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的艦艇都是用“艦”,而國外都是用“號”?

魯迅轉世十億分身之一


各國海軍,對其艦艇命名都是有規矩的,以示區別不同類型的大中小艦艇,一般500噸以上的稱為“艦”,小於500噸的則叫“艇”,如同槍炮根據口徑不同來區別,20毫米以上的稱為“炮”,20毫米以下的則叫“槍”。

因此,能稱為“艦”的,大都是中型以上的水面艦艇,航母、潛艇、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登陸艦、掃雷艦、補給艦等命名,由於作戰性質和用途的不同,因此都是不一樣的。

我海軍驅逐艦、護衛艦等主力水面艦艇,都是由海軍總部命名的二級艦艇,以我國大中城市名稱來命名,以區別於國際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艦艇命名,以及區別於國內地方船名。

此外,為了辨識方便,還將數字編號塗裝在船舷上,統稱為“舷號”;驅逐艦為“1”字頭,護衛艦為“5”字頭。

現在,由於現役和下水的護衛艦數量早就突破100艘了,因此就又有了“6”字頭的護衛艦,而“6”字頭,以前是給獵潛艇和導彈護衛艇的。

比如海軍南昌艦,全稱是“南昌號驅逐艦”,舷號101,屬於055型驅逐艦,北約將其命名為“刃海級”。平常軍迷都習慣稱“南昌艦”或“101艦”,而不稱“101號”,這僅僅是習慣而已。

而我們對國外海軍艦艇確實習慣稱“號”,比如軍迷非常熟悉的二戰時期全球噸位最大火力最猛裝備有3座3聯裝460毫米艦炮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旗艦大和級戰列艦一號艦,就將其稱為“大和號”,或“大和號戰列艦”,而很少有人將其稱為“大和艦”。

對於我軍艦艇的稱呼,和對外軍艦艇的稱呼,實際上只是一種習慣而已,稱“南昌艦”,其實,就是一種簡稱,畢竟其全稱應該是“南昌號驅逐艦”。

同樣將國外的“大和級戰列艦一號艦”,簡稱為“大和號”,卻極少將其稱為“大和艦”,似乎早就約定成俗了。


國平軍史


其實都是叫號,你以為叫艦而已,

叫艦隻是類別的總稱,如驅逐艦、航空母艦、護衛艦

叫“某某級”,是類別中級別的總稱,

叫號是舷號,某級別單隻艦的名稱。

比如你叫“臨沂艦”,他的全稱是“臨沂號驅逐艦”,舷號547,054A型護衛艦,外國翻譯就是江凱級。

比如遼寧艦,全稱是遼寧號航空母艦,舷號16,

這種叫法全世界都差不多的,沒什麼好比較的,


南朝居士


習歷史習慣,從北洋海軍那會兒好像就開始管軍艦叫叫xx艦了,非戰鬥船隻和民船才叫xx號。大的輪船還叫xx輪。


whoimixmu


首先我要推翻你的題目 , 你是否看到照片有顯示國外的艦船上印有 皇家方舟號,出雲號,企業號 ,, 答案是肯定沒有的 .

皇家方舟號,出雲號,企業號 ....這些號結尾的名字其實是中文翻譯後的名字 , 這是翻譯的問題 , 不是命名的問題


程橙橙研究所


海的名,船的影,是物質的都有一個名兒,何況遠洋的軍艦呢。軍艦作為海上移動的國土,國與國不同,文化與文化有別,皆有屬於自家的一套命名規則,久而積沿成習,如美國海軍使用人名來命名大艦,稱呼也因而不同。甲午時期八大遠,民國以地名和寓意雙關的地名來命名,新中國皆以地名。不過也略有不同,如訓練艦,也開始使用了歷史人名,如鄭和訓練艦即是,稱為鄭和,或鄭和號,或鄭和艦,都蠻也響亮。

唯一的例外是潛艇,核潛艇用“長征”,常規潛艇用“遠征”,常規魚雷潛艇用“長城”,構成了艦艇命名的豐富性。

有山有湖,船塢登陸艦以山,補給艦以湖,如可直接稱為井岡山,青海湖,稱起來,便染上了山的峻拔,湖的美麗。

戰艦有省有市有縣,航母以省級名字,驅護以市級,掃雷艦以州,獵潛艇以縣,陸地有省名遼寧,海上便有遼寧艦,喚來親切,也正符合了軍艦是海上移動國土的意思。無論是喚作遼寧艦,還是遼寧號,都能明白,一個親切的稱呼,我們有艦稱遼寧,艦以地而稱,地因艦而名,看哪,遼寧號開過來了!內心裡充滿了高大威武,不是嗎?可以以海來制空,在它駛過的每一個地方,有一個名字,稱為遼寧,多好。

稱航母如此,喚驅護也並無差異,055首艦號南昌,一座英雄的城市。052D下水了已有13艘,其中有兄弟城市的名字3艘,烏魯木齊,齊齊哈爾,還有呼和浩特,不要加號,也請不要稱艦,直接喊名不也挺好?稱呼是一個親切的習慣,兩個字的地點,加一個號和艦,顯得鄭重,三個字、四個字的戰艦,只要叫得琅琅上口就是。


魂舞大漠


艦艇命名除通用的海軍編號還有就是各國自己的命名規則,我國為例,戰鬥艦艇用地市名,兩棲輔助艦用山名、訓練艦用人名……


裝機帝


和姓在前,姓在後的邏輯是一樣的,只是對一個物品的文字指代。只看掌管這個事的人或組織的喜好。沒有為什麼


viaww


英語可沒有量詞,我們是把“號”給了舷號,所以是把“艦”給了名稱

英語可沒有量詞,所以不管是“艦”和“號”都純屬翻譯時給他加上去的。之所以我們艦艇是用“艦”來作為結尾,是因為我們把“號”給了舷號,比如遼寧艦,叫全了應該是16號航母遼寧艦,長沙艦應該是“173號長沙艦”。中文語言環境下,數字編號更適合用“號”作為量詞把,總不能叫“173艦長沙號”吧。

各國海軍中,命名重複使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為了加以區分通常用舷號+船名的方式。例如題主提到的“長沙艦”,在新中國海軍史上已經有過三代長沙艦。第一代長沙艦是日本建造的海防船,加入新中國海軍後被編為“216號長沙艦”;第二代長沙艦是051型驅逐艦,編為“161號長沙艦”;第三代則是052D型驅逐艦,173號長沙艦。

國外幾百年海軍裡面,出現相同編號的也就更多了,例如美國海軍裡面以“企業號”來命名的有九艘,單說一個企業號,誰知道你是在說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單桅帆船?又或太平洋戰爭時從街頭砍到街尾的那條企業?又或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的那條企業?還是建造中的第三艘福特級航母的那條企業?太平洋戰爭時的企業號因為戰功卓越,被特別稱為“大E”(Big E)

所以國外艦船正式叫法是,艦名後面用括號標註舷號。例如太平洋戰爭時的企業號航母,英文是用USS Enterprise (CV-6);第一艘核動力航母的企業號,則是USS Enterprise (CVN-65);建造中的福特級航母的企業號,也就是第九代企業號,則是USS Enterprise (CVN-80)。如果是完全翻譯的話,正確完整的叫法應該分別是6號航母企業號、65號航母企業號、80號航母企業號。顯然是為了方便,刪掉括號裡面的舷號。

而星際迷航裡的企業號,則是NCC-1701

順帶一提,國外完整名稱裡面,還會有前綴縮寫,例如上面的USS,是“美國的船”縮寫。其他還有著名的英國皇家海軍的前綴是,HMS,意為“女王陛下的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