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名字都想好了,如果當時這兩國合併,那世界可能就是另一個局面

安理會的五大常任理事國分別為中、美、俄、英、法,五大國在各領域都稱得上世界的力量中心,在不同的時期各國的國力強弱雖然有所變化,但是一旦其中的兩國實現“全面融合”,毫不誇張地說世界格局都將因此而改變。國家聯盟的情況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比如此前的蘇聯,以及現在的歐盟、北約,但是這些聯盟的聯繫都較為片面,不過在二戰結束不久,英法兩國曾設想過要全面合併,如果當時事成,毫無疑問這樣一個集英法兩國全部資源的國家將瞬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連名字都想好了,如果當時這兩國合併,那世界可能就是另一個局面

​回眸歷史,二戰中最大的贏家當然美國,而歐洲眾國因為深陷戰火實力削弱嚴重,比如英國,雖然是戰勝國,但是戰爭的勝利並不能挽回損失。首當其衝的是經濟損失,英國在二戰期間支付了超過250億英鎊,為了填補空虛的國庫,英國不得不變賣海外資產,同時大量發行債券環節燃眉之急。除了直接的經濟影響外,真正讓英國“重傷”的是對海外殖民地控制的削弱,過去的英國被人們叫做日不落帝國,但是二戰之後,英國無力繼續控制廣大的海外殖民地,一方面是國力的衰退,此外全球範圍各民族的解放運動也成為了大勢所向,無力戰爭的英國只能放棄眾多海外殖民地退守英國本土。

連名字都想好了,如果當時這兩國合併,那世界可能就是另一個局面

這邊英國的綜合實力倒退嚴重,而法國同樣處境淒涼,當時的法國內憂外患,內部同樣受到經濟拖累動盪不安,海外殖民地同樣在鬧獨立,阿爾及利亞是當時法國重要的海外殖民地,當地的獨立戰爭再次掏空了法國,於此同時埃及也趁機試壓要收回蘇伊士運河。

連名字都想好了,如果當時這兩國合併,那世界可能就是另一個局面

最初英法聯手的提議是法國方面提出的,法國政府希望得到英國的支持,甚至連名字都想好了——盎格魯法蘭西共和國。儘管當時法國方面誠意十足,先後兩次提出了合併提議,但是要想全面聯手並不容易,英國最終還是拒絕了這一看似誘人的合併提議。曾經英國和法國之間的百年戰爭,是因果人最忌憚的事情。

連名字都想好了,如果當時這兩國合併,那世界可能就是另一個局面

英法兩國同處一片大陸,在歷史時期也有過蜜月和衝突,儘管大部分時間能夠保持和平甚至進行合作,但是要全面合併需要突破的障礙不單單是兩國政府的意見。當然客觀分析,二戰結束之後英法兩國的實力尚存,一旦全面聯手,取代世界霸主的地位也不在話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