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典籍-孫真人千金方

傳統典籍-孫真人千金方

孫思邈(約581-682)唐代傑出醫藥學家。世稱孫真人或孫處士。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少時善談莊老,通百家說,兼好佛教經典。因幼遭風疾,刻意學醫。凡切脈診候,採藥合和,有一事長於己者,不遠千里求教。醫德高尚,對病家不論貴賤貧富,一心救治,故鄉鄰之間多有濟益,自身疾患也經調理而愈。唐太宗、高宗曾多次徵召,均固辭不就。一說顯慶四年(659)曾受承務郎直長藏藥局之職,後辭疾請歸。當時宋令文、盧照鄰、孟詵等均執弟子禮師事之。鑑於古代諸家醫方浩繁散亂,難以檢閱,乃博採群經,勤求古今,刪裁繁複,並附己驗之方,約於公元652年撰成《備急千金要方》三十卷,三十年後又撰成《千金翼方》三十卷。對中醫學發展有承前啟後的重大貢獻,被後人尊稱為“藥王”。

內容簡介

《孫真人千金方》系清末發現的一種《千金要方》古本。全書僅存二十卷(即卷一至卷五,卷十一至卷十五,卷二十一至卷三十)。書中分別介紹了醫學總論、婦人方、少小嬰孺方、臟腑病證治(肝、膽、心、小腸、脾)、消渴淋閉及疔腫痔漏的證治。另外,還闡述了各種急救方法、養生導引法、食治及針灸等方面的內容。該書在編次先後、篇章段落、字句方藥等方面均與宋本《千金要方》有一定的區別。

所附之《真本千金方》系日本和氣嗣成氏據唐寫本抄錄而成的寫本。僅存一卷。其體式文字與用藥篇中藥品次序均與宋本《千金要方》不同,保存了孫氏原著的本來面目。

以上兩書均未經宋人校改,相當程度上保存了唐代《千金要方》的原貌,雖皆成殘卷,但仍為研究《千金要方》和孫思邈學術思想的重要資料,以及研究唐代醫學的珍貴文獻。

流傳版本

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著名藏書家兼學者黃丕烈於書肆酉山堂偶然發現該本。黃氏初步考證後認為,該本為北宋刻本,未經北宋校正醫書局整理,最為接近孫思邈《千金要方》原著面貌。清光緒年間,該本歸於著名藏書家陸心源。公元1894年陸氏卒,其子陸樹藩將其藏書悉數賣給日本巖崎氏家族。1980年代末,日本將該書影印出版,流傳回中國。

本書附以《真本千金方》一卷,2000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校注整理

本書被列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建設項目”點校出版的古籍。

影響評價

本書對研究《千金要方》和孫思邈學術思想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審核:蟲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