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肩擔道義,大愛譜忠誠——記周口市中心醫院呼吸科專家解玉東主任醫師

衝鋒在疫情防控和重症治療最前線的人,並不一定具有偉岸高大的身軀。

前行的使命,捨我其誰的擔當,更容易讓瘦弱的形象剎那間“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令人肅然起敬!

弱肩擔道義,大愛譜忠誠!從全市抗疫第一線,到武漢最前方,解玉東一次次走進疫情的暴風眼。他以自己的堅守與擔當,與戰友們一起塑造出周口市中心醫院大醫精誠的白衣長城形象!


弱肩擔道義,大愛譜忠誠——記周口市中心醫院呼吸科專家解玉東主任醫師


1月21日,是臘月二十七,“新冠肺炎”儼然已經成為了恐怖的代名詞,可怕的“人傳人”讓人避之不及。洶湧的疫情瞬間遍佈中國13個省市,確診病例440例,死亡病例9例。就在這一天,周口市傳染病定點醫院第五人民醫院接收了周口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人。這一天,作為呼吸科專家的解玉東已跑到了最前線,他被抽到五院(市傳染病定點救治醫院 )進行會診,這一去就是24小時的值班。


弱肩擔道義,大愛譜忠誠——記周口市中心醫院呼吸科專家解玉東主任醫師


六歲的兒子一個人默默地趴在那畫畫,有爸爸,有救護車,有疫苗……他說:“有了疫苗,大家都不會得病毒了,爸爸就可以回家。”在五院(市傳染病定點救治醫院 )奮戰了24小時的爸爸下班後沒有回家,科室多是年輕醫生,他放心不下六十多位病人,他還要第一時間排查疫情,確保大家的安全。查完最後一個病人他才意識到肚子在咕嚕嚕地叫,眼睛澀澀得疼。


弱肩擔道義,大愛譜忠誠——記周口市中心醫院呼吸科專家解玉東主任醫師


作為呼吸科醫生,來回工作在五院、呼吸門診和病房,一直處於接觸新型冠狀病毒高風險中的他不肯回家,執拗地要去住賓館,堅決與家裡人隔離。他說:“我一個人被感染沒有問題,這是我的使命,但我不能把‘危險’帶回家!”

同為醫護人員的愛人張豔麗護士長堅決不允許他住賓館,因為這個奮戰在一線,撐起“抗疫”那片天的擎天柱高1米74,體重卻只有110斤,是一位瘦弱的50歲中年大叔。“他去救治患者,我要保護好他!”作為愛人,張豔麗每天都做好營養豐富的飯菜默默地支持著他。

瘦弱的解玉東總是面對裡三層外三層的病人,不緊不慢地一個個看完,他說:“看病不能快,要給人家看好才行。”於是,他往往錯過飯點才到家,便急急慌慌地扒拉幾口飯再回醫院。

大年初二,疫情最緊張的時期,他從下午四點半到晚上九點半對全院幾十個需要會診的病人,逐個進行了排查,一口氣工作五個小時。解玉東會診病人最大的特點是認真仔細,無論會診多少病人,無論工作多忙,他都是查看一個病人寫一個會診病例,一個一個地過,他說“給病人看病不能急,一定不能有遺漏”。參加工作以來,他26年如一日,每天下午必須去病房查看他的病人。“為人實在、不多言語、對病人負責、工作敬業!”他用實際行動感染著他身邊的人。

僅僅十幾天的功夫,周口確診病例便突破60例,在沈丘淪為疫情重災區時,解玉東馬上來到沈丘、鄲城,承擔這裡的救治工作。2月17日76例.....2月19日76例,周口的新冠肺炎戰“疫”終於取得階段性的勝利。

2月20日,正在沈丘幫助救治的解玉東接到醫院“明天上午九點馳援武漢”的緊急通知,解玉東內心早就有了馳援武漢的心理準備,但這次通知來得太急,他匆忙從沈丘趕回醫院時,愛人正眼含淚水地幫他打包行李。她一直都在支持他,但又很心疼他;八旬老父擔心兒子防護不夠好,步行七八里找來N95;6歲兒子默默用他的童心給爸爸造了一件可以穿著吃飯的防護服;八旬老母自從聽到消息就怔怔地坐在那裡,一直淚流滿面,她說:“年輕的時候,丈夫(解玉東的父親)參加越南戰爭,經歷了那場生離死別的驚嚇和痛苦,我如今老了,又要送兒子去戰場。”臨行前,她默默地拉著兒子的手,盯著兒子的臉,好像這樣兒子就可以刻在心裡、放在手裡,永遠都在身邊:“媽在家……等你回來!”


弱肩擔道義,大愛譜忠誠——記周口市中心醫院呼吸科專家解玉東主任醫師


行行復行行!解玉東義無反顧,決然下武漢!

他這次奔赴的戰場是武漢人民醫院重症隔離病房,要負責三十多名危重症患者。2月28日,武漢下著小雨,陰冷而潮溼。經過幾天的嚴格培訓,這天解玉東要上崗值班,他要值的是白班,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共12個小時。他6:30起床,整理好東西去等車,因為距離上班的醫院有21公里的車程,他要和新疆自治區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同仁們一起值班,病區35位患者,全部是危重患者。作為這批周口援鄂醫療隊年齡最大的隊員,解玉東說:“做為老大哥,我必須帶好頭,不能給咱周口市中心醫院人丟臉。”穿上隔離服的那一剎間,他腦子裡閃進去的信號全是“責任和防護”,他說他勇敢地來了,他一定不辜負眾望,用心學習,結合他在呼吸科工作了將近三十年的臨床經驗,努力救治武漢人民,讓武漢人民趕快好起來!


弱肩擔道義,大愛譜忠誠——記周口市中心醫院呼吸科專家解玉東主任醫師

上午八點解玉東穿上防護服進入病房,他一貫工作認真的勁頭又來了,和新疆的同事一起把35個病人挨個進行了查房,他說國家派他是來進行緊急救治的,他一定要負起這個責任,只有瞭解每位患者的病情,才能給他們做好救治,能夠幫助武漢人民儘快好起來!

他邊查房,邊跟病人聊天,“吃飯怎麼樣呀?休息得好嗎?他細語安慰患者說:“你們不用擔心,我們這裡的醫生一定會竭盡全力地為你們做好診治,你們會很快好起來的……”


弱肩擔道義,大愛譜忠誠——記周口市中心醫院呼吸科專家解玉東主任醫師

他又拍拍一位年輕小夥子的肩膀說:“你病情不要緊,很快就會好的!”患者高興地豎起大拇指說:“謝謝周口解醫生!”。

對此,解玉東說:“目前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最好的藥是‘愛’!”解玉東把他的“愛”作為強心劑悄然注射給每位患者。結束查房的時候已經是中午12:20,從病房出來,汗水浸透了衣背,解玉東無怨無悔,為了武漢人民,他說應該盡心盡力,他在家工作了幾十年就是這樣的習慣,現在即便是在這樣特殊的環境裡,他依舊是老習慣,必須對病人負責任,他希望武漢健康起來,中國健康起來!


弱肩擔道義,大愛譜忠誠——記周口市中心醫院呼吸科專家解玉東主任醫師


行走在疫情風暴中,用瘦弱的身軀撐起“疫情”那片天屹立不倒,解玉東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那句話:“這是我的工作,職責所在。”(作者/劉玉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