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狀病毒來臨的日子裡我這樣度過


在新型冠狀病毒來臨的日子裡我這樣度過

這些天裡,我們親歷了網絡信息的混亂傳播,感受到了周遭親友的恐慌情緒,也見證了醫生的艱辛和病患的痛苦,還有人們共克時艱、同舟共濟的人間大愛……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親歷者,同時,我們還可以成為它的記錄者。

2019年12月31日

跨年夜,偶爾在一個軟件頭條上看到說武漢某醫院接到幾個奇怪的肺炎患者。我沒有在意,隨手劃掉繼續跨年夜的狂歡,慶祝終於迎來了2020。身邊還有人在吐槽2019過的太糟糕,2020一定要掙很多錢。

2020年1月18日

在新聞聯播上面聽到武漢疫情嚴重,我才意識到當時忽略的是一個多麼嚴峻的問題。家人開始為武漢人民擔憂。這時候春運已經拉開的序幕,所有人都沉浸在春節的喜悅中,媽媽在為武漢擔憂的同時也開始置辦年貨,打掃衛生準備過年。在記憶中,傳染病也都是停留在新聞聯播階段,以為這次疫情也會很快就過去,我也未曾想到這次疫情會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成了我難忘的記憶。

2020年1月20日

官網傳來消息,武漢新增新型肺炎136例,多地出現確診或疑似病例。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鋪天蓋地的疫情消息傳來,我們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關注疫情。那幾天有人調侃,這是一場跑毒,最後大西北是最安全的。

2020年1月23日

武漢傳來“封城”的消息。我們終於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也開始擔心出門在外的弟弟。他本來打算回家過年,最終考慮到自身安全和為了不給社會添亂,家人還是堅決讓他避開人流高峰,晚一些再回來。那幾天開始,母親每天茶飯不思,她每天都是最希望疫情趕緊結束的,弟弟能早點回家,一家人能團圓。

可她說,掛念歸掛念,前線的醫生戰士,哪個不是別人的兒女,哪個不是別人的妻子丈夫,哪個不是別人的父母……家裡的氣氛開始低沉,節日的喜悅被沖淡了很多。

2020年1月24日

除夕夜,絕對是我過的最揪心的一個年。母親做好了飯菜,一家人坐在小餐桌上吃飯,著實有點冷清,母親說,“往年這個時候要吃年飯,準備好禮包,大年初一拜年,今年哪都去不了,親戚們都打電話說,今年不要拜年了……還有你弟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在這個團圓節弟弟不在家,疫情也越來越嚴重,家人們很悲傷,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父母,我開始希望春節快快過去。帶著擔憂我強迫自己睡覺,也許早上起床會有好消息。

2020年1月25日

早晨起床,我第一時間拿起手機,看到新聞說青海省確認1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很多網友感嘆,連高原都難逃病毒入侵。親戚群裡開始轉發各類新聞,也有人質問為什麼要吃蝙蝠。人們眼裡充斥著恐懼和對生命的惋惜。村裡也早已警惕起來及時宣講防控知識。大年初一,我被各種信息轟炸, 心情依舊糟糕。

2020年1月27日

僅短短几天天,世界就變樣了。早晨去鎮上買東西村口設立了勸返點。村幹部不辭辛苦親自登記來往人員,村醫也逐個排查外來人員,為他們量體溫,講隔離的必要性。鎮上行人寥寥無幾,依稀有幾家蔬菜鋪子還在開張。蔬菜老闆限購了麵粉蔬菜,建議村民不必過多囤貨,理性消費。

在新型冠狀病毒來臨的日子裡我這樣度過

2020年1月28日

今天本來是同學大喜的日子。可是為了不給國家添亂,不給親戚朋友帶來困擾,她還是決定推遲婚禮。於是我在電話中安慰她,打算過幾天去看看她。她驚訝地說:“你還是別來了,現在躺在家裡是對國家做的最好的貢獻,知道嗎?我沒事,放心吧,明天繼續去醫院堅守崗位,雖然疫情還沒有蔓延到村鎮,可是我們也不能鬆懈,一定要做好準備,防患於未然。”聽了她的話我頓時溼潤了眼睛。疫情就像是一堵牆,阻隔了我和弟弟,和朋友的見面,我每天想的都是什麼時候能拆除這一堵牆,大家都在藍天下歡聲笑語。

2020年1月30日

全國感染人數還在增長,口罩開始供不應求。村裡有人自發給勸返點的志願者、工作人員捐贈口罩。也有人積極報名爭當志願者,想為父老鄉親做些事情。看到朋友圈有十幾歲的初中生把幾百塊壓歲錢全部捐給武漢,捐給醫院。我也把僅有的一點零碎錢捐給了武漢。希望武漢可以挺過去!

2020年2月1日

新型冠狀病毒已經持續一個月,鼠年伊始複雜焦急的思緒纏綿了文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瀰漫在各個城市。萬眾一心抵抗疫情的凝聚力已經形成,災難面前,所有的名利小益都顯得微不足道,人們之間的情感變得更加真誠。

這次的疫情給所有的人都敲響了警鐘,從剛開始的毫不在意、僥倖心理到現在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我們都得銘記這份責任。當一件事情發生我們不能對它視若無睹,如果不強化記憶,可能幾個月就徹底忘記了,但是這件事情絕不能忘記。它是對於人類的一種警示,我們不僅要好好的對待自己,更要對於身邊的事情敢於說不。你永遠不知道你挽救的是他還是你自己,就像這疫情,如果當初早發現早預防,那可能就不會這麼嚴重。病毒面前,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有人說新型肺炎是一面照人心的鏡子,照出了醜惡,的確!可我看到了更多的民眾越來越團結,安全防護意識越來越強,民族責任感越來越大的場景。我相信只要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打贏這場“戰疫”!加油中國,加油武漢!(文/褚成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