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學校為啥大量招聘年輕教師?老教師的教學經驗難道都過時了嗎?

教育與高考


補習學校為啥大量招聘年輕教師,總結一下,大概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一、工作強度大,年輕人才能適應。

補習學校沒有公辦的,都是民辦的,資本的本質是逐利的,民辦校要將老師用到極至,所以,在補習學校的工作強度,是很多老教師吃不消的。那些打著年薪多少萬招聘課任老師的,背後的上課量往往是公辦學校老師的好幾倍。我們在一起上課的教師有體會,年輕的比年老的精力好得多。所以,年輕人給他們加課他們搶著要,要是給我加課,我是能推就推,不是有什麼想法,實在是幹不動!

二、中年以上有經驗的教師價也高。

還是同樣的問題,年輕人剛參加工作,經驗不足,收入低一些他們也接受,但是,積累了經驗的老教師,他們知道自己的身價,對於這些補習機構開出的課時費他們多半是接受不了的。當然,也有一些補習機構專注於做高精尖的提優項目,承諾學生成績,請有經驗的老教師上課,會給出很高的價格,補課收費也會很高。

三、老教師一般不願意放棄編制。

對於一位在公辦學校有編制的教師來說,他已經教了幾十年的書,眼看著就快要退休了,退休後可以拿到很高的退休工資,他為什麼要放棄那快要到手的福利來補習機構呢?除非你的誘惑力足夠強。比如說有的學校打出年薪百萬招名師。這得有相當大的實力的機構才有可能,有時候也有可能是個噱頭,用來招睞學生家長的目光。

四、很多退休老教師選擇了自己單幹。

老教師退休後,自己在家帶上幾個孩子,一年下來收入還是不錯的,而且跟在補習班上課比起來還相對自由。比如說他有事可以讓孩子們換個時間來上課。但是,你在機構就不行。在機構上課一是一二是二,今天是你的課不可能有別人來替代。我曾經有好幾年週末在機構上課的經歷,今年推掉了,因為這樣的上課,讓我這幾年的週六都沒有休息的時間,因為沒人替課。如果說把課推掉,少上一次,機構有損失,他們也不願意。為此我失去了一些同學聚會、朋友聚會甚至家人聚會的機會。所以今年我把它徹底給推掉了。

五、在職教師不可以在補習班任課。

現在對在職教師課外補課的管理越來越嚴,查得也很緊。中年教師其實不管在哪裡都是最受歡迎的,但是,為了補習班的那點費用,丟了自己的飯碗,實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很是不值。補習機構招聘一些畢業不久又沒有考上編制的年輕人來上課,其中的很多人也時刻準備著考編的問題,一旦考上了,就轉身走路了,後面自然會有後來人接上。

都看到這兒了,點個贊再走唄。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並轉發分享!


蘇小妮


我有一租房戶,他是某培訓機構的區域經理,小夥20多歲。最初他看房時,我誤以為這家培訓機構的普通員工,在交流的過程中才得知他是經理,我真感慨自己和社會脫節了。

我問小夥子:“在你們的培訓機構裡,都像你這麼年輕嗎?”

他說:“像我們這種機構,不需要老教師,工作壓力大,沒有好的身體真受不了。”

我又問:“老教師經驗多豐富啊,難道不可以給你們提升成績帶來幫助嗎?”

他說:“哪裡,根本不是這麼回事,他們可以適應學校的教學體制,但在我們這裡不適應,我們要的是短平快。”

從這位年輕的培訓機構經理所說的話中,可能並不能說明什麼,但是後來彼此相熟後,他又給我道出了深層次的東西。如他講:“我們這樣的機構,家長都喜歡年輕老師,並且有著不錯的學歷,還得被學生們喜歡。老教師做不到這點,這也是通過調查學生需求而不招老教師的。”由此說來,培訓機構最務實,也最現實,既要迎合家長需求,也要迎合學生需求,才能讓家長心甘情願掏腰包。

如果我們拿學校教育的經驗來講,老教師當然教學經驗很豐富,但是對培訓機構來講,他們有自己的經驗,而這經驗恰是以如何贏利是出發點。另外,還有一個秘密,那就是培訓機構教師的流動性很大,只要給不了他們需求的薪酬待遇,就會隨時走人。當你知道這裡的道道時,恐怕你就知道為什麼很多培訓機構並不一定能提高孩子成績的原因了吧?

最後,我要說的是,老教師經驗豐富,但是在市場化的培訓機構面前,老教師的經驗反而“不值錢”。因此,才會看到很多培訓機構都是年輕教師在教學,極少看到老教師的身影。


寒石冷月


你好,做為行業內的人,我來說說原因

為什麼機構大量招聘年輕教師

1.行業時間短,機構與學校教法不同,所以沒辦法吸引學校老教師加入

教培行業做為一個行業存在其實沒有幾年,之前都是小黑班居多,後來是在新東方上市算一個轉折點,然後是互聯網公司進入是一個轉折點。所以對於年輕的行業,年長的教師自然沒有多少。

學校教師更重視教育,培訓機構更重視技巧。是相互相成的兩種模式。之前學校老師對新東方英語老師的形容是“江湖方法”,可見教課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無法接受大量公立學校老師到機構來,加上上面說的時間段,自然就看不到太多老教師了。

2.特價班的出現,造成教師缺口過大

從大機構開始玩特價班的那一天,學生集中性大量湧入大機構,原來的老師數量明顯不夠,所以需要大量的新教師進入

3.行業的發展,淘汰了一部分機構出身的老教師

個性化教師的授課模式是一對一,自然老師的缺口更加嚴重,加上運營成本比較高,個性化教師課酬很低,沒有老教師願意來上

班級類課程教師的收入相對較高,但是需要做續班(含有銷售性質),老教師一般放不下身段

4.教師晉級制度問題,造成另一部分機構出身的老教師選擇離開

教師崗位晉級空間比較小,上課量大,做久了的老師不願意再為機構賣命。

5.實際工作中,新老師相比老教師有優勢

老教師的教學能力更強,但是新教師往往更負責。這裡不是說老教師不負責,而是從總體上看,新教師比老教師更願意與家長多溝通、多做教學服務。培優靠教學能力,但是補差的時候,負責更重要。而目前的機構,幾乎都是在做補差工作。


同時,對於機構來說,老教師課酬高,新教師課酬低,在收費和班均不變的情況下,新教師能帶來更多的利潤。所以對於機構運營,水平不太差的新教師比水平不太高的老教師要好很多。

以上,是我認為的問題答案,你怎麼看呢?


教培行業於盼


補習學校為啥大量招聘年輕教師,而不招聘老教師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老教師的教學經驗過時,而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一、高強度的工作老教師幹不了


補習學校和公辦學校不同,補習學校追求的是利益。如何把利益最大化,這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因此,很多時候,高強度的工作,老教師想幹身體也不允許啊。就拿我所在的學校為例,很多老教師的工作量僅僅是年輕教師的一半工作量,有時在辦公室時偶爾都還會聽到老教師訴說身體受不了。在公立學校尚且如此,到了補習學校那更不能勝任!

二、年輕人要求低,勞動力廉價!

才畢業的大學生,求職屢遭挫折,所以起點比較低。而培訓學校要創造最大的價值,就要用最低的資本來幹超值的工作。而老教師的的薪資肯定是遠比才畢業的大學生高的。

三、求穩的思想讓老教師不願意違規丟飯碗

老教師一般沒幾年就要退休了,很多老教師選擇教師這一職業就是為了老來有所保障。因此,老教師一般也不願意違規外出補課,讓自己晚節不保。

總結語:從工作強度和工資高低來看,在同等條件下,作為盈利目的的培訓學校為了讓學校的利益最大化,肯定首選的是年輕教師!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見,對於培訓機構大量招聘年輕教師的舉動各位網友又是怎麼看呢?歡迎各位留言吐槽!


山村老師看教育


的確,培訓機構年輕老師多,原因有以下幾種:

1.如果是正規學校的老師,大多數都不會去補習學校,有老師兼職的,都是招自己的學生在家做,肯定不會去替別人打工。當然,絕大部分老師上班已經很辛苦了,下班還是想好好休息,陪陪孩子陪陪家人。老師的新舊更替,在正規學校更明顯,所以,你在補習學校很少看見老教師。

2.老教師經驗豐富,教學基本功紮實,一般的補習中心也請不起。況且,老教師都有些資歷和資格,補習中心也很難請得動。這個是主要原因。補習中心要賺錢,自然不可能給這些老師很高的薪酬,所以,請年輕的老師,相對划算很多。

3.部分年輕老師雖然缺乏經驗,但能聽話也不怕吃苦。很多補習中心都是招聘了這樣的年輕教師,再聘請個別老教師幫忙培訓,對課程進行規劃和設計,然後才讓年輕教師上崗。這樣比沒有任何經驗和訓練,直接就去輔導的老師要強很多。比如新東方和學而思的老師們,都會有崗前培訓的。

4.相對來說,真的能提高孩子成績的補習機構不多。畢竟,老師和醫生是一樣的,越老越精髓。如果你只憑勇氣和朝氣,沒有經驗,對知識的難度深度,對中考和高考沒有一定的認知,是很難帶出好成績的。雖然也有的人以為,孩子們都喜歡年輕老師,其實這個是錯誤的,無論任何時候,學生喜歡的都是有真才實學,對他們好,對他們有用,能提高他們成績的老師,在此基礎上,能夠多一些風趣和幽默,能夠和他們的思想認識有共同之處,就更好了。

所以,當家長們選擇補習學校的時候,還是應該事先考察該中心的老師結構,否則只怕你花了錢孩子花了時間,結果未必就好!


施南教育


教師這個行業和醫生這個行業一樣,工作時間越長,遇見的案例越多,那麼經驗就越豐富,處理問題起來就越得心應手,所以補習學校大量的招聘年輕教師,肯定不是因為這些老師的教學經驗過時了,而是由於教育培訓行業自身存在的很多問題。

大部分培訓機構的老師都面臨壓力大,投入回報不成比例的問題。

教育培訓行業看似是一個知識密集型行業,其實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培訓機構老師的工作特點和流水線的生產工人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雖然現在輔導機構的收費越來越高,但是這些課時費大部分都被輔導機構拿走了,最後到老師手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輔導老師是處在教育培訓行業,這個食物鏈的底端。

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大部分網絡作家賺不了錢,還有那麼多人願意去當網絡作家”,其中有一個回答非常簡短,但卻非常有道理,就是“頂部人士的高收入帶來的示範效應+較低的准入門檻”。

現在的教育培訓行業也是這樣一個狀態。雖然大部分輔導機構對於老師的學歷要求是比較高的,比如至少是本科以上學歷,有一些好的輔導機構,要求畢業於211、985院校,但是對於老師的專業和工作經驗沒有太多的要求,而很多輔導機構為了吸引更多的優秀畢業生,加入到這個行業,在招聘時最大的亮點就是薪資待遇比較高,某知名輔導機構在招聘的時候,最大的噱頭就是底薪15萬起,能力優秀者可衝刺百萬年薪。

這些輔導機構會告訴老師薪資待遇比較高,但不會告訴你的工作量有多大?絕大多數輔導機構的老師薪資都是按照底薪加提成的模式,底薪普遍比較低,在一二線城市底薪有3000元左右,在二線以下城市底薪只有1500~2000元,餘下的主要就是課時費,大部分輔導機構是按照學生交納課時費的15%~25%的比例提成。

在這樣的薪資模式下,老師要想獲得高收入,那隻能夠拼命的去上課,這真的和流水線的工人沒有任何的差別,老師消耗的課時越多,工資才能越高,與此同時,輔導機構的收入也會更高。(絕大多數輔導機構每一課時的淨利潤是在20%左右)

另外大部分輔導機構的競爭壓力都比較大,輔導機構的老師要面臨著各種考評。比如有些輔導機構規定,學生的續費率和老師的工資相掛鉤,如果學生中途出現退費,要扣掉老師的部分課程提成。

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不僅要想著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而且還要考慮到家長和學生的滿意度。甚至有些輔導機構還會讓老師免費開展公開課、試聽課,為輔導機構拓展生源。

教培行業的模式決定了該行業的員工流動性比較大

雖然有一部分輔導機構的老師工資待遇比較高,但這都是用自己的青春和健康換來的。一般在學校裡面老師一星期上20小時左右的課,也就是每天4小時左右的課,但是在輔導機構裡有些老師一個月能上300小時的課,平均每天是10小時的課。

這樣高負荷的運轉,高強度的工作,造成大部分輔導機構的老師,很容易進入職業倦怠期,可能做3~5年之後,賺到一筆錢之後,就不想再做這個行業了,轉到公立學校當老師,或者是轉到其他行業。

即便是有些老師能夠堅持下來做了5~10年,成為優秀教師成為名師,這些老師一般也會選擇自己去創業,畢竟現在輔導機構只要管理不出現問題,基本就是躺著賺錢,大部分輔導機構都能有一個穩定的收入比例。如果老師自己能夠招攬生源,他們一般不會選擇繼續呆在這個輔導機構,讓自己“喝湯”,而讓輔導機構“吃肉”。

正是因為大部分輔導機構教師的流動性比較大,所以很多輔導機構才通過不斷的招聘新老師,來補充流失的教師。

當然也有一些輔導機構,可能是通過不斷的找老師來提升自己的盈利水平,正如上文說的,學生每消耗一課時,輔導機構都會有一部分穩定的收入,如果是一對一或者是小班,每個老師即便是高負荷運轉,一天最多能上10小時的課,輔導機構要想獲得更高的收入,只能招更多的年輕老師。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


升學與考試


1.年輕教師有年齡優勢。他們年輕有活力,思維活躍,在調節課堂氣氛方面方法靈活多樣,並且與學生的代溝小,學生更願意親近他們,他們很容易和學生打成一片,從而得到學生的喜歡。而老教師就不一樣了,思想較陳舊,思維比不上年輕人,又與孩子年齡差距大,共同語言很少或極少。所以補習學校傾向於招年輕人。



2.知識量優勢。年輕人由於剛出大學校門不久,對中小學各門基礎知識比較熟悉,在講課時能融會貫通,就像全科教師,由於知道的多而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愛其師而信其道,所以年輕人的教學效果可能會更好些。而老教師除了所教專業知識外,其他科目的基礎知識基本已經遺忘,所以從知識量上不佔優勢。

3.學歷優勢。很多經招聘進入補習學校的老師學歷較高,有些有雙學歷,一些還出自著名的師範院校。補習學校願意高薪招聘他們,以增加學校的知名度和含金量,以此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補習。



4.工資要求較低。補習學校的工資相對其它行業是比較高的,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已經很滿意了,所以在應聘時不會再有過高的要求。而有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薪資要求就較高了,為節約成本,補習學校更願意接受年輕人。

5.易於管理。比之老教師,年輕人可塑性強,安排額外工作一般不會講條件或推三阻四,所以更容易把控。老教師有經歷資歷,加之精力影響,一般不會承擔過多。


6.能更快適應課程體系。補習學校一般是小班制,也有自己的比較固定而完備的課程體系和教材,教學是以拔高為目的,年輕人接受更快些。老教師所帶的是大班,經常使用的是通用教材,教學目的方面更多照顧的是學生的均衡發展,教學方法、知識體系相對固定,所以適應性方面老教師又略輸一籌。

7.年輕人更能適應高強度工作。補習學校的上課一般在週末,有的學校上班時間從早上8點開始,直至晚上9點結束,工作密度大強度大,年輕人精力上更能適應。所以補習學校更青睞年輕人。




8.相比於老教師,著眼於學校的持續性發展,年輕人更有培養的前途,而且成長更快,利於學校儲備人才,為學校發展打好基礎。

再說,能參加補習的學生,大多家庭富裕,他們在孩子的投入上是不惜財力的。所以補習學校會綜合考量各方面的優劣,選擇更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年輕人當老師。

大家認為呢?


格超梅上


把你換成老闆,你也喜歡去找年輕的老師,第1個聽話,第2個精力充足,第3個讓做什麼做什麼。為什麼不去拼老教師呢?想一想老教師退休之後工資本身就已經差不多高了,如果能給的工資太低的話,他們就敷衍了事,他們沒有年輕人的衝勁,也沒有年輕人的負責,所以說。在這樣的一個對比下,所有的人都選擇年輕的老師。

年輕老師關鍵是在於工資的開支這一塊的付出,並不是在於,教育教學經驗的選擇,所以說,我們不能從教育教學經驗上來判斷,培訓機構,選擇老師的一句,他們選擇的唯一依據仍然是財務負擔。

對於教育教學這樣的一個類似於其他人都看不起的專業技術位置來看,很多人覺得教育教學其實很簡單,就恰如我們很多人看到一年級的題,覺得,給孩子說,但是他怎麼說也說不清,其實他們本身就沒有足夠的能力來說清。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的教育教學人員,還是需要時間和年齡的一些洗禮的。同理,我們可以知道,在教學一線,工作時間長的人自然而然的,教育經驗一定會豐富。這是從常理上推斷,如果我們按照這個方向來選擇老師的話,自然就是選擇那些年齡大的退休的老師,他們的教育教學經驗,整體技巧一定豐富。

其實對於一些大型的補習學校,他們的生源足夠的話收費比較高的話,他們也是聘任一些退休的老教師的,畢竟,老教師他的名聲還是有的,在很多情況下,都是能夠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相比於年輕老師,老教師也有優點,那就是不容易跳槽,只要給了足夠的金錢,只要他們認真去做,他們還是任勞任怨的。

總之我個人覺得,很多情形下還是我們的前收入的太低,然後給予老師的太低,造成了沒有辦法去聘任一些有經驗的老教師。


義誠老師


一個方面是:年輕教師接受新的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比老教師快,特別是網絡教學這方面比老教師的優勢更大。而老教師由於年紀大了,知識固化,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弱。年輕教師的另一個優勢是和學生的年齡差不多,共同語言多,對社會的一些熱點話題,教師和學生看法相近或相同,所以,年輕教師和學生打交道比年老教師也容易得多。另一個方面是:老教師本身自己的職稱高,自然工資也高,再加上年紀大了,身體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而補習班對教師的要求也高。工作強度大,一些老教師覺得自己收入尚可,生活質量不錯,不想那麼辛苦,對教補習班的興趣也就不大。而青年教師因剛參加工作,工資相對老教師來說工資比較低,上有老人,下有妻兒,要還房貸等等,開支大,生活負擔重,壓力山大。而年輕人身體好,辛苦一點也能頂得住,只能用自己的知識去改變命運了。對於補習班的老闆來說,你要資本家的錢,資本家要你的命就是這個意思。


強哥zj


補習學校大量招聘年輕教師,不招老教師,是由補習學校的工作特點決定的。

首先,現在相關部門有明文規定,學校老師不允許在課外輔導機構兼職。而在學校工作了一定年限的老師,一般情況下都有編制,相對較為穩定,收入也不至於太差,所以極少會辭職去補習學校。這就決定了流向補習學校的老教師本身就很少。

其次,補習學校的老師流動性較大,即便是年輕老師,把補習學校作為理想職業歸屬的也不是特別多,除非在短時間內在領域內取得特別突出的成績,比如升上管理層或者成為名師。

第三,補習學校的工作強度確實很大,我自己曾短期在某輔導機構呆過一段時間,每天的任務就是不斷講課,教研,輔導,模擬課堂,比公辦學校的老師工作強度確實大很多,而且時間較長,相對沒有穩定性,自由度相對也較低,上班打卡,下班時間不固定。這對很多人來說接受起來比較困難。

第四,補習學校招聘的年輕老師,很多是剛畢業或者正在校的大學生。一是相對來說薪酬較低;二是他們剛經歷了高考,部分學生還有參加競賽等方面的經歷和經驗等;三是年輕教師更容易從學習的角度來理解學生,因為年齡相近,在親和力當年相對有優勢;四是年輕教師更容易養成補習學校要求的教學風格,更具有鼓動性,而有一定教學經歷的老師教學風格已然形成,難以改變。

以上幾點差不多就是補習學校更願意招聘年輕教師的原因,老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完善的教學方法,並不存在過時的問題,只是和補習學校的要求和理念不同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