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

中國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絕不僅僅在漢字的種類繁多和結構複雜,更重要的是,文字能夠深刻影響思想。二十世紀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大師馬斯洛曾經說過:“我們每天說話寫字,都需要有意無意地使用到文字。人類在說出或者寫下一個文字之前,他的意識中一定會快速加工他想要說出的東西,有時候這個過程人們能夠意識到,有時候不能。就是這個過程,在無時無刻地影響著人類的意識和思維。”例如,漢字最初是象形文字,是古人將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景象和腦海中的抽象圖像,總結出來,繼而創造出來的文字。比如“魚”字,甲骨文中的“魚”和現實中魚的形狀非常相像,經過幾千年的演化,到了今天,“魚”字已經和古時候的象形文字大不相同了,然而每當人們看到“魚”,依然會很快地在腦海中閃現一下自然界魚這種動物的樣子。

文字和圖像對思維的反作用,是非常廣泛而深刻的。再比如“勇”這個字,對於不認識這個字的人,他即便看到了這個字,也不會產生任何聯想。然而對於認識這個字的人,看到它時,就會有意或無意地進行一些初級聯想甚至深層聯想。例如,有些人會聯想到勇敢和勇猛,這種聯想就屬於初級聯想,與這個字的本身意義差不多。還有一些深層次聯想,例如將“勇”和陽剛、男子氣概這些意象聯繫起來。這就是文字對思維的反作用,有了這種反作用,人們只要一看到這個字,就會反射到與之相關的景象上去,久而久之,就會深刻地影響人們的思想。比如,當一個雖然沒有被別人看見,但是已經被別人形容為勇敢的男人,這種形象,就會先入為主地滲透到別人的意識中,那麼,雖然這些人還沒有看到他,也已經會用正面的心態和思維去面對他了。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

大圖模式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

大圖模式

正是由於每一個漢字,都對講漢語的人們,有著如此深刻的影響,所以歷史上也曾出現過,一些漢語言文字學家,在一些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發明了一些符合當時歷史趨勢的新漢字,但是卻引發了許多人的不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可能就是劉半農了。劉半農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漢語言文字專家,出生在江蘇一個富有的知識分子家庭。劉半農的祖上,有不少出類拔萃的人物,有的在江蘇一帶當官,有的在當地經商,因此到了劉半農父親這一代人,家庭條件已經非常優越了。旁的不說,僅僅劉半農家族居住的房子,在蘇州都是首屈一指的。“蘇州劉氏三千戶,一家獨佔三百戶”的描述,就是形容劉半農家族的。雖然有些誇大的成分,但足見當時劉家的影響力。

一八九一年,劉半農出生後,父親格外疼愛這個兒子,就為他花費重金,僱傭和聘請了當時蘇杭地區一些一流的人物。由於劉家非常注重教育,對教育有很深刻的理解和心得,深知在孩子七歲之前,都處於智力飛速發展的時期,如果在這一時期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智力,那麼更有利於之後的培養。當年,僅僅是保姆,就為劉半農僱傭了三位,更重要的是,這三位保姆,都是精挑細選中選出來的,這些保姆,不但要有一些文化,能認識字,還必須有一顆虔誠和善良的心。劉家人堅信,如果讓劉半農生命中的前兩年,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一定會對他的人格,造成非常正面的影響。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

大圖模式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

大圖模式

後來,劉半農依次進入了當時蘇州地區最好的私塾,接著,在二十歲出頭時,就被家人送往了歐洲留學。三十歲左右,劉半農拿下了文學博士學位。當時的中國,是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對於傳統文化的揚棄,以及白話文和簡體字的改革,都先後提上了日程。劉半農在法國畢業後,密切關注著當時中國如火如荼的新文化運動,他在給當時的主要帶頭人胡適的信中寫道:“我認為祖國發展新文化運動很好。文字是一個國家思想、文化和文明的第一載體,也是當之無愧的最重要的載體,這個我們日用的東西,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國人的精神狀態。老東西(可能是指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和繁體字)該放一放了,必須要把新的、先進的東西拿出來了。”從劉半農給胡適的信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廢除繁體字,改用簡體字,是相當支持的,但是,劉半農也還是有一些保留。

當時他給梁啟超的信中寫道:“我認為繁體字可以暫時放一放,但是拼音,我以為完全要不得。拼音畢竟是西方線性文字的產物,如果把它引入中國,很可能會動搖我們的文化和文明。要知道,西方這種文字,相比我們的文字來說,簡單得多,移植能力和生命力都很強大。一旦讓這種文字進入了中國,我怕到時候會控制不住。我們的漢字,也有注音符號,完全可以滿足迅速提升識字率的需求。”當然,劉半農的建議,最終並沒有被採納。大家知道,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教育界為了迅速掃盲,還是從西方引進了拼音這種注音符號。這樣,直到今天,許多國人依舊不知道,實際我們中國的漢字,也是有注音符號的,而且在字典裡都有。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

大圖模式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

大圖模式

一九二五年秋天,劉半農回到中國,開始了他的大學任教生涯。在當時的簡體字改革中,實際上發明了不少簡體字。許多中國傳統的繁體字,如果直接改為簡體字,有些會出現表意混亂的情況。在發明簡體字這件事上,劉半農也做了不少工作。然而,他在一九二七年發明的一個漢字,卻遭到了那個時代許多女性的謾罵,其中,尤其以已婚女性為主。一九二七年之前,漢語字典和辭海中,是不存在“她”這個字的,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人稱指示代詞,一直都只有一個“他”,類似地,指示非生物的“它”這個字,以前也是沒有的,也用“他”指代。當時的劉半農,認為應該發明一個專門用來指代女性的人稱代詞,但是他同時意識到,這不是一個普通的發明,因為人稱指示代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頻率是非常高的,一旦這個詞被髮明出來,並且流傳出去,將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劉半農在發明這個字以前,和同行進行過深入交流。

例如,當時劉半農給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寫信說:“既然要文化改革,我以為就一定要徹底改革,如果只是不疼不癢地改,最終觸及不到根本,那還不如不改。您知道,在文化改革的領域中,女性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改革,是重中之重。竊以為,要改革男女地位平等之思想,莫過於從文字入手,而要從文字入手,莫過於專為千萬萬女性設立一個屬於這些女性的人稱指代方式。我思前想後,覺得‘她’這個字,非常值得考慮。一方面,這個字繼承了中國一直使用的‘他’字,另一方面,將單人旁換為女字旁,也符合中國漢字中對於那些有女性特點漢字的規律。”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

大圖模式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已婚女性謾罵了三年,如今人人都在使用

大圖模式

後來,蔡元培給劉半農回信中說:“吾儕去病,要因病而藥,若多著一個意思,便似引犬上堂,畫蛇添足,又因藥而病了。”“吾儕”是我們這些人的意思,蔡元培先生的意思是說,我們既然要改革,就要對症下藥,您如果發明這麼個字,猶如畫蛇添足了。顯然,蔡元培認為,對於男女平等這個意識的改革,文字改革固然重要,但並不是根本,如果改革不好,還可能“因藥生病”。可見,蔡元培先生是不太支持劉半農的這種提議的。然而,劉半農最終堅持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這個字的生命力,不應該由他們來衡量,而應該將這個字放到社會中去,讓其自生自滅。

一九二八年,劉半農所寫的關於“她”字改革的建議,正式被批准,並正式寫入了新華字典,從那時起,中國才有了“他”和“她”這兩個人稱指示代詞。然而,讓劉半農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她”字流入社會不久,就引起了全社會的反響。在這些反響的聲音裡,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其中的反對者,大多數都是女性,又以那些接受過教育的已婚女性為主。她們的意見是,改革漢字,沒問題,發明漢字,也可以,但是既然要提倡男女平等,就不應該對女性過於照顧。發明這樣一個女性專屬的指示代詞,就是一種無形中照顧女性的表現。而過於照顧女性的前提,就是覺得女性不如男性,才需要被特殊對待。這些女性一致認為,既然要平等,就不要特殊,就要在方方面面都平等。就這樣,對這個字的反對和謾罵聲音,持續了足足三年有餘,最後,才因為逐漸習慣,而被接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