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六養:水聲養耳,綠草養目,觀書養心,琴書養指,靜坐養心

水聲養耳

人的五覺,特別是視、聽、嗅覺往往是相聯繫的。聽水聲,同時嗅花香,如曾鞏《西湖納涼》裡的詩句:“最喜晚涼風月好,紫荷香裡聽泉聲”。

水,被人賦予生命與靈性的自然界中最偉大的物質。從迷離雲霧、蜿蜒溪流到瀑布、洪峰,無一不是水的表現形態。水之美,正在於水之多變,水既有“泉眼無聲溪細流”之輕柔,又有“飛流直下三千尺”之壯觀,它既可以彙集細流而為江河滔滔,又可化作雨雪潤澤大地,然而在這無數種的變化中,水演繹出一種其所獨具的靈性,亦或說是一種人間大美。

古人六養:水聲養耳,綠草養目,觀書養心,琴書養指,靜坐養心

綠草養目

綠草紅花,古人常並提,皆能養目也。如張翥《丹青小景山水》的“野水碧如草,桃花紅照人”。王安石甚至認為綠草比紅花更美,更能養目。

古人六養:水聲養耳,綠草養目,觀書養心,琴書養指,靜坐養心

觀書養心

讀書,不一定要讀新書,只要勤于思考,讀出新滋味,照樣能養心。現在講“迴歸大自然”,其實,自然山水景物是第一自然,書籍特別是遊記、散文、山水詩所表現的自然之美,可看作是第二自然,是紙上的風景。所以,要培養胸中的山水,使自己“胸有丘壑”。

讀書便是保養身心的最好方法,因為讀書能愉悅身心,陶冶性情,在閱讀中品味著那優雅的語句,深沉的思想,在書中修心養性。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學問足以使人變得有氣質。

古人六養:水聲養耳,綠草養目,觀書養心,琴書養指,靜坐養心

琴書養指

宋人歐陽修認為,彈琴可以治病。他在《琴說》中說:“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閒居,不能治也。既而學琴於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疾之在其體也”。

書法通過手、腕、臂帶動全身,其功能與氣功、太極拳有異曲同工之妙。書法的執筆、運指是基本功,要求指實掌虛,五個指頭一起用力。

古人六養:水聲養耳,綠草養目,觀書養心,琴書養指,靜坐養心

杖履養足

就拿“杖”來說,選擇一根合適的手杖,可使老人走路時感到舒適、可靠,站立時,又可作支柱。此外,手杖還可為老年人增添風度。合適的手杖應該是杖杆質地堅固,長度合乎標準,杖柄稍寬。

古人六養:水聲養耳,綠草養目,觀書養心,琴書養指,靜坐養心

靜坐養筋

老人練靜坐功,可使身體裡的十四經絡暢通,這樣就不易發生關節炎、動脈硬化等疾病。靜坐時心情要舒暢,輕鬆樂觀,最好把每天一刻鐘靜坐鍛鍊作為一種習慣堅持下來,方有成效。

古人六養:水聲養耳,綠草養目,觀書養心,琴書養指,靜坐養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