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港口整合提速

廣東港口整合提速

廣州港作為整合主體之一,已陸續和珠海港、東莞港、佛山港等港口簽署合作協議;而深圳港東西兩大港區各自整合已在推進中,而且香港和黃與香港現代貨櫃實際持有鹽田港和大鏟港65%-73%的股權,同時招商局集團控股蛇口港並參股赤灣港,將兩者納入了香港的航運體系。從企業層面來看,深港組合港其實已經形成。

儘管如此,各港口門派林立,競爭複雜,如何在大灣區背景下進一步集聚資源、提高整體競爭力?值得深入關注。

7月,廣東省港口資源整合再次被提上日程。作為全國港口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廣東省各港口雖發展迅速,吞吐量在全國排名靠前,但是內部同質化競爭也較為嚴重。因此整合港口資源,發揮優勢,互補短板是廣東省目前港口發展的一大重要思路。

在過去幾年間,港口間的合作也已率先展開。廣州港作為整合主體之一,已陸續和珠海港、東莞港、佛山港等港口簽署合作協議,以推動港口資源整合和協同發展工作。“港口整合其實謀劃和籌備很久了,在近幾年更加積極一些。” 廣州航海學院海事學院院長唐強榮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然而整合並非易事。各港口的功能相似,重疊度較高,雖有政府政策作推手,但由於涉及各大企業資源,整合仍要以市場化的方式進行。

記者綜合採訪獲悉,從整合方式來看,廣州港與其他各港口間要重新根據自身特點進行定位和分工,互相配合。此外,為進一步避免惡性競爭,廣州港還可以利用腹地城市的資源和其他的合作港口相互提供便利。最重要的是,港口資源整合並不僅僅是各港口在貨物運輸業務間的分工,廣州港在推動港口整合的過程中,更要集合各港口力量,加快集聚航運資源,發展航運服務業、現代物流業等新業態,以對接大灣區的建設。

粵港口競爭大於合作整合需平衡各方利益

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65.42億噸,同比增長2.4%;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2104萬TEU,同比增長5.4%。廣東以8.6億噸貨物吞吐量和2735萬TEU集裝箱吞吐量的成績排在全國第一,分別同比增長9.0%和5.1%。

按城市細看,在貨物吞吐量全國排名中,廣州港以2.9億的吞吐量排名全國第一;在集裝箱吞吐量全國排名中,深圳港、廣州港分別位列第2、第3,同樣總體處於全國前列。另外,在很多城市貨物吞吐量增速明顯放緩的情況下,廣州港、惠州港、江門港和中山港的增幅達兩位數,分別為10.3%、22.4%、10.8%和76.9%。

但是,在“一城一港”的建設模式下,這些港口地理位置相近,角色和功能重疊度很高,同質化競爭嚴重。“現在各港口競爭大於合作,大家都集貨運、倉儲、集裝箱業務於一身,都在爭貨源。” 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教授、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考慮到現在中國出口的形勢比較嚴峻,珠三角的貨物量呈下跌趨勢,“但又有那麼多功能重疊的港口,這對於融合發展來說是不利的。”

此外,除了貨物運輸業務以外,各港口的現代物流發展和航運服務業發展也比較緩慢。廣州南沙港在今年還出臺了《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促進航運物流業發展扶持辦法實施細則》,扶持辦法主要分為總部企業、非總部企業、物流、倉儲、航運服務、人才等多個方面,最高單項獎勵金額達2000萬元,以加快聚集航運資源,促進航運物流業的發展。

為整合廣東省港口資源,更好地促進各港口發揮自身優勢並加強配合,7月,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透露,經多次徵求部門和地市意見,已形成了《廣東省港口資源整合方案》(稿)。整合方案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為主的原則,提出以廣州港集團、深圳港口集團(深圳市內部整合組建)為兩大主體,分區域整合沿海14市及佛山市範圍內的省屬、市屬國有港口資產。

目前,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正結合廣州市與珠海、佛山、東莞、中山等市前期協商工作情況,對整合方案作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並且將盡快上報廣東省政府。

對此,林江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裡,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整合規劃非常重要。“在交通方面,大灣區裡已經規劃建設了高鐵、大橋、公路,剩下的就是海運的港口和碼頭了,如果在海運還是各自為政且相互競爭的話,和大灣區的融合的理念是不符的。”

而由於港口間存在競爭關係,且涉及多方利益,整合商談過程中將遇到重重挑戰。“目前的談判還是很艱苦的,如何平衡各方投資的比例、佔股的比例等,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鄭天祥對記者說道。

應以市場手段整合各港口功能再分配

從整合途徑來看,受訪專家均對記者表示,要採取資本化、市場化的方式“溫和”地進行,而不是過度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硬性地整合。“通過增資擴股、參股等方式(整合),以平衡各方的利益,這也是國際上不少港口整合先例所採取的傳統模式。”唐強榮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若以收購這樣較強硬的方式來進行整合工作則不是明智之舉。“收購是一個市場的行為,背後有政府在推動,我認為這樣做的效果不太好。”林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

從廣州港的角度來說,要如何增強自己在整合其他港口資源中的說服力,並且以溫和的方式完成難度較大的整合工作呢?

廣州港和省內各港口的合作在過去幾年已有苗頭。在2016至2017年間,其已經陸續與東莞港、珠海港等港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打造組合港。廣州港與東莞港務集團將以共建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穗莞航運體系;而廣州港和珠海港將在碼頭業務、大宗散貨物流配送以及融資租賃等方面開展多方位合作。

先前的組合港合作有助於港口間分別重新定位和分工,與港口整合的思路相符,港口間可以以貨物類別進行功能區分。此前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便表示,大灣區整合以後,散貨(如煤和礦)的運輸要更好地利用高端港和深水港。“以珠海高欄港為例,因珠海製造業不是特別發達,所以我認為大型散貨可以到高欄港去,然後廣州港可以和它做一個很好的配合。”

除了貨物類別外,在多個港口都同樣以集裝箱運輸為主要業務的情況下,也可根據集裝箱貨值和貨品性質的不同來對港口進行分工。林江認為,有些貨物貨值很高,或者對運輸時間特別敏感,各港口可以根據自己本身貨物的情況來給自己定位。“比如南沙港可以處理貨值比較高的集裝箱,東莞處理稍微低一點的,收費也不一樣,給客戶選擇。”他說道。

另外,幾大港口集團還可以共同參與到港口碼頭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中來,以緩和競爭關係,並提升效率。鄭天祥向記者舉例稱,招商國際順德建了一個新港,本來是想吸收附近的貨源,但隨後廣州港取消了順德到南沙的運輸的收費,便把順德新港的作用減小了。“廣州、佛山、中山又簽訂了協議共建南沙港四期,因此順德新港無法爭取到貨源。可以考慮把順德新港的股份給回廣州港,共同合作。”

同時,鄭天祥建議,東莞也可以參與到南沙港四期的建設中,南沙的貨源主要來自於東莞,“虎門二橋開通後,不到半小時,東莞石龍、石灘的貨物就能運到南沙,直接出海,就不必運到蛇口港或者香港港了。”他說道。

各港口的腹地城市也可根據自身情況為合作的港口提供資源。鄭天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則表示,以東莞港和廣州港的情況為例,東莞港現在沒有足夠的土地,要到廣州的增城區要地。而廣州港運輸的都是來自東莞的勞動密集型的貨物,雖然從廣州港出口到歐洲速度快、成本低,但只有單一的出口,沒有進口。“建議增城在港口整合中可以參股,而東莞可以開闢與中歐、中俄貿易的門戶。”他認為,這樣一來,東莞港和廣州港都能解決各自的問題,且經濟效益翻倍。

不過,港口整合不止停留在功能分工的層面。“如果廣州港以重新定位港口分工、規避惡性競爭的理由去和各個港口談合作的話,可能說服力還不夠強。”林江認為,港口並不僅僅是貨物運輸的平臺,港口整合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以整合來加快航運資源的集聚。

作為廣東省表現最好的港口之一,廣州港也正發展各種新業態。以南沙港為例,南沙港的平行整車進口業務發展迅速,已成為全國第二大平行汽車進口口岸;南沙港的郵輪業務也穩居全國前三;此外,其跨境電商業務BBC進口額在2017年達到了71.7億元。這些都是省內包括東莞港、珠海港在內等港口所缺乏的。

“廣州港要拿出自己的成績單,說服別的港口,港口整合只是第一步而已,目的是要把航運上下游的資源都整合起來,共同發展航運服務、金融、租賃等業務,以對接大灣區的建設。”林江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