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一伏、二伏、三伏,具體哪一天開始,是怎麼推算的?在農村有什麼風俗和習慣嗎?

徒勞龍


入伏具體是哪一天,推算方法,從夏至往後推笫三個庾日(也就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庾、辛、壬、葵、丿推算。

今年夏至是六月二十一日往後推,七月十二日是頭伏第一天,頭伏十天也就七月二十一日是頭伏最後一天。

立秋的第一個庾日是三伏第一天,三伏共十天二零一九年八月十一日至八月二十日。


頭伏和三伏之間是二伏,掐頭去尾,七月二十二日到八月十日是中伏,二十天,屬於閏伏。和閏年相似。

因為進入伏天, 天氣炎熱,伏有潛伏之意,學校開始放暑假了,學生開始休假。

民間伏有專屬美味、一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炒雞蛋。

因為進入伏天氣酷熱,人們枯夏,食慾差,為了緩解吃應季水餃,夏天蔬菜種類豐富,水餃餡多種多樣。我們這還有應季伏榛蘑,黃花蘑,加點五花肉做餡包餃子,味道特別鮮美,營養豐富,老百姓常說好吃不過餃子,一一。所以餃子倍受人民的喜愛。

二伏面,二伏天熱,我們都喜歡吃過水打滷麵,清涼爽口,特別下飯,還營養。

三伏烙餅炒雞蛋,進入三伏,已立秋,人


們開始進補,雞蛋和餅都是高能量食品,特別雞蛋,富含高質量蛋白質,和卵磷脂,補體補腦有月子飯之稱。對補充夏季消耗體能及佳。

有冬病夏治之說,因為伏天人陽氣最盛,所以在伏天治療某些疾病,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進補也同樣道理。為打好秋收這場硬仗蓄積能力。

民間的風俗習慣及應季美食,都是人民在生活及生產實踐中總結的精華,都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有一定內涵,之所以流傳現到現在,一定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以及適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