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考上公務員,做了個檢察官,沒幹幾年,又辭職去做律師,你怎麼看?

江上漁歌


因為檢察院是清水之門,誰也不敢違法違紀接受任何賄賂,故清貧而已。可律師就不一樣了,律師無論是代理案件還是當法律顧問,他(她)們都可以大把大把撈錢,所以,想發財的人都想去當律師的。


手機用戶76702501700


正常,人不經歷一次是不會停止折騰的。

我以前在深圳11年,年薪也有好幾十萬,突然放棄一切跑武漢來賣房子,家裡人只差沒跟我斷絕關係了,我還是毅然決然放棄了,結果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因為在武漢趕上了好行情,一年頂過去幾年,而且錢也經用一些,在深圳我根本存不到錢。

一個人的經歷和感受讓人無法代替,無法感同身受,只能按自己的理解和判斷去做。

每次在我做重大選擇的時候,身邊總有強有力的阻力,我的做法還是堅持自我,不求有人支持,能不激烈的反對讓我一門心思的按自己的想法來就是了,就怕你已經做出來選擇家裡人還挖空心思的搞破壞。


成說陳事


對於這種人,我只有佩服,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我一箇中學同學,當年是我們學校學霸級的人物,2010年經濟法專業研究生畢業後,順利考進了上海司法局,幹了5年後,因為要生二胎,得換房子,考慮到公務員工資低,支撐不了這麼大的開銷,毅然決然辭職去做律師了。如果換做其他同學辭去上海的公務員,我們都會特別吃驚,因為公務員畢竟太難考,但對於他,大家的反應很正常,只是覺得另謀高就罷了。他的律師職業目前發展很好,收入翻了幾番,去年還換了一套大房子。

所以,對於不同的人,選擇與結果也不能一概而論。對於這位檢察官辭職去做律師,只能說技高人膽大。

檢察官的優勢:

1、工作穩定。公務員的穩定不用多說,整個公檢法系統,檢察官工作還是比較輕鬆的,目前,檢察院一般30%的員額檢察官,如果沒有入額,工作量也不是特別大。

2、待遇良好。公檢法系統公務員要比其他崗位的公務員工資高過一兩千,入額檢察官要更高,至少高過3000以上,待遇提高了的同時也意味著,責任變重了。目前案件辦理都是“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的終身負責制,所以對檢察官要求比較高,工作壓力也比較大。

律師的優勢:

1、工作自由。有案子了忙一陣子,沒有案子了想怎麼休息就怎麼休息,可支配時間比較多。也可以自由地搭建自己的團隊。

2、收入較高。新人剛入行的幾年,想多賺錢很難。但是執業6年沒有淘汰的,一般都能步入中產,年收入二、三十萬不成問題,不少優秀的還可以輕鬆實現年入百萬以上。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實際情況,與能力匹配的職業,就是好的選擇!


愛朵


你好,我有個同學也是好不容易考上了檢察院。剛剛去上班的時候,他天天跟我抱怨體制內的各種弊端,比如愛八卦,沒有激情,套路深,沒有未來等等。那個時候我就跟他說,要麼趁你剛剛進去還有熱血在,趕緊辭職出來,要麼你就在天天抱怨中慢慢習慣這種生活。後來他是被迫選擇了後者,這也是明智的,因為辭職出來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美好一片。

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收入問題。一切從零開始,誰給你案子做?哪裡來的收入?體制內雖然也能積累人脈,但是有幾個人會委託案件給你?另外還有剛剛辭職出來需要面對的幾年等待期,等你熬過了等待期,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光景了。

其次就是工作性質上的變化。雖然都是法律行業,但是角色完全不同,如果要來做民事律師,那更是得重新開始學。如果做刑事律師,那就完全轉到相反的方向來了,以前要千方百計證明被告有罪,並且證據基本都是公安給弄的。現在是要自己找證據證明被告無罪,完全是兩個方向。

最後,心理上的變化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的。以前是高高在上的檢察官,嫌疑人和律師法官都對你彬彬有禮,笑臉相迎。現在成了律師,當事人是你的衣食父母,為了當事人你必須去想辦法說服檢察官和法官,不得不去迎合別人。這個角色互換有幾個人能夠適應?

所以,慎重考慮,哪個職業都能發光發熱。


唐唐訴訟律師


你好不容易考上公務員,沒多久又辭職去做律師,那麼我想問:你當初的職業規劃是怎麼做的?

公務員or律師,看似你都可以隨意切換,那我也有些佩服你!

下面,結合我個人的職場經歷,說說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一、辭職是個人選擇,但請一定做好職業規劃!

說實話,你從公務員辭職做律師這個選擇,我不評價好或者不好,因為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做公務員雖然穩定但也許你幹了律師可以賺大錢,但也有可能你就適合安安穩穩做一個公務員檢察官。

我如果簡單地和你說辭職好或者不好,那一定是不負責任的。

但是有一點我覺得必須提醒你:無論你如何選擇,請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

當初你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上了公務員,可短短几年就辭職幹律師,除非你當初想的就是考個公務員過渡下,否則我只能說你當初考公務員之前一定沒有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

在我們中國這個社會,總的來說,能考上公務員真的很困難,你有能力考上檢察官,可見你專業基礎非常好,人也聰明。

可如果最終目標是要做律師,也未必非得先短暫幹兩年檢察官。

至少我身邊見過的律師,都是畢業前就確定了職業發展目標,一邊工作積累經驗,一邊進行司法考試。

律師,一方面是專業性,另一方面就是項目案件的經驗了。

我不知道你做律師的職業動機是什麼,為了賺錢多?還是就喜歡律師這個職業?

既然辭職選擇了律師這條路,那麼就給自己未來的人生好好規劃下!

二、轉行成功的人,都懂得把前後兩份職業銜接起來!

從公務員到律師,看似是完全不同性質的工作。但你如果認真思考下,這兩份職業完全可以銜接起來。

首先,律師和檢察官都屬於法律大類的專業,只不過一個是司法系統的公務人員,一個是替企業或個人打官司的律師,對法律方面基礎的知識,我相信是相通的。所以你以前學習到的這些知識應該連貫到新工作上去。

其次,原來公務員的一些人脈資源或專業資源等,你可以考慮如何幫助你新工作的開展。據我所知,很多律師都需要和檢察官打交道,如果你在檢察系統有認識不少人,懂得不少套路,我相信這些資源是可以給你在律師事務所帶來很多方便,你需要做的是繼續維護好過去的資源,不要輕易讓它斷掉。

最後,既然選擇了跳槽,也要轉變一些思維,想想這兩份職業的差異在什麼地方,比如說律師的工作強度也許更大,經常要出差等,你需要有個適應的過程。

三、成年人,都必須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今天如果你是跳槽後再來提這樣的問題,是否意味著你還對自己的選擇有些不夠自信呢?

職場上的任何一個成年人,必須懂得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

不管家裡人或者身邊的朋友如何看你,你已經把那麼不容易考上的公務員都給放棄了,所以你就必須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去做好下一份工作!

對別人的質疑,不要輕易收到影響,我相信你一定內心是嚮往成為一個優秀的律師,而非做著玩,既然如此,你就堅定自己的信念,努力做好它!

我身邊也有個朋友是公務員辭職,“下海”創業了,他開的是一家互聯網電商公司。

當初創業的第一年,公司不賺錢還欠了一些債務,別人紛紛取消他傻子,好好的公務員不幹去玩什麼電商!

可他從未動搖自己成功的決心,因為這是自己的選擇,哪怕再難再苦也要走下去。

三年後,他的公司終於賺錢了,並且業務越來越好,人也越來越多。

我覺得他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心態,他很自信,很堅持,那股拼勁告訴別人:我就會證明給你們看。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決心,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一些思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歡迎各位轉發本文,我是丁路遙知事,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心理諮詢師,職業規劃師,每日為您解答各類職場問題,分享職場信息,請點擊關注我吧!

丁路遙知事


其實這是他的英明之處。你如打官司是找普通律師還是傾向於有檢察院或法院背景的律師?


好早上好


人生在於經歷,幹啥自己心裡有底,想體驗生活的就敞開了做……想穩定的就公務員……只要適合自己,就相信自己,該聽的聽,不該聽的左耳進右耳出就得了……


今天你正能了沒


厲害的人做什麼都是厲害的,這話一點都不假。

對於能考上公務員做檢察官,又能辭職去做律師的人,我不能怎麼看,我只能佩服,相當的佩服。

首先,公務員本來就是一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崗位,能考上公務員的人自然學歷和資歷都不會太差,說百裡挑一,千里挑一都是不為過的,更何況還是更難考的公檢法方面的公務員,能考過的人確實不簡單。

其次是律師崗位,能從事律師的人首先要考證,這個證書多難考大家都是知道的,然後考到證書還不能立即從事律師,還得有一年的實習期,等能正式上崗了,因為沒有經驗,也沒有人相信,所以還得有幾年的積累期,總之,能真正獨立做事至少也得5年以上。

這兩個職業對於普通人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所以能把這兩個職業都做到的人,都是牛人。

為什麼牛人一直牛,其實他們具備最大的一個能力就是遷移力和學習能力,遷移力是把在這個領域裡學到的知識和能力能迅速地轉移到另一個領域裡,而學歷力是保證自己在進入到一個新的領域時,能迅速地適應新的工作狀態,學習到新的知識。有了這兩個能力,到哪裡都不會差。

你們認為是不是這樣的理解呢?

春風HR,專注分享人力資源和職場信息,如果對你有一點幫助,歡迎點贊轉發支持。

春風HR


好不容易考上公務員,做了檢察官,沒幹幾年又辭職去做律師。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也很正常。

1、 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職業規劃和偏好。

有個朋友是做了法官之後又做的律師。他當年去法院的很大一個原因是自己有一個法官夢,體驗過之後發現跟自己的想法和現實有一些差距,迫於經濟壓力,又辭職做了律師。

2、 人生追求不同。

檢察官、法官等公務員的工作更加穩定,而且更具有正義感。如果追求穩定的生活,可以考慮檢察官的崗位。

律師的收入水平相對檢察官等肯定是比較高的。你的出發點應該是委託人,是以立場來工作的。

3、 職業發展在不同的條件下可以做不同規劃

如果具備這幾個條件,可以考慮直接從律師開始:

1、如果家庭在工作地有資源,有很多案源。
2、能進一家好所,或者跟一個好合夥人。
3、以上條件都不具備,但能吃苦,能守幾年清貧。
如果以上幾條都不太符合,想追求穩定的話,進法院鍍金之後出來也不失為一個穩妥的路徑。

但根據現在司法改革的方向,幾年就當上法官的歲月不在。如果只當幾年書記員就出來,鍍金量不高。如果進去後分配的不是業務部門,更是缺乏競爭力。當年出來的時候我的offer質和量都大於綜合部門想出來的朋友,不是他們能力差多少,而是缺乏市場看重的專業背景。

如果剛畢業,去做了律師,職業發展不那麼順利,也可以考慮再考公務員,做法官或者檢察官,一般公務員的報考年限是35歲以下。

職業選擇應該根據自己個人優勢儘早選擇。


蘇筱離


如果放在十幾年前,聽到有人從體制內辭職下海,大家一定會驚訝不已;但是放在當下社會,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了,或者說是理解當事人的做法。

為什麼會辭職

我身邊也有從司法系統辭職做律師的朋友,他們從思考辭職這個決定開始,到遞交辭職書,再到正式辦理辭職手續,然後到走上律師道路,他們的心境變化都是從猶豫走向忐忑,再從忐忑走向輕鬆,最後變得堅定而又滿足。

有的是原先的工作久了膩了,想換個新的工作環境;有的是覺得懷才不遇,認為做律師可以更好的施展才能;有的是家庭經濟負擔重,覺得要出來多賺點錢;也有的是認為原先的工作各方面還好,但想要更大的挑戰和空間。

但我認為,他們最終都是“自由”的追逐者,要麼追求行動自由,要麼追求財務自由。


為什麼會選擇律師這個行業

1、律師和檢察官看似兩個不同的崗位,但是工作性質都屬於法律這個範疇,他們所掌握的知識以及涉法律知識的運用都是相融貫通的。

2、檢察院不但是一座案件資源庫,也是培養律師最好的學校之一。

律師和檢察官,兩者思考案件的角度以及工作程序是不相同的,這就導致雙方都覺得對方難以溝通,甚至私底下還會不待見對方,終其原因是因為雙方出發點不同。

此外,相比律師事務所檔案資料,檢察院就是一座大型案件資源庫。一個法律專業的畢業生,只要肯沉下心、花心思去鑽研這些檔案資料,短則3年,長則5年,他們積累的經驗足以媲美那些從事律師崗位10年的律師。

3、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試想一下,當一個熟悉甲方流程和甲方分析問題的角度後,再去從事乙方的工作,是不是更加得心應手?

尤其是原單位的同事也將是當下及未來的人脈資源,或多或少都會給律師事業帶來一定助力。

4、律師行業也是個半壟斷性質的行業。

首先。律師是個技術活,行業最大特點就是:入行時間越長,知名度越高,積累越久,案源越多。這就說明隨著時間、經驗積累,律師行業發展空間很大,而且只要你願意、只要時間允許,不存在行業天花板。

其次,律師行業更加符合“二八法則”,甚至稱之為“一九法則”也不為過,這一點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更加明顯。

以廣州為例,按個人收入劃分可分為6個檔次:20萬以下、20萬到50萬、50萬到100萬、100萬到300萬、300萬到1000萬、1000萬以上。其中,1000萬以上的大律師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律所主任和大所高級合夥人以上級別的。到了300萬,基本上就可以算是成功律師,有成為大所高級合夥人的資格。

我相信,這位檢察官辭職做律師,也是做了多方面準備的

古代打仗,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當下辭職前,肯定也會做好多方面準備。

1、心理準備。

心理準備除了崗位變化帶來心理上落差外,在面對未來不確定性方面更要做好心理準備,畢竟律師這個行業競爭太激烈:出去之前,認為外面海闊天空,辭職了感到如釋重負,等到真的踏出那一步,發現外面也是風吹浪打,面對收入來源也是誠惶誠恐。

2、財務準備。

萬事開頭難,剛辭職做律師的時候,案源少,所以收入大抵是不高的;因此,該檢察官或多或少都會為自己準備好過渡期所需的資金,用以安慰初期焦慮和挫折。

3、家庭準備。

辭職前後,肯定會和家人溝通好,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畢竟孤軍奮戰的滋味不好受。

4、案源方面的準備。

檢察官幹了幾年,或多或少都會掌握一定潛在客戶資源。


總結

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在辭職日記《我的後半生》中寫道,“42歲雖然沒有了25歲的優勢,可是再不開始就43了”。

所以,如果辭職做律師是深思熟慮後做的職業規劃,那就請全力以赴吧,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能風雨兼程。


我是@事業單位搬磚狗:3年鄉鎮街道基層工作經歷,3年市本級機關單位工作經歷;體制職場規則的觀察者、解讀者。關注我,一起了解體制內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