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是佛陀創立的嗎?

五術秘境


佛就是佛陀的簡稱,最初專指釋迦牟尼。佛教在原始佛教和小乘佛教期間,只認為釋迦牟尼是佛。等到了大乘佛教,就有了“恆河沙數”個佛。恆河沙數就是恆河裡面沙子的數量,反正就是數也數不清的那個數。那些其他的佛被我們所知道,都是因為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說大乘佛教是由佛陀創立的也未嘗不可。

文化的傳播其實是相互的,印度文化往中國傳播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吸收中國的道教文化。

佛教從最初類似於孔子講學那種規模,最終形成了一個勢力巨大的教派。這時候的其它教派暫時處於劣勢,被迫不得不做出改變。處於優勢的一方往往是比較保守的,處於劣勢的一方往往是率先做出改變。所以婆羅門教在吸取了道教的一些內容之後,演變成了印度教。於是印度教就向佛教發起了強烈地反撲。

佛教在印度教的反撲之下,逐漸處於了劣勢。所以佛教在與印度教的爭鬥中,吸取了印度教的一些內容,形成了所謂的大乘佛教。其中一些大乘佛教的教派,又吸取了一些道教的內容,從而又形成了大乘佛教的密宗。這就是大乘佛教形成的原因。其中道教在裡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當時印度佛教會說“震旦有大乘氣象”,就是來源於此。(震旦就是印度對中國的稱呼)

大乘佛教教義的產生,有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很難說是某個人忽然間的獨創。當然在發展過程中會有幾個關鍵性的人物,那麼最初的這個關鍵性人物,把他看成是大乘佛教創始人也是可以的。

中觀學派是大乘佛教所有的派別的根源,所有的大乘派別包括密宗,都是以中觀學說為根本的。龍樹做為中觀學派的創始人,可以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的創始人。實際上龍樹的地位,在當時的印度也被認為是第二個釋迦牟尼。

龍樹最初是婆羅門教,據說“世學藝能、天文地理、圖緯秘讖及諸道術,無不悉練。”就是理論還有各種道術都很精通。龍樹既有如此的能耐,並且血氣方剛,就和幾個同伴胡作非為。龍樹與幾個同伴利用隱身法,在王宮裡面進行淫亂。不久便被人發覺。

由於他們有隱身法,所以眾人們看不到他們。國王命武士用槍往虛空中亂刺,殺死了不少同伴。龍樹心中害怕,就躲在國王身邊發願,如果能夠倖免於難,就從此皈依佛教。可能龍樹躲在國王身邊的緣故,武士們不敢往國王身邊亂刺,龍樹最終躲過一劫。

龍樹從此皈依佛教,潛心研修佛法。龍樹潛心修行佛法,從而感動了龍王。龍王便請龍樹到龍宮之中觀看佛經。由於龍宮的佛經太多,龍樹只是記下了一部分。記下的這一部分,就是《華嚴經》。

龍樹在精研從龍宮看到的佛經之後,寫了多部經論。就是龍樹的這些論著,奠定了中觀學派的基礎。

又經過幾百年,中觀學派被印度教也研究透了,佛教在競爭中又處於劣勢了。這時候出現了另一位重量級的人物無著。

無著最初也是屬於婆羅門,後來出家修行小乘佛法。後來接觸到中觀學說,自此開始精修中觀學說。

據說無著在精修中觀學說期間,在打坐入定的時候,通過意生身上升到兜率天,在彌勒菩薩的道場內聽彌勒菩薩講法。

後來無著便把彌勒菩薩所講寫成了《瑜伽師地論》。這《瑜伽師地論》就是瑜伽行派的經典。後來大唐的玄奘大師去印度求學,主要就是學的這本《瑜伽師地論》。無著從此就被看做是瑜伽行派的創始人。

中觀學派和瑜伽行派,被認為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兩大根本派別。如果把大乘佛教比喻為一輛大車的話,這兩個派別就是這輛車的兩個車輪。

龍樹從龍宮取得《華嚴經》,無著從彌勒菩薩取得《瑜伽師地論》。拋去宗教裡面的故意神話,可以看出龍樹和無著都是採取假託古人聖賢的做法。這其實和中國歷史上做法是一樣的。

東方有聖人出焉,西方有聖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不管在什麼地方,用的方法都是一樣的。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寄暇學宮


很多人都知道,佛教分為兩個派別,即所謂的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以普度眾生為目標,所以自稱“大乘”,意思是一輛可以拉很多人的大車。他們認為小乘佛教只能度自己,不能度別人,所以是“小乘”,意思是一輛只能容納一個人的車。所謂的小乘佛教並不會稱自己為小乘,因為這是一種貶低的稱呼。

那麼大乘佛教是佛陀釋迦牟尼創立的嗎?是也不是。大乘佛教徒肯定認為大乘佛教就是佛陀傳下的教法,真實無虛。但是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大乘佛教源自佛陀創立的原始佛教,但又不同於原始佛教。

當年,釋迦牟尼悟道後,在古印度創立了佛教。釋迦牟尼一生傳教,但卻沒有留下任何文字,全憑口述。釋迦牟尼滅度(逝世)後,他的弟子們認為有必要把釋迦牟尼傳授的教法記錄下來,這樣才能經典永流傳,於是佛摩訶迦葉在王舍城主持了第一次結集(即共同誦出佛陀的教法,並記錄下來),由阿難負責誦出經藏,優婆離誦出律藏,這樣建立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經典與僧團戒律。參與結集的這些人都是佛陀的得意弟子,而那些無緣參與結集的大眾們,在結集的洞窟外也自行結集,被稱為窟外結集。窟外結集所產生的經典,被稱為雜藏。而這是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分裂的源頭,雜藏中的方廣經,就是大乘佛教經典的前身。

佛陀釋迦牟尼滅度百年後,原始佛教終於徹底分裂了,這被稱為“根本分裂”。關於根本分裂的原因,不同教派各有說法,在這裡就不詳究了。根本分裂的後果是,佛教分為上座部與大眾部。顧名思義,上座部主要是由上座長老組成的,而大眾部主要由低層信徒組成的。上座部較為保守,遵循著釋迦牟尼的原始教法,而大眾部則較為革新,為佛教引入了許多新的思想與元素。後來大眾部流傳較廣,發展迅速,他們自稱大乘,把保守的上座部貶為小乘。

所以說,大乘佛教既是,又不是佛陀釋迦牟尼創立的。因為大乘佛教源自原始佛教,卻加入了許多新的內容。

比如,原始佛教,以及小乘佛教認為,世間只有一個佛,那就是釋迦牟尼佛,其他人修行的最高層次是阿羅漢果位。而大乘佛教則認為,阿羅漢只是自己修行,並不圓滿,阿羅漢之上是普度眾生的菩薩,菩薩之上是覺行圓滿的佛,任何人都可以成佛,世間有無數的佛。

其實,大乘佛教在教義、儀軌、戒律、修行方法等各個方面都有所革新,和原始佛教並不一樣。而小乘佛教則較多保持了原始佛教的樣子。當然,這個問題就太大了,這裡就不展開討論了。

後來,大乘佛教傳入中國,被稱為漢傳佛教或北傳佛教,而小乘佛教則主要在東南亞一帶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


夢露居士


大乘佛教是梵文的直譯,大是偉大的意思,乘則是運載工具,大乘的意思就是大教法。

大乘教法是包含在三乘教法中,三乘教法包含聲聞、緣覺和菩薩乘。其中菩薩乘即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是北方佛教,所以大乘佛教在中國的影響之大。

大乘佛教的由來

大乘佛教宣稱其起源於釋迦牟尼時代,經典由釋迦牟尼本人完整傳出,早於部派佛教各派,如《文殊師利問經》宣稱,上座部與大眾部皆是從大乘佛教中分支出來的。

但從考古及歷史文獻上缺乏證據支持這個說法。一般的認為是在龍樹的時代以前成立的大乘佛教,大約是在公元150-250年左右。大乘佛教的核心教義很有可能溯源到原始佛教的時期。

所以儘管從學術來看,大乘經的集成與出現年代較晚,但是大乘佛教的思想的根源,有可能追溯到更早之前,只是在更早的文獻中並沒有將這些思想標誌出大乘佛教的名稱而已。

近代以來對佛教的研究表明,不同程度和數量的大乘教法,都可以在古印度各個部派佛教記載中找到類似記錄,例如被公認為最早期佛經之一的《犀牛角經》當中,就存在一些與大乘思想一致的段落內容。

大乘佛教在起初的時候沒有另立僧團,而是接受傳統部派佛教的戒律,在部派佛教之中發展。其教理學說與部派佛教,如大眾部系、說一切有部、分別說部及經量部都有著很深的關係。

所以大乘佛教在部派佛教之中發展,兩者之間有緊密互動,使得兩者之間的差異難以簡單的從文獻研究中瞭解。一部分學者主張大乘佛教的般若及空性思想,比後期部派佛教的詮釋,更貼近於原始佛教的最初概念。

所以在對於佛教研究中,大乘佛教出現的確定年代,一直存在著爭議的主要原因在於,印度早期歷史研究史料十分的匱乏,對於佛教的早期發展的記載更是缺乏。

其次,各部派佛教的文獻本身也留存的很少,除了南傳上座部之外的各部派三藏,都沒有被完整留下來,特別是大眾部系,主要的三藏經典都散失了,只留下了部分的片斷。

這使得對於佛教的早期發展所知並不明確。可以用來考證大乘佛教早期歷史的文獻,主要為大乘佛經本身。

因為這類文獻主要是為了信仰而寫作,又充滿了信願、傳說,很少明確寫出可信的集出時間、地點與人物,難以分辦何者為史實,何者是虛構,在信仰與求真之間進行研究更添加了困難。

所以在客觀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以《本生經》體現的波羅密,還是以《般若經》中的自性空或《法華經》中的三車譬喻,作為大乘教法的標誌,不同觀念下解讀出的大乘佛教起始時間就有著巨大的差異。

然而在現代佛教研究,一般根據的是漢譯佛典的年代,來推估出大乘佛經集成的年代,再根據大乘佛經出現的年代,來推估出大乘佛教的發展狀況。

所以有一些學者根據大乘思想與大乘經相伴而來的假設,認為大乘佛教約在公元1世紀時開始在印度流行,約在貴霜帝國的時代。

還有的認為,在2世紀至3世紀間,即中國後漢至南北朝時代漢傳佛教出現之時,大乘佛教已經在印度正式確立。對大乘佛教本身,其教義發展又可以做出不同的斷代。

傳統漢傳佛學,根據《解深密經》的三時教說,將佛教發展分為三期,第一期為阿含聲聞佛教,稱為小乘,大乘則分為二期,前期為空宗,後期為有宗。若加上顯宗與密宗分立,大乘則可分為三期。

現代佛教研究中,根據文獻比較,通常也將大乘佛教分為初期及後期兩個階段,初期有許多流派,但以空性為共同主題;後期經典則提出阿賴耶識與如來藏等學說。

另一種分類法,則是在後期佛教中又區分出秘密大乘佛教,形成三期分類。一般來說,佛教研究學界,以龍樹著作為分界。

作為大乘佛教的前期與後期的區分:在龍樹著作,如《大智度論》與《十住毘婆沙論》等書中引用的大乘佛經為前期大乘,而龍樹著作中未引用的大乘佛經,則稱為後期大乘。其分界點約在3世紀。

雜密之後的真言密教等經典,宣稱起源自大日如來等在諸天界等地所說之法。有關的學術問題在密宗或金剛乘主題中研討。

印度佛教的歷史週期

印度佛教前期

大乘經如《妙法蓮華經》中,記載了佛在世時講大乘法會,一些聲聞無法理解信受甚至中途退出。

漢傳還記載有印度傳說稱,佛滅後眾弟子在王舍城外靈鷲山七葉窟結集界內外會誦經典,界內講堂中進行的結集,名“上座部結集”,在二十餘里外進行的界外結集,名“大眾部結集”,原意指此派僧人眾多,後來有人將其引申為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之彼岸,成就佛果。

佛教部派分裂最初起源於佛滅一百年之後,因“十事非法”之爭,形成印度東部僧團與西部僧團間的嚴重分歧,但未決裂。

隨後於阿育王時期,因“大天五事”,徹底公開決裂為大眾部與上座部,歷史上稱根本分裂。在被譽為轉輪聖王的阿育王所處的前3世紀時代,佛教迅速發展,九批比丘被派往周圍各地弘法,推動佛法傳播的同時,不同地區的社會人文傳統及人的根性的不同,和對戒律的認識上的細小差別,導致了各個部派的進一步分裂。

此後佛教在三百多年間一再分立出各種流派,如南傳分派的十八部,北傳分派中的二十部,並在五天竺境內外流傳開來。

在學術研究中,基於對多種來源的史料所進行的分析,現在一般傾向於認為,大小乘的分化與部派的分裂完全是兩件事。

大乘佛教教義中很重要的一個思想是眾生平等,慈悲普度的理念,以反對婆羅門教森嚴的隔離的等級種姓制度。

近代出土的阿育王石刻文等中,強調了慈悲戒殺,慈善環保,不分貴賤、種族、國家的眾生平等。

阿育王本人在歸依佛教後,其教化行動可視為帶有大乘菩薩道行者的風範,大乘教法可能在阿育王時代就已有所流行並與部派佛教教法開始分化;限於當時社會根深蒂固的婆羅門教等級思想的環境之下,大乘佛法顯然不易被接受與推行。

阿育王后,上座部分出一支在西印度形成法藏部並流入中亞,法藏部傳為目犍連子帝須之大弟子曇無得所領導,曇無得為阿育王派往印度西北地區弘法的高僧,該部以傳承含有菩薩藏與咒藏的五藏而聞名。

有一支形成了化地部,另一支飲光部有大部分同法藏部類似的思想。以西北印度為根據地,主要活動於犍陀羅和迦溼彌羅的上座部,形成了說一切有部,其宗師迦多衍尼子著《發智論》提出了“異生修道”的劃時代理論創新。

在中西部印度發展的上座部形成犢子部,因對《發智論》中一頌的釋義不同,而分裂為法上、賢胄、密林山和正量四部,以後正量部則成為犢子部的正宗代表。大約同時代,大眾部在南印度形成了制多山部及西山住部等,即南傳佛教所稱的案達羅派。

上座部中的分別說部一支,經南印度而渡海進入僧伽羅國,其又稱赤銅鍱洲,故此部派又稱赤銅鍱部,後來經過分化形成了吸收大乘思想的無畏山寺派和堅持固有傳統的大寺派,無畏山派一度是斯里蘭卡佛教中心。

大約公元3世紀末時,大寺派指責住在無畏山寺的說大空部為非佛說,並最終藉助王權力量將其徹底消滅。玄奘三藏在7世紀上半葉遊學印度時,除僧伽羅國無畏山寺外,在印度佛教核心區域的摩揭陀國等四國,也有並學大乘教法的上座部伽藍,玄奘三藏稱其為修學大乘上座部法。

大寺派傳往東南亞形成今天的南傳佛教。有部分學者認為,古印度很多的部派都是大小乘兼修的,他們並不一定對自己派別大小乘教法進行限制,其下屬可以修行大、小乘任何一種教法的,但他們必須遵守本部派的傳統戒律。

迦溼彌羅國的說一切有部在貴霜帝國迦膩色伽一世時著《大毘婆沙論》達到鼎盛,其中提出了“佛種性”和順解脫分理論。說一切有部中的譬喻師,不滿《大毘婆沙論》中對其進行的全面批判,而分立為經量部,它的活動範圍似乎未超出西北印度。

在貴霜帝國時期,大乘佛教逐漸興起,卻不能說之前的就都是小乘佛教,如作為部派佛教理論權威的說一切有部,在傳說為其四大論師之一世友尊者所著的《異部宗輪論》等中,都有清晰記載。

印度佛教中期

隨著公元前後印度社會文化程度的提高,書面經典的大量出現,客觀上為大乘教法的推廣與普及奠定了社會文化基礎。

大乘佛教的經典甚多,漢傳分成五類,分別為般若門、華嚴門、方等門、法華門、涅槃門,稱五大部。《大般若經》、《華嚴經》、《大方等大集經》、《大寶積經》、《法華經》、《大般涅槃經》等經典。

此時,印度馬鳴、龍樹等大乘菩薩紛紛出世。馬鳴寫了很多論著如《佛所行贊》等,大乘佛教興盛超過了“小乘”成為了印度佛教的主流。

龍樹著《中論》、《大智度論》、《十二門論》、《十住毘婆沙論》等,有弟子提婆著《百論》,大乘佛教更興,建立了般若中觀學派。

其後又有印度僧人無著、世親,依據《瑜伽師地論》創立“唯識論”,形成瑜伽行唯識學派,後有陳那、安慧、護法等十大論師及無性、法稱、月官等碩學,盛極一時。中觀學派則有清辨及佛護、月稱等,起而復興。

中觀論和唯識論被認為是大乘佛學的兩個主要理論基礎,被稱為空有二宗,唐義淨法師《南海寄歸內法傳》說:“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

在印度南方,則有如來藏思想盛行,形成如來藏學派,後與唯識學派合流。

印度佛教晚期

佛教經論中對密意契經最早引述見於說一切有部《發智論》,無著《集論》認為需要對其進行秘密抉擇。

在笈多王朝時期,大乘佛教在吸收婆羅門教和當時新興的怛特羅密教咒語、手印、宗教儀規和瑜伽術身體訓練方法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套極富神秘主義色彩的宗教實踐方式,就是密宗,在波羅王朝時達到極盛。

它採取師徒秘密傳授制度,要得到上師的入壇灌頂,受法修行直至最終成為有傳法資格的阿闍梨。

唐朝時期由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三藏將胎藏界和金剛界密法傳入中國稱為唐密,它可分成三個部分,就是雜部,純部,瑜伽部。相對於密乘,日本弘法大師空海,把密教和大乘佛教的理論部分稱之為“顯乘”。最後產生的“無上瑜伽密教”於西藏佛教前弘期傳入其中。

在北宋譯《佛說秘密相經》中,甚至提到蓮華與金剛杵相合:“是故,於彼清淨蓮華之中,而金剛杵住於其上,乃入彼中,發起金剛真實持誦,然後金剛及彼蓮華,二事相擊,成就二種清淨乳相,一謂金剛乳相,二謂蓮華乳相。”這是女根、男根的暗示用詞,這稱為秘密大乘佛教,或稱“金剛乘”或者“密乘”。

由於密教和婆羅門改良後的印度教界限的混同,甚至流行主要崇拜佛菩薩的化身護法神,即婆羅門與印度諸神,不再把佛菩薩作為主尊,便註定了佛教在印度可有可無的命運。

大乘佛教向外傳播

大乘佛教在興起以後很快向外傳播,一度成為中亞地區的主要宗教,即所謂的北傳佛教。

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以梵文為主、少數為中亞文字和中文。

公元前後的古印度,正是口頌佛經書面化的時代。幾乎同時代中國開始的佛典翻譯事業,是以皇室官方組織,嚴謹制度下的書面系統翻譯。

隨著漢明帝打開官方迎請佛教的大門,隨後數百年間,天竺西域與中原兩地傳經、取經之高僧絡繹不絕,鳩摩羅什、法顯、真諦等,都是通宗通教,具足神通的證果聖者。

到了唐朝的玄奘法師遍參天竺數十國取經,並在大小乘各派均取得最高成就圓滿歸唐後,著《成唯識論》,印度佛教各派主要經典之後都漸翻譯到了漢地。

此時的東土漢傳佛教,各大宗派紛紛成熟,高僧輩出,更有菩提達摩教外別傳至六祖惠能著《壇經》,從教理研釋證悟到民間百姓的廣泛傳弘,大乘佛教在中國的實踐與隋唐盛世交相輝映。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漸轉移到了中國,並進而傳播影響到朝鮮半島、日本、越南、西藏等地。而印度佛教此後則日趨沒落而消亡了。

目前,中國翻譯收集的佛教典藏是最全面、系統和完整的。

另一個方向上,晚些時候,大乘佛教則傳入尼泊爾、西藏境內,和當地的苯教信仰相結合,形成了顯密並重的藏傳佛教。

西藏的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隨瑜伽行自續派傳入西藏,並請蓮花生大士來到西藏,制服了本地原始苯教,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

後在朗達瑪滅佛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噶當派、格魯派、覺囊派等各派的傳承。

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大乘佛教信仰特點

從基本信仰上來講,大乘佛教認為三世十方每個世界都有一佛教化,但在本娑婆世界內,現階段只有釋迦牟尼一尊佛為教主,下個階段的教主為彌勒佛。

大乘佛教並不認為在我們這個世界這個階段會同時有兩尊佛住世任教主。至於肉眼所見的釋迦牟尼佛也非佛的實相。

我們所認識的這個世界曾在人間的釋迦牟尼佛只是應化之身,是向世人揭示證悟之道的一個“模範”既是三身說。釋迦牟尼佛來人間誕生,示現成道,度化世人只要按照釋迦牟尼佛的教誨去修證,就能夠達到佛果。

在修證上來說大乘佛教視只求自身了生死、脫輪迴、離煩惱的解脫道為“小乘”、“自了漢”,認為這只是最粗淺的認識;大乘教徒認為要想成就佛果的話,不但要有自度的決心,更要有度人的決心。

大乘佛教認為修行的過程必須是一方面通過思辨、禪修來實證此金剛性如來藏空性心、實相心,並獲取無上實相智慧;一方面以利樂眾生的慈悲心,行種種六度波羅蜜之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謂的“悲智雙運”。只有這樣才能證得最後的無上果位,成為最上正覺的佛陀。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楷模,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

佛的三身學說是大乘學說的主要論題。三身為法身、報身、化身。化身指佛陀為度脫眾生,隨應顯化之身;報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樂並給十地菩薩示現功德之身;法身即是作本體之自性身。

許多大乘經典都說佛有無量之多,但一致承認其本質為同一的法身。大乘認為遍盡虛空界有著很多菩薩。

在理論上來說,大乘佛教也否認部分小乘部派的“我無法有”的觀點,龍樹學派認為“我法皆無”。

也就是說,佛法本身也是不具自性的緣合物,法的本性也是空的,乃至於佛法也是空性的,《金剛經》雲:“法尚應舍,何況非法。”譬喻佛法如同渡出苦海到達彼岸的舟乘,舟乘衹是因根機而設的工具,即所謂佛法也是緣起性空。

而對於真如實相是有是空的問題,中觀學派認為佛性在勝義諦是“非空非不空”。


王銘葦


要想了解印度佛教的全面內容,必須看傳統的天台宗、賢首宗判教思想,這是用大陀羅尼的智法,來大總持佛說的一切教法,讓佛祖說的教法統一於一乘教。

中國的佛法能夠為什麼恆久長存?就是用這種智慧的方法有關。

現在的人按照現在的西方學術的方法,試圖按照時間的排序來詮釋,這是知識的方法。這個方法很讓人處在矛盾之中,對於佛法就有了懷疑。

用傳統的方法來學修,會讓我們產生大智慧。

用現代的學術的方法,會消解我們已經傳承了幾千年的智慧系統。

天台宗以《法華經》,會三乘歸一乘,總攝一代時教。這裡面有智慧的觀法:一心三觀,實相中道。

賢首宗以《華嚴經》為根本法輪,從本垂末,攝末歸本。

這種判教思想發現了佛所說的法裡面有微妙的規律,可用智慧的方法來觀察。智觀,才能讓我們產生大智慧,而不僅僅是一種知識。

我們的瞭解佛法是需要知識呢,還是需要智慧呢?

智慧源於我們的本性。知識是源於離開我們本性的客觀存在。

所以佛法的智慧就是隻是我們人人本具的智慧光明,所以古代的祖師說文字是標月指。

知識妨礙本性的妙明作用。

知識不是沒用,需要用智慧來使用,這樣才能做到完美。

我們這個時代不是缺少知識,而是缺少智慧。

我們不知道智慧的訓練方法,不知道怎樣產生智慧。

那麼請問,我們選擇什麼樣的方法來了解佛法?來真實地修學佛法?





圓拙




"佛教",正確的理解應該是"佛陀的教育″,或者是"佛陀的教法","佛陀的教言"。

當初佛陀開悟後傳法度眾生,沒有建立什麼組織形式。甚至連場所都不固定,一切都是隨機丶隨緣。生活標準降到最低,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也無形式儀規。說法四十九年,亦無文字記錄。重實效不重形式。其說法內容可按五個時間階段概括,一為"華嚴時“,《華嚴經》,可以看作是一部佛法概論。然後返回來從最基礎講起,第二時段是"阿含時",講苦丶集丶滅丶道,"四聖諦",度五比丘證阿羅漢"小乘″果。第三階段為"方等時",小乘引入大乘。第四階段"般若時″,用時最長,二十餘年,我們現在常接觸讀誦的《金剛經》丶《心經》,就是這一段所講法理的核心丶精華。"三世諸佛″正是以此經而得"無上正等正覺″。第五階段,也是最後階段,"法華丶涅槃″時,講了《法華經》丶《涅槃經》。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直趨大乘,圓滿成佛的經典。佛陀只為一大事因緣出興於世,使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畢生說法傳教,塵說剎說,長說短說,只一個目的,使罪苦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最後開示,"只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所以大乘佛法是成佛的究竟法。一切法門,一切宗派,一切儀規,都是方便,都是基礎,都不是目的歸宿。小乘人最終還應"回小向大″方為究竟。

佛教法理是針對眾生不同的根性基礎,分別有不同的層次,不同的方法。所謂"大乘"丶"小乘",或分"三乘″丶"五乘″,都是說的不同層次的佛法佛理以及修行方法,所適應對應的修行者。"乘″的意思,是車丶船之類,有負載乘坐的功能,能渡人到彼岸。小能量為小乘,大能量為大乘。小乘佛法是"羅漢道",大乘佛法是"菩薩道″。細分還可分為"人天″丶"羅漢(聲聞)″丶"辟支佛(緣覺)″丶"菩薩"丶"佛",五乘。什麼根機,修什麼乘。修什麼乘,證什麼果。

後世修學佛法,為方便修行,形成了多種層次多種法門多個宗派。在中國以大乘為主有八宗,禪丶淨丶律丶密丶三論丶唯識丶天台丶華嚴,其餘兩個小乘宗,成實(空宗)丶俱舍(有宗),自唐代以後就衰落了,現在幾乎沒有人修了。小乘羅漢為"自了漢″,大乘為自度度人的"菩薩道″。

八宗都是大乘佛法,都是成佛的法門。禪法攝機最高,淨宗普被三根,群機統攝。禪丶淨兩宗,一個高,一個廣,猶如大乘佛法的兩輪。律為諸行根基。律丶淨,最具普通丶普遍性。不論何宗何派,都須受持戒律,而且皆可兼修唸佛(淨土宗)。民國高僧弘一法師(李叔同)就是律宗大德,兼修唸佛,最後預知時至,往生成就。佛教有一個說法,"無戒行萬德不立,有唸佛成就最穩"。


真空妙有無量壽


這個問題很敏感。涉及到從部派佛教分裂以來至今的佛教內部爭論問題。佛教相互之間的鬥爭其實非常激烈,在斯里蘭卡甚至於因此發生過極為慘烈的宗教內部殘殺。本文不站在任何一個佛教宗派的立場上來看這個問題。而是以佛教史為基礎,力圖客觀地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先要了解一下大乘佛教是怎麼來的。要回答這個問題,又必須先回顧一下佛教史。現在的主流觀點,把印度佛教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從佛陀開始傳教,一直到他去世後100年。這一階段稱為原始佛教階段。佛陀的生卒年份有不同的說法,比較主流的觀點認為是公元前六世紀到五世紀之間。在這個階段,佛教基本保持了創立時期的面貌。沒有太大的變化。第二個階段是從佛陀去世後100年,到公元元年前後。這一時期被稱為部派佛教時期。這一階段,因為對佛教教義的不同理解,佛教分化成了上座和大眾兩個部派。之後又繼續分裂,部派數量達到20多個。第三個階段是從公元元年前後到公元13世紀。這一時期,部派佛教中的一些派別,吸收了古希臘古波斯的一些宗教文化,以及印度本土的婆羅門教的一些宗教文化,創立了大乘佛教。這一階段被稱為大乘佛教階段。現在比較主流的觀點認為,大乘佛教的大部分思想是由龍樹菩薩創立的。對於他的具體生卒年代,現在沒有確切的說法。

其次,佛陀的思想在大乘佛教當中有沒有得到傳承?當然是有的。在基本觀念上,大乘佛教依然堅持佛教的傳統觀點,沒有進行修改。大乘佛教本質上依然是佛教,所以從根本上看,真正的最早的創始人依然是佛陀。龍樹作為大乘佛教教派創立人,地位不可能高於佛陀。

再次,佛教思想和佛陀思想是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實際上就是對大乘佛經來源問題的質疑。根據大乘佛經自身的記載,佛陀在講法的時候根據對象的根器不同,講法的內容也有不同。對於根器較差者講的是聲聞乘的佛法,對於根器較好的講的是菩薩乘的佛法。所謂聲聞乘,就是小乘。菩薩乘就是大乘。佛陀在世的時候世人根器不佳,所以佛陀面向普通人,只講聲聞乘的佛法。但對於天龍這樣的特殊對象講的是菩薩乘。而龍樹因為機緣巧合,進入龍宮,得到龍王的大乘經,所以才將大乘經廣佈天下。這種說法從歷史角度來看,當然是不可信的。因此也有人因此認為大乘佛教非佛說。這是從非常極端的部派佛教角度來理解的。從宗教發展本身來看,經典是必然會持續產生的。不是佛陀所傳,只要思想水平足夠,也應當有繼承和發展佛陀思想併成為經典的權力。

最後,爭論現在哪一種佛教是最正統的佛教,本質上是沒有意義的。時至今日,所有的當代佛教相比於原始佛教,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論是強調保持傳統的上座部佛教,還是樂於接納變革的大乘佛教,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保存原始佛教的面貌。至於誰保存的更多,因為缺乏參照對象,本質上也是一個不可能回答的問題。


用戶4325101516


大乘佛教在興起之初,出現了許多不同於以前的主要反應大乘思想的新佛經。但是這些經典存在著種類繁多,內容散亂的現象。於是就有許多大乘的論師,做了許多的論,以對佛經作出系統性的解釋和說明。龍樹和他的弟子提婆是其中的佼佼者,後來就在他二人的思想上又形成了中觀派,是為早期大乘佛教的典型代表。

龍樹(約公元2~3世紀),著名的論師,印度大乘中觀派的創始人在整個佛教史上的地位僅次於釋迦摩尼。據《龍樹菩薩傳》所載:他是南印度人,出生於婆羅門種姓家庭,年輕時就廣聞博知,天文地理,圖緯秘籍及諸道術,無不精通……代表著《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七十空性論》等。



提婆:(公元三世紀),龍樹的弟子,南印度人,屬於婆羅門種姓。他曾遊歷古代印度各地宣揚中觀派的思想。他在弘揚大乘佛教思想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善於以辯論的方式來反駁不同派別的觀點。提婆主要著作《百論》,《四百論》等,他在大乘佛教的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



謂“大乘”,是指“大的運載工具”,再明確的說,就是獲得真知,達到解脫的大的途徑或方法。在大乘佛教興起後,他們把以前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中的一些流派便稱為“小乘”,意為“小的運載工具,小的途徑和方法”。雖然大乘佛教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他還沒有獲得一致的擁護,小乘佛教的發展也還遠遠沒有停止而是與大乘佛教一起並行發展著。

大乘和小乘的區別:

1.大乘普度眾生,向大船載人。大乘的基礎是菩提心,即廣大的愛與慈悲心這是基本動力;小乘只能度化一部分人,像小船載人。小乘佛法的核心是戒律,禪定和智慧。

2.在修行的方法和目的上,小乘一般修“三十七道品”,把證得阿羅漢果,求取個人解脫作為目的。大乘一般修“六度”菩薩行,把成佛作為最高目的。

3.在對涅槃的理解上,小乘佛教認為涅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一種境界,這種境界與世俗世界完全不同。大乘佛教認為涅槃不過就是消除無知,就是認識諸法之實相,並不是實際存在一個涅槃境界。

4.在對佛的性質看法上,小乘把佛看作是佛教的教主是掌握了佛法的人。而大乘認為佛是至高無上的神。總之。小乘一般不突出偶像崇拜,而大乘則力圖把佛偶像化。

5.對“法”(也就是物質)是否實有的問題上也有不同。小乘佛教認為物質是存在的,大乘佛教則認為物質是不實在的。


怪獸小火龍


不是,大乘佛教在原生態佛教來講,,人家不承認。原生態佛教,人家叫上部座,也就是講,佛也是有出身的,就好比貴族一樣,人家的佛,不是你隨便什麼人都可以是佛,你一個普通老百姓,最高就是修煉到羅漢。

根基上部座的教義,佛就是貴族,普通老百姓現在供奉佛,死了到了佛國,前提是你可以渡過苦海,到了佛國,你就是羅漢,你還是要侍奉佛陀的。

但是這一套理論,在當年很難推廣,老百姓就想,我活著給你當奴隸,死了到了佛國還是給你當奴隸,我圖啥啊,於是大家都不信奉,所以推廣起來很困難。

為了擴大推廣力度,就必須改教義啊,於是,就搞出來了一個大乘佛教。大概的意思就是,不管你什麼出身,你只要努力修行,你也可以成佛的,羅漢不是終點,羅漢到佛之間,有一個菩薩這個果位。

羅漢是什麼層次?就是渡過苦海的人。而菩薩,就是自己渡過了苦海,然後返身回到人間,普渡眾人,讓更多人渡過苦海。這就是菩薩的職責。

當然,上部座不承認菩薩這個職位的,更不承認大乘佛教這個教義。他們認為自己是佛陀的真傳,而大乘佛教就是山寨版的。


白志雅


如果你說的佛陀是指釋迦牟尼,那大成佛教不是佛陀創立的,釋迦牟尼所修為小乘佛教,但是成佛不是也小乘佛教成佛,是也道成佛。這裡的道,不是宗教說的道教的道,是道家說的道,道家的道也道成仙修得金丹,佛家也道成佛修得如來。無論道家的金丹,還是佛家的如來,都是必須靠自己修煉的。。大成佛教是後來為了廣吸信徒,所成立的教意。所以佛陀無說大成。


你好哈哈哦


任何教都是人編的,連佛的金身都是人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