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對自己親近的人發脾氣,對陌生人卻是以禮相待?

菰單莪的亼


因為從自私的角度來說,對親近的人發脾氣,不會招來禍患,而對陌生人發脾氣,會受到對方的責罵甚至毆打,進而傷害到自己……


破繭成蝶fly


這樣的例子特別多,而且當事人完全不覺得傷害了身邊的親人。

我的姨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小姨是一個溫柔賢惠且知書達理的女人,當時在學校裡面,還是公認的校花,可以說小姨父在眾多追求者裡面能勝出,是跌破了很多人眼鏡的。因為我的小姨父,家境貧寒,成績相貌都不突出,至於兩個人為什麼能走到一起?我想除了小姨夫默默地做事,低調的追求。大多數還是因為緣分吧!

事實有時候會出人意料,在大家的想法中,都會覺得小姨夫會把小姨當成手心裡的寶,用心呵護。可實際上,結婚以後,小姨卻感到深深的後悔,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小姨夫暴躁的脾氣和對小姨莫名其妙的不耐煩。小姨為此去調查過看他有沒有第三者。看他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對自己這樣,可是查來查去,也沒有第三者。姨父也沒二心,是他天生的脾性如此,不光對小姨,對於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父母,均是如此。

我曾經問過小姨,他在外面為人處事怎麼樣?小姨告訴我,姨父在外面對同事朋友特別熱情,哪怕只是一個問路的陌生人,姨父都恨不得親自送別人到達目的地。

終於這一次因為疫情,小姨徹底的爆發了。關在家裡面近兩個月,家裡的儲備嚴重不足,孩子要過生日了,卻訂不到生日蛋糕。小姨一早六點鐘便起床自己動手做了一個,雖然簡陋,但用心裝扮了兩個小時,再紮了些氣球綵帶將客廳佈置的漂漂亮亮,頭一天就給姨父交代了千萬要等著孩子起床後一起慶祝生日時吃,因為三歲的小寶寶一直在憧憬她的生日蛋糕。

小姨做完蛋糕身上有一些麵粉奶油便進衛生間去洗個澡,結果等到她一出來便要氣瘋了,自己精心佈置的生日場景被破壞了,姨夫已經把蛋糕吃了一半,插好的蠟燭丟在一邊,桌邊精心鋪設的氣球造型也被打亂,小姨特別生氣,指責了姨父幾句,姨父卻不以為然,反而對著小姨吵的地動山搖,他認為家裡沒有什麼好吃的早餐,有蛋糕不吃幹嘛餓著,給孩子留一塊兒就是了。

小姨馬上想起三個月之前的一件事,當時姨父有個新同事過生日,和姨夫同部門但相交甚少,姨夫特別熱情的提前給別人訂了一個蛋糕,參加了別人的生日趴體喝得醉醺醺的回來,而卻忘了那一天是自己父親的生日,連個電話都沒給父親打,第二天小姨說了他幾句,他便氣沖沖的摔門出去,嚇的孩子直哭。這一回小姨徹底的失望了,直接提出疫情過後要離婚。

媽媽和我聊起這件事時候,表示很疑惑姨父為什麼對外人那麼好對家人那麼差,我卻沒有半點驚訝。

媽媽很納悶我的態度,我直接告訴媽媽,姨父這種對內對外兩副態度的做法,非常傷人,但卻不自知,在他自己看來,他這種做法沒有什麼不對。因為這種人,本身就非常自我,換句話說是非常自私。時刻都想在外樹立自己偉岸的形象,想將最美好的一面展現給外人。自己什麼樣子在家裡面無所謂,本色出演,反正家人也不會棄他而去。而在外,在他自己的同學同事領導和朋友甚至陌生人面前,他永遠是一個優秀的人,他很享受別人對他的稱讚,他也會在這種環境中得到滿足。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並且從未認為有什麼不妥,天性如此,只考慮自我,快樂帶給其他人,而家人應該一起來成全他的完美。

我不知道疫情結束以後,姨父和小姨會不會走到離婚那一步,但這種人這種行為,會逐漸的傷害最親近的人,將自己孤立起來。望大家引以為戒,表裡如一,善待真心愛你的人。


江若璃


這種人就是膽小怕事,表裡不一,喜歡偽裝,外面的人就是人,家裡的就不是人一樣,最討厭這種人。

對親人發脾氣顯示了他的本性,不尊重人,急躁易怒,遇事不冷靜,心直口快,心胸狹窄,一點不合心意就大吵大鬧。

對陌生人以禮相待,可見其內心膽小怕事,誠惶誠恐,生怕得罪別人,生怕被別人欺負,特別是對不瞭解的陌生人,由於不知深淺,更怕得罪,惹來麻煩,所以總是以禮相待。

這種人內心是脆弱的,膽小的,屬於沒有形成成熟穩定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造成的,遇到問題常常不知所措,急躁易怒,在外面因為膽小不敢發作,盡力偽裝,免得被別人小看欺負,回家就原形畢露,在親人面前把在外面受的壓抑苦悶發洩出來,雖然舒服了很多,卻讓親人很痛苦,常常引起很多家庭矛盾。

這樣的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有在社會上多吃苦頭,多學習,多比較,多反思,慢慢三觀穩定了就好了。


久有凌雲志


這是一種了不起的處世之道。對陌生人以禮相待是一個正直人的作人準則值得學習和讚賞。這較為好理解。但同是一個人為什麼對親近的人反而發脾氣呢?咋一看,不該!應該是更親近才對,其實,錯!他這種發脾氣的本意不是惡意,而是恨鐵不成鋼!是一種鞭策,更是他的另一種作人準則!親近人由於親近,其缺點,缺陷已被查知,是招惹發脾氣的根源,在說你,教育你不聽的情況下,只能是發發脾氣了!細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尤其是老人對孩子,長輩對近親!當然,老人也好,長輩也罷如果不發脾氣而是用其他易於讓人接收的方法來教育後人更好,這就與這個人的處世皙學,育人水平有關了!個人淺見,見笑!歡迎批評。


老趙菸酒


有些人總是對親近的人發脾氣,生活中對陌生人以禮相待,熱情客套寬容,

對陌生人彬彬有禮,以禮相待,熱情客套,本無可厚非,這是我們的大多數人的處世之道,這種做法給人一種有修養,內涵的感覺同時讓人覺得這個人親切溫暖,易相處。

既然是一個有修養,有內涵,給人親切溫暖,容易相處的人,那麼對自己親近的人也同樣是寬容仁愛的。

我爸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在外面和別人相處親和,友善,在處理事情方面都是公正無私。走在街上很多人都熱情地和他打招呼,鄰里之間有了什麼矛盾,或者是有了什麼家庭問題,都會來找我爸解決,誰說話的時候都是略帶著一絲微笑,談話時都是平靜溫和的。

他每次吃過飯就忙著去上班,只有晚上回家,才有時間在家裡輕鬆的休息,看會兒電視下會棋什麼的,這個時候我和弟弟都是坐在他的身邊,一邊看電視,一邊有說有笑聊天,我從來沒有見他在家裡發過脾氣,

哪怕我和弟弟做錯了事他總會會語重心長說教,絕對會嚴厲地斥責我們。他不會斥責我們,也從來不會打我們一下,

奇怪的是雖然他從來不會責備我們,我感覺我和弟弟還是挺怕他的,因為他一回到家,你就不會吵架了,都是規規矩矩的,而且爸爸說什麼話我們覺得是對的,非常的有道理,他那麼的有尊嚴,有那麼的慈愛。

今生有幸,上天賜了我慈愛的父親,賜予我溫暖的家庭,教我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如今我已長大,我的擇偶標準就是像我爸爸一樣溫善又不失嚴厲,誠實,有擔當的男子漢。我覺得找這樣的男朋友才可以有一種歸屬感,有一種家庭感,有一種幸福感。

如果一個人表裡不一,對外人和對家裡人的情緒不能控制,那麼恐怕對自己家裡的孩子也會帶歪的,我等孩子長大之後,對自己家庭以及生活的幸福也是有很大影響的,至少我覺得是這樣的。

我們家鄰居就不一樣了,他在外面都會熱情的和別人打招呼,和外人也都處得來,不過平時我們總會聽到他在家裡吵吵嚷嚷的,聽到他在家裡厲聲的喝斥家人,做飯怎麼這麼的難吃啊?都幾點了,怎麼收拾的這麼慢呀?……,好像讓他家裡人只有他一個人是對的。

在外面他對小孩子說話都非常溫和的,真的難以想象,就是這樣一個和善的人在家裡,卻是言聲厲色的讓人害怕。

有的人對外面的人以禮相待,和顏悅色。對自己家裡的人確實毫不留情,嚴聲厲色。這是一種錯誤的處理方式,因為對外面的人以禮相待,對自己親近的人同樣也應該以禮相待,和自己親近的人都是自己的家人,為什麼要對自己的家人任何情面的斥責呢,為什麼傷害自己的家人呢。

家人都是對你最好的人,需要你的呵護關愛,你在冷麵對家人的時候,你知道你的家人有多麼傷心難過嗎?你是她們最親的人,她們也是你最親的人了。

收起你的本尊,不要在自己的家人面前耀武揚威了。冷麵並不能鞏固你在家中的地位,削弱你在家中的形象,傷了所愛你的人,還原你的慈愛吧,家中是溫暖的地方。不是行使權利的地方。

生活中我們很多人或多或少都犯過這樣的錯誤,人際關係中出了問題向父母吵鬧,在工作當中受了委屈,回到家裡衝著無辜家裡人發火,職場上受到刁難,回到家衝著自己的孩子罵。

難道因為是你的家裡人,因為你的心裡不舒服,就要跟著倒黴嗎?就要當你的出氣筒嗎?

最好的一面留給了陌生人,卻把最差的留給親近的人,不覺中加成了發洩情緒的場所。

對自己親近的人發脾氣,不就是仗著他們不會離開你嗎?家人不會離開你,但是他們真的不會介意嘛?

受了傷的皮膚,就算傷好了,也會留下疤痕,壓不住的憤怒是雙刃劍自損八百。

你想要發火的時候,你就慢慢的點點頭,這樣的話,你的情緒就會下降,一點頭就表示一切皆可接受,什麼都不是個事兒了

其實世間紛紛擾擾行走在人間俗世誰都有無法推脫的責任?無處宣洩的壓力,無處訴說的委屈,所有的負能量在推開家門的那一刻,都該留在門外,家是愛的港灣,最該承受的是無辜,對家人和顏悅色才是最高級的情商,也是人生成功的第一步。


那縷陽光


這個問題非常普遍,關於答案眾說紛紜丶不一而終。我認為,這個問題因素很多也比較複雜。第一,這類人群存在著矛盾性。他們希望給親近的人更多的愛、更多的溫暖、更更多的友善、更和藹的態度。但是一遇到不順心不開心的事情,或者不是很著急的事情在他看來又很著急,因此就馬上發起火來,對自己的親人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態度很壞,一件事情發生影響了大家很長時間培養的感情。主要問題還是性格使然修養還不夠。第二,這類人群也存在著大男子主義。這種情況在六七十年代家庭當中。常有發生,往往家裡的頂樑柱為人父丶為人夫,具有穩定的收入,自然就有在家庭的優越感。因此,事事處處就反映和流露出來,對家人一旦出現一些不順心的事情發生,就反映出他脾氣暴躁、甚至簡單粗暴的情況發生。第三,這些人群還存在有畸形的上進心。認為在單位工作或在陌生人面前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形象,在單位,考慮到同事丶領導,自己的進步成長和前程,在陌生人面前,考慮到維護自己的自身形象,所有這些也不是完全錯誤。這裡還存在著在單位工作和在社會上遇到了一些委屈不公,又不能發火釋放,結果回到家裡出現一點不順心就跟家裡人爆發了。這種情況還是要深入研究家庭與事業、家庭與單位熟輕熟重,愛單位愛工作是正確的,但應該更愛家庭、愛親人。


愉悅527


"有恃無恐"。

這類人普遍自私、欺軟怕硬、得寸進尺,導致他們染上這樣壞習慣的,有他們自身的問題,也有身邊人的問題。

有的人愛對父母發脾氣,句中帶刺,字中帶刀,更有甚者會對父母拳腳相加。

這種人知道,無論他怎麼做,父母都會遷就他,只要他一鬧,父母就會順著他,拿他"沒辦法"。於是他敢肆無忌憚地對父母發脾氣。

往前回溯,這樣的家庭中,父母往往或疏於管教,或十分溺愛孩子,從小沒有給孩子建立起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只要一鬧,就想方設法滿足他,妄想這種"討好"能換取孩子的"安寧"與"聽話"。

孩子也很聰明,知道無論他怎麼胡鬧,父母都會順著他,他心裡沒有畏懼感去限制他的行為,沒有規則去束縛他的心裡,他自然不會對父母客客氣氣的了,甚至於連基本的尊重也沒有。

情侶關係同理。

除了"有恃無恐"之外,還有"不在乎"。

有的人對父母發脾氣,父母如果沒有乖乖受著,甚至來"駁斥",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互不搭理。

對他而言,父母不搭理就不搭理,無所謂,他不在乎,著急的只有父母罷了。

有的人對伴侶發脾氣,對方沒按他意思來,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分手。

對他而言,分就分唄,分了再找一個就是了。

最壞的結果他都不在乎,那麼他還會對你客客氣氣的麼?

這些人,對陌生人客客氣氣的,是想塑造一個禮貌客氣、溫文爾雅的社會形象罷了。這是一種社會需求。


夏汭


這樣的情況見怪不怪了,我覺得大部分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情況,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親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頻繁,容易引起摩擦,這時候積累的脾氣可能就會爆發。

再次,對親人發脾氣付出的代價較小,往往就是爭吵過後,為了生活過日子,也就彼此放下怨氣和成見,繼續維持關係。

最後,面對陌生人的時候,總會有適度保留,為了面子和身段,也會剋制自己發脾氣,所以也就以禮相待了。

總之,我們應該深度思考這個問題,好好珍惜身邊人,和親人之間維持一個和諧的關係。


鉅鎔嘉樹


我就是典型的這種人,不知是對親情冷漠,還是對外人虛偽,總之,在親人跟前要好不隱瞞的釋放,在陌生人面前要彬彬有禮,有時自己都感覺噁心,不知啥時能把一個真實的自己毫無掩飾地展露在世人面前,做一回不戴面紗的自己,可是又真的不好做到,親情可以包容我們的傲慢,陌生人不能,暫且就虛偽到底吧


老煩嘍


謝謝!回答推薦:對親人發脾氣,對佰生人以禮相待。反映出這個人為人厚道,熱情好客,以貌待人,毫不虛偽的本質。對親人發脾氣是針對事情而言。比如來了丈夫家表親,或單位同事應丈夫邀請來吃便飯,妻子顯得低調冷談,還不時給丈夫示眼意,丈夫當場不便吵架,只好閉住氣,穩住和氣吃飯,送走客人後,忍不住就向妻子發脾氣了或向父母。因為他認為都是一家人,有錯就說出來,發發牢騷也無所謂,不對的一方認識錯了,大家還是一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