之境地。

賈口村,是老嶧縣“崔宋黃梁”四大家族黃氏的聚集地,賈口村居住的黃姓就是從馬蘭屯遷居的一枝人。遷居賈口的這家黃姓很有經營頭腦,利用分家時帶來的有限銀兩,省吃儉用,全都投入到了買地上,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擴大,以及在幾代人的努力下,黃家在賈口村已經擁有萬貫家產,成為了方圓幾百裡有名的大財主,有土地無數,建有豪宅數百間,亭臺樓榭,雕樑畫棟,形成了十幾進院落,還修建圍牆和炮樓等防禦設施,並且還專門建了一處馬號院。過去黃家人才輩出,受到過皇家賜封,出現過民國將軍。有人說這個黃家也是《白毛女》中黃世仁原型的老家,其實包括《白毛女》作者之一的賀敬之本人也予以否認,這部作品的原來作者生活在四川一帶,很多的人物原型來自於四川,山西一帶,與老嶧縣的黃家並無任何關係,只是巧合的是賀敬之的家鄉正好有地主姓黃就被和《白毛女》裡的惡霸地主聯繫起來了。

解放戰爭後,黃家的土地、房子和其它財產被政府給予充公,土地和財產分給了窮人,黃家大院當了政府的糧所,黃家大院的主人也被政府劃成了地主成分。一個黃家豪宅,歷經幾代人的創建和輝煌,到了八十年代,這座方圓約200米大的宅院和數百間房屋,就消聲滅跡了。過去黃家人才輩出,受到過皇家賜封,出現過民國將軍。村裡亭臺樓榭,雕樑畫棟,是遠近聞名的地主莊園,如今,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數間岌岌可危的老房子還彰顯著昔日的輝煌,它也許能給我們留下尋找黃家豪宅和黃家發展興衰以及賈口村的歷史的線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