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以色列旅遊,始於《上帝之子》的電影,讓我重新認識了以色列

被以色列吸引,始於一部電影《上帝之子》。這位偉大猶太人帶著苦難的人們從埃及逃離,在應許之地迦南建立了自己的城邦和國家,希伯來人在流著牛奶和蜜的地方繁衍生息。一路雖為艱辛,卻一直有希望的火燃著。

約旦以色列旅遊,始於《上帝之子》的電影,讓我重新認識了以色列

翻開城市列表

第一吸引我的是拿撒勒,位於以色列北部是,歷史上加利利地區,是以色列最大的阿拉伯城市,有很多的教堂修道院,清真寺,都集中在老城,而且是中東建築風格。

約旦以色列旅遊,始於《上帝之子》的電影,讓我重新認識了以色列

耶穌少年生長的地方,有中東最大的天使報喜堂。據說這裡是天使告知聖母瑪利亞懷有上帝之子耶穌的地方。

約旦以色列旅遊,始於《上帝之子》的電影,讓我重新認識了以色列

天主報喜堂是拿撒勒最受矚目的建築,是當今基督教世界最重要的禮拜堂之一。

牆上有天使、瑪利亞及四福音書作者的雕像。四福音書是分別由耶穌基督的門徒馬太(瑪竇)、約翰(若望)以及彼得(伯多祿)的門徒馬可(馬爾谷)和保羅(保祿)的門徒路加寫的四部介紹耶穌生平事蹟的書,是新約聖經的第一部分。馬太、約翰、馬可、路加也因此被稱為四福音使徒。

約旦以色列旅遊,始於《上帝之子》的電影,讓我重新認識了以色列

教堂是華麗和樸素的結合體,復古的石臺和新鑲嵌的金壁浮雕相得益彰,美輪美奐。

本人雖不是教徒,也應朋友之邀,參與過幾次聖誕的晚會。

加上對那部電影的影響,受到很多的鼓舞。

相信愛與付出,善良會得到保護,只要有一定目標,會吸引到全宇宙的力量,並集結這種力量,一定會如願。

是一種正能量的體現,就如耶穌帶著大家馬上就要離開埃及,前面有紅海,後有埃及追兵,而耶穌用一己之力,竟然把紅海中闢出一條路,那便是通往應允國度的幸福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