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說《項鍊》:淺析莫泊桑筆下貧賤夫妻的平凡人生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莫泊桑

《項鍊》這篇小說在學生時代就已經讀過了,這次因為武漢冠狀病毒性肺炎的原因,疫情封閉期間再次翻開書本,卻讀出了很多新的感悟。

經典小說《項鍊》:淺析莫泊桑筆下貧賤夫妻的平凡人生


這篇短篇小說講述了: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在回家的途中不慎把項鍊弄丟了。他們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鍊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他們節衣縮食,為別人打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後發現原來遺失的項鍊是假的。

不同年齡,不同人生階段讀,也會有不一樣的感悟。當我們深諳人性和社會現實,有了一些人生閱歷後,我們對莫泊桑的寫作意圖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莫泊桑(1850~1893)法國作家,是一位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尊稱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他將短篇小說的趣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他的筆下,各種社會事件,如戰爭、政變、普選等,都得到了如實的表現;各個階層的生活,如上層人士的紙醉金迷,中產階級的銷必較,鄉人村姑的樸素自然,都得到了形象的描繪;各種各樣的人物,貴族、官僚、職員、店主、乞丐、妓女,都得到了逼真的刻畫;各種各樣的場景,如豪華的晚會、精緻的沙龍、荒蠻的原野、喧譁的集鎮、森嚴的官府、熱門的街道,都得到了生動的寫照。可以說,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是一幅栩栩如生的19世紀下半葉法國社會風俗長卷。

在莫泊桑筆下,瑪蒂爾德只是19世紀後半期社會典型的一個例子。

就讓我們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來解析這篇小說,看作者是想表達怎樣的人生百態:

經典小說《項鍊》:淺析莫泊桑筆下貧賤夫妻的平凡人生


一.每個女人都有愛美的權利,跟貧窮或富有無關。雖然沒有生在富貴家庭,沒有遇到有錢的老公,但是渴望美好生活的權利還是有的。

無論是資產階級還是如今像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社會,虛榮心都是的的確確存在的。這個是人性,和社會風氣使然。

人活著就應該有追求,追求正源於人的內心的理想,而現實與人的理想是有差距的,這也是非常真實而自然的事,於是便產生了“生存的困境”,也因此展示了現實人生的真實的典型的生存背景。

自己的理想是美好的,只要不妨礙別人,這種追求的過程將是一場高貴的精神歷程。“對現狀不滿,渴求改變是一種可貴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才促使人類不斷向前邁進。因此,瑪蒂爾德有追求,避免不了就會有比較,假如我們一樣出席party我們也想做萬眾矚目的焦點。

經典小說《項鍊》:淺析莫泊桑筆下貧賤夫妻的平凡人生


生活中處處都有比較,試問,誰不想讓自己活得光彩一些。瑪蒂爾德其實就是生活在一個處處有階級,處處有比較的社會中,她同學的富裕就和她形成了比較,這也她只是環境的產物,她沒有辦法阻止自己心性的形成,除非在她很小的時侯父母給她選擇一個真正純潔的生活環境。

喜歡一切的美好,是人的通性。瑪蒂爾德愛美,我覺得現代人也不遜色。知乎就曾經有個熱度很高的問題:女兒今年上大學,要用被獎勵的錢買LV包,我應該怎樣對她說?

有錢的就出國買買買,沒錢的就節衣縮食攢錢找代購。動輒幾萬的名牌包包、十幾萬的名牌衣服,真的好用超值嗎?大部分是跟瑪蒂爾德一樣,企圖收穫他人豔羨的目光,彰顯所謂的身份而已。

所以會有千方百計嫁入豪門的女生,有想娶“白富美”而少奮鬥二十年的男生,也有嫌棄母親願意給6000元補習費卻不願意給4000元生活費以至只能吃飯堂的女生、想要“洛麗塔。

有人說瑪蒂爾德虛榮,自己沒有就不應該去借,“有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子”。意思是女主人不去借這個項鍊,就沒有這個悲劇了。

其實項鍊丟失只是個意外,瑪蒂爾德也想不到會把項鍊弄丟,假如知道會弄丟,她也不會去借了。

人生是一場旅程,旅程中有許多想不到的意外,有好也有壞。當意外發生後,消極的人就責怪,逃避;只有積極的人才勇於面對。

經典小說《項鍊》:淺析莫泊桑筆下貧賤夫妻的平凡人生


二.駝塞爾是個有責任心的人,而且非常愛自己的妻子,文中沒有一句“我愛你!”,但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老公對老婆的愛。

1.丈夫不會綿綿情話,但知足常樂,還細心體貼;留意到她經常悶悶不樂,特意求來宴會請帖哄她歡喜;在她賭氣說沒有漂亮衣飾,不去宴會時,忍痛拿出積攢下來準備買槍的私房錢給她做漂漂亮亮的衣服;在她煩惱沒有首飾配做好的漂亮衣服時,絞盡腦汁幫她想解決辦法。最後,瑪蒂爾德借了福雷斯蒂爾太太美麗的鑽石項鍊,才心滿意足地赴宴。

2.無時無刻在照顧著老婆的感受。老婆在跳舞時,他卻在無人機會的小客廳裡睡著等老婆玩的盡興。

她是清晨四點鐘光景離開的。她丈夫自從半夜十二點鐘光景,就同著另外三位男賓在一間無人理會的小客廳裡睡著了;這三位男賓的妻子也正舞得很快活。

要回家了,讓老婆在室內等著,他卻冒著寒風去找出租車,多麼體貼入微的老公。

駱塞爾牽住了她:

“等著吧。你到外面會受寒。我去找一輛出租的街車來吧。”


經典小說《項鍊》:淺析莫泊桑筆下貧賤夫妻的平凡人生

3.人生真的很奇妙,一個你認為非常平常的事情都可能改變你的人生軌跡。我們無法預料到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會在將來給我們帶來什麼,但我們可以把握住現在,認真地踏實向前走。

當瑪蒂爾德不小心把項鍊弄丟了後,駝塞爾從來沒有責怪過她,只是想著怎樣解決問題。

a.開始是讓老婆給她女朋友寫信,撒謊說是弄斷了項鍊的搭鉤,要送去修理,其實是為了拖延時間,希望能幸運找到項鍊。一個星期後,當確定項鍊確實找不到了,才跟老婆說要想辦法賠她朋友的項鍊。一切都符合正常人的思維,只要是正常人都會這麼做。

b.既然要賠老婆朋友的項鍊,就需要3600金法郎去買這串項鍊,但是男主人手裡只有他父親從前留給他的1800金法郎。剩下的數目就得去借了。他動手借錢了,向這一個借1000金法郎,向那個借500,向這裡借5枚魯意金元,向另一處又借3枚。他簽了許多借據,訂了許多破產性的契約,和那些盤剝重利的人,各種不同國籍的放款人打交道。他損害了自己後半生的前程,他不顧成敗利鈍冒險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姓,並且,他想到了將來的苦惱,想到了就會壓在身上的黑暗貧窮,想到了整個物質上的匱乏和全部精神上的折磨造成的遠景,他感到恐怖了,但還是走到那個珠寶商人的櫃檯邊放下了3600金法郎,取了那串新項鍊,讓老婆送給她的朋友。

經典小說《項鍊》:淺析莫泊桑筆下貧賤夫妻的平凡人生


三.駝塞爾夫婦的單純,契約精神是不可多見的,從這件事也看出他們感情的深厚。

有句話說:“夫妻好比同林鳥,大難來臨各自飛”,意思是有些夫妻之間感情不真,經不起考驗,有災難來了就只管自己,不顧對方死活。

1884年的借款18000法郎相當於今天的360萬人民幣,這對於我們今天這樣的普通人來說,也是一筆鉅債。

瑪蒂爾德與丈夫從未想過賴賬,而是選擇一起承受,這是何等的勇氣。

駱塞爾太太嚐到了窮人的困窘生活了。此外,突然一下用英雄氣概打定了主意,那筆駭人的債是必須償還的。她預備償還它。

他們辭退了女傭;搬了家;租了某處屋頂底下的一間閣樓下。

在還債的日子裡,女主人也成熟了,不再是個做夢女孩。就像現代的女人,少女時代什麼也不想,只吃好玩好,一旦結婚生孩子了,就什麼事都做,什麼苦都能吃。有句話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就是這個意思。

經典小說《項鍊》:淺析莫泊桑筆下貧賤夫妻的平凡人生


她開始做種種家務上的粗硬工作了,廚房裡可厭的日常任務了。她洗濯杯盤碗碟,在罐子鍋子的油垢底子上磨壞了那些玫瑰色的手指頭。內衣和抹布都由她親自用肥皂洗濯再晾到繩子上;每天早起,她搬運垃圾下樓,再把水提到樓上,每逢走完一層樓,就得坐在樓梯上喘口氣。並且穿著得像是一個平民婦人了,她挽著籃子走到蔬菜店裡、雜貨店裡和肉店裡去講價錢,去捱罵,極力一個銅元一個銅元地去防護她那點兒可憐的零錢

十年後,他們終於還清了債務,經歷了這次大變故以後,他們的感情更深了,再也沒有什麼事能把他們分開。

為什麼瑪蒂爾德會選擇償還這條路,其實她可以逃走或賴帳,遠走高飛,不了了之,或者向朋友說明“真相”。但是她並沒有這樣做,可見其自尊的一面。

故事的結尾,告訴讀者女主人原來丟失的項鍊是假的。

夫婦二大去珠寶店尋找項鍊時,店員告知裝首飾的盒子是他們這的,而女友珍妮的項鍊並不是在這裡買的,很明顯,珍妮用一個真的首飾盒裝了一條假的項鍊,原因顯而易見。最後,瑪蒂爾德小心翼翼地歸還項鍊,而女友的漫不經心也為結尾埋下了伏筆。

這裡是突出瑪蒂爾德的單純,不會想那麼多。

本文的主人公最令我敬佩的是他們那勇於承擔責任的勇氣,做人真正的意義從他們當時的生活情況看,做件衣服、買把獵槍都是那麼的困難,更別說是一條鑽石項鍊了,因為那條項鍊他們把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全搭進去了,去交換一個對於一個十分富裕的人家的一件普普通通的東西,他們是可以把責任推向別的地方,或是請求她的原諒,但他們沒有那麼做,他們沒有把自己的責任感及做人的本分丟掉,來換別人的原諒,而是靠自己的力量去償還,使事主的利益不受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