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觀察點的安保“排頭兵”

戰“疫”先鋒: 隔離觀察點的安保“排頭兵”

隔离观察点的安保“排头兵”

他是南京公安抗擊疫情第一批“逆行者”

除夕夜奔赴一線 至今未歸

他是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踐行者”

隔離觀察點擔當作為 無一疏漏

他就是全市首家醫學隔離觀察點

安保團隊負責人陳程

根據市局黨委的統一部署,全市公安民警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1月24日,陳程被派往建鄴區某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參與安保工作。在這裡,他連續值守33天,累計在崗工作時間超過500小時,協助觀察點接收醫學觀察對象86人,幫助解決實際困難40餘件,用紮實的基層基礎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交上了一份“零事故、零疏漏”的答卷。

1 月24 日,農曆臘月三十,建鄴分局接到指令,全市第一家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將在分局轄區建立。誰是擔當安保任務的負責人?分局領導首先想到了濱江派出所副所長陳程。而此時,已經在全市“梳網清格”公共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中連續奮戰了一個多月的陳程,正在利用難得的兩天調休時間,帶著老婆和孩子回老家與父母團聚。

一通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年夜飯”的祥和氛圍。簡單地問清情況後,陳程沒有片刻猶豫,表示將立即啟程回寧參與工作。面對飯桌上家人的疑慮,陳程只是簡單解釋有緊急任務,很快就能回來,但他清楚,隔離觀察點的安保任務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期限,疫情不退就得戰鬥到底,更不知何時能再與家人見面。

“沒事,我這兒一天要消毒八百遍,這不,連我的‘手心’都給洗得發白了,比家裡還要安全!”“失聯”三天以後,陳程終於有時間與家人報了個平安。當家人擔心時,陳程總是以開玩笑的口吻“糊弄”過去,而談到讓他們加強自我防護時,卻又總是無比的嚴肅認真。自進駐隔離觀察點以後,陳程只能通過視頻的形式與家人“面對面”交流,但是,即使是這樣的“團聚”,在忙碌而又繁雜的安保工作中也顯得格外珍貴。

隔离观察点的安保“排头兵”

作為全市第一家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看護人員屬性特殊,政治敏感度高,防疫要求嚴格,安保工作無章可循。籌建之初, 陳程就把自己的“根”扎進了隔離觀察點。為做好應急安保預案規劃,陳程堅持用腳步實地“勘驗”,在不到36 小時的時間裡,他把 9 層樓、11 個值守點位和 50 個出入門禁全部摸排了個遍,確保了在醫學觀察對象入住前將安保措施落優落實落細。

為節約防護物資,陳程主動提出將安保團隊的每個班次再延長兩個小時,最大限度的使用好防護用品,把更多物資留給更需要的醫護人員。因為防護服具有密閉性,穿戴後會非常憋悶,裡面內衣總是在重複著從汗水浸溼到自行蒸乾的循環,並且由於一直佩戴口罩,陳程的臉部常被磨破並出現淤青。

隔離觀察點投入運行後,陳程幾乎每天都要工作16小時以上,除了履行基本的安保職責,他還要負責協調組織、排查風險和化解矛盾。

隔离观察点的安保“排头兵”

隔離觀察點的工作並不總是按部就班,個別觀察對象因為情緒高度緊張,常常會不理解、不配合,對工作人員的指令表現得極為牴觸。陳程充分運用自己日常積累的群眾工作經驗,瞄準具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隱患,主動收集觀察對象的個人情況,仔細觀察心理狀態。

因為隔離要求,不能與他們見面,就及時通過電臺、電話等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便利形式進行交流,幫他們卸下思想包袱、疏導情緒的“堵點”,從源頭消除不穩定因素。

1月26日夜,一名剛被送到隔離觀察點的隔離對象情緒激動,大聲吵鬧,非常不配合醫護人員工作。陳程迅速做好防護措施,主動上前交涉,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完整的政策宣講及強大的心理攻勢下,觀察對象主動承認自己已有發燒的症狀,體溫暫時正常是因為吃了退燒藥。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在確定其發燒後迅速送往醫院進行診斷,避免了更為惡劣的影響。

隔離觀察點的工作,隔離的是病毒傳染路徑,隔不開的是溫暖、是包容、是愛的傳遞。當看到一對母女入住,陳程擔心只有8歲的女孩會對陌生的環境產生害怕,在自己無法離開隔離觀察點的情況下,囑託所裡的同事利用巡邏間隙送來了童話書籍、平板電腦,提前下載好了動畫片和益智遊戲,用貼心和細緻幫女孩度過了一個“不太尋常”的春節假期。

作為隔離觀察點安保工作負責人,陳程堅持“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安保團隊就是黨的戰鬥堡壘”,把加強團隊的凝聚 力和向心力擺在重要位置。考慮到隔離觀察點青年民警多,年輕人長時間高密度、高強度、高負荷工作,情緒上、心理上難 免有波動,陳程經常找他們談心談話,把準大家的思想動態。

2月6日,是民警蔡知萌25歲生日。受疫情影響,全市幾乎所有的蛋糕店都處在關門歇業的狀態,在隔離觀察點,吃上一塊生日蛋糕就更成了一種奢望。在沒有告訴小蔡的情況下,陳程悄悄聯繫了開蛋糕店的朋友,在家做了一個簡單的蛋糕送到隔離觀察點,為小蔡送上了“驚喜”,也帶領安保團隊共同度過了一個特殊的生日會。

隔离观察点的安保“排头兵”

因為安保勤務需要,凌晨三點是輪班換崗的時間。進入隔離觀察點以來,陳程養成了每天三點後再入睡的習慣,“主要就是不放心,只有見到他們一整套換崗、消殺的流程全部做完,都安全了,我才能安心入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