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文學」櫻桃紅——記龍斌和他的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

程家強


「紀實文學」櫻桃紅——記龍斌和他的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

紅櫻桃

櫻桃,紅櫻桃,在水果中最為早熟,體積最小,通體豔紅,肉紅、皮紅,紅個剔透、紅出晶瑩,讓人眼前一亮。還有那果上的把把,不到兩公分的長度,卻那麼的綠、那麼的翠;在未食之前,你提起把把,在眼睛上方看一看,定能讓你驚訝,讓你愛惜,不願吃下。它內核金黃得出人意料,像太陽一樣輻射,讓果肉紅裡透黃,輕裹著紅紅的果皮,真乃完美無缺。

但,你知道麼?櫻桃是在寒冷冬天就孕育果實,春色剛綻,就葉闊枝長,那碧綠的胎胚便見於枝端,風吹日照,紅得讓人眼饞,涎水幾渡,真正稀罕。

本篇所敘述的故事,便是和櫻桃生長過程極為相似的人——龍斌,他人生的過程有前冬、有初春、也有綻放和成果。願你把它看成人間的一點五味雜陳吧。

輟學的九娃

龍斌,祖籍蔡家水坪寨。他的天祖輩不知是何原因,在原籍不能生存下去,逃到20裡外的麥巷餘家寨。那裡的雷家見他可憐,給了一碗飯吃,還收留了他。他感恩不盡改姓雷氏,一直延續到第五代(龍斌這代)才還宗姓龍。這雖是一種感恩方式,卻是封建社會土地私有制演變的結果。集體所有制人們仍然沒能擺脫貧困。改革開放,農村實行聯產承包,土地流轉,各盡所長,才開闢了人盡其才的康莊大道。一路走來的龍斌其經歷迭蕩起伏,故事感人,筆者記錄如下,以饗讀者。

小龍斌,1974年2月19日出生在麥巷大隊的雷德富家。在他之前,雷家已有8個子女出生,他排行老九,下面還有一個弟弟。

那個年代,生產隊的每個勞動日分值不到3角錢,他們家按人分配到基本口糧後,每年要倒補生產隊300多元的口糧錢,以彌補勞動工分多的人家。那時的300元錢,要賣一百隻雞、五頭大肥豬才值。而要在出工勞動之餘養出這般數量的家禽、家畜,要花多大功夫?飼養人要付出多少辛勞,可想而知。

說來可憐,龍斌7歲那年,父親因為籌集子女們的學費,急得生病,繼而一病不起,離開了人世。母親擦乾眼淚,不分白天黑夜地操勞,維持到龍斌小學畢業,腰身佝僂了,腿腳僵硬了,要不是改革開放,土地到戶,簡直被累趴下了。

龍斌眼看母親泥一把水一把地為兒女苦苦掙扎,心裡不是滋味。那一天,他放學回家,站在柵欄門外,見母親彎腰駝背的不停勞作,時而拍打腰部。他的淚水“刷刷”地流了出來。心痛的他推開柵欄門跑到母親面前,突然跪下說:“媽,這書我不讀了,我要出門打工。”

13歲的龍斌真的輟學了。他到貴陽姨媽那裡軟磨硬泡,黃再芬無耐將他介紹給市西路梅家鞋類批發部。年幼的他怕店主嫌自己人小不收留,就早早承諾:“一年不要工資,給碗飯吃就行。”12個月沒有一分報酬的龍斌起早貪黑努力工作、以心侍主,取得了打工資格。第二年店主發給200元的月工資。他回家對母親說:“媽,我終於可以供養您了。”媽媽睜大眼睛看著兒子,心裡一酸,淚珠滾在兩腮,她上前去緊緊地抱住兒子......

暫時的穩定,龍斌並不滿意。回到市西路他每每都在思考:他不能就這樣甘心!這樣的生活不是他的追求。為了這,他徹夜難眠。

1988年春節,給姨媽拜年,黃再芬見他心事過重,心中揪痛,怕是體力支撐不了:“斌呀,來幫姨媽打理乾菜店吧。”

乾菜店一干又是三年,在這裡龍斌比在鞋店更為賣力,早起、打掃衛生、擦洗地板、前店後庫、井井有條。特別是對姨媽就像親孃一樣。這些姨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決定適當的時候,給他一個機會,讓孩子鍛鍊得有出息。

蹉跎的機遇

有一天,黃再芬把外甥叫到面前鄭重其事地說:“斌斌,姨媽找你商量件事情。”

“姨媽請講。”

“我這可是認真的喲!”

小龍斌胸脯一挺,端正姿式,兩隻耳朵支楞起來......

姨媽見狀心喜——好鼓不用重錘。她咳嗽一聲說:“這段時間我竄了竄貴陽的乾菜市場,幹筍供不應求,缺貨哩。”

龍斌為之一震,那雙機靈的眼睛骨碌碌轉了兩圈,急不可待地說:“那就趕快組織貨源呀!”

“姨媽呀,就是想讓你出門找找貨源。”

“沒問題,你說去哪裡!”

姨媽“哈哈”一笑說:“聽說湖南、江西都有。要不你先到懷化去看看。”過一會姨媽又一句一字的說:“這進貨的本錢我出,所得利潤咱娘倆平分。”

龍斌急忙說:“姨媽,這使不得,那有不投資分利潤的,這不合規矩。我是打工崽,出差辦事,是姨媽對我信任,只要有工資就行。”

黃再芬很滿意這個外甥,才進城幾年就懂得如此道理。便說:“這回呀,是咱娘倆合夥,可要把它做成才是。”

龍斌說:“侄兒懂,你這是讓我去經風雨、見世面,是培養我、鍛鍊我,我會加倍努力。”龍斌還想下個保證:“找不到貨源,連工資都不要。”可又怕真正找不到貨源,麥巷母親的生活費?想到這他緘口不語了。

貴陽開往懷化的列車,伴著鏗鏘有力的節奏快速前進。坐在車廂裡的龍斌,一隻手貼在車窗上,車外的竹尖、樹梢似乎就從手心掠過,他的心臟撲撲跳動,這是他第一次坐火車,有種說不出的興奮與激動。一個山旮旯裡的窮小子能坐上火車,太幸運了。他打開車窗,一股涼風吹進,他“啊——!”了一聲,伸頭朝車頭望去,列車冒著濃煙,長鳴一聲進了隧道。

懷化大街小巷裡的乾菜店鋪,他都一一看過,就連鮮菜市場也個個走訪。在一家乾菜店裡見到了幹筍,那是經過精細包裝的,綠色的紙盒中間莫大一塊透明玻璃紙,讓人看得到裡面寶塔一般、佈滿鹽霜的筍乾。一問價,24元一盒,在看標出的重量是250g。他問老闆,這筍乾從哪裡進貨?老闆以懷疑的眼光瞅了兩眼說:“外地,產楠竹的地方。”那種排斥不願的神情,讓人掃性。

龍斌吃了個閉門羹,看來進貨沒門——他恨自己,這不是有病亂投醫嗎?

這天夜裡,他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原認為一到懷化就可以找到貨源,訂下合同,風風光光回到姨媽面前......可現在車費、住宿費都花掉了,卻兩手空空!他後悔、後悔自己當時怎麼就那麼自信呢,這要是真地找不到貨源,哪還有臉回市西路呀。想著想著他迷糊了過去。

他步入了黛青色的山巒,巖下長著叢叢細竹。這竹他熟悉,那是父親耕地時割來作牛鞭的金竹,永遠都是指頭粗細,筍子細得可憐,人們採來炒瘦肉食用。

翻過石巖,步入一處土質地塊,那片竹林茂盛得像道竹牆,過去一看,那是苦竹!苦竹,其味苦澀,不宜食用。

來到一簇房屋後面,那鳳尾竹的竹尖彎得像釣魚鉤,風一吹搖擺不定,粗細和楠竹相仿,這竹於農歷7月出筍,三天就像母竹那般高大,沒聽說過可以食用。

正在夢鄉的他,突然被開門聲驚醒!門口進來一位軍人,聽他說剛從服役的貴州赤水部隊退伍回來。當龍斌問及赤水有沒有楠竹時,這位退伍軍人說:“有!赤水盛產楠竹,他們部隊就用來做菜。”但有沒有幹筍,他不得而知。

機遇的蹉跎


「紀實文學」櫻桃紅——記龍斌和他的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

圖為龍斌現場教授鄉親們疏果、種植技術

那天下午將近六時,龍斌回到了貴陽,出火車站剛走至服務大樓,便遇上了同在貴陽打工的本寨人張勇。他拉著張勇的手來到棉紡廠門前的一棵梧桐樹下,央求著說:“老弟,你可不要把遇上我的事,給我姨媽說吆。”張勇雖然點頭答應,但過一會卻反問龍斌:“這是為什麼,你總得告訴我吧。”龍斌只好把怎樣到懷化,怎樣找貨源和一無所獲告訴了他。說著說著龍斌“叭——!”一耳巴打在自己的臉上!張勇急忙伸手攔住說:“這不能怨你,去懷化是姨媽安排的,那裡沒貨,更怪不得你。”

“理是這個理,可這錢是我花掉了,好幾百吶,我空著兩手,哪還有臉回去!”龍斌說。

“不回去,就先住我那吧。”

“我正是這種想法,不過你還得借點錢給我,這回是一條衚衕走到黑了,不找到貨源我是一輩子都不回去了。”

當夜,他在張勇那裡住了一宿,沒等天亮就到貴陽汽車站,登上了去赤水的班車。

到赤水已近天黑。他捏了捏荷包裡的那幾張錢——怎麼也不敢再住旅社了。再說,在這相隔貴陽幾百裡的地方,兩眼一抹黑,也不知道哪裡有貨源,找幾天也不知道?他的雙腳步入長江邊上的那條飲食街。街上晚間更為熱鬧,來往的人群,兩面的飲食攤位,哨子面、酸辣粉、烤雞腿、烤鴨腸比比皆是。烤爐火煙繚繞,香氣撲鼻。他的喉結上下滑動,饞涎欲滴。可他再也不敢花錢,只以兩塊錢買了個烤洋芋。回到汽車站,本想到候車室的座椅上將就一宿,可人家早已關門。原來汽車站只在白天開門,夜間不留旅客。剛在大門側的一根廊柱邊坐下,值勤人員來了“去去去”不能在這過夜,這是公安派出所的規定。無奈他又沿著那條街漫無目的走下去。到了一個亭子邊,便走進去靠著一根柱子捲縮起來......

在赤水縣城轉了兩天,一家一家的走遍了賣幹筍的店鋪和擺放鮮筍的菜市場。那些生意人都不願意透露機密,多問幾句,那眼睛充滿敵意,像對待漢奸一樣,那尷尬勁別提有多難受了。第二天,龍斌改變了方式,他在東門菜市場看見一位大伯從一輛手扶拖拉機上卸下一袋疙裡凸包的東西,走到一個菜攤前沒說幾句話,對方就過稱付款,再看貨物是竹筍,是竹筍!

龍斌立馬掉頭問司機:“師傅,你們這是從哪裡來,這麼早?”

“寶塬鄉。”司機說。

龍斌暗暗記下了這個叫寶塬的地方。

趁這個時候,他買了兩個饅頭,一邊吃一邊問著路朝寶塬鄉走去。足足三個多小時,當看見一棟掛著寶塬鄉人民政府牌子的房子時,他懸著的那顆心放了下來。他飢腸轆轆,在街中的那家飯店要了一碗小面,在取面處纏著老闆問:“大叔,這裡竹筍賣多少錢一斤?”

“你問的是鮮筍還是幹筍?”

“有幹筍賣嗎?”

“幹筍呀,只有聯華村的蔡波家有烤房,他收購鮮筍加工。鮮筍嗎,這段時間也就一兩元錢。”

“聯華村有多遠?”

“不遠”好心的店主拉著他的手,站到門外指著下街口說:“就那麼二、三里地,你從那街口往右拐,有條小路。”

在聯華他找到了那位叫蔡波的人,兩人談得很投機。蔡波同意將自己生產的全部幹筍供應給他這位貴陽商人。兩人達成了協議。

他和蔡波再次見面時,黃再芬揹著一大口袋人民幣也來了。剛到赤水,他們在旅社雖然開了兩個房間,但龍斌剛睡著就聽到急促的敲門聲。開門一看,姨媽挎著包袱驚慌地說:“我那間不安全,老聽到腳步聲在周圍響動,一個人住那兒危險,你、你、你......”

龍斌急忙讓姨媽進屋,自己離開床鋪,一晚到亮就靠著門,他要保護好姨媽和那隻口袋,不能讓它出半點差錯。

第二天,他們趕到了聯華村的蔡波家。大家一起上山收筍,一起運輸。一星期後,兩噸幹筍上車,每斤幹筍付蔡波10元(包括運輸、烘烤費)。運到貴陽以25元的單價批發給零售商及飯店等,一個星期就銷售一空。10天后,他們又到赤水,連續數次收穫頗豐。黃再芬沒有食言,他讓自己的外甥在貴陽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0萬元左右。

第三天,當龍斌提出要自己單獨做水果生意時,黃再芬很放心地說:“孩子,你是可以獨立了!好好幹吧,只要你像這樣努力,誠實守信,什麼事情都會做成功的。”

櫻桃的誘惑

貴陽最早上市的水果,要數櫻桃。農曆3月一顆顆晶瑩剔透,鮮紅髮亮的櫻桃就下樹上市了。經歷了一個冬春的人們,見了鮮亮的櫻桃連腳步都慢了下來,無論如何都要買一點孝敬老人、寵寵孩子。這種商機龍斌捕捉到了。他要尋找產地,組織貨源以應人們的需求。

還在小時候,他就聽老師說:“四川太陽,雲南風,貴州落雨像過冬。”和“春城昆明”的諺語。從天氣預報上也得知,雲南的氣候,特別是冬春都比貴陽暖和一些。按他的猜想,雲南、昆明的櫻桃肯定要比貴陽早熟,他決定到雲南走一走。錢壯英雄膽,從淘得第一桶金開始,他就想著要在跨界、跨省的大市場上一試手腳,年輕人不搏,一世白活!

他坐上火車,於次日凌晨到達昆明,走進水果市場,琳琅滿目,這裡的時鮮水果比貴陽多得讓人眼花繚亂。問及櫻桃,客商們告訴他,這裡的櫻桃比起攀枝花遜色多了。哪裡的櫻桃品種好、顆粒大、肉頭厚、耐儲存。為一探究竟,他再繼攀枝花之行。這裡陽光明媚,那山坡上的仙人掌茂盛得半人多高,一股股熱浪迎面撲來,一掃家鄉的那種陰冷潮溼的局面。櫻桃早熟是肯定的了。這回他不再市內逗留,直接到鄉下去尋根究底。攀枝花市地處雲南和四川的交界,櫻桃樹大葉闊,水分充足,那樹幹充實得很,表皮光滑暴裂的,在樹上就捲了起來,枝椏上的蓓蕾和果實同樣飽滿,似乎一邊結果一邊還在孕育著二代。這裡兼有熱帶雨林的感覺。走到樹下一看,顆顆櫻桃藏在綠葉下珠紅豔麗,瑪瑙一般。摘一顆來嚐嚐,甜中微酸,肉厚核小,口感極好,最讓人稀罕的是,果農們深知櫻桃皮薄、肉嫩,不能搓揉和擠壓,特意編制五斤包裝的竹筐,分籃固定減少運輸中顛簸造成的摩擦。看來這裡的果農們早已適應了櫻桃遠銷的需求。價格上也有相當的利潤空間。真是運氣來了!這一切像誰早已安排好了一樣。他像在赤水一樣,在大興、永興各找一個當地人,坐地收購,論好單價,一個晚上就收到了4噸貨物,並租賃2部小卡車運輸,連夜抄近道運回貴陽。

季節不等人,趁著攀枝花櫻桃成熟的末季,正是貴陽櫻桃成熟初期,輕車熟路的他又組織了數量比前次大一倍的貨源。為了不讓駕駛員疲勞駕駛,他每輛車僱了兩個駕駛員輪換作業。臨行前他在出發地大酒大肉的招待,連宵夜都帶有鼓勵性,每車兩隻燒雞、兩瓶白酒,還配上一碟提味的紅紅辣椒油。大家精神飽滿得一上車就哼起了小曲......

第二天10點左右,車隊到達貴陽鎮寧的一個叫泡桐樹的小村前停了下來。雖然昨夜吃了雞肉喝了酒,但必竟不是主食,飢腸轆轆的龍斌走進路邊的一戶人家尋找食物。真巧,屋內的小姑娘,正做好了飯菜等待上山採果的家人。

龍斌費了一大堆口舌,見姑娘很是為難,便調身退了出去,剛走到車邊,那小姑娘卻跑出來大聲叫他:“那位客人,來吧!估計我媽他們還有個把小時才來,我再做就是。”

龍斌走到他的面前笑笑說:“你怕被媽媽責怪是不?”這一聲媽媽,讓小姑娘臉一紅,羞澀地低下了頭。

龍斌他們就餐以後,把300元錢放在了桌子上就離開了。當小姑娘跑出去喊:“喂,這錢太多了,這飯菜值不了這麼多!”可車輛早已發動。小姑娘感激地向他們遠遠招手。

車到貴陽,卸車返回。龍斌興致勃勃地哼著小曲準備批發。當他搬了兩箱以後見地下有兩滴果水,蹲下來打開一筐,櫻桃變色了,再全部倒出來,一顆顆原本鮮豔的果子焉巴巴的,有的癟、有的軟,有的陷了坑,讓人目不忍睹。再一筐筐地查看,雖然可以食用,但遠遠不是合格的產品了。我的天哪!這一夜之間是誰使了魔法禍害我?!

門前擠了一堆來批發的人,其中一位見狀說:“龍老闆,你這是遭了酒的禍害。”

龍斌站起來拉著對方的手說:“什麼,什麼,什麼酒的禍害。”

那人不慌不忙的說:“運水果,要遠離燒酒,不但人不能飲,車上更不能帶,就是駕駛室也不行!要不然酒味彌散,就要糟踐水果!”

“哎呀,天曉得有這一說。”停了一會的龍斌突然舉手“叭、叭、叭”一連串的巴掌打在自己的臉上——我太無知了,竟犯下這種不可饒恕的罪過。

捶胸頓足的龍斌只能認栽!

當天晚上,他怎麼也不能入睡,眼睛鼓得大大的,拍打著自己的腦袋說:“無可救藥,無可救藥!”這一下辛苦好幾年的第一桶金幾乎損失殆盡,他翻壇打罐地,搜腸翻肺地算,再湊兩車的本錢,已是相當困難了。但,他不能認輸,更不能因此而倒下!他一躍而起,穿好衣服,帶上全部資金,他要到火車站去購票返回,拼上這最後一搏!

在貴陽至昆明的列車車廂的座位上,他像一頭被主人狠狠揍了一頓的犁地健牛,脖頸硬硬的鼓著眼睛一句話也不說。更像拳擊的勇士,白眼仁紅紅的,一口一口地喘著粗氣!心中告訴自己:“不能服氣,就是不能服氣!”

在大興、永興的收購、搬運、裝箱、上車中他比誰都能幹,大汗淋漓,也不休息,一個晚上他又收購了兩卡車。

車到泡桐樹,他的情緒才稍為穩定。路邊的兩筐櫻桃,讓他眼前一亮,這、這、這裡也產櫻桃?

迎面走來的小姑娘的講話,更讓他忍笑不止。姑娘說:“我們這裡也有櫻珠。”

“櫻珠,什麼櫻珠,噢,你叫櫻珠?”

“討厭,你才叫櫻珠。”

三天兩夜無表情的龍斌竟陰錯陽差地和姑娘開起了玩笑。他重複著姑娘的話:“櫻珠、櫻珠。”也不知是姑娘的出現,還是櫻珠這個名稱的誘發,他品咂著這個珠:“珠、豬、豬、珠、豬、豬、豬。”他一瞬間一掃陰霾地指著姑娘:“你敢說我是豬,看我不打死你。”他攆著她,把她攆到灶臺邊。姑娘站下來說:“別鬧了,我做飯。”

姑娘邊麻利地做飯邊說:“我們這裡叫櫻桃為櫻珠,我不是奚落你,我就那麼沒禮貌麼?我是想,我們這裡的櫻珠沒攀枝花那邊的好,想讓你從那裡帶些馬蹄①來,改良一下品種。”

“可以,可以,過幾天就給你帶過來。”龍斌對眼前的姑娘肅然起敬——小小年紀還會想到如此層面,真了不起。當姑娘提起要他的電話時,他很快就應允了,當然,他也記下了姑娘的電話。同時也知道她叫陳懷蘭。

誘惑的櫻珠


「紀實文學」櫻桃紅——記龍斌和他的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

圖為龍斌與採訪人員合影(左二為作者、左三為龍斌)

龍斌如約帶來了攀枝花的優良櫻桃品種——黑珍珠。通過馬蹄嫁接,陳懷蘭在自家的土地上培育出了第一代鎮寧櫻珠。當她站在樹下觀看它們時,他哈哈哈的忍不住笑——他想起了龍斌攆著她追問:“珠、豬、豬、珠”的場面。那俏皮裡藏著誠實的態度,那似憨近傻的樣子,讓人至今想起發笑。

那一天,她的表姐看了她的櫻珠以後問:“蘭蘭,你這是什麼人引來的種?果實赭紅裡滲著黝黑,鮮嫩裡透著成熟,且株矮茂盛,讓人一伸手就能摘到果實,顆粒大而飽滿,好種,真是好種!”

“你也欣賞?”

“欣賞,可我更欣賞那引種的人?難道你......”

“姐,你真壞。”蘭蘭一邊說一邊舉起巴巴掌......兩個姑娘在櫻珠園裡的嘻嘻哈哈像串串銅鈴,撒落在櫻珠園內......

那天夜裡,陳懷蘭失眠了。他開始認真地想著他。他每次來泡桐樹,確實是一瞬而過,但都是那麼的容光煥發,那飯後給錢的神態,慷慨得不容推辭。雖然也有沮喪和灰頭楚臉的時候,但那堅韌的臉色,那銅像般的錚錚骨氣,透著永不服輸的氣質。他這麼年輕確像一位飽經風霜的漢子。一言一行有點像電影電視上的俠骨鐵漢:一聲吆喝,幾輛車“刷”地停下,打聲招呼幾輛車引擎轟鳴,開足馬力前進,這些都不像個斤斤計較的小生意人。他口中說出的話,總是讓她多一層的思考。特別是從攀枝花帶回良種,卸在門口時說的那話:“你好好試種,若是成功,收穫季節可提前一月不說,還可減少幾百公里的運輸,不但富了這裡的群眾,你還有望成為這裡的農村致富帶頭人。”話裡有話的他總是能讓人想要一個階梯一個階梯的向上攀登,一段里程一段里程地向前奮進。骨子裡透著永遠的不服氣。

——她真的被“黑珍珠”誘惑了。

天一亮,她便在門口叫停了一輛到貴陽的大客車。到貴陽後站在市西路口撥通了龍斌的電話。

陳懷蘭沿著熱鬧的市西路,走過大西門往南過河濱公園,按龍斌哥交待的地址,來到新路口四處張望搜尋,對面廣場的流動人群裡,還真有個人在向她招手。他就是龍斌哥!她招手致意後快速進入地道口。兩人相遇後,龍斌說:“真沒想到,你能到這裡來。”當他伸手要握懷蘭的手時。小蘭蘭臉一紅,不由自主地將手縮了回去,口裡還吞吐著“不、不”的字眼。但似乎馬上意識到對方的尷尬。她笑一笑,站下來拉開手提包,從中取出一雙她精心繡制的襪墊遞給龍哥,龍斌接過來打開一看正面除了一些格字花紋以外繡了“一帆風順”四字。

他約她到店裡去坐,她推辭:“那樣不好,讓人看見......”

兩人在廣場上慢步輕移。突然,龍斌告訴她:“蘭蘭,攀枝花那邊又育了好幾千棵珍珠黑,我過幾天就去運來。”

陳懷蘭一掃心中的羞澀,雙手突然掛上龍斌的脖頸,激動的龍斌就勢抱著甩了一圈......


泡桐樹記憶

在種下攀枝花優質櫻桃以後的幾年中,陳懷蘭到貴陽幾次,都沒能見上龍斌一面。貴陽新路口的建安水果批發部被委託給夥伴經營。龍斌卻把水果生意做到了雲南河口的國際市場。貴州石阡的水蜜桃,貴州清鎮玉冠山的迎慶桃,貴州清鎮衛城的酥李,貴州鎮寧的櫻桃,雲南的菠蘿、荔枝等被源源不斷地銷往越南......

鎮寧泡桐樹村的陳懷蘭,每隔一月準時寄給他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信裡夾著一張跟絲綢一般的棉絨紙,規整地放著一片蘭葉,或是一朵蘭花,雖幹得沒有一絲水分,卻保持著原來的模樣及色彩,那葉碧綠,那花潔白、纖細。她讓他在心中永遠記住他的蘭蘭。

龍斌把它小心翼翼地夾進那厚厚的書本里。這樣三年以後,龍斌已積累了比第一桶金增長20倍以上的資金,他準備在懷蘭的家鄉——泡桐村大面積的投資栽種早熟櫻桃。以感謝這位心地善良姑娘的不忘之情。募役鄉的陸鄉長看好這位青年,鼓勵他成立“鎮寧龍興櫻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供種、供苗、供技術,收穫後包銷到雲南河口的國際市場,所得利潤百分之九十再次分配到社員手中,很快便有百分之八十五的農戶參與進來,富了一方百姓。經陸鄉長向縣委彙報,縣裡的書記、縣長接見了他。貴州電視臺報道過他。中央電視臺七頻道介紹過他。產生轟動效應以後的2009年,募役鄉的種植面積達5.2萬畝。

面積的擴張,龍斌的那點有限資金,繼續發展很難,土地流轉費,勞動工資費成了賒欠。群眾怨聲載道讓他一愁莫展,他飯吃不香、覺睡不著。心中又出現兩個龍斌在鬥爭,這個說:“龍斌,你有了上千萬的資金還不取老婆成家過幾天舒心日子,在這樣折騰下去,你會毀了自己的。”真正的他問自己:“難道我真的哪一根筋搭錯了,在糟踐自己?”另一個他說:“不,沒有錯,泡桐樹上千人都增加了收入,足以說明這路走對了。”正在左右搖擺的時候,他的懷蘭來了。她對他說:“斌哥,我爸爸昨天以自己的工資作抵押,貸下了7萬元錢,支持咱們!”

他真沒想到,這面前十六歲的小姑娘竟說服父親,把全家人吃飯的工資都押在了自己的事業上。再想想自己剛才那一閃而過的私心!便狠狠地一耳巴打在自己的臉上說:“你怎麼可以這樣想呢,這樣的患得患失,可成不了大事。”再說,這裡可是未婚妻陳懷蘭的家鄉,鄉親們一個個看見你,都稱你為“姑爺”,你要對得起這樣的稱呼,不能半途而廢呀。

陳懷蘭看著龍斌臉色的變化,興奮地拉著她的手說:“走,去家裡坐坐,換換氣氛。”

廂房裡陳懷蘭的父母和一群姑娘正圍著火塘有說有笑,龍斌進屋兩位老人卻走開了!龍斌一頭霧水地被按來坐下,姑娘們唱起了山歌。

櫻桃好吃樹難栽,人間盛世難盼來。

一貴引來千家富,小康花開幸福懷。

一位姑娘挑逗性的說:“蘭妹,你和斌哥和一首。”龍斌急忙推辭:“我可不會唱歌。”懷蘭站到他的側面:“唱,咱倆和一首。”

櫻桃好吃咱就栽,人間盛世黨安排。

擼起袖子加油幹,金山銀山捧出來。

姑娘們一陣掌聲之後,歌聲又續下來:

櫻桃好吃大家栽,農村三變喜心懷。

改變觀念調結構,服務人民開永泰。

漫長老蛇溝

那天夜裡龍斌和懷蘭就決定同蘇頂村定下合同,開發老蛇溝。這事讓母親知道了。第二天趁他們不在,便把龍斌的鍋、碗、瓢、盆及被褥搜來藏起,還對他們說:“那個老蛇溝你們不能去,滿坡的石圪墶,草深刺多,蛇獸橫行。”想阻擋他們。可準女婿的堅決讓他出乎意料,他又想出了另外一招,提出讓他成家——要是結婚有了孩子,他這個丈母孃的話,就不敢不聽。至於女兒嗎,那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能不服服帖帖?

主意一定,他與老頭子一商量。陳開發說:“我早有此意。”

按當地的禮儀,龍斌應該選個吉日奉上數目可觀的彩禮以及四架禮盒裝上衣服、點心以及豬大腿什麼的,當著眾親戚的面放鞭炮擺酒席,打響一下讓大家都知道他的女婿就是龍斌。

當他們把龍斌叫到面前時,龍斌卻低著頭一言不發。

岳父說:“我知道你現在拿不出錢來,我也不能讓你沒面子,你這麼大的老闆還要在當地見人。彩禮我拿8萬給你,你可以大大方方的擺出來。就是那酒、點心什麼的零星小錢你還是花點。”龍斌再也找不到話說了。操辦了訂婚儀式,龍斌和陳懷蘭搬進了老蛇溝。

這一回,龍斌一改以前的作法,沒錢僱人,就自己動手砍山,起早貪黑,砍刺叢、除雜草,足足勞動三個月,才把育苗基地整理出來,就在上肥播種的時候,一根堅硬的紅籽刺,刺進了他的腳心,醫生來做手術,龍斌連200元的醫藥費都拿不出來,不使用麻藥,他強忍疼痛,讓醫生從腳心取出了那根紅籽刺。

兩年後,這裡的櫻桃樹不要說掛果了,就連長也不長,龍斌感到困惑,岳父幫他從縣上請來了植保技術員進行解剖,挖出數窩來看,這才分析出這裡的石圪墶窩淺石多沒有土壤,栽下後根扎不下去,要讓樹長好,只有擴坑,加土。這一下又增加了原來兩倍的投入。那一年他在老蛇溝裡過年,還是一位做教師的朋友送來一些剝皮油,才算硬撐著過了年。

俗話說:“福不雙來,禍不單行。”那一年投資開發城關鎮養新村的500畝荒山,龍斌一次性投20萬流轉荒山,一定30年不變。為了增加收入姨夫佬提出在樹下種植生薑,當買下生薑種子,養新村的某些人以不準樹下加種作物為由大打出手,他們衝進辦公室把裡面的傢俱砸個稀巴爛,還弄壞了姜種及樹苗。

在龍斌向法院起訴後,裁決為村裡賠償損失,可村裡那有錢賠款,後來還是縣長出面將賠償金額轉換成流轉土地,得到了和解。

當鎮寧縣縣委縣政府知道龍斌在鎮寧範圍內打拼已經數年而且擁有基地五萬畝時,便給予國家貼息貸款300萬元,讓這個合作社有了生機與活力。


殷殷家國情

2009年,龍斌和陳懷蘭結婚。在帶著懷蘭回家看望母親及哥哥姐姐時。見鄉親們仍然處在貧困之中,仍是單一的農業經濟,便萌生了幫助他們致富的想法。2010年他在衛城鎮麥巷村創辦了清鎮市珍珠弘青桃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300多畝種青桃,第一批發放苗木2萬多株,所生產的青桃連續參加2013、2014、2015三年金陽國際農產品展銷會,得到了消費者的好評,2015年再增種酥李100畝,一邊示範種植,一邊讓百姓土地入股,勞力入股,2018年示範種植成功,帶動麥巷村壩腳組、餘家寨組百分之八十五的農戶參加種植,清鎮衛城的桃子、酥李遠銷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其中的2016年受雲南省紅河州招商局的邀請到金平縣成立“金平惠誠農業科技開發公司”,註冊資金500萬元,光在大寨鄉渡口村流轉土地3000畝,帶動百分之八十五的農戶參加,現已形成基地一萬多畝,採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使全村脫貧併成為縣委書記的扶貧點。

2018年在蔡水村的沙壩組,順河村的十組開闢酥李種植1000畝。

是年,清鎮市市委書記李瑞參加,副書記謝國波主持的清鎮市產業結構調整現場會在麥巷村召開。

2018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頒給證書:

貴州省清鎮市珍珠弘青桃種植農戶專業合作社:

經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水利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全國供銷社聯合社監測審定,你社為國家農民合作示範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18年6月

目前,橫跨兩省三縣的“鎮寧龍興櫻桃種植專業合作社”“金平惠誠農業科技開發公司”“貴州省清鎮市珍珠弘青桃種植專業合作社”運轉正常,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龍斌和陳懷蘭那可貴的櫻桃紅精神,正在雲南、貴州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