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業時,家長是否要坐在邊上陪著?為什麼?

浙江小寶2018


我不會坐在邊上陪著,一方面是我有自己的活要做和別的一些考慮,一方面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他們能獨立完成。

一、我有自己的活要做和別的一些考慮

  1. 孩子是我人生的核心,但不代表我就要把他們含在嘴裡,棒在手心,以過度溺愛的方式愛他們。

  2. 我傍晚要做飯、吃完還要洗碗筷、盤碟、抹桌子,搞衛生、洗衣服晾衣服、備課,還要安排時間運動等。

  3. 我希望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而不是依賴別人,所以他們生活上的個人的事是自己做(除做飯外),學習更是如此,我經常和他們說:“學習是你們自己的事,不要想著依賴任何人。”

二、他們有能力獨立完成作業

1、因為從小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心理和能力,他們做作業不需要我坐在邊上陪著。甚至我故意坐在旁邊觀察,都會以妨礙他們做作業為由拒絕。

2、他們如果有不懂的作業,自然會找我請教,需要配合的背誦或默寫自然會找到我。

3、做完作業後,會主動讓我們檢查確認。

我倆孩子這種特性讓我省了不少心思,但也惹出了不少麻煩,他們畢竟還小,作業有時候錯寫漏寫,作業效率也不是很高。而我們檢查他們作業完成情況又是應付式的,經常一眼而過,因此被老師檢查出來錯漏而批評。後來實在沒辦法,我加強了他們的作業檢查,才杜絕了這種情況。

三、家長陪寫作業的問題的利弊

家長陪寫作業,短時間能減少孩子作業的錯漏率,達到老師心目中作業的要求,但如果從長期來看,則容易使孩子形成監督依賴和作業輔導依賴,甚至會形成思維依賴,嚴重製約了孩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因此,基於上面三方面原因,我是不會坐在孩子邊上陪著的。


小談教育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一下。我家孩子今年剛好也上一年級。每天都有或多或少的作業。分享一下我們家的寫作業情況,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我沒有坐在邊上陪孩子寫過一次作業。他卻能自己認真的完成每天的作業。不需要提醒,不需要催促。從他上小學第一天開始,我就告訴他,學習是你自己的事,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兒,收拾書包也是你自己的事兒,那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做好。就像吃飯一樣,你要是吃不飽,那餓肚子的是自己。


當一個人知道事情是自己的,沒有依賴沒有指望的時候,他就會積極主動。當一個人知道他如果做不好一件事兒受影響的是自己時,他就會自己想辦法,自己努力要去做好。剛開始收拾書包時也會落東西,作業忘帶了就要挨批,課本忘帶了,就得找同桌一起看,就得聽人家的,他自己感受到了不方便。以後就會想辦法不要忘記,不要搞錯。寫完作業不檢查或者寫的不好,就得不到老師的三顆星,有時還會挨批,所以他就會檢查作業,就會認真的寫好,寫不好自己會重來。


教育的核心任務就是激發孩子的主動性,學習同樣,如果孩子積極主動了,就能做好。如果孩子不主動,我們再怎麼陪都沒多大用處。


也許你會擔心如果不陪,孩子就不寫了或者寫的更差了怎麼辦?知名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在兒童心理學奠基之作《孩子:挑戰》一書中告訴我們,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尋找歸屬感和價值感,希望發展自己的能力,希望自己的行為得到肯定和認同。所以,孩子的本質是積極向上的。沒有一個孩子希望自己是差的,希望自己受到批評,希望自己總是做錯。如果真的這樣,那一定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我沒有陪在他身邊看著他寫作業,也沒有盯著他催促他。但我卻一直在“陪”著他。只是這個陪,是在他學習上遇到困難時,給他提供支持,給他指引方向,給他方法。但學習,寫作業仍然是他自己的事兒。我不陪他寫作業,但是我教他渡過難關的方法,我不陪著他學習,但是我培養他的學習習慣,我教他學習的方法。這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所以,寫作業並沒有讓我們變成對立面,也就沒有雞飛狗跳。我是他戰友,和他共渡難關,所以我說的他會聽,所以還是母慈子孝。這樣效果才好。


所以說,在孩子寫作業這事兒上,在學習這事兒上,特別是小學階段,家長要陪,但不是陪寫作業,坐在跟前陪,盯著陪。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花心思花精力給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孩子學習方法。


小晗晗愛閱讀


我同事家的孩子自從上小學後,她就一直陪孩子寫作業。

現在孩子上五年級了,同事說每天都要陪孩子寫作業,基本什麼都幹不了,自己挺苦惱的。她家孩子是沒人陪著,自己寫不下去。

另一個同事,孩子上三年級,一直是自己寫作業,大人做自己的事情。

那到底要不要陪著孩子寫作業呢?


首先來看看為什麼要陪孩子寫作業

為了孩子做作業能更認真,別貪玩

為了輔導孩子,哪裡不會爸媽來

為了幫助孩子,高質高量的完成作業,提升學習能力。

......


陪著寫作業會帶來什麼結果

作業不只是孩子的事

就像我這位同事家的孩子一樣,之所以需要媽媽陪在身邊才能寫下去,是因為寫作業這件事不僅僅是自己的事,而是她和媽媽的事情。

你發現越是催促孩子,越是磨蹭,“皇上不急太監急”。孩子這根弦總是繃不起來,更容易拖沓時間。

孩子易不主動思考

有問題,傾向於問家長。

家長容易語言、身體虐待孩子

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講了幾遍,孩子還是理解不了,或者家長認為很簡單的題孩子就是不會,家長會沒有耐心,吼叫,打罵孩子的情況就出現了,或者用語言暴力去傷害孩子,其實這也是陪孩子寫作業帶來的一點問題。

家長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也是由於在輔導孩子過程中有一種挫敗感,以及對孩子的失望感,錯綜交雜在一起,就出現了這樣的表現,那這種輔導作業反而會給孩子帶來心理、精神壓力。以至於,孩子有問題不會,即便錯了,也不敢問家長。


應該怎麼做?

做作業這件事情上,明確家長和孩子各自的責任。

作業是孩子的,家長是引導者。

孩子做作業遇到困難,可以請教父母,父母通過引導或解釋幫孩子理解和解決問題,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做作業的習慣。

即便是輔導,也要擺好心態,孩子聽不明白,是不是自己講解的過程有待改進?多去反思自己。


所以,個人建議不陪孩子寫作業,明確雙方的角色,從一開始就培養孩子自己做作業的習慣,讓孩子知道他可以尋求幫助,但不可以依賴父母。


王蘑菇


近兩年時常會有“陪孩子寫作業陪到心梗”這樣的新聞爆出,不管是新聞也好,段子也好,都來源於生活,確實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陪孩子寫作業是不是真的會心梗發作呢?

答案是一定的:能!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自從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我也經歷了陪孩子寫作業的最初階段。說實話,之前看別人陪孩子寫作業如何如何,我在內心暗自下定決心,絕不對孩子發火,一定要用科學、正確的方法來教育孩子,一定要控制脾氣,跟孩子講道理。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想是一方面,做又是一方面。你想想看,當孩子稍微有一點難度就問媽媽“這是怎麼做”時,第一遍有可能還能耐下心來跟她講,當你講完第一遍,問她“會了嗎”,她說“會了”,結果再做還是錯的,我估計可能有一半的媽媽就要有發火的跡象了。當你講了第二遍、第三遍他仍然不會的時候,我估計可能脾氣再好的媽媽也要發飆了。

當時孩子爸爸看我陪寫作業發脾氣,跟我說讓我控制脾氣,跟孩子講道理,我說讓他來,結果他來了,三分鐘不到就開始拍桌子,從那開始他再不勸我了。

孩子做作業,家長是否要坐邊上陪著?

那麼孩子做作業,家長是否要坐邊上陪著呢?答案當然是:不!

為什麼這麼說呢?家長陪在旁邊有以下三大害處:

1、孩子有依賴心理

我記得我家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一開始老師對寫字的要求就比較高,但在學校的時候,老師會帶孩子們一起把每一個字都觀察清楚,田字格里從哪起筆,從哪結束,都跟孩子們講清楚,可是講歸講,孩子們因為從來沒接觸過寫字,把握不好筆劃,還是寫得亂七八糟的。再加上我家孩子本身對自己要求比較高,一晚上寫不好就擦,能擦無數次,寫七八個字能寫三四個小時。

後來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坐她旁邊指揮,我說停的時候她就停,我說從哪起筆她就從哪起筆,速度是快了不少,也比之前寫得好些了,可是接下來的弊端則是她開始對我過於依賴,我不在旁邊的時候,她都不敢下筆,生怕寫錯了。

後來我索性不在她旁邊,讓她自由發揮,哪怕是一開始慢一點、寫得差一點,至少自己學會觀察,有自主能動性,不那麼依賴。

2、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坐在孩子旁邊看她寫作業,看到有錯題或者寫得不對的地方,自己就忍不住想要去說,想要去給她指出來,結果就導致自己控制不住脾氣,也在不停地打擾孩子寫作業的過程。孩子不停地被打擾,專注力就會被破壞,久而久之上課也不能認真聽講,寫作業也不能全身心投入進去。

3、影響孩子的自主思考能力

家長坐在旁邊,以便於隨時給孩子提供幫助,這樣孩子就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有一點小問題就想著要問家長,不想自己動腦筋。

因為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誰都想輕鬆地做事,所以有人在旁邊,自己就懶得去思考,有捷徑誰還願意再繞遠呢?

總之孩子寫作業儘量不要坐在旁邊,也許一開始會慢一些,但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這樣以後孩子寫作業時,才不會被氣到“心梗”。


陪寶寶寫日記


孩子做作業,家長沒必要在旁邊陪伴,會影響孩子學習思路的,等孩子作業完成,家長應該閱一遍看是否對錯,再給孩子提出建議,作業對了就給鼓勵,錯了立刻糾正,我當年對孩子就是這種態度的。


吳桂清9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大寶今年五年級。回答這個問題,特意看了下面的答案,有的特別精彩。寫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我們為什麼 要陪著,從小學開始,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和時間觀念非常重要。

陪孩子寫作業 的結果

大寶被我和先生寵壞了。小學開始每天寫作業,我就在他邊上看書,陪著他,那會時間充足他就是家裡的老大。還給自己個理由,用心陪伴孩子的童年,可是陪著陪著,很多的壞習慣也就跟著來。

因為那時不懂得帶孩子,經常陪著他,所以孩子形成很嚴重的依賴心理,現在五年級,你不陪他,他寫作業很慢,自覺性很差,而且現在有二寶,根本沒有時間陪他。所以就出現了一寫作業就後媽上場的樣子。

陪孩子寫作業,就好比你在做飯,邊上站著一個人,有時候還忍不住說幾句,明顯對你做的事不信任,而且那人也幫不上你的忙,你感覺如何?所以陪孩子寫作業是非常不好的習慣。

五年級的孩子,課程挺複雜的,而且家裡的環境不好,經常吵架對我們的感情也不好,所以現在我把孩子放到晚託班,解決了很多問題。成績 也進步很快。

不陪孩子寫作業要注意的事

孩子寫作業,要保證桌面的乾淨,和作業無關的東西全部清走,這樣孩子更容易專心用心。

限制孩子寫作業的時間,寫作業之前,讓孩子制定時間,讓他把喝水上廁所等 雜事全部做完,坐下來就安心認真做,在規定時間能做完有獎勵,比如週末可以 去公園等 ,如果時間太久,要和孩子找原因和學習方法。

保證孩子寫作業環境的安靜,如果孩子在寫作業,你們在打麻將或者看抖音,玩手機,這樣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專心度。一定要保證環境安靜適合孩子寫作業。

讓孩子把寫作業當做考試,認真對待,寫完要認真檢查,如果作業速度和質量超讚,要表揚孩子,或者獎勵孩子最想做的事。這樣可以激勵孩子愛學習,愛寫作業的積極性。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頭條育兒作者,如有別字,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有免費實用的親子課程,有需要的請關注

書霞育兒說


1、九月份剛剛開始的寫的時候是在身邊陪著的

九月份孩子剛剛寫作業的時候,確實是天天的在身邊陪著,這個過程中也有幾次因為孩子寫作業和孩子發脾氣,原因有如下的幾點,第一從幼兒園剛剛上學前班,孩子是搞不清楚作業是一個什麼東西,為何要寫作業,怎樣寫,寫什麼都是一個懵懂的狀態,這個時候需要家長在身邊給孩子指點,然後解答孩子心中的疑問,幫助孩子有一個過渡。

2、等她熟悉之後開始讓她自己寫

後來等到11月份,通過2個月的訓練孩子逐漸掌握了寫作業的方法和技巧,對於寫作業的時間也有自己的安排之後,慢慢讓他們獨立來寫。一來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再來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在身邊守著往往他們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再者就是自我要求比較高,孩子寫的不好看或者寫的不對的時候,總是想出面干涉,如果孩子不聽的情況下容易生氣,所以乾脆讓孩子自己寫,這些矛盾就都可以解決了。

3、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一般看書或者是洗衣服或者做飯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自己不能看電視更加不同在旁邊玩手機,這樣孩子肯定靜不下心來,我的做法都是告訴孩子自己去做什麼,大致需要多長時間,這段時間她寫作業我去做我自己的任務,然後看看誰的任務完成的好,完成的及時。這樣孩子可以靜下心來寫作業,我可以可以做其他的事情。

遊戲育兒,小遊戲大智慧,歡迎關注和訂閱,一起做有趣好玩受孩子歡迎的麻麻!


親子成長手冊


我有個疑問,為什麼現在的小孩做作業都要家長陪著了?是作業難,還是作業多,還是小孩不自覺,我真的挺詫異的,反正我從小到大做作業,就沒有家長看過,我周邊的一些同學,也是如此。

那個時候,老師佈置作業,你回家就寫,寫完就出去玩,而且,作業量也不多啊,我印象中就沒有見過小夥伴被家長輔導做作業的,另外,我身邊的很多小夥伴,都是留守兒童,都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爺爺奶奶也不認得字,想輔導也輔導不了啊,有的家長也不認得字,所以,輔導我們做作業,真的沒有。

上初中的時候,作業量也不多,因為我們在農村中學,自然也沒有人報各種輔導班,能考上就考上,考不上就下來打工,這是很多人的共識,所以,想學習的小孩都是很自覺的。不想學習的小孩,你逼他,他也吸收不進去知識啊。

我上高中的時候,有些同學是從實驗中學過來的,那個中學是私立中學,管的很嚴,所以升學率很高,但是我發現,從那裡出來的學生,好像自主學習能力有點薄弱,就像是被逼著學進來的一樣,所以,有不少同學,從那個學校上了高中但在高中過後,都沒有考上大學。

怎麼講呢,小孩的教育肯定要放在心上,但也不是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自己這裡啊,我覺得被監督著學下去,會讓學生少了一種自我學習的能力。

最後,學習這種事,還是看小孩自身,真的不必在他每次做作業的時候都看著。



小幸福的萌萌雷


孩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如同其他家長一樣,守在孩子身旁,隨時指點,隨時提醒。

過了僅僅幾個月,我發現孩子對我形成了依賴,碰到應該思考的問題,一般都不會用心去考慮,而是直接問我,碰到不會的題目,也不再仔細回憶老師講過的要點和方法,也是直接推給我讓我講解。同時,我如果有點家務事要忙,她也會大呼小叫的喊我趕緊回去,簡直就到了我不在她不做的地步。

這樣的後果是什麼呢?孩子逐漸不願意自己用腦,慢慢開始依賴家長,如果做錯了第二天回來還要埋怨家長,對自己卻沒有一絲反省之意。

意識到這些之後,後來我就撤了出來,也不是一下子,而是今天有意離開一會兒,明天有意避開一會兒,時間一點點延長,最後告訴她做作業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做完了檢查也跟家長沒關係,自己檢查後覺得沒錯再找我簽字,有錯自己想想怎麼改,實在不懂了再來問我。

從一年級一直到五年級,這些年我就陪了女兒幾個月的時間,從此以後都是她獨立完成的作業,而且學習也一直屬於上游,她從那以後不敢放鬆每一節老師講課的時間,知道回家以後不會沒有人可以依賴了,只能靠自己好好聽講,同時做完之後細心檢查這個好習慣也一直延續到現在。



雞蛋殼裡的蝸牛


孩子做作業,家長是否在旁邊陪著?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要因孩子而異。

一、“陪“,是為了”不陪”。

在孩子剛上學初期,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的階段,需要家長耐心的陪著孩子。這一階段主要是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那麼家長就可以不陪了,讓孩子自己獨立的完成作業。所以說陪孩子作業是為了不長久的陪。

有的家長不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從孩子一開始上學就陪孩子寫作業,一直陪到孩子高中畢業。

我有一個同事的侄女從小學上學就住在他家,每天晚上都陪孩子寫作業。孩子上了高中之後,晚上要陪孩子到後半夜1:00左右。第2天上班哈氣連天,沒有精神頭。我就問他,你為什麼每天都這樣呢?他說陪侄女寫作業都寫到後半夜。我說你侄女學作業,你為什麼要陪呢?他回答我說,你不陪他也不寫呀!我跟他說,寫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你為什麼要陪他呢?

我的這種事顯然在孩子剛上小學階段,就沒有把孩子的自我學習習慣培養起來。

正如老師教學,提倡“教,是為了不教”,目的是教給孩子學習方法。寫作業也仍然是如此。

二、要向孩子講明,學習、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父母的事情。

我有一位同事,他對孩子的作業態度是這樣的:只管簽字,不問對錯。他說,對與錯是孩子自己負責檢查的,如果有錯他檢查不出來,被老師批評,他自己去承受。因為學習、寫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不是父母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負責。

他抱著這種態度對待孩子的學習和作業,孩子自己就認真對待自己的學習和作業,不然出現問題被老師批評只能自己承擔。所以,他的孩子學習主動、認真,成績一直排在年級的前三名。

1.關於孩子的學習,家長不要越俎代庖。

有不會的題,家長多讓孩子思考,引導,不能孩子不會就代替他來寫。不要以成人的思維來要求孩子。少說“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這樣傷孩子自尊的話。

2.不要搞物質等利誘。

有的家長看孩子不寫作業,就盲目許諾。比如,寫完作業就讓玩遊戲或者給買某種東西,以此來讓孩子完成作業。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認為寫作業是為了父母或以寫作業作為交換的條件。比如,父母不陪同就不寫作業等。

三、陪伴也是一門藝術。

1.家長陪孩子要起到表率作用

有的孩子自覺性差,真的需要家長在旁監督才能寫作業,那麼就只能陪伴孩子寫作業。至於怎麼陪,家長卻不去想。只是認為陪在孩子身邊就行了,自己拿手機在那裡看看新聞,聊聊天。

其實,這種陪對孩子寫作業沒有好處。你在玩手機,孩子在寫作業。他會認為不公平,心裡就會犯嘀咕,不會專心學習。

孩子學習,作為家長在旁邊也應學習才對。讓孩子看到父母也在認真學習而不是在玩兒。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莫不對孩子有深遠的影響。所以,不得已陪孩子,也要給孩子做個表率,才能帶動孩子學習。

2.家長陪孩子要有耐心。

經常看到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被孩子氣得發瘋,認不得掐死他。認為孩子什麼也不會。這是家長缺乏耐心,不懂得換位思考。想一想你再他這個年齡就什麼都會嗎?

沒有耐心,會讓自己缺乏理智,對孩子失去耐心,也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尊,讓他有挫敗感。


【結語】

家長要想少陪孩子或不陪孩子寫作業,就要先給孩子培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做好表率作用。不能一面陪孩子寫作業,一面又抱怨陪孩子寫作業辛苦。這樣,孩子也不會感激你,反而認為他是你的累贅,學習是他的累贅,學習成績不會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