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一年上幼兒園,影響會很大嗎?

馨馨136875136


可以肯定地告訴你,晚上一年幼兒園沒有任何影響,相反還有好處呢。下面我做幾點分析:

第一,晚上一年,可以在家裡多一些時間培養孩子基本生活技能。可能很多家長沒有想過,基本生活技能有啥好培養的啊。如果這樣想你就錯了。入園後,由於寶寶已經開始過集體生活,如果在家裡不重視基本生活技能的培養,寶寶就會從動作行為上明顯遲緩,甚至有時需要生活老師的照料才能跟上小朋友的節奏。但如果晚上一年的話,這些都可以在家裡學會,那入園後就可以讓孩子成小小的領頭羊了。這樣一來,對孩子的自信心發展會有非常大的好處。

第二,晚上一年,可以讓孩子語言發展在家裡得到更好的發展。在2-4週歲這三年裡,恰處於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如果監護人能充分考慮到這點,每天多點陪伴,多點親子游戲,多點親子閱讀,會讓孩子小嘴不停地說話,這會大大刺激孩子語言發展的進程。非常遺憾的是,很多家長不知道這裡的奧妙,大都忽視多和寶寶交流,增強寶寶對母語口語的敏感性。因此,晚上一年,可以讓孩子在家裡多一些練口語表達的機會。

第三,晚上一年,有利於孩子將來上一年級的學業和生活。其實你大可不必擔心喲,只要你心在寶寶幼兒期這幾年裡,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會讓孩子秩序感構建的更好。由於孩子對語言理解能力更強,在班上成為老師眼中的好孩子,會格外顯眼,並且成為經常被表揚的對象,那麼孩子不僅自信心更強,還會更願意遵守課堂紀律和戶外活動時的紀律。你想想看,這是多令人開心的好事啊。同時,由於晚上一年小學,寶寶各方面的能力在幼兒園階段都得到較的發展,進入一年級後,反而又具備了各方面的優勢呢。

以上幾點,我相信提出問題的家長,應該放下任何顧慮了。接下來要做的是,就是調整好心態,多學點家庭教育知識,為自己成為優秀爸爸和媽媽而努力吧。


寒石冷月


是的,影響會很大。這種影響,某些時候甚至會持續一生。一般而言,當然答案是越晚上越好。為什麼呢?小明用心理學的視角,分別從三個角度來和大家做討論。


從世界範圍來看,有以下幾種上幼兒園的年齡。

第一種是六個月至兩歲。

日本,美國,北歐等每個國家上幼兒園時間都不同。這是由一個國家的社會福利和文化傳統決定的。有些國家為了方便夫婦雙方都參與社會工作,甚至提供了6月幼兒陪護照顧。如此小的小孩進入幼兒園,主要的作用就是幫助餵奶餵食,以及給予基本的看護和陪護。但是從心理學角度講。孩子過早的進入社會規則,由原本監護人更換成其他人去看護。會帶來孩子的安全感不足,已經過早地去適應社會規則。

來自美國英國等多個國家的心理學研究都表明了這一點。過早進入幼兒園的孩子對於後天的心理發育,學習能力,注意力,都會產生持續的不利影響。甚至對其性格的塑造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但是很多國家和中國的文化傳統不一樣,中國的文化傳統中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往往是通過爺爺奶奶這一代人來替代看護的。但是爺爺奶奶的看護。並不能夠完全替代父母的看護。這就是中國目前日益嚴重的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因此,從心理學角度,我們的建議是,孩子儘量留到父母身邊,至少到三歲。

第二種是三歲左右。

心理學精神分析流派,把孩子進三歲看作是從二元的母嬰關係,過渡到三元的父母小孩關係的過渡階段。從三歲開始再逐漸過渡到多元的社會關係。因此不少國家會把孩子進入幼兒園的時間放到三歲左右。三歲左右的孩子,一般來說已經脫離母嬰關係的依賴和依戀階段。他們已經能夠忍受短時間的母親不在身邊的陪護。同時有了一定的學習認知的需求。因此這個年階段進入幼兒園是比較合適的。但是,每個孩子的心理發育時間不一致。相對來說女孩也要比男孩兒更容易去接受外界的管教,以及有更好的自律性。因為在幼兒時期,女孩要比男孩發育成熟些。女孩兒的荷爾蒙激素會持續到兩歲,男孩一般持續到八個月就結束了。所以這個年紀段正常情況下可以送幼兒園。但是,假如你的孩子成熟時間比其他孩子略晚。或者你的孩子在三歲之前出生之後有一些心理上的創傷。比如說出生時的創傷。以及三歲之前母親和嬰兒的安全感,互動不足。造成孩子有一個延遲的對母親的依賴和依戀的需要。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建議父母利用三歲到五歲的這段時間補償孩子的對依戀的需要。完成三歲之前的心理發育任務之後再進入到幼兒園。

第三種延遲到五歲。

北歐有一些國家,社會福利非常好。他們的入托時間甚至是從五歲開始的。因為他們的父親母親可以不用工作,在家裡持續照顧孩子,一直到五歲。從建立幼兒的安全感的角度而言。這樣的安排一般而言更加的安全可靠和穩妥。孩子在正常的父母管教下可以更好的建立安全感。同時父母給予孩子的認知教育和學前教育,也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建立最初的思維模式認知模式,思考問題的方法,觀察力的培育等等。如果父母有時間單獨對孩子進行教育,肯定比一個班的老師對多個孩子教育要好得多。特別是中國的幼兒園往往老師是不夠用的,一個老師要帶很多個孩子經常會出現照顧不周的情況,這是現實決定的。

小明有一個學生是幼兒園的園長。他告訴小明每當三歲左右,孩子入托的時候,在前一個月幼兒園得抽掉所有其他班的老師都去小班幫忙。原因是前一個月孩子基本都處於哭鬧的狀態,常常坐臥不寧。有時候不得不每個老師抱一個小孩,來進行安撫和安慰。從這點也可以看出多數孩子在三歲離開父母仍然感覺到適應不了。

因此,總結以上三點可以看出,如果父母有充裕的時間,並且具有基本的幼兒教育的常識。能夠陪護孩子到五歲是更好的,他們能夠帶小孩去觀察自然,帶小孩認知世界,觀察世界。識字,算術,學習基本的思維方式,閱讀,聽音樂,跳舞,並且能夠慢慢地培養孩子和其他孩子的互動。如果能做到以上這些,那麼當然父母的陪伴比幼兒園的陪伴更好。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三體的秘密》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6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趙小明心理團隊



不會的、

我家孩子一月份生的,三歲八個月上的幼兒園,今年小班,加上生二寶九月範圍內很是熱鬧,生怕大寶不願去,不過還好,孩子就是早上有時候會鬧一下之後就沒什麼事了,去幼兒園玩的也很好,遊戲什麼都能按老師的做,吃飯穿衣都不成問題,也會自理、中午睡覺也沒什麼事

都說孩子晚上一年好,畢竟大一點他們的理解能力,操作能力都有很大提升,孩子小什麼都不會去的早會有挫敗感,個人認為沒有什麼不好的、我覺得能讓孩子多玩玩挺好的,以後上小學初中高中一連一二十年的學習生涯,晚一年沒什麼事


泛黃的記憶8


我家娃娃才剛滿兩歲就送到幼兒園,剛去那一年,每天回家神情都是呆呆的,現在想到她那時的樣子心還難受的很!因為我一個人實在帶不動了,每天爬六樓,一個人買菜做飯照顧她,身體實在扛不住了。雖然後面五歲多上的小學,年齡在班上最小,但到直到現在六年級,十次考試九次第一,習慣也好……她奶奶從娃娃出生就到處去旅遊打麻將,住到小姑家女婿女兒做飯,從沒主動來照看下我女兒。這麼多年一年到頭,連件衣服都不給娃娃買,壓歲錢就兩百,她沒有錢或者孫子多都理解。關鍵,只有我們娃娃一個孫子,她自己一年有半年都在外面耍度假……偶爾在一起吃個飯,就說女孩長大不用成家立業,(潛意思是不用太多家產留給娃娃),不要太能幹,只要長得漂亮……我都不敢讓娃娃跟她待多了,現在和她女兒經常吵架,不想住一起,聽到我們想買房子,看到我娃娃各方面也很出息的樣子,就想讓我們搬到她附近,好照看她……聽我老公給我說時,心中一萬匹草泥馬奔騰。回答偏題了,但真的很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alice11111


看了部分回答,我想從一個媽媽的角度跟題主做個交流,首先,不要焦慮,也不要擔心,晚一年上幼兒園真的沒有太大影響。

我是一個男孩的媽媽,我兒子是2歲8個月上的幼兒園,當時我著急上班,春季開學就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了,現在孩子上幼兒園大班,這三年來,我通過對孩子進行仔細觀察與對比,得出以下結論,供大家參考。

第一,大部分孩子滿3歲上幼兒園比較合適

我們常說孩子3歲上幼兒園,但是不是所有孩子都在9月份開學的時候整整3歲,那麼晚幾個月也就是快4歲上幼兒園怎樣?完全可以,我孩子的班上大部分孩子就是這個年齡上的幼兒園。這個年齡的孩子比3歲孩子的自立能力更強,語言表達也更順暢,在學校發生的事情能準確回家與家長溝通,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比較省心。

唯一不安的是,這些孩子,初入學時一般情緒反應會比較大,因為他們已經嚐到了在家所有人呵護的滋味,不願意被人管束,就像大人習慣了錦衣玉食,突然要自力更生就有些不適應。

當然,對孩子來說這個過程並不難,只要堅持送幼兒園,多次與老師同學接觸,慢慢就開始適應了。難的是家長看見孩子哭,自己心裡先放心不下。也就是說並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有時候不願意孩子離開自己。

第二,適當晚一點比早一點要好

孩子的成長是一場馬拉松,起跑的早不一定能贏得最終的勝利。而晚一點卻有利於孩子的正常發揮。

我家孩子不滿3歲上幼兒園,孩子當時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初入學倒是沒怎麼哭鬧,但是內心一定是害怕的,我站在窗戶外,看著他靜靜地坐在角落,不說話也不動,回家問什麼也不說,真的很心疼。

事後,我看了很多育兒書籍,才明白,孩子當時的孤立無助是多麼的可憐,因為語言表達不暢,他不能把所有的不安表達出來,反而是積累在內心,就容易產生膽小怕事的性格。而大一點的孩子,因為表達和自理能力強,更容易適應集體生活,對性格有積極的影響。

第三,幾歲上幼兒園並沒有非常重要,重要的是父母的關愛

我很理解這位媽媽的焦慮,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留下遺憾。很多家長總是怕孩子會落後,但是我們要明白,孩子來到世間,是一張白紙,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先天性優勢。父母只有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與支持,讓幼兒順利適應集體環境。那麼晚個一年半載上幼兒園並不可怕。


千轉:職場寶媽,關注家庭成長,探索科學育兒。喜歡請關注我!歡迎在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千轉浮生


家長不用擔心的,有時候孩子上幼兒園是我們父母太焦慮了。我兒子就是四歲上的幼兒園,之前周圍的人總說該上幼兒園了,我們之前一直兩地跑,所以穩定下來了就讓他上了。四歲明白了很多道理,所以在溝通上是沒有問題的。之前要跟孩子講講幼兒園,讓他去熟悉幼兒園的生活。我兒子上幼兒園沒有哭鬧,雖然大一點,但是過渡的很好。就是第二天,第三天有點不情願,但是還是接受的。另外這麼大了,自己能力相對小一點的孩子要好,隨意在幼兒園大小便,穿著什麼的都可以很好照顧自己。不至於每次都特別無助。上幼兒園小有小的好處,大有大的好處,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幫寶貝做好入園準備工作,讓他順利入園。


四季幸福ing


晚上也有晚上的好處,我女兒是九月一號以後出生的,所以讀小班之前先讀了一年託班,在她班上屬於大姐姐。剛開始我也很介懷,覺得會多耗費一年的時間,可是看到後來我寶寶的表現,覺得這樣也挺好。



首先是自理能力很強。剛入園的時候,由於孩子們不適應,再加上生活自理能力有限,吃飯、上廁所、穿衣服都是大問題,老師也忙不過來。這個時候我寶寶的優勢就凸現出來了,在一群勺子都不定拿得穩的娃娃堆裡,她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自己處理。老師們都誇她,家長們也誇,回到家我們也誇,她每天喜滋滋的,自信心爆棚。

其次,學習理解能力強。兒歌舞蹈英語,只要是幼兒園裡教的,她聽幾回就會了,每天到處顯擺,又可以收割無數表揚。有一天,我送她去幼兒園,老師在門口摸著她的頭說:“你女兒特別聰明,所有的歌我一教她就會了。”學期結束的時候,還獲得了“全能寶貝”的獎狀。

最後一點我個人認為很重要,她能表達。我寶寶每天回來都會講一些幼兒園的事情,有時會把老師的情況和話複述給我聽。有一回,她們學校體檢要抽血,老師說不哭的小朋友可以獎勵貼貼,我寶寶忍者疼沒有哭,可是到最後老師忙忘記了沒有發。她特別傷心,可自己又不敢問老師,回來後告訴了我,第二天我就諮詢了幼兒園老師,老師就為自己的疏忽解釋道了歉。紅黃藍幼兒園事件發生後,其實我挺擔心,但看我寶寶能準確地描述幼兒園的生活,也就多放心一點。甚至有其他家長想知道自己寶寶在學校的表現,可問自己孩子什麼都不知道,還來問我寶寶😊。為此,很多家長都很喜歡她。

以前我總認為孩子的年紀相差幾個月差別不大,可有一次我去參加她們學校活動,班上一個比較小的孩子(大概小我寶寶五六個月)從活動開始一直哭到結束,老師家長怎麼哄都沒有用。我就慶幸幸好我寶寶有一定理智,可以聽懂大人的話。

其實,孩子長大後相差幾個月甚至一歲差別不大。就像成人40歲和41歲,幾乎就認為是同樣年紀。可對剛入學的孩子而言,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卻有很大的差異性。這些差異可以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奠定孩子學習的態度。尤其是在剛入學的時候,這些行為習慣和學習理念一旦建立,對今後十幾二十年的學習道路都有深遠的影響。

所以,如果因為一些原因,孩子要晚上學一年,其實也有很多好處的,家長不必太在意。


w李端雲


如果是男孩子晚上一年完全沒問題,我寶就準備明年上學,晚上一年,男孩心裡年齡發育晚,晚上一年好處多,比如在幼兒園學文化課或者做手工,會明顯比其他小朋友學的快,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強大很多,老師也喜歡,如果太小的話老師說的一些話他理解不了意思,感覺總比別人反應慢半拍。

女孩子的話可以提前上或者晚上都沒關係的,一般懂事,領悟能力也很強,自理能力也很好,所以家長可以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選擇早上還是晚上。如果沒有計劃的早上或者晚上了那就順其自然吧,沒必要再讀一次大班。


小鴨子134529846


現在很多人總喜歡問“孩子幾歲了”?一聽三歲後馬上接著問“上學沒有?”如果聽到沒有就表現出很不理解的表情。我很納悶孩子三歲為什麼就非得上幼兒園,上幼兒園做什麼?三歲的孩子自控能力很差,自理能力也差。把他就這樣放幼兒園,少不了挨批評。身邊有好幾個朋友的孩子,有的不到三歲就送幼兒園,結果孩子稍微大一點就特別反感去幼兒園,誰也不知道他們在幼兒園是否是因為經歷什麼導致的。孩子以後上學的時間多的是,我認為晚上一年也無妨,也是在爭取和孩子共處的時間,孩子呆在自己身邊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少。所以別迫不及待的就送幼兒園,在幼兒園能學到的,在家父母也可以教給她,父母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


豔子132911539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間一般是在三週歲開始。但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孩子上幼兒園的時間也不太一樣。有的孩子父母本身就是老師,所以他們讓孩子上幼兒園的時間也比較的晚。他們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在家裡面教孩子。有的年輕父母忙於工作,不得不早一點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有的剛剛兩週,甚至才一週半就送到幼兒園了。我們經常會看到幼兒園的孩子們每天都有哭的,尤其是早晨,大人送孩子到學校門口的時候,孩子總是哭著不肯進去。有的時候看到這一幕,我的心裡也酸酸的。孩子們現在也真的是不容易啊。


我個人的觀點是,孩子晚上一年幼兒園,他並不影響什麼。主要是有人帶孩子就好。其實孩子在幼兒園裡學到的東西,在家庭裡面同樣能夠學到在學校裡面學到的東西。比如說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東西,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現在的孩子都非常的聰明,我們作為家長,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們就在與孩子溝通交流,一直在教孩子說話以及認識各種各樣的東西。所以說作為父母來說,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不管我們再忙,再辛苦,對孩子的啟蒙教育是一定要做到位的。

孩子剛上幼兒園,如果年齡低於三歲的話,會有各種不適應的情況出現。有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剛入幼兒園就會鬧病,第三歲的孩子上幼兒園幾乎是找老師們帶看孩子而已。三歲之前孩子,在接受各種東西,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尤其是家裡面有二胎的,老大還可以帶領老二一起學習。他們學到的,也不比在學校學的差。所以說家長們不必擔心孩子上幼兒園玩,會影響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