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肩担道义,大爱谱忠诚——记周口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专家解玉东主任医师

冲锋在疫情防控和重症治疗最前线的人,并不一定具有伟岸高大的身躯。

前行的使命,舍我其谁的担当,更容易让瘦弱的形象刹那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令人肃然起敬!

弱肩担道义,大爱谱忠诚!从全市抗疫第一线,到武汉最前方,解玉东一次次走进疫情的暴风眼。他以自己的坚守与担当,与战友们一起塑造出周口市中心医院大医精诚的白衣长城形象!


弱肩担道义,大爱谱忠诚——记周口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专家解玉东主任医师


1月21日,是腊月二十七,“新冠肺炎”俨然已经成为了恐怖的代名词,可怕的“人传人”让人避之不及。汹涌的疫情瞬间遍布中国13个省市,确诊病例440例,死亡病例9例。就在这一天,周口市传染病定点医院第五人民医院接收了周口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人。这一天,作为呼吸科专家的解玉东已跑到了最前线,他被抽到五院(市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 )进行会诊,这一去就是24小时的值班。


弱肩担道义,大爱谱忠诚——记周口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专家解玉东主任医师


六岁的儿子一个人默默地趴在那画画,有爸爸,有救护车,有疫苗……他说:“有了疫苗,大家都不会得病毒了,爸爸就可以回家。”在五院(市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 )奋战了24小时的爸爸下班后没有回家,科室多是年轻医生,他放心不下六十多位病人,他还要第一时间排查疫情,确保大家的安全。查完最后一个病人他才意识到肚子在咕噜噜地叫,眼睛涩涩得疼。


弱肩担道义,大爱谱忠诚——记周口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专家解玉东主任医师


作为呼吸科医生,来回工作在五院、呼吸门诊和病房,一直处于接触新型冠状病毒高风险中的他不肯回家,执拗地要去住宾馆,坚决与家里人隔离。他说:“我一个人被感染没有问题,这是我的使命,但我不能把‘危险’带回家!”

同为医护人员的爱人张艳丽护士长坚决不允许他住宾馆,因为这个奋战在一线,撑起“抗疫”那片天的擎天柱高1米74,体重却只有110斤,是一位瘦弱的50岁中年大叔。“他去救治患者,我要保护好他!”作为爱人,张艳丽每天都做好营养丰富的饭菜默默地支持着他。

瘦弱的解玉东总是面对里三层外三层的病人,不紧不慢地一个个看完,他说:“看病不能快,要给人家看好才行。”于是,他往往错过饭点才到家,便急急慌慌地扒拉几口饭再回医院。

大年初二,疫情最紧张的时期,他从下午四点半到晚上九点半对全院几十个需要会诊的病人,逐个进行了排查,一口气工作五个小时。解玉东会诊病人最大的特点是认真仔细,无论会诊多少病人,无论工作多忙,他都是查看一个病人写一个会诊病例,一个一个地过,他说“给病人看病不能急,一定不能有遗漏”。参加工作以来,他26年如一日,每天下午必须去病房查看他的病人。“为人实在、不多言语、对病人负责、工作敬业!”他用实际行动感染着他身边的人。

仅仅十几天的功夫,周口确诊病例便突破60例,在沈丘沦为疫情重灾区时,解玉东马上来到沈丘、郸城,承担这里的救治工作。2月17日76例.....2月19日76例,周口的新冠肺炎战“疫”终于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2月20日,正在沈丘帮助救治的解玉东接到医院“明天上午九点驰援武汉”的紧急通知,解玉东内心早就有了驰援武汉的心理准备,但这次通知来得太急,他匆忙从沈丘赶回医院时,爱人正眼含泪水地帮他打包行李。她一直都在支持他,但又很心疼他;八旬老父担心儿子防护不够好,步行七八里找来N95;6岁儿子默默用他的童心给爸爸造了一件可以穿着吃饭的防护服;八旬老母自从听到消息就怔怔地坐在那里,一直泪流满面,她说:“年轻的时候,丈夫(解玉东的父亲)参加越南战争,经历了那场生离死别的惊吓和痛苦,我如今老了,又要送儿子去战场。”临行前,她默默地拉着儿子的手,盯着儿子的脸,好像这样儿子就可以刻在心里、放在手里,永远都在身边:“妈在家……等你回来!”


弱肩担道义,大爱谱忠诚——记周口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专家解玉东主任医师


行行复行行!解玉东义无反顾,决然下武汉!

他这次奔赴的战场是武汉人民医院重症隔离病房,要负责三十多名危重症患者。2月28日,武汉下着小雨,阴冷而潮湿。经过几天的严格培训,这天解玉东要上岗值班,他要值的是白班,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共12个小时。他6:30起床,整理好东西去等车,因为距离上班的医院有21公里的车程,他要和新疆自治区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同仁们一起值班,病区35位患者,全部是危重患者。作为这批周口援鄂医疗队年龄最大的队员,解玉东说:“做为老大哥,我必须带好头,不能给咱周口市中心医院人丢脸。”穿上隔离服的那一刹间,他脑子里闪进去的信号全是“责任和防护”,他说他勇敢地来了,他一定不辜负众望,用心学习,结合他在呼吸科工作了将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努力救治武汉人民,让武汉人民赶快好起来!


弱肩担道义,大爱谱忠诚——记周口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专家解玉东主任医师

上午八点解玉东穿上防护服进入病房,他一贯工作认真的劲头又来了,和新疆的同事一起把35个病人挨个进行了查房,他说国家派他是来进行紧急救治的,他一定要负起这个责任,只有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才能给他们做好救治,能够帮助武汉人民尽快好起来!

他边查房,边跟病人聊天,“吃饭怎么样呀?休息得好吗?他细语安慰患者说:“你们不用担心,我们这里的医生一定会竭尽全力地为你们做好诊治,你们会很快好起来的……”


弱肩担道义,大爱谱忠诚——记周口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专家解玉东主任医师

他又拍拍一位年轻小伙子的肩膀说:“你病情不要紧,很快就会好的!”患者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说:“谢谢周口解医生!”。

对此,解玉东说:“目前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最好的药是‘爱’!”解玉东把他的“爱”作为强心剂悄然注射给每位患者。结束查房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2:20,从病房出来,汗水浸透了衣背,解玉东无怨无悔,为了武汉人民,他说应该尽心尽力,他在家工作了几十年就是这样的习惯,现在即便是在这样特殊的环境里,他依旧是老习惯,必须对病人负责任,他希望武汉健康起来,中国健康起来!


弱肩担道义,大爱谱忠诚——记周口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专家解玉东主任医师


行走在疫情风暴中,用瘦弱的身躯撑起“疫情”那片天屹立不倒,解玉东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那句话:“这是我的工作,职责所在。”(作者/刘玉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