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還是上班?媽媽不同意怎麼辦?

小迷糊想叫小迷糊


其實你的這種情況,現在每年都是有不少的,而且從去年的報考數據來看,往屆生人數已經超過了應屆生,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企事業單位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得不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也就不得不做出相對應的改變;有的人選擇跳槽,有的人選擇自己學習,還有一些人採用的方式就是通過學歷的提升、學校的學習,真正提升自己的核心價值,從而攀登上另外一個高峰。

至於說你是考研還是上班,我覺得得先看你和你的家庭的經濟基礎,是否能夠滿足你讀研期間的費用,還有就是你這幾年讀研掙不了太多錢,家庭裡是否能夠正常運轉。如果家裡確實比較拮据,且你自己沒有獨立生活的資本和能力,那學歷可能並不是你現在最大的問題。如果家裡雖然不太富裕,但是你能考上,還是能夠支撐部分學費和生活費的,那再加上你讀研期間的項目、課題或者是兼職,我覺得也是能堅持讀完的。就算實在無法支持,我覺得你真的想考研,也可以在複習階段半工半讀,從而減輕些壓力;不過相對的備考難度會更大。

其實我從你的表述中,我覺得令堂並不是覺得你應該出去賺錢,而是因為你之前的學習和現在的狀況,覺得你考不上研究生;如果你真的想考,且能把自己的合理規劃說出來,我相信你肯定可以說服家裡人的,畢竟每一個人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會過的更好。不過這個的前提是,你真的想清楚,你到底是不是要考研;到底要考什麼研,考完研之後要去幹什麼。

最後我說下,提升學歷並不是改變現狀的唯一方法,但是對教育的投資應該算是性價比最高的一種投資,如果你真的想要考研,真的能夠堅持,那就先拿出好好學習的態度,現在開始認認真真的學習,我相信只要你是真心的想學習,家裡面都會盡力支持你的。

如果大家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點擊頭像關注我,查看更多專業考研回答,總有跟你情況相近的

你的轉發,我的10w+

我是張雪峰,一個讓學習變得更快樂的考研老師


張雪峰老師


你媽就是一個沒文化的人,你攤上這樣的母親也是沒有辦法,你本科畢業就應該考研,滿大街看著你們這樣的大學生當房蟲都替你們惋惜,可惜你們白白的耽誤了這麼多年,我的兒子剛上大一,總異想天開的想掙錢,讓我給駁回了,我說:上完研究生以後才是你考慮掙錢的時候,想讀博更好。你最好抓緊複習考研吧


用戶6752242407460


考研還是上班?這個問題確實很難抉擇,你媽媽反對你辭職考研是對你之前學習不認真的一個正常反應。假如你想認真考研,為自己提高學歷增加更好的就業機會。我認為你可以邊工作邊考研,你不要說什麼工作影響你考研。那都是純屬自我逃避的一個理由而已。如果真的想自我提升,你會見縫插針的學習的,不信你可以試試,我說的方法,而且你考了研究生也不會花家裡啥錢的,研究生自給自足綽綽有餘的,加油我看好你呦!


可樂童裝店VLOG


都挺好的!數學的話,張宇的課是真的好,還有很多老師的課程都很好。

總得來說,線代看李永樂配套他的輔導講義,概率王式安和張宇的特別是張宇卷積公式會了的話錦上添花,高數就選湯神和張宇了,最好買本複習全書和18講。

這些人的課我都在公眾號“考研好資料”獲取,保存在網盤看就行。

政治前期看徐濤強化做1000題,10月份買它那個衝刺背誦筆記,熟讀,不用背哈。然後再做一遍1000題馬原毛概部分。大題直接背肖四肖八,重點背肖四,70分左右沒問題

英語直接聽唐遲的閱讀課注重1011兩年的真題,他會著重講技巧,語法這東西個人感覺想考60左右稍微看看就行,作文就背王江濤石磊鵬就行。


4691994466


結合個人近20年的職業生涯經歷,分享一下我個人的感受和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02年,我開始步入實習生涯,學的是“工商企業管理”,由於在學校表現很積極,有一定的“知名度”,被校領導推薦到教育行政機關幫忙打雜,也就是現在俗稱的“臨時工”,期間協助學校達成400萬的項目建設費用;

2003年順利畢業,由於在實習期間表現勤快,敏捷(就是跑得快,也可以認為是執行力強吧!),與所在實習的教育行政部門順利簽約,勞動關係掛在其下屬的一個單位,以“借調”的名義開展工作;

2008年,懷著對現實工作與生活的不滿以及對社會職場的憧憬與人生第一份工作說“再見”,後面細細想來,我的第一份工作簡直是“身不由己”,隱隱有被“利用”的感覺;

辭職後,迷茫了很長一段時間,不知未來該做什麼,在保險公司去接受了2個月的洗腦培訓(還是開拓了一定的思路),期間開始接觸“人事招聘”工作;

2008年9月,應聘至一家醫療美容機構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至今,一直混跡於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做過專員、主管、經理、總監。

時不時,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會回想和盤點一下自己的職業生涯經歷,個人有以下幾點感受和總結:

1、人生第一份工作不能太安逸,如果我的第一份工作不是去機關,或許現在的職業生涯會更成功;

2、人生25歲前一定要有勇氣去多做一些不同職業經歷的嘗試,這樣才能更加充分的認知自我,發現自我的職業興趣;

3、如果再能年輕10歲,讓我重新選擇一份工種,我一定會選擇“銷售方向”,而不會選擇現在的“企業管理”方向;

4、成家之後,不要輕易“跳槽”,除非“迫不得已”或有“更好的選擇”;

5、如果不是搞科研,“學歷”和“文憑”就是一張“廢紙”,能否在職場中混得“如魚得水”,關鍵取決於個人“情商”或“綜合素質”的高低。


人力資源Jack


以我真誠真心,竭盡全力為您解惑。

其實這個事情,你需要做的有兩件事兒。

(1)說服你媽

這無疑是很難的一件事兒。

(2)經濟獨立

如果你父母不想讓你讀研的原因是補貼家境,你更應該做到自己的經濟獨立,讀研時候不再問他們要錢,省的以此要挾你。

(3)讀研是提升的途徑但不是唯一的途徑

你需要明白的是,讀研之後又很大程度工資會提高,人生境界會提高。但是它不是百分百的。也就是統計規律的高工資不為個人的低工資負責。

其次,讀研需要整天整夜的讀論文,寫論文。如果沒有坐冷板凳的決心,讀研並不你的工作讓你好受一些。

(4)讀研值不值

我的答案是值。生命本就短暫,有夢想,想改變的時候就要抓住機會,否則時間一過去,你就再也不會有如此的夢想和決心。既然想做,那就去做吧。

(5)研究生期間的花費問題

既然經濟是你的一個問題。我就這點兒特別說一下。研究生期間的學費約為8000-10000.獎學金分三等,12000,1000,8000.只有三等獎學金低於學費。另外還有國家助學金,現在每個月是600元。你自己應該也存了不少錢,省著花這些錢足夠你讀研期間花銷。

(6)畢業風險

如果讀了研,就一定要專心認真,看論文,寫論文,否則畢不了業,你的工作就會出現問題。這時候你會更痛苦。另外為了掙錢的話,多看論文寫論文別打工。因為這個時候論文寫好了,你的畢業後的工資至少能提高兩三成。

以上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如果對你有幫助,不妨點個贊,關注一下閱讀修身。

閱讀修身:一個關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會,小說,熱愛閱讀的優質教育領域創作者。


閱讀修身


本人24歲 本科 家境中等偏下

工作了兩年半

平均月薪1w+

上個月剛剛裸辭

申請了英國教育學master

最近在一邊複習雅思一邊兼職工作

額外經營去年心血來潮開的民宿

預計一月5000多

雅思過了後會全心全意攢學費

我想說的是

只知道自己不想幹銷售了還不夠

還需要明確自己真正的想法和目的

有了方向才更容易出發

其他沒有什麼能阻擋你

考研期間讀研期間照樣可以掙錢


一絲不苟的王傑


我覺得看你的家境吧!

如果家境一般,家裡急需你工作掙錢來養家餬口,那工作吧,騷年!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啊!別給父母增加負擔了,把你供到大學畢業已經很好了。再說了,你如果真想更上一層樓,拿碩士學位,你將來還可以一邊工作掙錢一邊考在職研究生,就是累些,辛苦些。年輕的時候不吃苦,那什麼時候吃苦呢?

如今在職研究生也需要統考了,非全日制的碩士學位含金量比原來高了,還是很值得考慮的。

如果家境尚可,父母不需要吃糠咽菜也可以輕輕鬆鬆供你去讀研,那就去讀研吧。真的,學歷還是很重要的。這個社會還是很現實的,你逛過人才市場就懂了。

我不知道你本科院校是不是好學校,如果既非985又不是211,你本人又志向遠大,不滿足於一個三流學校的本科學歷,幹一份可有可無的工作,那考研吧,向985,211大學衝刺。換條起跑線,重新開始,也許你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書琴一生


我以一個研究生的角度來看:

首先,如果你真是努力學習和科研的話,研究生的一些獎學金和助學金完全夠你的生活費用,前提是你按當地的正常開銷。也就是你讀研是不需要家裡花太多的錢的,只有考研期間需要你在半年無收入的情況下去學習,這期間會花費一些錢。再有你可能誤會了你的媽媽,她也是為你將來好!當然如果準備讀研就要準備好下苦功夫的準備,瞭解研究生的生活。考研,科研這兩個過程你是否能接受!如果能,我建議你跨考一個好學校的當下的熱門專業!對以後工作很有幫助!

其次,如果你什麼都不瞭解的情況下,不建議你盲目的辭職,先了解好情況,不然你的壓力會很大!

希望我的話對你有幫助!


千月說事


首先,賺錢吧。

其次,你的家庭條件,聽你的描述似乎不太支撐你個人的夢想。當理想與現實碰撞的時候,我們28歲,已經不是孩子,應該有所擔當,你必然沒有理解你父母的意思,沒有家長不願意自己的孩子繼續讀書深造的。只是你要問清楚你父母是因為錢還是因為其他?你要問清楚。

最後,因為錢的話,你可以給你父母一部分錢,然後先準備著考研,有些心理準備的話,說服父母后,再裸辭考研,畢竟你脫離學校已經幾年了,想要再拾起書本,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夢想要有的,有時和現實妥協一下也無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