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者,都分什麼等級?

集飾


收藏圈隔行如山!

(微信的群加多了,各收藏水平的人也見多了,有感而發:很多珍貴老徽章的價值豈是你手中舊貨雜物能比的?)

收藏界有句老話,說的是“隔行如隔山”。

啥意思?說直白點,就是你玩的熟悉的領域,你積累認知的價值觀,到了其它陌生領域不見得都行得通。行業不同就像隔著大山一樣,你不知道、不瞭解的太多了,你的收藏價值觀不能套用到另外的收藏領域裡,陌生領域的情況甚至完全顛覆你的想象!

就拿徽章收藏來說,在所有收藏品中,徽章是個很特別的存在。陶瓷、書畫、雜項、郵票、錢幣等,都是為實用或觀賞而誕生,後天的才被人們賦予了收藏價值;但徽章不一樣,它生來就是為了見證和紀念,天生就是為了長久收藏,這便是它最大的功能和意義。可以說,它是“天生的收藏品”,這都是其他收藏品無法超越的優勢。





徽韻星辰


感謝提問,我是李哥北京收藏。古玩收藏者,都分什麼等級?這個問題讓人疑惑?我想說幾句…

收藏古玩者,不是分等級的。是看你個人的能力與水平。一些企業家出手大方大手筆,這不代表什麼,只是說明他們想收藏投資保值,也是合理避稅。既有愛國的心情,也有富者心裡。

有的收藏者,本身家徒四壁,然而心有靈犀,也能撿到寶貝。這是因為他們有著豐富的知識,淵博的經驗,再加上機緣巧合的投機性。

有的收藏者,胸無筆墨,瞞天過海,胡謅巴扯,只為自己過生活。滿世界奔跑著給人家鑑定,自己卻一件沒有…

還有的收藏者,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只為心情愉悅。一件物品得而賞心悅目,不得不為遺憾,玩得就是心情。哪就是我…呵呵😊

好了,我是李哥北京收藏,歡迎交流互動


李哥北京收藏


大致可分三個等級:一,初級古玩收藏者,這類人剛入古玩行不久,見到地攤上各類古玩都覺得好奇新鮮,覺得件件都老都到代。二,中級收藏者,這類人已加入古玩行有點年頭,各門類普品古玩都懂點,偶爾在地攤上撿撿小漏,但只要高端一點的東西在地攤上讓他碰到可能也不敢認。三,高手玩家,這類人入行有點年頭了,而且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對古玩己經有自己獨到的眼光了,真假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他們往往有自己的豐富高端藏品。




官窯收藏


一、好奇階段

  感覺買到一件真東西就發了,我也去買一件值一百萬的寶貝,這一階段單純的為了發財。

  七八十年代到二千年初期沒電視收藏類節目,有的開始看古玩書籍。2003-2004年後看電視類收藏節目,後期有少數可能涉足互聯網,這時有了一點初步理論,有的開始找目標,資金少的可能是跑鄉下,所謂的一線,思想敏感有些實力的可能是去古玩地攤市場或低端的古玩店,實力更大的可能是一些小拍。

二、買假階段

  市場上全是寶貝,帶100萬也買不完啊,這個階段看什麼都是古董都是好寶貝,佔有慾特別強。

三、對比資料

  照圖所驥階段,到古玩店一看,這件和故宮的一樣,畫的一模一樣,看2小時也不知道該看什麼。自己的和博物館的一樣,有的秘不示人,博物館有的我也有,它沒有的我也有,內心的自我滿足階段,感覺我有幾百萬上億的財富。

四、藏品被一位專家或行家否定,開罵階段

五、藏品被專家全部否定,信心全然失去階段

六、到這裡又分三個分支

  A.專家都是白痴,不懂,我的東西就是對的

  B.我以後再不買東西了

  C.我的方向是不是錯了,需要修正一下

七、修正之後的分支,他進化到這一階段

  市場上全是假的,沒一件真東西。一段時間後或有朋友依然在這個行業中時,他們又開始謹慎涉入,這時偶爾會買到一些真貨普貨,一腳跨入了收藏之門。

  這個階段如果沒有好老師或沒有好的真正古玩的群體,這時很容易讓藏者思想固化,時間一長乃至精神瘋癲或崩潰,“國寶幫”就是典型的列子,他們可謂是高級知識分子,有的是專家、教授、學者。

 八、識假階段

  這一階段,可以把100件藏品內,50件開門假能看出來,但不開門的30件仍不能辨別出來,內心對剩下的所有的藏品都很迷茫,不確定。

九、看真階段

  這一階段,又分好幾級。

  A:能看出什麼是真東西,但只能是開門的,普通收藏者階段。

  已步入收藏神聖的大門,基本上能識別古玩行當裡大部分東西的真偽,具備廣泛的歷史 、文化、 美學、 收藏知識。這個時期的明顯特徵是,收藏的重心已不再糾結與器物的真偽,因為一般的東西看一眼基本上就能斷個八九不離十,再上手,通過放大鏡微觀觀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東西能分出真贗。不再滿足於買有瑕疵的殘品,開始關注器物的美學 經濟價值,大都收藏一些到代普品。大部分人處於這個階段,且很少有人能跨越這個階段,因為跨越這個階段需要客觀上一些因素的輔助,比如機遇,資金等等。

  B:能看出比較有難度的真東西,收藏家階段。

  多收藏精品,高端藏品,收藏達到了人生修養,品味的形而上層次。關注器物的文物價值,美學, 經濟價值,對收藏界有統攬性的認知,瞭解國際藝術品行情,關注國際國內拍會。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瞭解藏品是貨幣保值的一種手段。

  C:可以把真假上升到理論階段

君不見,全國各地的地攤古玩店來至拍賣行幾萬上億件假東西,都一件件有了堂而皇之的歸宿,那些售假者吃飯穿衣養家餬口過日子,他們都花的是誰的錢,都是我們初涉收藏者的血汗錢。

  且假貨是暴利更是對買者是一種欺騙性,這種欺騙性它會象癌症一樣擴散,假貨收藏最後也會把你拉下騙人的勾當,這就牽涉到犯罪。就如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收藏是對美的發現,對人生的寄託和人生價值的體現,對歷史、文化、藝術的詮釋。




壽山石文化


古玩收藏者不分等級的,作為一個經常混跡於一線拍行老油條,收藏者是不分等級的

玩收藏是以種類劃分的,這也是為什麼一線拍行分為錢幣專場、瓷器專場、字畫專場,甚至 高端字畫專場,如:中國嘉德最高的專場-《大觀之夜》買家要想入場,單純的保證金就高達幾百萬,如果您是購買過億的拍品,保證金高達上千萬,其他的專場則沒有這麼高,比如錢幣專場,買家入場保證金也就幾萬塊而已;

不好意思有點扯遠了,那些玩收藏的也是,玩錢幣的只玩錢幣,玩青瓷主玩青瓷(不是清三代)有的只玩瓷器裡面的清三代瓷器等等。

收藏家但凡看到自己想要的藏品都會玩命的頂價,我記得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上海的一個買家看中了一件清代雍正年間的青花瓷器,為了拿下,甚至把房子抵押掉;個人建議不是專業玩家不要這麼做,對方敢這麼做,肯定能出手掉,玩這個的都有自己的人脈圈子

下面圖片人物是香港收藏大鱷:張總憲先生



人民鑑藏網


古玩收藏,在這個圈子確實有人分過等級,但不是用什麼一、二、三、四……等這樣的數字來分。而是用一些術(詞)語來分等級。下面說一說幾個等級:老鷹(高手),這些是高手。由文物專家、資深玩家以及部分資深的古玩店主組成。這些人不出手則以,一旦出手必然撿漏。老狼(次高手),這一類人由有經驗的、眼力比較好的玩家和開古玩店有比較長時間的店主組成。這些人非常厲害,他們水平較高,經驗豐富且心裡素質好。飛蟲(入門級),就是還在學習狀態中。熊瞎子(啥啥都不懂的人),這是古玩市場最龐大的族群,也是古玩攤子們的最愛。羊牯(挨宰的對象),這些人又叫大肥羊,比較有錢,愛附庸風雅但什麼都不懂也不聽勸,交了很多學費還不會進步。蝦米,這些人瞎轉,不懂也不買的人。


一介須翁


這些沒有等級之分的

中國的文化需要傳承的. 有文化的傳承 和技術的傳承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印記 通過一些使用的物品來體現當時的創作方法和使用用途以及審美觀念。就跟現在所謂的潮流一樣。現在的收藏增加了炒作 所以什麼是大師 什麼是收藏者 什麼是愛好者 大師或者專家那就是三代書香門第 名師出高徒,接觸的都是圈內名人同事自己也需要後天的學習才獲得成就。而收藏著是把喜歡當成愛好 甚至以藏養藏,減少自己的收藏成本同事還可以結交共同愛好的朋友一起討論學習.。愛好者就不同了 喜歡就是買買買 愛好就是買 如果當成樂趣 然後逐漸的買賣或許更加步入收藏者的行列[大笑][大笑][大笑]




安平小夥兒


入門級,中級,老鳥級,骨灰級!入門級看見像古董的就心思值不少錢,能不能撿個漏啊。中級能變百分之七十的新老具體值多少錢也沒定論。老鳥級的古董的裡的分類認知能力很強能買的到賣的掉對各類別的探知能力強!骨灰級文化底蘊層次深厚鑑賞能力超強對美件器物背後的的歷史背景瞭解的相當透徹,這時的古董被他能稱之為藝術品



大方莊主


1、朦朧的古玩愛好者。這類人對只是對古玩感興趣而已。

2、古玩愛好者。稍微有點收藏知識,但通常摸不清楚頭緒。

3、以古玩為主的投資者。入這行就是為了賺錢。

4、古玩行業裡的人。這裡有真懂行的,也有一知半解的。

5、古玩蟲。這類人算是行家裡手啦。

不知道這麼說你可滿意[酷拽]


四目哥說文玩


收藏分什麼等級?要我說,不分什麼等級,人心有高低罷了。

收藏愛好而己,純粹的喜歡,純粹的痴迷罷了,分計麼等級呢?非要分等級的話,只有初學者與資深藏者而己。

有的人為了收藏而收藏就是純粹的愛好者,有的人收藏就是為了投資,為了產生經濟效益,這不是真正的藏者。前者才是藏者。

收藏的人非得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才能支撐的下去,要不然的話總有捉襟見肘的時候,而無法進行下去。

古玩商人則不同,左手賣買右手收藏,手裡會積累一些好的藏品。當你價碼出的足夠高時,他們也會背叛自己當初留置好藏品的夢想而選擇出手。

有的人的藏品普普通通卻是真正的藏者,有的人的藏品件件高大上確是逐利者。逐利者從本質上與精神上與藏者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而現實中人們總認為擁有高端藏品的人收藏檔次比較高其收藏品味就高這其實是種虛榮心作怪。收藏普品的人檔次就低嗎?人所共知大收藏家安思遠好多藏品都不完整呢。難道他的收藏精神檔次就很低嗎?

所以說收藏不分貴賤,只要到手的藏品是真的,完整的就好。只是人們的看法不同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