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造成一些孩子,沒有感恩的心?孩子越來越不想上進,我該放棄嗎?

疏忽724


不能放棄,也不該放棄。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在猶豫,那麼不要猶豫。不能放棄!

既然說是孩子,說明他還沒有長大,還在成長,無論出現什麼樣的問題,你都不要放棄。這個世界除了父母是無私奉獻給孩子,其他人沒有義務也不會為了你的孩子做任何的努力。孩子沒有感恩的心,那作為孩子的父母是否在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為孩子樹立了好的榜樣。孩子不想上進,作為父母下班除了吃飯是否一直只看手機或者電視。

既然意識到了問題,那就要面對,孩子沒有感恩的心。在日常生活中買的好吃的或者比較貴的食品,不能只給孩子一個人吃,父母應該和孩子一起吃,不要養成吃獨食的習慣。如果爸爸(或媽媽)不在家,就要提前留出一部分,並明確告訴孩子,這一份是給媽媽(或爸爸)留的,媽媽上班很辛苦,我們要把好吃的給她留一份。

在家裡知道爸媽的辛苦,出門遇到好心人幫忙要主動表示感謝,也要把這個告訴孩子。不要以為孩子是天才啊,神童啊,長大後他自然能明白一切。很多都需要去教給他、告訴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生活中的潛移默化比言傳更重要。不要用高尚的品質要求他人,自私的護衛著孩子,孩子不是小雞,父母也不是老母雞。

既然孩子選擇了你們是他的父母,那他信任你們,或許成長的軌道出現岔路,但不代表已經到站。孩子也曾經在你們百般呵護中牙牙學語,姍姍學步,他成長的每一步都有父母的付出,為何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就要有放棄的想法。

你放棄了他,他將來會怎樣,這個問題更應該深思,好好考慮一下你放棄後的後果。

永不言棄!


眨眼瞬間貓兒


★★★從您的字裡行間,我能看出您的無奈,可是如果作為家長都要放棄孩子,誰還能為他們的成長道路指引方向呢?所以,無論何時,都不能放棄我們的孩子。是我們給了他們生命,那我們就要對他們負責,讓他們順利走上人生軌跡。從一個寶寶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時時刻刻都需要父母的辛苦付出。也正是這樣一輩一輩的傳承,才有了生命的延續。

★★★至於孩子現在出現的問題,不懂得感恩,不知道上進,我覺得既有社會原因,也有家庭因素。根據國家政策,現在每個家庭最多隻有兩個孩子,所以孩子就成了家裡的小公主、小王子,家長們都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所以就造成了不少“巨嬰症患者”,完全不能體會父母的辛苦,覺得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另外,現在這個社會的浮躁也使孩子變得攀比,過於追求物質生活,而不再以學業為重。擁有的越多,越覺得空虛,就越想擁有更多,對父母的索取總是無休無止。

★★★溝通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橋樑,如果您和孩子之間有隔閡,不妨安安靜靜坐下來好好談談心,孩子肯定能理解您的苦心的。溝通之前,您先在心裡打個草稿,反思一下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然後提出解決目前問題的方案。放心吧,總會好起來的!

希望我的分享對您能有所幫助,謝謝!


駿騏樂其麻麻


從您的表述當中,我感受到您目前的焦慮和壓力,還有對孩子的小小失望。但同時也感受到您其實並不想放棄孩子,您還是非常關注孩子的成長的。為每一個還在堅持和努力的家長先點個贊,然後再來回答您的問題。

孩子的什麼表現讓家長覺得他不會感恩?

因為您的表述很簡單,所以,我不清楚您是怎麼判斷孩子是一個不會感恩的人的。我且做一些猜想。也許是孩子不聽您的話,您苦口婆心地勸,孩子卻置若罔聞。也許是您辛苦了一天,孩子不僅沒有感謝您的付出,還在挑三揀四。也許是您的孩子總羨慕別人的父母好,卻看不到自己父母的好處……

可是通過這些,我們就可以判斷一個孩子不會感恩嗎?我覺得這樣會很武斷。

您有沒有發現:在某一件事上孩子做得很自私“不感恩”,但在另一件事情上卻又有著溫暖的細節。比如,我家大寶是一個典型的小吃貨,在遇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時,常常會忘記要給我們大人留,我們也常常開玩笑說她自私,吃獨食。但有更多時候,大寶會主動關心我們,給我們一些驚喜。所以,我覺得不要過早地給孩子蓋棺定論!每個孩子都有很多的可能性。



透過表象看到孩子背後的動因。

很多時候,孩子的一些負向言語和行為的背後都有家長的原因。甚至在心理學中有一句很絕對的話:“所有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

當然,沒有一個家長是完美的,每個孩子的身上也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只是通過這句話,我們要增添一種意識:當孩子出現某種不好的行為時,我們要想一想是什麼原因讓孩子這樣,是否是我們家長之前的教育和陪伴中出現了某些問題。

就拿您說的不感恩來講。很多家長就是在平時的生活中不捨得“用孩子”,過於寵溺,大包大攬,唯學習至上等等,慢慢地讓孩子喪失了付出愛的能力,甚至稍有不滿就各種爆發,讓家長感到寒心。

但如果我們換一種教育孩子的方式,孩子也有可能是另一副模樣。這就是孩子的可塑性!

永遠都不要放棄孩子。

不管孩子目前或者您預期的未來是什麼樣子,作為父母都不應該放棄孩子。只要不放棄,孩子就有變好和向上的可能性。但你如果放棄了,那就只有看老天爺的意思了!想想那些殘疾兒童、自閉症兒童的家長們吧,人家還在努力地讓孩子能正常地融入社會,我們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別忘了孩子是你自己的,是家長選擇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那我們就有義務承擔起教導孩子的責任。不拋棄不放棄這是底線,我們還要不斷學習,讓自己能夠更好地培養孩子呢。

其實,我相信所有的答案您的心中都有,只是您需要更多的人來支持您,給您力量!那我們就一起加油吧,為成為更優秀的父母而努力!

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幫助到您。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現在的倆娃媽。用專業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以及具體的實踐經驗給予您關於0歲到青春期孩子的養育建議,關注爸爸媽媽們“家長力”的增長,致力於將育兒變成一件更加快樂和高效的事兒!


豆媽逗娃


別放棄,幹啥都不能放棄,尤其是對孩子。你孩子幾歲了,如果是一歲到五歲,你的要求是不是過高了?如果是六歲到12歲,你的心情是不是決定了對他的態度?要檢討一下自己,鼓勵為主,習慣是很重要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是決定他態度因素和主因。如果是12歲和15歲,你要看下他現在基本情況如何,如果有希望能更進一步,你可以多用一些方式陪伴他,激勵他,很多時候是家長堅持不下來。如果是上高中了,我們要更尊重他,因為這個時候他的性格和很多東西都已經成型了,做一個品質好的人,我覺得比什麼都重要,很多的時候,選擇尊重他吧,還是要祝你本人開心,因為做父母不易,兒女也不易,今生可以遇見,已屬難得,要彼此相愛,彼此感恩,彼此尊重,我知道很難,但我們都要朝著那個方向努力!!。!



桃子媽媽的美好生活


從父母角度來看 除去自己面臨的各種生活 以及工作的競爭與挑戰 還要積極應對 孩子的身體 心理 生活 學習 方方面面 確實不容易

特別是自己也沒有多少育兒知識 借鑑過去(父母輩) 也沒有多少意義

如果您有這種放棄的念頭 相信您還在猶豫 建議給自己一點時間緩衝一下 多看看相關書籍或關注正能量博主的文章 或者找相關人士(育兒專家 孩子的老師等)交流 多多學習 從而提高自己認識 積極應對 與孩子一同成長 建立和諧家庭。。。


limi19


現在生活好了,孩子們成長在蜜罐裡,不知生活的艱辛。再加上家長偏向於培養孩子的知識和特長,忽視了孩子的社會性發展的培養(思想品德教育),:忘了“要成才,必先成人”的道理,所以造成孩子自私,狹隘,霸道,不容人,不講道理的不良行為。更缺乏愛心,不懂得關心別人,這是個很令人擔憂的社會問題。:


老老畢的號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幫忙複製粘貼,轉發。中華復興有你一份力量


用戶52245638526


我覺得也是現在的環境造成的,孩子都太多人寵著了,要什麼就給什麼,小皇帝小公主,大家都圍著他轉,所以為什麼現在那麼多國學幼兒園,就是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


孕媽寶貝


不要說自己一點錯沒有,只是沒發現而已,跟著孩子一起成長,你會發現自己也有不足的地方。確少陪伴,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