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不上班,只在家帶孩子是一種什麼體驗?

慵懶小調1987


我孩子五歲了,我不上班有五年了。中間有兩次出去上班的經歷,最終還是又迴歸家庭。

本來我婆婆說幫我帶孩子的,後來,種種原因,帶不了,我只有自己帶,其實當時還有一個選擇,把孩子放到農村老家去。我本能的不同意,我老公有些拿不定主意,但是,孩子養了幾個月之後,我老公也堅決不提送回老家的話了,因為有感情了,不捨得了。

現在回頭看,孩子三歲前,真的是,很幸福,又特別煎熬。

幸福是因為陪著孩子,可能是因為個人原因,我很喜歡小孩,我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特別開心,每天很認真的拍照,拍視頻,寫日記,記錄孩子的成長。累並幸福著。

焦慮是因為,得不到認可,也擔心自己三年後找不到工作——辭職前也不是什麼職場精英,再耽擱三年更完蛋。

就這樣幸福且焦慮著,孩子三歲了,送幼兒園和我找工作是同時進行的,那段時間,我幾乎要崩潰了,孩子分離焦慮,我要適應新環境,兩種壓力一齊來,真的精疲力盡的感覺。所幸熬過去了。

而接下來,我受到的挑戰是我沒想到的。以前孩子小,全職在家,別人說什麼我不在乎,我老公理解就行了。他不僅不埋怨,還幫忙幹家務活。

我上班了之後,因為上班時間很機動,不忙,家裡很多事我可以兼顧,就是工資少點。我老公開始有意無意說我工資少,尤其吵架的時候,拿這個戳我的痛處。

我當然不服氣,我換了一個工作,工資倒是多了,但是開始朝九晚五坐班,週末只休一天,家裡很多家務活顧不上了,他又開始抱怨我不顧家。

更讓我心痛的是,孩子下午放學我們夫妻倆沒人能接他,託管機構的老師接,接過去,有小朋友玩就玩一下,人家都走了,他自己坐在小板凳上等,無數次說,"媽媽能不能早一點接我,媽媽能不能別等到天黑再來?"

早上更難送入園,哭,拉著衣角哭,抱著大腿哭。晚上見到我之後,隨便一件小事都能讓他哭起來,一個小時之內能哭三場。所有人都在指責他,批評他,說他嬌氣,說他不堅強。

我很心痛,也很生氣,更生氣的是,孩子在幼兒園吃早餐和午餐,不包晚餐。做晚餐的任務交給我老公,他有時候做,但有時候有事,做不了,我們就吃快餐,後來發展到,頓頓吃快餐。幾個月下來,正長身體的孩子,沒胖反而瘦了。

孩子的很多能力也在退步,就拿早起穿衣服這件事來說,明明可以開心的學起來,但是就是為了向媽媽要安慰,撒嬌,非讓媽媽幫著穿。我跟他說,我愛你,並不體現在幫你穿衣服上,每個小朋友都要學會自理。

這話我自己說著都心虛,我愛他體現在哪兒呢?整天見不到媽媽的影子,能見到媽媽的那點時間:早上,媽媽不停的催他,快一點,快一點,我上班要遲到了。以前的歡聲笑語不見了,他哼哼唧唧哭,聊天也聊不成了,上學路上只說"不要哭了不要哭了",連兒歌也不唱了。晚上,媽媽還有家務活要做,什麼都能推,每天的衣服總要洗吧?碗總得刷吧?他叫媽媽,媽媽永遠在說,"等一下等一下"。這時候說"媽媽愛你",多麼蒼白無力!

與此同時,機緣巧合下,我寫了幾篇關於育兒的文章,發表了,掙了點稿費。我十分激動,一是能掙錢,二是,終於又有一件事能證明我的能力了。

我再一次選擇辭職,這一次底氣足了些。

我終於明白,實際上,我全職這幾年,對孩子的關注很多,為了養好孩子,我學了很多育兒知識,也有很多思考和探索。我其實是在進步的,只是我不知道而已。我告訴自己說,你看別人都上班了,你怎麼能不上班呢?可是,我忘記了,別人都有後盾,家裡老人幫著忙,不管帶的好不好,總是孩子的親人,總是孩子的依靠。我衝出去上班之後,我的孩子只有他自己,託管機構成不了他的依靠。

至於我老公,他就是一個普通的男人,有很多事能證明他算得上好男人,好爸爸。只是,眼見即為實,大部分時候,他不會上升高度的去思考問題,看不透問題背後的關聯。我不怪他,我怪自己太要強了,孩子養好的同時,非要把錢也掙了,哪一樣都不想落人口實。


貝多星光營


您好,很高興有機會回答您的提問,並且希望我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在家辦公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因為它最直接就代表著和外界的信息隔離,甚至誇張的說明天陰天或者下雨跟自己都沒有什麼關係了,然後如今流行什麼,行業的各種信息也再也沒有任何來源,這就意味著再次工作時候就不僅僅是從頭開始,而是從負數開始了,畢竟也不是畢業大學生,青春也不再了,學習能力也會隨之下降,別的公司也不願意要了,都同樣水平的情況下大家更願意要大學生啊。所以第一點就是3年不上班,就意味著把自己再就業的能力廢掉,也是一種伯仲取捨。

另外,在家意味著家務所有的事情要一個人承包,而且單調無味的工作每天都做起來就會越來越反感,更何況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誰也不想管,但是如果自己在家又不得不管,甚至還會有點責任感,倘若自己做不好就會感到內疚,在心理上壓力肯定比工作更加大,身體的勞累程度上也別想著有多輕鬆了。

最後,就是家人的態度,一般情況來說他們是很難理解在家做家務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所以如果家庭有什麼事情,大多別人只會責怪,完全不理解,這也是很多家庭主婦最苦的地方。因此,不是在家做個全職太太就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也別想著有人養就熬出頭了,也許壞事在後面呢,倘若真的有一天選擇在你面前,那麼一定要慎重考慮!


孕媽學堂


作為一名一歲半的寶爸,我深知全職寶媽的辛苦。全職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作,不能曠工,不能請假,沒有團隊配合必須獨立完成工作。


請假設下,當你晚上入睡以後被人叫醒6次,你的心情會怎樣?哺乳期的寶媽們就是這樣的,她們夜間要多次起來哺乳,聽很多寶媽說過,她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可以完整的睡上6小時。哺乳期的寶媽們自己生病了只能硬撐著不能吃藥,遇到想吃不健康的美食也只能放棄。


她們既是醫生,當寶寶身上長了紅色的疹子,她們很快能分辨出來是溼疹還是熱痱子,應該用什麼藥物治療。


她們既是營養師,寶寶什麼月份要補鈣,什麼月份要補DHA,她們比誰都懂。

她們既是廚師,剛吃輔食的寶寶對食物很好奇,他們喜歡品嚐不同口味的輔食,這時候寶媽們的廚房就變成了魔法廚房,她們總是能在廚房裡變出多種各樣的輔食,在此之前她們可能還不會做最簡單的家常飯。

她們既是24小時不能離崗,寶寶隨哭寶媽就得隨到,小寶寶們還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需求的時候,大多都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需要,所以當寶寶哭,無論寶媽在幹什麼,即使是在入睡中也會突然醒來,看看寶寶是餓了還是要換尿不溼。

我要對所有的全職媽媽們說:“你們辛苦了,愛寶寶的同時也要多愛惜自己”我要對所有全職媽媽的丈夫們說:“要多體諒在家帶娃兒的媳婦兒,她們真的不容易,如果某天她發脾氣了,那一定是她太累了,請不要對她也發脾氣,你要多抱抱她,擁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這就是全職媽媽,她們在事業最有發展的年華里,選擇放棄迴歸家庭,在家裡奮鬥更辛苦更艱鉅的工作。


春笑


我做了不止三年的全職媽媽,而是十年。 我是一個事業狂,從沒有想到去做一個全職媽媽。但有了孩子以後,不想麻煩父母和公婆,只能我一個人帶。並且當時的身體條件幾乎可以用病入膏肓來形容,但要強的我,還是咬著牙,拼著命,想把孩子撫養長大。 回想起來,腦海中只剩了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

"哇哇哇,哇哇哇……"正在衛生間打掃衛生的我,突然被外面傳來的哭聲嚇了一跳。想以最快的速度衝出救外面的那個調皮熊孩子,卻發現衛生間的門只能開一條小縫,無論如何也打不開。我仔細一看,才發現搗蛋孩子把他的小自行車弄倒了,卡住了衛生間的門。他自己跑到廚房玩水,弄得大冬天棉衣都溼透了,於是哇哇大哭起來。


但開不開門,我出不去。老公上班剛走,想給他打電話,手機沒在身邊。讓熊孩子幫我去拿手機,但他只知道扯破喉嚨大哭,根本聽不到我在說什麼。最後逼得沒辦法,我徒手爬上了衛生間最高處的小窗戶,用僅有的一個鉗子打碎了玻璃,從窗戶中鑽出來,冒著生命危險,跳到了滿是碎玻璃的陽臺上,顧不上被玻璃劃破的多處傷口在滴血,就以最快的速度衝向還在哇哇大哭的孩子,一把把他摟在懷裡……


第二件事:

"你去把她叫進來,我跟她說,自己的事情還讓別人幫她跑啊?" 正在婆婆家院子裡陪孩子玩的我,還是聽到了屋裡那聲低沉的怒吼,然後愚孝地老公就乖乖地把我叫進去了。當時要辦一件手續非常繁瑣的事情,但我自己要一個人帶孩子,身體又差到可能隨時面臨生命危險的境地,我根本沒有時間與精力去辦那件事情。公婆退休在家沒事,但為了讓他們輕鬆些,我並沒有指望他們幫我帶孩子。


而婆婆只知道心疼自己兒子要上班還有要去辦手續,於是就責怪我不自己去辦。一向堅強的我,那是第一次在公婆面前留下了委屈的淚水。儘管知道我的真實處境以後,婆婆也沒再說什麼,也幫忙去辦事情。但這是我心裡永遠過不去的坎!


我是香草珠兒,

心理成長,心靈提升,我們一路同行!


香草珠兒


三年不上班在家帶孩子的感慨確實挺多的,開心與累並存。我是和老公在高中就認識了,一直談了十幾年走上了婚姻的殿堂。之前一直在上班,後來回來結婚了,年紀也大了,家裡人就催說著趕快生個孩子,年紀大了生孩子比較困難。


後來結婚就馬上備孕我家小寶。懷孕以後不敢吃這吃那的,以前我真是個吃貨。不敢用化妝品,怕對寶寶有害。後來生了寶寶,出了月子就開始帶孩子,大部分時間是我一個人帶的。剛開始的時候什麼都不懂,沒奶水,學著網上自己擠奶水。孩子總是晚上哭鬧,經常整晚也睡不好。但是看著孩子的模樣,更多的只是疼愛。


孩子到了兩歲時,特別調皮,跑上跑下的,怕孩子受傷,怕孩子發育不好等等,到最怕的還是怕自己教育不好。



慢慢得,我成了別人眼中的婦女級別,不化妝,怕傷害到孩子。不怎麼買衣服,反正買了也會被孩子弄髒。但是這一切,雖有抱怨,孩子一句媽媽,心就全部融化了。

現在,孩子也過了調皮的二歲,三歲也開始懂得關心媽媽,每次我幹家務,孩子總會在後面幫我。平時,我也會看書充實自己,等孩子在大一點,我還是可以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其實啊,要我說,帶孩子是心酸,迷茫,痛苦,累,但最寶貴的心得就是開心。前幾天看了媽媽是超人的綜藝,其實,每個媽媽又何嘗不是超人!


豆子媽媽育兒經


我也是一位全職媽媽,已經快7年沒正式的出去上班了,在老大3歲上幼兒園的時候出去工作了將近快一年,最後還是迴歸到全職媽媽的行業,因為孩子要接送還有周末需要照顧,沒辦法繼續上班,說真的之前有段時間我一度厭倦了家庭主婦的生活,每天都是圍著孩子.菜市場和廚房轉,但自從生了老二,剛從醫院回到家時,看見老大在再看看懷裡的二寶覺得這幾年的陪伴都是值得的,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能見證他們的每一個第一次也是一種幸福!


二胎媽媽錄生活


說說我身邊的人的親身經歷吧。一個同學畢業就結婚,結完婚就生孩子,懷孕的時候因為反應大就辭職了,到現在孩子兩歲多了,因為婆婆沒讀過書,帶孩子的方式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所以同學將近三年的時間裡一直親自帶孩子。這種生活狀態不好,脫離社會太久,跟我們同學聊天時有時思想跟不上,滿腦子都是孩子。而且她們和婆婆住在一起,只靠老公一人掙錢養家,老公的收入又差強人意,無形間增加了家庭矛盾。同學想買衣服或是化妝品,老公就說你自己賺錢去買啊,婆婆也老是陰陽怪氣的拿話嗆她。幸虧她脾氣好,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就裝作看不見,哈哈。前段時間為了不讓別人說閒話她去附近找了個工作當臨時工,工資少的可憐,又累得半死,自己還要準備考公務員,所以幹了一個月就辭了。每次聽她說到家裡的事我都很扎心,不工作還不是為了孩子,孩子是兩個人的,憑什麼要她獨自面對千夫所指,若是沒有孩子,憑她的能力可能已經做上部門主管了。唉,也許這就是生活吧,畢竟我們只是小人物,沒有有錢人活得瀟灑,我們只是為了生活而奔波的最平凡的人,處處充滿著勞累與無奈。卻不想孩子受到一點委屈,這也是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要把最美好的世界留給孩子。


玉軫星廬


3年不上班,只在家帶孩子是一種什麼體驗?

我已經在家5年了,生了倆娃,老大4歲多,老二1歲多,倆男寶寶,淘氣的很,有時候就讓人抓狂。



在家帶孩子的媽媽

在家帶孩子的全職媽媽,說的很好聽,全職,意味著不是兼職,其實身兼數職,家庭、老公、孩子,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親子教育,再加上親戚朋友之間的走動,內容很豐富,過程很累人。需要很好的時間協調能力,才不至於成為怨婦。



我的全職體驗

不想整虛頭巴腦的“累並快樂著”、“很累很幸福”,我想說的是,別放棄自己的夢想,別放棄自我成長。如果你是全職媽媽,請一定給自己時間充實自己的業餘生活。帶娃的間隙,我做過多種兼職,也考取相關職業證書,並且成為社區的“金牌母嬰顧問”,每次舉辦活動我都會參加。

那些每天抱著孩子,在廣場上東家長西家短的媽媽們,諮詢完畢後都會很納悶的問我:“你也在這個小區嗎?平時怎麼沒見過你”?

總之,帶娃辛苦,也很累,關鍵看你想要遇見怎樣的自己,全職媽媽也可以很優秀,比如,正在讀這篇回答的你!加油!

國家級育嬰師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 致力孕期、產後、0~3歲寶寶護理知識分享 (已開通維權騎士)

IF枕邊育兒


三年不上班,只在家帶孩子是一種什麼體驗?談談我自己的體驗吧!

沒有寶寶之前一直在外地工作,習慣了有工作忙忙碌碌的日子,每天睜開眼睛就知道今天需要做什麼,那種感覺雖然每天的神經緊繃著,但是卻非常充實。


有了孩子之後一切都變了,很多原因雙方父母不能給我帶孩子,只有靠我自己,一下領略了當媽的原來如此不容易。寶寶小時,父母都不在身邊,對育兒經驗的掌握幾乎空白,遇到問題只能在電話裡諮詢母親。最讓人難受的是每天睡不夠,半夜孩子一哭就得趕快提起精神一陣折騰,一天晚上能折騰好幾次。第二天當孩子睡覺時還得趕快洗洗涮涮。每天家裡一片狼藉,自己一個人吃飯都困難。

孩子不到五個月,我實在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了,搬到父母家去住,這樣我便有了一點自己的時間,但是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我便在家裡待的心慌,感覺不工作像失去了自我,人生沒有方向了。但是那時候孩子還在吃母乳,我只能做些離家近,輕快,併兼顧孩子的事情。斟酌好久,最終選擇了賣服裝,我是個自己能做得了自己主的人,說幹就幹,在附近鎮上租了20平方的門頭房,舍下孩子三四天去南方服裝批發市場進貨。



從那以後我有了自己的一個事情做,父母親很多時候帶著孩子在我的小服裝店,這樣我即能做生意掙點錢又能照顧孩子,感覺一下子又自信起來。雖然這次的小創業最終因各種原因沒做起來,但那的確是當時的權益之計。

我做不了全職媽媽,我喜歡工作,工作中的忙碌跟一個人照顧孩子時間的忙碌不是一個概念。工作能讓我心裡踏實,有歸屬感,我愛我的孩子,但不是每時每刻都陪在身邊就是愛,愛的形式也可多方面體現。也許每個人對於自我價值觀的體現認知方式不同,我個人是想通過工作來找到自我,找到自信。所以我不能待著,何況三年。



默陌瞭然


我懷孕後孕吐反應嚴重,從那時候開始就辭職在家,直到孩子上幼兒園才重返職場,中間帶孩子4年多,而且完全是一個人在家帶孩子,這種體驗,很有衝擊力,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累,身累,心更累

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是我一個人負責,一歲前孩子必須抱著睡,即便是睡的特別熟,一放到床上他馬上哭醒,這個問題幾乎折磨死我,整天休息不好,精神恍惚。一歲後慢慢好一些,又要開始給孩子加輔食,本來就不會做飯的我,一下子挑戰就來了,經常手忙腳亂的。

就這樣的情況還算好,我最怕的是孩子生病,一個人帶孩子去醫院,掛點滴的時候孩子各種不配合,為了安撫孩子情緒,我帶著晾衣杆綁在身上,揹著孩子在醫院走廊裡走來走去。身體上累一些當媽的都能接受,最焦慮的是孩子生病的各種擔心,看著孩子鼻塞恨不得自己幫他呼吸,孩子蔫蔫的沒精神,就像我的魂兒也被抽走了。

二、容易產生語言障礙

因為長期一個人在家帶孩子,整天跟著孩子咿咿呀呀的說話,沒有人交流觀點,逐漸喪失了語言習慣,產生說話障礙,當然,不是說不會發聲了,而是說話時,經常會忘詞,或者詞不達意,甚至邏輯不通。這可能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孕傻三年。

三、那些帶孩子的日子讓我重新過了一次童年

雖然說了很多帶孩子對我的負面影響,但是必須重點強調一下,帶孩子的日子,就像我自己重新過了一次童年,我們一起開心的玩鬧,過家家,一起去公園坐纜車,玩蹺蹺板,坐滑滑梯。孩子讓我變得單純起來。

回頭想想帶孩子的那4年,很多人說是熬過來的,但是任何一種選擇的背後都不是後悔,而是應該盡情的享受,我很珍惜那段時光,但不想再重來。現在我要重新開始新的職場生活,這是所有女性必須面對的,千萬不能因為帶孩子與社會隔絕,從而產生膽怯的心理,就不敢再踏入社會。


千轉:職場寶媽,關注家庭成長,探索科學育兒。喜歡請關注我!歡迎在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