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風采(九)——工程管理學部

曹建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風采(九)——工程管理學部

曹建國(1963.08.18- )。


201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曹耀峰

中國工程院院士風采(九)——工程管理學部

曹耀峰院士百科

曹耀峰(1953.12.12- )能源與礦業工程管理專家。陝西省渭南市人。1977年畢業於華東石油學院機械系。2001年獲石油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碩士學位。現任中國石化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地熱能中心指導委員會主任,曾任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我國超深高酸氣藏大規模安全環保開發的主要開拓者之一。負責組織實施了以我國首個超百億方高含硫氣田——普光氣田天然氣產能建設為核心的川氣東送工程以及勝利埕島油田200萬噸產能海工工程等項目。支持創新了普光高含硫氣田高產高效開發技術、腐蝕防護技術、複雜山地高含硫氣田安全控制技術等。獲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201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柴洪峰

中國工程院院士風采(九)——工程管理學部

柴洪峰院士百科

柴洪峰(1957.5.15- )金融信息工程管理專家。山西省臨汾市人。1981年畢業於石家莊陸軍學校計算機專業。2000年獲西南財經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碩士學位。現任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國家工程實驗室理事長、主任,曾任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副總裁。


主持並從事研製建成了中國外匯交易系統、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系統、國債交易和結算系統、銀行卡信息交換系統等國家級金融改革重大信息工程,創建了我國銀行卡產業平臺運營、風險防範、標準規範及檢測認證現代服務體系。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


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曉紅

中國工程院院士風采(九)——工程管理學部

陳曉紅院士百科

陳曉紅(女)(1963.05.15-),管理科學及工程管理專家,出生於湖南長沙,籍貫江西永新,東京工業大學經營工學博士。現任湖南工商大學校長,中南大學商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科技委和社科委學部委員,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負責人與首席教授,國家傑青、復旦管理學傑出貢獻獎和光召科技獎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


在決策理論與決策支持系統、兩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工程管理、大數據分析與平臺建設等領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創立了“集成動態智能量化”工程管理理論和方法體系;研製成功我國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決策應用軟件開發平臺。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獎勵14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發表SCI/SSCI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ESI前1%高被引論文52篇,入選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出版專著18部,獲國家發明專利21項、軟件著作權22項。


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丁烈雲

中國工程院院士風采(九)——工程管理學部

丁烈雲院士百科

丁烈雲,1955年11月22日出生,男,漢族,湖北省洪湖市人,土木與建築工程管理專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獲同濟大學博士學位。曾任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東北大學校長、華中科技大學校長。現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兼工程管理研究分會理事長、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管理學部主任、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省委員會副主席。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長期從事數字建造、工程安全理論與技術研究。提出工程安全風險“能量-耦合”理論,創建地鐵工程安全風險“識、警、控”技術體系,研發數字軌道交通工程集成建設關鍵技術,構建工程質量精益控制模型、標準和平臺。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獲2018年“復旦管理學傑出貢獻獎”。主編1項國家標準,獲發明專利9項,出版3部著作和1部國家精品教材,發表論文百餘篇。


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董爾丹

中國工程院院士風采(九)——工程管理學部

董爾丹(1959.03.16- )。


201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範國濱

中國工程院院士風采(九)——工程管理學部

範國濱院士百科

範國濱(1958.04.23-),高能激光技術與工程管理專家。北京市人。1982年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2005年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總工程師。


我國高能激光工程科技領域主要學術技術帶頭人和組織領導者之一。在高能激光技術攻關、系統工程化和裝備研製等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的、創新性成就,對我國高能激光技術和工程領域取得世界先進水平的成果做出了重大貢獻。


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獲“高新技術裝備建設發展工程”重大貢獻個人獎及金質獎章、“求是傑出青年實用工程獎”及“周光召技術創新獎”等。


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文瑞

中國工程院院士風采(九)——工程管理學部

胡文瑞院士百科

胡文瑞,1950年生,東北石油大學畢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任長慶石油勘探局局長,長慶油田公司總經理,中國石油勘探生產公司總經理、中國石油股份公司副總裁。現任北京能源協會會長,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企業技術進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非常規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和工程管理工作,主持建成了我國首個大型特低滲透的安塞油田,主持發現了中國唯一超萬億立方米的蘇里格氣田;創立了非常規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的技術體系和工程建設模式、管理理論、工作程序與方法;提出並組織了中國石油十項重大開發技術試驗和老油田“二次開發”工程,對長慶油田和中國石油儲量、產量快速增長起了關鍵作用,使我國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走在了世界前列。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1項,國家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國家優秀設計金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4項,出版專著《宏觀引導法概論》、《全控網絡管理論》、《現代企業管理方法論》、《鄂爾多斯盆地油氣勘探開發理論與技術》、《低滲透油氣田概論》(上冊)、《老油田二次開發概論》等6部,發表論文60餘篇。


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