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今年19了,高三了,可一到節假日就睡到中午,怎麼勸也不聽,怎麼辦?

淺時光自媒體


孩子高三了,學習壓力大、任務重,平時早起晚睡,睡眠得不到保障。節假日休息時早上晚起一會,說明自身有補充睡眠的生理需要,有睡眠不足的虧空。那麼就讓他睡吧,睡足了之後就會像吸足了水的海綿,會有更多的能量釋放到學習中去。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家長不必小題大做。

我在高中時,經常到了晚上八九點鐘就困,而十點以後大腦就特別興奮,甚至不願意入睡。有時我會在八九點時先睡一覺,再起來學習到十二點。偶爾白天上課困極了,我也不會硬撐著聽,因為在那個狀態下腦子幾乎是不轉的,老師講的內容也聽不進去,那我就索性在課堂上睡一會。睡眠足了,一天都有精神。用一小會兒的睡眠換來一天的精力充沛,划算啊!因為課堂上睡覺,老師找過我好幾次,我跟老師說了我的情況,老師也表示理解。當然,老師也是看在我的學習成績還可以的份上。

進入高三,在高考的指揮棒下,離檢驗十二年學習成果的日子越來越近的時候,家長們普遍會草木皆兵,神情緊張,會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希望孩子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用來學習,生怕有什麼事情影響了孩子的複習。

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不值得提倡,甚至是錯誤的。

可是,如果孩子一直在緊張的狀態下學習,而晚上睡眠不足,白天聽起課來哈欠連天,學習效率能高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這是違背學習和記憶規律的,是不科學的。

大人們整天在吐槽996多麼不人性化,工作壓力多麼大,可是高三的孩子們基本上是以“6-11-7”的時間表來學習,在家長期待的目光下壓力更大,並且幾乎沒有娛樂時間。

家長們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更要注意他們的身心健康。孩子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每個人的身體條件都不盡相同,自身的生物鐘要求張弛有度,一直緊繃的神經和身體機能需要通過充足的睡眠和適度的體育運動來緩解和釋放。

奉勸各位高三學生家長,千萬不要過度緊張、草木皆兵,也不要對孩子有違背生理和科學的過分期待。做好該做的後勤保障工作,更多地關注一下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至於高考成績,只要孩子努力了,結果就順其自然吧。

(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