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林業指揮部17號信箱│攀枝花林業系統形成

1964年,鑑於國家經濟建設中木材生產供不應求的狀況,為保障大三線建設中攀枝花鋼鐵基地建設對木材的需要,林業部開始籌劃金沙江林區開發建設。

金沙江林區包括雅礱江流域、金沙江渡口市(攀枝花)以上部分,瀾滄江靠近金沙江部分,範圍涉及雲南、四川兩省。當時金沙江林區是國家重點林區之一,其森林資源僅次於東北,位居全國第二。

渡口林業指揮部17號信箱│攀枝花林業系統形成

1965年9月,國家批准建立金沙江林區指揮部,並將其例入西南三線建設會戰序列,郵箱代號12號信箱。

指揮部由金沙江森工管理局、西南施工總隊(基建工程兵13縱隊)、西南設計總隊共3個地師級單位組成,林業部一位副部長出任指揮兼黨委書記。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林區開發建設基本處於停滯,1968年11月決定撤銷金沙江林區,所以金沙江林區指揮部實際上只正常運作了一年。

1969年1月,會戰指揮部所屬林區及企、事業單位分別下放給四川、雲南兩省。


渡口林業指揮部17號信箱│攀枝花林業系統形成

其中下發給四川渡口地區的有:拉姑林業局(12號附4號信箱)、鹽邊林業局(12號附7號信箱)、西南林業施工總隊第四工程處(12號附21號信箱)、指揮部駐渡口辦事處(12號附35號信箱)、汽車運輸公司、林業機械大修廠、木材綜合加工廠共7個企事業單位。這些單位又由當時四川省革命委員會批示劃歸渡口市領導。

1969年8月,渡口市組建了渡口林業指揮部,對外代號17號信箱。

渡口林業指揮部17號信箱│攀枝花林業系統形成

上個世紀70、80年代,渡口林業指揮部對所屬單位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

1970年3月,撤銷了林業汽車運輸公司,將所屬一、三車隊收歸指揮部直接領導;撤銷了原金沙江會戰指揮部駐渡口辦事處。

1972年,撤銷林業第四工程處,將大部分人員轉給攀枝花鋼鐵公司,一部分人員組建成房建營。

1976年1月,建立了渡口市林業科學技術研究所。

1976年,撤銷拉姑林業局(因林權問題)。

1978年9月,建立了渡口市經濟林木處。

1979年1月,根據市政府的決定,將林業機械大修廠劃給渡口市機械工業管理局。

1979年12月,經四川、雲南兩省商定,將格里坪木材綜合加工廠,包括設備、物資和人員全部移交給雲南省管理。

渡口林業指揮部17號信箱│攀枝花林業系統形成

1980年5月,成立了渡口市木材公司,後改稱渡口市林產公司。

1980年9月28日,撤銷渡口林業指揮部,改建為渡口市林業局,負責渡口地區的造林、營林和森工生產等業務的指導工作,渡口市所屬林業單位歸市林業局領導。

1984年8月,渡口市政府決定將鹽邊林業局下放給鹽邊縣管理。

1984年11月,四川省林業廳將普威林業局下放給渡口市管理。

1985年4月,省政府批准在本市設置20個木材檢查站,作為林業部門的派出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