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二十年的菸民,該如何戒菸?

袁思怡


抽菸?入門很簡單。戒菸?斷掉很痛苦。

一個二十年的菸民,如何戒菸?簡單地說,方法多多,重在實踐。一個“標準”的菸民不在於“煙齡”多長,而在於抽菸的“品質”,即菸民的標誌性標籤——“癮”。

革命不分先後,煙齡不在長短。抽,就會成癮。有癮,想戒就難。這個決心好下,自己一拍腦袋,得,戒菸了。自然,輕鬆。殊不知,這個看似簡單的行動,卻凝聚了決心和毅力,包含著內因與外因的鬥爭。不是你想不想的問題,是你能不能堅持到底,最終徹底戒掉的問題。所以說,戒菸的過程曲折複雜,戒菸的結果難以預料。沒有人一戒就掉,更沒有人一想就成。不是你想戒就能戒掉,也不是你想抽就不戒。戒菸就這樣,簡單而複雜,輕鬆並痛苦。

戒菸不僅需要決心和毅力,更重要的是能抵禦各種環境的誘惑。戒菸不比做工,自己可以掌控工作的進度,自己可以確保所做工作的質量。什麼時間做什麼,什麼時間怎麼做,都是自己說了算。結果一定,毋庸置疑。

而戒菸則無需做出引人驚奇的動作,也不需要進行復雜的設計。扔掉火機,拋棄香菸,然後宣佈一聲“我戒菸了”,就這麼簡單,輕鬆。

然而,真正進入實踐狀態,就沒有那麼簡單。只有親身實踐過的人才知道其中五味雜陳,難與苦。

這個過程僅有決心和毅力,滿腦子的激情是不夠的。其最大的敵人是誘惑,如何拒絕誘惑,戰勝誘惑,是每一個戒菸者必須面對而又繞不過去的檻兒。在多少人的戒菸實踐中,決心和毅力常常被誘惑擊敗,多少人敗倒在誘惑的“石榴裙下”,半途而廢,終生成了香菸的“俘虜”和“伴侶”。

當你看到電視裡主人翁與人交談而噴雲吐霧的時候;當你圍坐在朋友設局的飯桌前把酒問盞,看著一縷縷清煙從每個人口中嫋嫋升起的時候,你不急?心不癢?哪怕是一絲的,或是一閃念的,如果有,那好,你可能就此失敗了。如果你在朋友勸導聲中接過一隻,那麼這時你的戒菸堤壩就徹底崩潰了。

要想徹底戒菸,抵禦誘惑是一門必修課程。只有抵禦了誘惑,戒菸方能成功。

戒菸的方法多多,效果欠佳。在人們的戒菸實踐中,採用的戒菸方法不計其數,形式各不相同。有的吃戒菸糖,有的則嚼檳榔。有的抽電子煙,有的喝戒菸茶。各盡其能,不一而足。折騰時間不短,戒菸效果不佳。

那麼,怎樣才能把煙戒了呢?真正戒菸方法來自於心,自己的意念。這種意念不是時時刻刻都存在你的腦海中,它是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受到外界某一突發事情的撞擊的一剎那產生的。如果把握住這一轉瞬即逝的“意念”,瞬間與戒菸對接,就能輕鬆戒菸。這種情況下,把決心和毅力拿出來配合一下,徹底戒菸就成可能。

我有35年的煙齡,前後四次戒菸。前三次都因抵禦不了誘惑而“流產”。

第一次戒菸三天,和朋友小聚直接聲明戒菸。

“幾天了?”

“三天。”

“那是感冒,戒什麼煙。”迅即塞過來一隻,三天功課白費。

第二次戒菸仨月後到外地出差,巧合的是遇見了二十多年沒見面的老同學。朋友見面,分外親切。晚間相聚酒館,同學熱情上煙。我說戒了。

“戒了?”同學目光異樣,頗感意外。

“我說哥哥呀,你戒什麼不好,偏偏就戒菸?不嫖不賭,再不抽,你……”一篇大論加勸導之後,清煙再次從我嘴角緩緩升起。大家和諧,開懷暢飲。

第三次戒菸半年,去求人辦事,結果還是……至此,我徹底斷了戒菸的念頭,帶著香菸去見上帝成為可能。

最終我的煙戒了,純屬偶然。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一天 ,我去找領導彙報工作。在走廊裡碰到剛從外面回來的老總,他臉色蒼白,步履瞞珊,很是嚇人。

老總有心臟病,平時抽菸很厲害。退休多年,扔在留用的老領導看到這一幕不禁驚呼。

這一幕立刻觸動了我。回到辦公室,立馬把打火機和香菸扔進了垃圾桶。

打次以後,從沒有出現過一絲絲的煙念。即便是在酒桌上嗨吃嗨喝,煙的誘惑也沒有出現過。

煙就這樣戒了,這是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

戒菸好處很多,戒了才有體會。戒菸之後體重有所增加,這對弱瘦的我打有必要。早上起來口乾舌燥沒了,痰也少了很多,一天到晚的昏沉和疲憊不見了。總之,戒菸百利無一害。

戒吧,戒掉煙癮,暢享無煙的幸福生活!


河洛夢話


我的戒菸經驗:

我是一個三十多年煙齡的老菸民,我今年五十多歲,現在我已戒掉煙已兩年多了,從未復吸,也不想吸,即是別人再三勸誘我均無所動,真的是徹底戒掉了。

戒菸,其實也要講求科學,就是不能盲目戒菸、或者立刻戒掉,這都是不對的。如何戒?要採取循序漸進地方法,即釆取幾個階段逐漸戒掉。

第一階段,時間控制在3個月左右。如果你煙癮已很大,那麼你就採取逐步減少的辦法,方法一,如原來每天要吸兩包煙你減少至每天一包。再從每天一包粗煙改抽一包細煙,方法二,你可以在網上訂購上300多個一次性吸菸過濾咀,一個過濾咀可以吸上8根菸後廢掉,再換一個過濾咀以此來減少體內尼古丁的供給量。當然,煙是社交工具,戒菸其間應儘可能的減少社交活動,以便在環境和別人的誘惑下放棄。

第二階段,時間控制在一個月左右。當你覺得仍無法戒掉的時候,你就在網上購置一些電子煙來抽(充電款)你把它隨身攜帶,想抽時拿出來抽,可以解決你抽菸的習慣,滿足你心理、視覺上的慾望,從而達到不去抽真煙的目的。當然,在別人給你讓煙時拿出你的電子煙抽,堅決不抽真煙。

第三個階段,時間控制在一個月。在你感覺到抽電子煙已無趣時,你就在網上購買黑巧克力(很苦的那種),一次買上三五合,每天都隨身攜帶上,當你自然在口袋裡摸煙時拿出來吃上,吃黑巧克力可以起到戒菸的效果。當你吃到不想再吃巧克力的時候,煙也戒了。

第四階段,鞏固階段。你還是要儘量少參加社交活動、多參加體育活動。同時,此時你的身體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比如手上脫皮,身上肌肉痠痛、皮膚乾燥容易開裂等等症狀,但你不要擔心,這是戒掉煙後身體缺乏維生素的主要症狀,你可以及時購買維生素B6、B12等吃上一個月左右就好了。總而言之,個人毅力和意志才是最主要的,你必須頑強的堅持,世上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就是這個道理。


DCW鴻雁


我,一個30年煙齡的老菸民,自今年3月9日戒菸至今已經48天了。以下是我的戒菸方法和一些體會,供你參考。

一、戒菸不能急,想好了再戒,當初為什麼吸菸?現在又為什麼要戒菸?這些問題想透徹了,有了從內心想戒菸的想法,也就有了決心,不要一時興起,那樣極容易反覆。



二、不要逐步減量來戒菸。如以前一天吸1包,現在一天才吸半支,不要想著我現在比以前吸得少多了,已經進步很多了,那樣很難斷減掉最後一支菸,實際上是在給自己找吸菸理由。戒菸效果並不好。戒菸還是一次戒斷比較好。

三、營造一個無煙的環境。特別是戒菸初期,將身邊與煙相關的物品處理掉、不去參加酒局、牌局等有可能吸菸的聚會活動,儘可能遐免身邊吸菸人的誘惑和感染。

四、當犯了煙癮的時候,轉移注意力。比如運動,聽音樂、做家務都可以,別讓自己閒著。煙癮就一陣,幾分鐘就過去了。

五、不斷增強自己的意志力。靜下心來,反覆給自己上課洗腦,多看看別人戒菸的勵志經歷,多瞭解吸菸的危害,戴上耳機收聽戒菸講座,讓耳邊時時充斥著戒菸的聲音。


戒菸能否成功,主要還是取決於你當初戒菸的決心,和戒菸過程中的意志力,沒有什麼特別的辦法。什麼靠電子煙,吃零食等代替吸菸,這些對戒菸沒什麼幫助。當你憑藉強大的意志力剋制了一天的煙癮,會讓自己戒菸信心大増。戒菸並不難,忍一忍;堅持,堅持;一天一天就過去了,慢慢你會不再想吸菸的問題了,菸草離你會越來越遠。


五里橋記事


下決心戒菸就是了!我的煙齡46年、戒菸的原因是身邊工作的年輕人都是高學歷的大學生!他們都不吸菸、在辦公室裡不能抽、只有到吸菸點兒去!所以想到戒菸、我是先抽細徑的女士煙,味道淡淡的。這期間不吸菸別人遞的煙、明確戒菸的態度!經過一年多的減量、變淡、徹底告別香菸!現在三年沒有復吸!我認為戒菸主要靠毅力!還有一點要提醒準備戒菸的朋友,戒菸後體重會增加一些!



老男孩1277


我有三十餘年的煙齡,可從去年到現在我己碰煙。再香,再好的煙都失去了引力。在外應酬時我也不接別人送的煙了。如何能做到呢?我的方法是去醫院進行了一次全身的大體檢。醫生對我說”要活著就得戒菸,不想活了就繼續抽姻吧!”我權衡利與害後,下定決心戒掉了。


7911297153501


其實戒菸這事是好事,對你對家庭健康都有好處,20年煙齡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毅力。

一個男人如果想戒菸卻戒不了,那麼他的人生也沒辦法掌控。

能夠戰勝自己的人都是偉人,只要你真的想戒,沒有什麼是你做不到的。

戒菸最忌諱戒段時間又吸,吸段時間又戒,如此反反覆覆比一直吸菸傷害更大(身體剛適應吸菸或不吸菸又改變了)。

戒菸要講究方法:可以先從減少吸菸量開始,比如一天抽一包煙可以減少為一天抽半包,過一週後又減少為一天抽5根,再過一週又逐漸減少為2根,過一週適應了又減少為1根,適應了最後就停掉。

在這些過程中可以想抽菸時咀嚼點口香糖等分散注意力,一定要有強大的毅力,煙量減小或停止剛開始幾天身體會出現非常多的不適,如心慌,難受,記憶力減退,睡眠不好,出汗,緊張,驚恐等,慢慢熬過就好了。

毅力是最重要的,只要你願意沒有什麼能阻止你成功,祝戒菸成功!



大話文字


我和你說說我的戒菸經歷,就知道怎麼戒菸了。我從高二(1986年)就開始抽菸到2015年戒菸,抽了將近30年了,一下子就戒掉了。這期間無數次的戒菸,電子煙、水菸袋、煙油濾嘴、戒菸糖、黃花梨菸嘴等等很多手段,沒有什麼作用還是抽,一天平均兩包左右。2015年9月3日突發心梗,前降支堵塞一根,放入支架兩個。從此我就再也不抽菸了。從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戒菸需要特殊的事情出現的時候,不需要任何理由一下子就可以戒掉,而且永不復吸。


哇啦456


看我的文章和問答,很詳細,系統的戒菸都有!不行咱兩嘮嘮,給你出出招!

本人十四年,一天一包,已成功戒掉!


o別哭v四哥o


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我的先生從十五歲就開始吸菸,到現在煙齡也都十三年了。在年初時,我剛開始很有耐心的提醒他戒菸,為了保重身體。他也很聽話,開始戒菸。(我先生目前在異國)結果滿了三個月後就復吸了,原因是他說精神壓力大那段時間,煙真的給他舒緩了很多。


當時的我哪能聽得進去,好不容易戒了,又給吸上了。於是我就開始和他鬧脾氣,有幾天沒有理他,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心理還是會鬱悶,同時感到傷心難過,就是那種覺得自己都為他好,為什麼他就是不懂,還做傷我心的事。



幸運的是每次在自己身上發生不愉快的事,我都會有覆盤的習慣。就是把一件事來龍去脈都過一遍,然後再從細枝末節去找解決方法。其中用三個“聆聽自己”的方法特別好用,可以順便分享出來。


分為四個步驟。


首先事實是怎樣的?


也就是把事情的詳細經過都寫出來,這裡必須站在主觀感受去寫。

例:我先生答應我戒菸,結果剛滿三個月就又抽上了,結果是我倆都不愉快。


接著你的感受是什麼?這裡必須寫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前提是不能選擇性的把一些細節故意隱瞞或者忽略,真實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例:我對於先生承諾的戒菸做不到感到有些生氣,同時也感到傷心,他沒有能感受到我為他的“好”。而先生因此也感到自責,道了歉並表示還需些時間。



然後是意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或這件事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例:我希望先生戒菸是為了他的健康著想,同時為了我和他的將來更好。畢竟煙這種東西不論一手還是二手危害都非常大。先生戒菸對我來說,除了有健康的體魄,還有健康的思想,因為煙對人的神經和意志也有極大的損害。


最重要的一步來了,自省

例:把上面三個步驟寫完後,通過自省我發現自己在這件事裡,竟然有蠻多的主觀情緒在裡面。比如我說為了先生健康,但是我忽略他某段時間壓力大,還有很難戒掉這兩個主要的點。


這兩個才是真正困擾他同時也間接讓我也不愉快的重要原因。接著我們經過一次深入的溝通後,我對先生說出了我的自省和建議後,這件事情就輕鬆解決啦~


我覺得上面那四個步驟還是很有分享的必要的,因為它作為我是一個當時勸誡他人戒菸的立場和行為,這對戒菸者來說影響非常大。


這裡推薦一本書籍《這本書讓你戒菸》給你,自己看完書有接著寫書評的習慣。寫了一篇書評,希望書中方法對你有幫助~(選取了部分)

說實話連我不抽菸的人都覺得內容震感到我了。



作者亞倫·卡爾曾經煙癮的最巔峰時期達到每天100根菸。

在身體敲起警鐘後,這位有著33年煙齡的老菸民,為了求生欲經過不懈努力,最後找到輕鬆戒菸的方法,並幫助全球1000萬人戒了煙。


作者的核心方法告訴菸民,不靠意志力,同時也不會得不到煙癮滿足而受煎熬,輕鬆快樂的戒菸並不難。同時也給了不抽菸的人非常棒的建議,不強制要求他人戒菸,應該讓他們多接觸戒菸成功的人。




香菸嗜癮成性的秘密是什麼?

抽菸無非是中了兩種劇毒的傷害。

第一種:尼古丁

它是殺蟲劑的成分之一。如果用於靜脈注射,一根菸的尼古丁就足以奪走我們的性命,所以,我們可以記住一句話:尼古丁是劇毒,吸菸等於吸毒。

生理上,長期抽菸的人很容易在自身找到發生的微妙變化。這裡還是要明確知道吸菸對我們身體造成的傷害。

  • 牙齒髮黃,口腔有臭味

  • 聲音嘶啞,喉嚨有痰

  • 胃潰瘍

  • 神經系統麻木、心血管易堵塞,致使冠心病、心臟病的發生增多

  • 生殖系統損害

每當吸一口煙,就會有少量尼古丁從肺部進入大腦,其新陳代謝速度很快,隨著時間的推移,尼古丁含量會加速下降,所以很多人在一個時間段抽完煙後,會無法控制加大劑量。


相比於海洛因的唯一優勢是,它相當對容易戒掉,時間大概在5-20天左右就可以阻隔掉,這和意志力無關,就像上述提到的老菸民,他從內心底認為自己不再需要依賴香菸,便徹底戒菸。


第二:心癮

它是終極大boss,很多人總會給吸菸找很多借口。

  • 吸菸能舒緩解壓?

事實上,當我們把自己的情緒都寄託在外在力量時,壓力從那刻起只會變得越來越大,吸菸的人都知其危害,潛意識裡都帶著自責的心態,同時我們對自我的評價也因依賴,而變得不受控制,所以吸菸舒緩解壓力沒有科學根據,只是單方面自我的臆想。


  • 吸菸能應付無聊?

如果你看到一堆人聚在一塊聊天,有些人的手裡不是拿著手機就是香菸,普遍人的心裡覺得不拿點東西總沒有安全感,但事實是香菸並不能打發無聊,它就是無聊本身。


  • 吸菸能更專注?

當開始點燃香菸,很多人就已經開始抽離正在吸菸的狀態,一個偉大詩人也不會因為吸菸就立馬創作出詩歌作品。

其次香菸裡的毒素會使得血液攜氧能力減少,從而會導致供氧不足,注意力反而無法集中,所以吸菸能集中注意力是個虛假命題。


  • 吸菸能夠更放鬆?

其實在我們緊繃神經想放鬆時,在想的那刻就證明它已經到達。反之,科學已經向我們證明了尼古丁能讓人興奮,這也進一步說明無法輕易放鬆的人,就是有嚴重煙癮的人,這種人有易怒症,只想通過靠香菸緩解,煙癮越大,越無法放鬆。



勸誡他人戒菸的五大錯誤認知

想要身邊的人戒菸是每個人都頭疼的問題,勸誡不成功也可能是你的打開方式不對。

有位戒菸癮患者曾問過我,你知道為什麼香菸上明明標註了有害健康還有人買嗎?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不痛不癢,根本沒用。吸菸有害健康人人都知道,作為一個抽菸的人,他心知肚明,卻選擇假裝不知道,自欺欺人。


有很多人為了家人的健康,例如會喜歡發患者的黑肺來“恐嚇”對方,到最後發現,毫無用處。

例如他會說有人抽了也沒事,可一旦到他得了肺癌或其他引發疾病時,他立刻會變得比誰都緊張,你讓他扔掉火機或一切有關的東西都能做到。


心理學上對此也早有研究,在試驗中曾把實驗者的牙齒作為健康教育,跟他們說了各種險要的危害,還展示了一對黑牙與引發症的照片,倡導每天至少需要刷牙三次,結果對健康行為的改觀微乎其微。

勸誡他人不“吸菸”本是件對雙方都有益的事。公共場合除了法律的約束,在不適合的場合抽菸也容易受到道德的指責。


有個菸民自述有次在人流擁擠的路上,自己因一邊走路一邊吸菸,被一個大媽抓起來劈頭蓋臉一頓亂罵,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是對大媽的做法無法認同,結果是兩個人還差點打起來,好在被路邊的人勸開了。


我們都知道文明講禮貌,不去影響和打擾他人,是最基本的道德原則。但如果見縫插針做“道德綁架”,這樣就完全沒必要。


這和你用錯誤的方式對他人說“吸菸有害健康”,他哪怕知道自己理虧,但也會“惱羞成怒”一個道理。

發洩情緒還是完成目標,我們需要斟酌考慮。

用意志力去控制煙癮最大的問題就是,這會讓吸菸者從內心認為,這是一種自我犧牲的戒菸方法。

當一個人去承諾為他人戒菸,他的內心並沒有完全接納這個事實,會覺得心裡委屈,感覺自己特別不容易,這就變相讓他覺得吸菸是一件好事,出發點就錯了。



單純依靠意志力去解決事情,就好像在考驗一個人的人性,而人性是最經不起考驗的。這並沒有幫助吸菸者全面認識到吸菸的危害,包括心理和生理層面,而是從一個最淺薄的層面出發。

為了幫他人戒菸,很多人認為用減量可以減少成癮的問題,但事實卻是減量可以用作於某個習慣,而煙癮不是習慣,它是毒癮。吸菸不管是半根或一根,只要吸入尼古丁後,人便會很容易對它造成依賴,那個“劇毒”又會黏上你。


最好的方法是在戒斷期徹底阻斷源頭,只要不接觸5-20天左右的時間,從內心裡認識到它對你毫無意義,戒菸相對來說就會輕鬆。

當一個人決定戒菸,很多時候他煙癮上來時,會有人選擇用瓜子、糖或其他類似能冒煙的東西代替煙,真相是這根本治標不治本,在心理還是有作預設,有個虛幻的假象存在。

你從內心裡就認為自己還需要它,但事實卻你根本不需要它。不論是心理、生理、社交或是行為習慣上,都要給自己灌輸它對於我們毫無用處的思維,因此也不存在需要替代品一說。


這樣的後果可能帶來糖尿病、肥胖症等引發問題,很多人在不抽菸以後,就會用吃的方式去填補內心的空虛。

以上的戒菸方法很多失敗的原因,是因為讓吸菸者覺得自己吃虧,而找了另一個替代品繼續完成不能做的事情,而根源不斷,自然無法真正解決戒菸的問題。



三大絕招讓你快樂戒菸

當一個人完成一件事情帶有負罪感,那他一定不會讓自己“吃虧”,會繼續找其他類似方式“救贖”自己,或選擇無能為力,沉淪到底。


吸菸最明顯是心理上有很大不同程度的傷害。

例如小時候的因家庭而被嘲笑的孩子,就有可能為了面子,頓頓飯都搶著買單;一個從小被父母傷害的女孩,可能她會換著法子在男朋友邊身作,以此換來安全感;從小被嚴厲要求的學霸,就可能做任何事情就力求完美,否則就有很深的負罪感。


煙癮一個道理,而且更深一個層次,最大的問題是會讓患者遠離正念,讓我們和當下的覺知偏離,結果根本不是你在掌控著人生,而是化學物質在控制你。


如何能輕鬆快樂的戒菸?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過:“凡是新的事情在起頭總是這樣一來的,起初熱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為他已經明白,不經過一番苦工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過這番痛苦。”


除了有心理暗示方法告訴自己開始不抽菸以外,行動證明便可以設立一個時間,例如今天就開始遠離打火機、菸灰缸等煙源問題。還可以多與戒菸成功的人一起多接觸,大家一起探討交流更多的想法。


作者在書中有牢牢抓住了吸菸者的一個心理:總有不止一個時刻,你認真地想過要戒菸。

一個目標,需要有正面的回饋,所以做了決定後,不妨用積極快樂的心態去面對。換個角度想,其實你是自由了,不再被香菸束縛,不用再做尼古丁的奴隸了。


書中有提供小竅門,當在戒斷期的5-20天裡,尼古丁再找上你時,便可以使用“飢餓法”想象一個情景,即告訴自己,不吸菸是為了“餓死”這個毒癮,只要挺過這個時間段,那就離成功又近一步。

當和其他吸菸的人聚在一起,你要明確告訴自己,你的羨慕只是一種慣性。當你蠢蠢欲動時,這時可以調動自己的慈悲心,提前幫那些“迷途”的人預設一個場景,當你有用了慈悲心,你會更能看到真實的情況,會為他們感到可憐。


例如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將來的某個時間段會咳嗽,抽菸咳嗽代表一種自救,是身體本能的排斥反應,想把毒素從身體裡排走。


當你能夠用另一個角度,不參與其中,而是同情、憐憫他們時,你還能用慈悲心幫助對方戒菸,從而會讓你產生成就感。



戒菸最大的癮便是心魔!在戒菸過程會有偶爾的不適的生理反應,但是都可以被克服。而“心魔”像吸附在人身上的水蛭一樣死死咬著不放。


但我們知道戒菸是一個很孤獨的奮鬥過程,那種感覺估計不吸菸的人很難感同身受,但我們需要明確的一點便是,種種失敗的戒菸方法說明,戒菸的動機必須來自我們自己。


當你自認有來自內心足夠強烈的戒菸動機時,那麼,請從閱讀本書,從熄滅最後這根菸那刻就開始吧!



略長,如果有興趣可以耐心看完啊,不論對於戒菸者還是勸煙者的方法都有說到,希望對你有幫助~祝好運。


夫妻這點仕


13年煙齡 從初中到現在 剛開始抽菸都是受到身邊人的影響 從開始的鬧著玩到上癮

很多人開始以為不會上癮 一直說煩惱抽一根能緩解

但是其他不抽菸的人又煩惱為什麼不抽菸呢?因為尼古丁戒斷症 煩惱 加上煙癮起 就以為抽一根菸緩解煩惱 其實不是 而是因為解了一下子的煙癮而已 煩惱卻沒有放鬆 沒有解決

我戒菸是上年開始吧 最開始是抽電子煙 霧化那種 真心不解癮 強迫著自己 抽了半個月 然而一抽真煙 又無法戒了 又開始抽回真煙 而電子煙就一直丟在一旁 有時候真的很苦惱 真的喜歡煙嗎?我真不喜歡 抽完口臭不說 一身煙味 房間 也是 但是有了孩子後 想法慢慢的不一樣了

現在我成功戒菸也是靠電子煙 身邊一個20多年煙齡朋友的推薦下買了第二支電子煙 選擇產品是一個很關鍵的選擇 如果選了一種不靠譜的產品 你會對那些所謂產品都會失去信心 但是始終電子煙都是輔助 靠的還是自己有沒有信心去戒菸!如果你沒有任何信心戒菸 那麼誰都幫不到你

如果你也想成功戒菸 那就下定決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