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平凡的世界》,對你的生活觀念有影響嗎?

探球真相


路遙寫作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恢弘磅礴、波瀾壯闊的文學鉅著。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書共三部,於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全景式地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

書中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路遙出生在陝北黃土高原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出生後因為家裡困苦的經濟狀況,在那個年代父母無法撫養他,只好把他過繼給光景稍稍好些的同樣在農村的延川伯父家。

貧窮艱苦的童年、少年生活,深深烙在了路遙的心底。

為了寫作《平凡的世界》,他參加工作後又深入銅川礦務局煤礦,在生產一線和煤礦工人一起工作、生活,體驗他們艱苦的工作環境,感受他們的內心世界。

路遙《平凡的世界》我看了至少三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主人公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意志深深感染了我,對於生活在21世紀衣食無憂的我們來說,每讀一次都是一次靈魂的洗禮。猶如黑夜大海的航標,給我光明的指引,讓我少了許多迷茫。

少安懂得體諒家人的艱辛,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雖然因為貧困而失去學習的機會,但他在貧瘠的土地上一樣勇敢生活,努力奮鬥,盡心竭力改變家庭的貧窮命運。在現今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我們也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挑戰。認真工作,全力以赴,為家庭打拼是我們肩上義不容辭的重任。我們也應更加尊重和孝敬我們日漸衰老的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要為從小辛苦撫養我們長大的慈愛雙親盡應盡的贍養之責。

少平自立自強,他的吃苦耐勞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感觸。從求學時期吃最便宜的高粱面饃到後來為去外面闖蕩而忍受身體上的勞累艱辛,他身上湧現出的強大意志力給人很大的啟迪。我覺得當代大學生也應當如此,儘管不用像少平一樣吃高粱面饃和下煤礦,但同樣需要具備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品質。因為吃苦耐勞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也是我們祖先傳承下來的寶貴財富,我們每一代人都應該薪火傳承繼承發揚。讓它來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格品質。

少平身上除了具備堅韌的意志力,他那種酷愛讀書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艱難的歲月裡,少平賴以生存的不僅僅是那幾個高粱面饃,還有書本給予他的精神食糧。不管是在讀高中的環境裡,還是離開雙水村去工地幹活的時候,亦或是下到煤礦當工人,他一直堅持讀書,書籍成了他最好的伴侶。他通過讀書來對抗長時間的體力勞動對精神的禁錮和摧殘,讓靈魂和身軀同步前進。孫少平的愛讀書的習慣也真實影響了我,在那條件艱苦的年代,他都想盡辦法要讀書,而生活於現代社會的我們,實在是太幸運了。我們包括年輕的下一代也都應該通過多讀書,讀有用的書來充實自己,完善自己。開闊眼界,擴寬認知,讓書籍引導靈魂先行。因為: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少安、少平兩兄弟雖然生活道路不盡相同,但都是擁有獨立人格和自強不息品德的人。雖然他們是小說中的人物,但對於生活在現實當中的我們亦應產生很大的啟發。

在現今這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都應該再次重溫《平凡的世界》。因為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正,儘管社會存在那麼多的不公平,可是隻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那麼最終定能獲得成功。每一個正在迷茫的生命也都應該重讀《平凡的世界》,因為它會讓你更加懂得珍惜,明白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成長,都在進步。

世界本來就是由我們這些平凡的人支撐起來的。只要我們擁有堅定的信念,擁有堅韌不拔對抗困難的精神,擁有敢於拼搏向上的熱血,擁有對真善美的追求,我們就一樣可以創造一個不平凡的世界。世界也會因為有你、我、他,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參與而不平凡。

正如書中所說,“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已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祈禱][祈禱][祈禱]











縱橫西北


《平凡的世界》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特別是孫少平在工地上一邊打工一邊借書看的畫面,更是根植在我腦海裡,很長一段時間揮之不去。

我初三的時候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那時候快中考了,但我不想考了,想像孫少平一樣,去打工,邊打工邊自己看書學習。當時想的是,同樣是從苦難裡掙扎出來,也同樣是從農村向城市,孫少平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也一定可以做到。於是,我逃離了校園,把所有書都搬回家了。

小學到中學,我的成績一直都很好,除了整天粗心大意,大錯不犯,小錯一堆外,我基本上算是個從沒讓老師和父母操心的好學生。可是我知道這些都是我的表面,我的靈魂,從我懂事起,就一直沒有安份過。

初三搬書回家的輟學小風波很快就過去了,直到老師找上家門,我媽才第一次知道我內心的真實寫法。我媽沒說什麼,只說我自已的路自已選擇,以後老了不要怪她就可以。

後來我又繼續回去上學了,中考分數還算考的不錯,志願報了箇中專,被廣西中醫學院錄取了。那個時候,幾千塊錢的學費還是太貴了,家裡負擔不起,我打消了去讀的念頭,把通知書收起來了。後來我去讀了高中,進了重點班,主要是學費便宜,學校還給免了雜費,一學期學費只要幾百塊錢。

可能是孫少平工地讀書那一幕的影響還是太大了,我在學校裡讀書的意志從來就沒有堅定過。很多次,我在日記裡寫到,我真的很害怕還沒等到我能獨力承擔風雨的時侯媽媽就倒下了。我一直都在想著逃離學校,我不想做父母的吸血鬼,我想快快長大。

我總覺得在校園裡安心讀書的我就是家裡最累的包袱,我不想上學,我想去打工,我只要求自已能養活自已,減輕父母身上的負擔。

終於到了高二那年,靈魂的不安又一次暴發了。我和另一個要好的女同學,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離家出走了。我們逃課閒逛了一天,然後回到學校旁邊的路口,從老師同學的眼皮底下,偷偷跳上了從博白縣城開往玉林市的班車。

到了玉林的時候已經有些晚了,在陌生的城市裡,我們倆像無頭蒼蠅一樣茫然亂轉,找不到火車站在哪裡。那時侯,已經是深秋了吧,我們兩個女孩子就這樣流浪在街頭,沿著馬路,四處遊蕩。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走到了荒郊野外,馬路兩邊呼嘯而過的除了風聲,還有摩托車的引擎聲,車上小青年的口哨聲,嘻嘻哈哈的大笑聲。

那時候我們心裡已經很害怕了,剛好那一片有很多廢棄的水泥管道,一截一截的,每段都有半人高。於是我們就鑽到其中的一段水泥管裡面,躲在裡面過了一晚。那一夜我只記得風不停的刮,刮的我的臉很疼,我的腿上也被吹裂了,密密麻麻布滿了很多細小的傷痕。

總結:雖然我逃離校園的心可能一直都有,逃離的理由也有很多綜合因素,但我想最初可能就是孫少平給了我勇氣,讓我堅信了一個信念:我一個人在外面也可以像他那樣,只要自己不放棄自己,即使是野蠻生長也可以自學成才,多累多苦的環境都總不能抽不出看書的時間。


唱歌的小何


我今年29歲,馬上30了,10年前讀過這本書,忘記在哪買的,什麼情況下買的,

但是我看到這個提問我趕緊去我車後備箱把書拿出來了,10年了,這本書我看了好幾遍,翻拍的電視我也看了2-3遍。

我本人是農村出來的,這本書對我有莫名的吸引,可能是因為農村出身所以對書中的情節產生共鳴,

這本他教會我應該怎樣堅強的面對生活,即使生活有各種不堪,也要堅強的去面對,在身處的環境和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們應該如何取捨。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有一顆安靜的心太難了,一段時間看一下算是安撫一下自己膨脹的慾望。(幸福的基本法則:清楚自己的能力,並管好自己的慾望)


福滿齋食品


讀完《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對我的生活觀念影響很大。記得好像是在1988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過這部小說。但由於我當時年齡太小,只是聽了一部分,沒有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

1998年,我讀大二的時候,在學校門前的小書攤上發現了這本書。於是買回去開始閱讀。我用了兩週多的時間,才把這本書讀完。

書中描寫了平凡的世界裡許多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書中沒有轟轟烈烈、力挽狂瀾的英雄事蹟,也沒有蕩氣迴腸、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有的只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一群生動而鮮活的人物。他們有對命運的抗爭,對理想、信念的執著,對純真愛情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們雖然平凡,但不平庸。每當我遇到挫折時,總會拿出《平凡的世界》來讀幾頁。我自己也彷彿融入了這些人物的生活。

作者路遙結合時代的大背景,描寫了1975-1985年,從文革後期到改革開放,這十年間,社會發生的巨大變革,以及變革下對每個人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人生命運的衝擊與改變。

書中描寫了以孫少安、孫少平等人物為代表的普通勞動者。他們雖然出身貧寒,但卻堅守著自己的理想、信念,頑強的與命運抗爭著。他們雖然歷經磨難,確為了人生的夢想百折不撓、無怨無悔。他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好像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他們中,雖然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敗,但都演繹出精彩的人生故事!

書中人物的精神與品質,正式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它就像長江、黃河一樣,浩浩蕩蕩、源遠流長,永遠激勵、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歡迎“關注愛爬樹的老貓”!


愛爬樹的老貓


記得第一次看路遙的作品,是2004年剛上高中那會,同桌推薦給我一本路遙的《人生》,當時那本書也有年頭了,書內頁都被翻得發黃了。05年就自己買了一本平凡的世界,後來又買了一套三冊的《平凡的世界》,前幾年又看到新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真的!我是特別喜歡看那個年代的書,人物性格多數都簡單純樸真實!

孫少安、孫少平都是務實的實幹,但我感興趣的人物是王滿銀,對於做人的品格上不能否認他是個二流子,但是他投機倒把賣老鼠藥的工作,也證明他是一位有志青年吧!特殊的環境,造就了他,但他被改造時的樂觀態度,還是值得我們認可的。逆境中也最能考驗人的承受力吧,就像孫少安的父親去幫他拉土嫌他丟人,但王滿銀沒有這種意識,這也說明對待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認知吧!

哈哈,總之人生需要慢慢體會!


黎傑


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時間記得不太清楚了,應該是在上大學之後。前兩年出了電視劇,又完整的看了一遍。讀完之後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特別是孫少平,孫少安和田曉霞以及田曉霞的父親田福軍這幾個角色,最本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影響最大。

最深刻感受是孫少安、孫少平一家人很有個性,都是不服輸的人。其中孫少安辦磚窯發家致富。孫少安比較喜歡讀書,學習不錯,有理想和抱負。孫少平在學校刻苦學習,因為貧窮,吃穿都困難,最後為了妹妹讀書,不得不放棄求學。但是自己從沒放棄學習,即使在最辛苦的煤礦上工作時,都堅持讀書學習。

孫少平因志趣相投和女同學田曉霞之間產生的超越階層的純潔的友情,甚至互相愛慕之情,是很值得品味的。也是青春期孩子非常好的教育讀本。


追逐和諧人生


這部小說,我在2006年的時候,花了1個多月時間看完了,我看過那麼多小說,只有這一部觸動了我的內心深處,吸引我的是作者的深厚工筆,把情景和人物內心描寫的淋漓盡致,以及反應了當時那個年代的生活狀態,整部小說圍繞著 生活,愛情,政治,進行描寫,也體現了當時那個年代的動盪時代,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句話:“痛苦啊,往往是人成長的最好課程”,看完整部小說使我的內心得到成熟,讓我再遇到事情時知道怎麼處理,讓我感受到了什麼是愛,什麼是生活,什麼是親情。

這是我讀過,體會最深的小說,沒有之一


鴻雁北漂生活日記


一:孫玉厚

他是一個很好的父親,但和大多數農村父親一樣深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直安分守己,安於現狀,還有一點懦弱者的影子,但他卻給了孩子選擇的權利,讓他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所以他是一個好父親。

二:孫玉亭

他和他哥是一類人,雖然有接受過比較高的教育,最後還是沒擺脫自己農民的命運,主要原因還是自己不爭氣,思想頑固,雖然在村裡是一個領導,一直放不下自己的架子,面對新的生活,他不適應了,幸好有妻子幫他走回正軌。

三:田福軍

他是人民的公僕,真心為底層人民謀利益的好官,有自己的理想,並且以之為燈塔,堅持原則,隨著能力的提高,他帶領自己的人民走出了貧窮,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但是他也有犯錯的時候,能及時改正,他還是值得尊敬。

四:孫少安

他是一個有理想並且不安於現狀的後生,他有著不比尋常人的思想,不向貧窮和命運低頭,靠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和努力奮鬥,帶領著自己家人和自己的組員走出貧窮,併成為公社第一個冒尖戶,他是很多創業者的榜樣,也是我心裡的英雄人物之一。

五:賀秀蓮

作為少安的賢內助,她是完美的,對內:永遠是自己丈夫支持者,操持家務,贍養老人。對外:善解人意,溫柔大方,一點也不輸於大家閨秀。她是孫少安成功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現在多少男人心中完美的妻子形象。

六:田潤葉

一個敢愛敢恨的現代女性,有自己的事業,敢於為自己的幸福與傳統思想去鬥爭,雖然還是輸了,但是她輸的很幸福,有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丈夫和一個完美的家庭,她的結局也凸顯出了現在大歲數女孩的感情生活,最後敗給了現實,沒有嫁給自己愛的那個人,卻找到了另一個幸福港灣。

七:孫少平

一個心中充滿了夢想,不甘於命運的安排,熱愛學習,總想爬上火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做到了,擺脫了自己農民的命運,走向了工薪階層,但是他又把自己困在那個黑漆漆的礦坑裡,可能是愛情的打擊使他失去了鬥志,我一直認為他可以走得更遠。

八:田曉霞

她出生在條件優越的家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其父親的影響下,她熱愛工作,樂於奉獻,對於愛情,它不受世俗影響,堅持自己,並且為之努力奮鬥,她的形象也是多少當代女性的榜樣,並且向之學習。可惜老天總是捉弄人,一個完美的人卻難逃命運的捉弄,她的死讓我非常惋惜。

九:李向前

他擁有著和田曉霞一樣的出身,但是他的一生卻成了父輩的的犧牲品,他的人生是不幸的,他敢於為愛情犧牲的精神是值得敬佩,尤其是那句:“我可以為潤葉去死,你敢嗎?”問的孫少安啞口無言。他的愛情故事又是多少當代少年的體現,向現實低頭,和不喜歡自己的人共度一生。

十:王滿銀

他是整篇小說中最不被大家看好的一個人物,整天遊手好閒,好吃懶做,是全家人最討厭的對象,但是他卻擁有著現在男人夢寐以求的家庭。有一個死心塌地跟著他且不嫌棄他的妻子(即使他有XX),兒女雙全。我覺得他才是整篇文章的贏家。

我簡單的為大家列舉了文中十大人物事蹟及人物性格特點,希望能對大家閱讀有所幫助,這也是我目前心中《平凡的世界》。小說的世界總歸是虛擬的,我們的生活生活才是最真實的。

曾經網上有一個非常火的段子:“我們在讀小說時,一直以為自己是孫少安;可是回到生活,發現自己像孫少平;再被生活無情的摧殘之後,又覺得自己像王滿銀;最後發現自己連王滿銀都不如。”

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人,都有各自的人生,我們應該努力為自己的美好未來而努力奮鬥。最後用電視劇中經典的對話結束。願大家以後的日子都過的不平凡,加油,少年們!


歡樂航行LSG


  我是一個喜歡看小說的人,95%的小說,都是寫別人的故事,而只有不到5%的小說是寫自己的故事。《平凡的世界》就是屬於5%的小說。

  說實在,讀《平凡的世界》,對我的影響實在是太大的。

  二十年前,中專畢業,失業在家,當時讀到《平凡的世界》,孫少平在雙水村失去民辦教師時,選擇了到黃原打工。這種勇於挑戰的精神,感染了我,自己也選擇了走少平打工道路,因為走出去總比在家裡窩著,乾等著強。

  二十年後,工作不順心,崗位調整,心裡很不爽,比較鬱悶。這個時候,重讀了《平凡的世界》,看到少平在礦井下苦難的掏炭生活,很多人因為受不了這份苦,選擇了逃離,而少平則覺得,這和在黃原打工時吃的苦比較,簡直不算什麼,而且還有穩定的工資。

  自己設身處地的想了想,工作遠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壞,只是心裡關沒有過而已,而且調整的工作,也不是特別的差,沒有做怎麼就知道不好呢?回想當初找工作的艱難,這點小挫折算什麼,於是,調整心態,堅持下來。

  還有《平凡的世界》的愛情,對我的觸動也很大,人人都希望能有曉霞那樣的知己伴侶,而實際上能找到一個秀蓮那樣能幹的妻子最實用了,而且最適合平凡人的擇偶標準,窮人家是養不起花瓶的。

  孩子正在讀初中,因為路遙先生《平凡的世界》是初中必讀課外書之一,聽孩子說,他們班的好多同學都喜歡讀這本小說。

  我想說,要是中了《平凡的世界》的毒,那麼,讀第一部是學生時代的生活,第二部時從學校進入社會的感受,第三部則是愛情,理想,事業都會對你有很大的觸動,而真正感受到這部茅盾文學家的名著,值得用幾十年去品味!


宏文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關於平凡人們生活狀態的百科全書,有著非常豐富又深刻而且樸素的生活哲學和道理,從這部小說裡,我們可以窺探生命的本質,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輝和弱點,更可以瞭解感情世界裡的純真和美好。

可以說,這本書對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讓我更深刻的理解了生活,也更深刻的理解了人性,並能適時的去調整和糾正自己的生活。

第一:生命的本質在於永不停息的去奮鬥。

無論何時,能改變我們自己生活和命運的首先是我們自己,而我們改變自己的根本就是去勇敢的堅持和奮鬥。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有不停的去努力奮鬥,我們就能看到生活饋贈的一絲陽光。

比如書中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最終通過奮鬥,找到了自己的人生。

第二:人性本來就具有的光輝和弱點。

人性的光輝中有善良,純樸,熱情和自我修養;而人性的弱點裡也有貪婪,放縱和不自知。

大多數時候,人性的光輝給我們生活的動力和方向。人性的弱點讓我們看清自我本身存在的缺陷。

這在小說裡,比如少安和少平的純樸,田潤葉對感情的單純,田曉霞對少平的發自內心的愛戀。還有蘭花的專一,蘭香的人窮志堅等。處處都體現了人性的光輝。

又比如王滿銀和孫玉亭的懶惰和投機取巧,則體現了人性的弱點。

第三:愛情在人生中的不可或缺和存在意義。

愛情千千萬萬種,但是無論有多少種,都是體現了每一個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種方式和態度。

無論我們曾經在愛情的道路上走過多少彎路,但是隻要曾經擁有愛情,就是一種完美的人生經歷。

它啟迪我們尊重生活,尊重感情,理解慾望和人的精神需求。

更告訴我們,人生的任何種種情感,都是一種互相鼓勵,成全和救贖。

比如孫少安遇到了賀秀蓮,成就了一段柴米油鹽夫妻的動人愛情;田潤葉和李向前之間的兜兜轉轉,最終找到了成全彼此走下去的出口;孫少平與田曉霞之間的相遇,告訴我們真摯情感和理想感情的最終模樣。

所以,《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深刻的生活小說,是我們最平凡的生活的真實寫照,對我們平凡的生活,也就有最直接,最近距離,和真實的影響。

也讓我們明白:塵歸塵,路歸路。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基於自身的生活條件和生存處境,去做適當的奮鬥和改變。愛情如此,生活如此。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歡迎以上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