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ETF?購買ETF有什麼好處?

一位隱居大理的交易員


這個問題由兩部分組成,我先回答問題,後面再引用一個案例來說明購買ETF的好處!

首先,“什麼是ETF?”

1.ETF

(Exchange Traded Fund):譯為交易所交易基金,國內更多的稱之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名字夠長的,有點讓人摸不到頭腦?簡單來說,就是以複製市場上某一指數為目的,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

2.ETF

的特點:與傳統主動管理型基金不同,ETF基金經理要做的事情是最大可能的實現基金收益與指數漲跌完全一致,而非超越指數!聽起來很消極,不夠積極主動,但這是懶人的福音!為什麼這麼說?在第二個問題的解答中我會提到!

ETF聽起來很神秘,其實並不是什麼新生事物!EET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的美國,它具有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優點,投資者既可以像開放式基金在一級市場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又可以像封閉式基金一樣在二級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買賣基金份額。

3.ETF

與其他主動管理型基金的主要區別:

1)在一級市場申購必須以一籃子股票換取基金份額;反之贖回也一樣,以基金份額換回一籃子股票。

2)由於一級市場的申購贖回機制和二級市場的交易機制同時具備,投資者可以在ETF市場價格與基金單位淨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套利機制的存在,使得ETF避免了封閉式基金普遍存在的折價和溢價問題。

4.ETF

的分類

ETF可以分為指數基金和積極管理型基金,國外絕大多數ETF是指數基金。ETF指數基金代表一籃子股票的所有權,其交易價格、基金份額淨值走勢與所跟蹤的指數基本一致。因此,投資者買賣一隻ETF,就等同於買賣了它所跟蹤的指數所對應的股票,可取得與該指數基本一致的收益。

“購買ETF有什麼好處?”

由於採用完全被動式的管理方法,以複製某一指數為目標,兼具股票和指數基金的特色,可以說是懶人的福音!購買ETF具有以下優勢:

1.持有成本低

ETD的持有成本包括:管理費和託管費,由於採取被動投資的方法,基金公司不需要僱傭更多的研究員、基金經理,花費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去調研上市公司,僅需要緊跟指數、動態調整組合,極大的降低了管理成本!ETF基金的管理費用普遍低於主動管理型基金。

2.避免“股海撈針”的窘境

最近30年全球共湧現出6萬多隻股票!對於非專業投資者而言,持續選出優質的股票並不是一件簡單輕鬆的事情。而ETF的投資標的是根據指數動態調整的投資組合,投資者就不需要為某個股票而煩惱!

3.風險分散

風險與收益是並存的,在投資人希望高額回報時,卻往往等來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黑天鵝”。 ETF基金雖然使用的是最簡單的投資組合,卻能規避諸多投資風險!

4.具有優勝略汰的淘汰機制

ETF複製跟蹤指數的成分股,指數的成分構成是動態調整的(一般半年調整一次),決定某一成分股在指數中權重的最重要因素是成分股的市值,如果成分股發展持續向好,市值也會不斷增長,該成分股佔指數的份額比例就會不斷增加;相反,成分股經營不善,會造成股票市值的萎縮,該成分股佔指數的份額也會不斷減少,甚至會被“踢出”指數。正因為有“優勝劣汰”機制的存在,保證了指數能夠長久擁有最具有活力的成分股,從而保證指數的長期向上的趨勢!

談到ETF,股神巴菲特給我們上了一堂歷時10年、生動形象的一課

1.這堂課起源於2005年,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提到,“由於高額的管理費用,主動管理基金的長期總體表現不如低成本的被動型指數基金。”

信件曝光後,受到了許多華爾街精英基金經理的強烈質疑!

隨後,巴菲特在Longbet上立下50萬美元的十年賭約:“從2008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的10年時間內,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表現將超過對沖基金的基金組合,屆時將以扣除費用、成本和支出的業績來衡量。”

標的金額50萬美元,如果巴菲特贏了,將捐助給奧馬哈一家致力於女童教育的慈善機構!

2.華爾街的應戰

在巴菲特的十年賭約提出後,華爾街的基金經理一片譁然,但是赴股神的10年之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還需要莫大的勇氣!在經歷了漫長的安靜與等待後,母基金Portege Partners的基金經理Ted Seides接受了挑戰,選取了5支母基金作為自己的投資組合,十年之後的平均回報率與巴菲特選取的Vanguard S&P 500 ETF的表現一較高下!值得注意的是,

這5支母基金涵蓋數百支主動管理的對沖基金,背後是無數華爾街精英的智慧與辛勤勞動。那麼最後到底誰贏了呢?

3.10年間的戰況

第一年正值08年次貸危機,這五隻基金取得了開門紅,在2008年都跑贏了指數基金!但是隨後的九年裡,這五隻基金做為一個整體,再也沒有超越過標普500指數!

10年時間,標普500累計漲幅125.8%,對沖基金最高漲幅87.7%,最低漲幅2.8%!股神巴菲特取得最終的勝利,在這10年的時間裡,標普500指數領先於所有對沖基金,以8.5%的年化回報率(複利)遙遙領先!

結論

ETF基金具有緊密跟蹤指數、投資透明性強、風險分散、持有成本低等諸多優點!巴菲特的十年賭約告訴我們,對於華爾街精英來說,戰勝市場也是一件很難得事情!也映證了2005年,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提到,由於高額的基金管理費,主動管理基金的長期總體表現不如低成本的被動型指數基金的判斷!


我是金曉生,如果喜歡我的回答,別忘了關注哦!


金曉生


ETF是特殊的開放式指數基金,從ETF的全稱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所交易基金)知道它可以在場內交易,ETF結合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特點,它的這一特性讓它可以從第三方渠道購買和贖回,也可以在交易所按市場價格買賣,方式靈活,滿足不同投資人的交易需求。

 

為什麼要購買ETF,它具有哪些優勢。ETF是指數基金,是從跟蹤的指數中選取成分股進行投資,例如上證50ETF,滬深300ETF,消費行業ETF,醫藥行業ETF等,這些基金要麼在大盤走勢中具有代表性,要麼就是所在行業的龍頭公司,此類基金的是通常是被動式投資,這樣就降低投資風險,防止單一標的對該組合造成較大波動,它的特點決定了可以像股票一樣在場內交易,由於份額小,也降低了交易成本。

 

同時ETF具有很大的投資優勢,因為市場指數能夠內生增長,只要指數長期向上增長,投資ETF就可以獲得收益;同時因為跟蹤的是指數,可以避免很多市場風險,防止黑天鵝,通過投資ETF可以投資不同行業、不同類型、風格不同的公司,獲得更多投資機會。

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ETF,不管投資那種基金,最終都是為了盈利。希望每個都能獲得自己預期的收益!!!



財知財經


股票中的基金,基金中的股票。

01什麼是ETF基金?

ETF基金的本質是一種指數基金,全稱是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也常被稱作交易所交易基金。

從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這種基金是可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一種基金,這也是與傳統的指數基金之間的區別。

ETF基金雖然是開放式基金的一種,但是它同時具有封閉式基金運作的特點。在我們投資的時候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份額(和我們在第三方平臺購買基金的流程一致),也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買賣ETF基金份額(與我們操作股票流程一致)。

02ETF基金的優勢

在上面ETF基金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發現,ETF是兼具了基金和股票的特點,那麼肯定也會有它獨特的優勢。ETF基金優勢如下:

①分散投資降低投資風險

這一條優勢就和我們常規的指數基金一樣,主要是通過跟蹤指數來進行投資,購買ETF基金等價於購買一個指數投資組合。

這樣組合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踩雷”,某一隻股票出現問題而導致大幅虧損。通過投資組合的方式讓我們的風險降到最低。

②交易成本低

在我們進行基金申購和贖回的時候,一般都是有0.5%到1.5%不等的申購和贖回費率。但是ETF基金有股票的特點,免印花稅,管理費與交易費用則會比較低,我們的交易成本就會相應的降低。

③交易靈活

ETF基金可以在盤中進行交易,而不是計算當天15點之後的基金淨值,當日的ETF基金上漲到一定的幅度之後,如果不看好後期的行情,我們可以立刻出手。

區別與傳統指數基金的長線投資,因為ETF的交易特性,我們如果短期內看好某一指數,也可以進行投資。

例如:2020年2月3日大盤大跌的情況下,個人比較看好大盤指數還是會漲到3000點以上,於是購買了券商ETF。果然在幾天後,大盤連續上漲,到3000點賣出,收益達到20%。

03購買ETF基金的注意事項

ETF 基金雖然還是被稱為基金,但是與基金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也因為可以在盤中交易與股票相關性較高,但是同樣還是有一些區別,在我們進行投資的時候要注意區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主要的注意事項如下:

①在看好的情況下,可以滿倉操作

在我們購買股票的時候,常說的一句話是不要輕易的滿倉操作,因為滿倉操作在出現暴跌的時候無法補倉,容易高位“站崗”。

但是ETF基金因為是一個投資組合,天然的風險就比單一的股票低很多,特別是對資金量沒那麼大的投資者來說,滿倉風險也沒有購買單一股票那麼大的風險,不用太過擔心而錯失良機。

②可以短期炒作,同樣也可以長線投資

作為指數基金的一個分支,ETF基金是可以進行長線投資的,在長期持有的情況下可以和傳統指數基金一樣進行定投來分擔風險,提升收益;在短期內如果發現有衝高回落的情況,可以盤中交易,獲利出局落袋為盈。

綜上:ETF基金是兼具傳統基金和股票的特點,在我們進行投資的時候可以降低交易費用的同時還能有更高的收益,同時我們還能隨時落袋止盈,而不用擔心衝高回落。


掙錢不易,將本求利。我是@易將學財,歡迎關注,一起解鎖更多財經掙錢知識吧!

易將學財


2020年初至今,ETF基金大放異彩,憑藉著出色的漲幅再次進入小散們的視野,能賺錢的東西總是自帶傳播效應。

今年以來,大家聽得最多的是創業板ETF大漲20%、半導體ETF大漲50%、基建工程ETF基金連續兩天出現漲停板,這也是非常少見的現象。

這說明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ETF基金,也發現了買ETF基金賺錢效應不比股票差,有些時候比炒股還刺激,動不動ETF基金就被股民們幹到漲停。

一、什麼是ETF?

1、ETF的概念與理解

從概念上來講,ETF的英文全稱:Exchange Traded Fund,是一種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雖然讀起來非常拗口,但是理解起來並不難,我們不妨掰開揉碎了說。一般股民朋友稱ETF為“場內基金”,所謂場內,指的是證券交易所內,也就是證券交易網站或者APP均可以自由買賣該基金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來舉個例子,假如你覺得股市會再次上漲,準備了1萬塊,想在股票市場提前埋伏點券商股,全國幾十家券商公司的股票,研究起來門檻又高,不知道選哪一隻好,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券商的龍頭公司都買了,這樣至少不會錯過平均漲幅。

那麼問題來了,1萬塊我想買中信證券、華泰證券,還想買國泰君安等等龍頭券商,怎麼可能都買下呢?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請出場內ETF基金出場了,券商ETF、證券ETF就是一籃子的券商股組成的指數基金,買了它就相當於買下了A股的優秀券商公司的股票集合。

券商ETF和證券ETF,一股多少錢呢,1塊錢左右。也就是說花100塊就能買下整個A股的券商行業

有股票購買經驗的朋友,即便剛入市,應該可以很輕鬆地理解ETF基金的概念了。

2、ETF與股票的關係

剛才我們提到了一個概念,買ETF是買了一籃子的股票。比如說,券商ETF對應的是一籃子的券商公司股票、半導體ETF對應的就是一籃子的半導體公司股票。

也就是說ETF的目的就是為了追蹤特定行業或者特定群體的上市公司而生的,ETF的上漲與下跌與一籃子的股票漲跌是同步的。

我國ETF基金髮展了這麼多年,已經有了很多ETF的指數基金和行業基金供投資者進行選擇,比如我們熟知的滬深300、中證500、消費ETF、券商ETF等等。

除此之外,ETF的本質是基金,不會像普通上市公司一樣存在退市、破產清算的可能性,這是和股票的一點區別。

因此,我們來做個總結,從字面意思和ETF的操作兩方面來看:

1、ETF,就像股票一樣,在證券交易所(APP)內隨時申購和贖回;

2、ETF本質上是一籃子的股票,其實就是買了一籃子的股票,漲跌與股票指數漲跌基本一致;

3、ETF基金降低購買股票的門檻,不買個股,只買整體行業。

我們接下來再聊聊,相比支付寶購買的場外基金,ETF這種場外基金的優劣勢是什麼?

二、ETF基金的優勢

ETF基金的存在,並不是為了取代支付寶裡購買的場外基金,兩者是一種互補的關係。想要更好地理解和學習ETF基金,我們不妨從ETF的幾個重要特點來深入學習。

優勢一:分散投資,不會選個股也能買

從2月4日起,上證大盤反彈開始,創業板ETF、半導體ETF的接連大漲,再次刷新了小散的價值觀。很多投資者躍躍欲試,希望能夠在這場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可是苦於不懂個股,並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有價值有潛力的公司。

如果懂得ETF投資的話,這個問題就變得簡單許多。ETF基金的唯一要求就是你對這個寬基指數或者行業是否看好,比如代表著寬基指數的ETF有上證50ETF、HS300 ETF、中證500ETF;代表著行業指數的ETF有基建ETF、消費ETF、可選消費ETF、軍工ETF等等。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選擇看好的行業或寬基、在好的價格買入即可。

優勢二:指數漲跌,公開透明

中國的基金投資者90%以上都被基金經理坑怕了,一提到主動型基金,第一印象就是把錢給了別人糟蹋了。事實上,如果你個人不太相信基金經理的話,完全可以自行購買ETF基金。

ETF基金是被動型基金,原則性非常強,追蹤的目標就是股票指數,這些指數的成分股和佔比非常透明。比如券商ETF基金,我們可以清楚地查到其每隻成分股和比重。

優勢三:入場費的門檻低

今年開年以來,創業板指數漲勢喜人,大多數人如果想買創業板股票的話,對於資金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動輒幾十上百元一股,買一手股票少說也得上萬元。對於ETF而言,絕大數ETF的每股價格在0.5-1元之間,買一手也就花費上百元,對於新手投資者來講非常友好。

購買的方式也非常方便,只要開通了股票賬戶就可以隨時交易ETF基金,花幾百元,就能買下中國最好的公司的權益。

優勢四:手續費非常低

在支付寶或者其他平臺買過基金的朋友,應該都很清楚基金的費用主要包括申購費、贖回費、託管費、管理費;場內ETF基金同樣少不了這些費用,只不過場內交易不需要申購和贖回,只需要少量的交易佣金。

還有很省錢的一個地方,場內ETF基金雖然也在股票賬戶交易,比起股票少了個印花稅,這樣又能省了一筆錢。

我做了個表,對比場內ETF和場外基金的費用對比,一目瞭然費用便宜了不是一星半點。

在基金投資這方面,如果是長線投資(剔除7天內贖回的情況),ETF基金的費用這些年還在持續降低,有些基金的託管費降低到0.05%,管理費降到了0.15%,而場外基金是場內基金的5-10倍。

優勢五:品種覆蓋全,配置更全面

ETF投資的品種已經覆蓋到了全世界的品種,我們可以通過ETF投資A股、港股、美股、歐股、黃金等等,通過ETF的投資,我們基本上可以將資產配置到全球的資本市場,ETF真的是小資金撬動大市場的神奇工具。

我們可以通過配置不同風險等級的ETF基金品種,完善資產配置,從而在一定程度保證資產的對沖和安全性。

說了這麼多ETF基金的優勢,那麼ETF有沒有需要注意的缺陷呢?

三、ETF基金的“缺陷”

說到ETF的缺陷,就不得不說到ETF基金的起源,由於上個世紀90年代美股的股災,場外基金無法及時賣出,只能以當天收盤的價格作為賣出價格,不少人在這場股災中遭受巨大損失。

也因為1987年的這場股災,ETF場內基金的應運而生,人們開始意識到基金需要保證及時交易的重要性。

也正是由於場內ETF基金的交易太過於實時,也成為了指數基金投資者的噩夢。ETF基金的買賣過於方便,導致人們很難控制住交易的頻次。

大家都知道,指數基金投資是個長期的過程,想要走出微笑曲線需要經過3-5年的時間,才能收穫一定的收益。正因此,場外基金的申購和贖回以當天收盤時進行成交,贖回的資金T+1日到賬,這兩個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讓大部分的人不能手賤頻繁操作。

ETF基金交易實時性,對於股市老鳥來講是非常好的工具,但是對於新手來講,則需要養成好的交易習慣後方可使用。

總結一下,場內ETF基金的實時性的特點,有兩個“缺陷”:

1、對於基金小白不是很友好,容易被小白濫用導致買賣頻次增加,從而使得交易費用增加;

2、自制力不夠強的交易者,持有基金的時間長度遠遠低於場外基金,從而導致收益達不到預期。

四、寫在最後

ETF是我們在投資路上必須學會配置的一種產品,因其豐富的品種、便捷的交易方式、以及低廉的佣金費用,深受交易者的喜愛。

隨著今年創業板ETF、5G ETF、半導體ETF的火爆上漲,越來越多新的ETF品種也正在推出的路上,比如新能車、大數據、AI等等,說不定我們還能在風口來之前喝口湯。

即便不投資ETF,我們在平時投資過程中,把ETF指數加入到自選股中,也可以作為很好的行情監測工具。

資產增值的本質是時間增長,做時間的朋友,與時間一起,慢慢變富。歡迎大家轉發給身邊的朋友一起加入SR Plan(慢慢變富計劃)。

關注 ,如有投資理財的疑惑,可以私信我,我會給你一些中肯的建議。


杜耶說理財


小招邀請了理財達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什麼叫ETF?

從ETF的名稱來看,第一個字母是Exchange的縮寫,第二個字母是Traded的縮寫,第三個字母是Funds的縮寫,所以ETF的中文全稱:交易所交易型基金,是一種場內基金。

這裡的“場”指證券交易賬戶,僅能通過證券交易賬戶購買的基金稱為場內基金,可以通過三方渠道購買的基金稱為場外基金。

ETF是場內基金,意味著只能在證券交易賬戶裡面購買,因此購買ETF的操作和買賣股票一樣。

ETF基金代表一籃子股票的所有權,以某一選定的指數所包含的成分股作為投資對象。比如買入滬深300ETF基金,那麼滬深300指數包含有哪些股票,這隻基金就會買入相應的股票,買入的比例跟指數一致。

那麼購買ETF有什麼好處?

一、 成本低

從基金經理的角度來看,由於ETF完全複製指數的走勢,可以節省人力、物力去研究上市公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從投資者角度來看,ETF的管理費、託管費相比其他基金更低,此外場內購買基金沒有申購費、贖回費,只需繳納交易佣金。

二、 流動性高

普通開放式基金每天公佈一次基金淨值,ETF每15秒刷新一次報價,它可以像股票一樣快速交易。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場外渠道並不能直接購買ETF基金,卻可以選擇通過三方渠道購買對應ETF基金的ETF聯接基金。 ETF聯接基金是以對應的ETF基金為跟蹤標的,也就是投資於某ETF基金的基金。


以上回答來自理財達人,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招商銀行App


不知道具體是那種,

ETF分為我們熟知的ETF指數型基金,就是我們熟知的跟蹤指數的基金。ETF基金和普通基金的區別就是,它能夠變相T+0交易,能夠在一級市場上申購,二級市場賣出,在二級市場買入,一級市場上贖回。

另外說的ETF就是最近比較火熱的上證50ETF指數期權,期權對大多數投資者比較陌生,但是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以標的物(上證50)為基礎的一種看漲看跌的保險,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但是期權同樣風險很大,虛值期權到期無法行權便一文不值。


Bree盤股


第一、ETF基本定義:

ETF即Exchange Traded Fund,也就是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又稱交易所交易基金。從名稱來看可以知道:

一、它是跟蹤某一指數進行指數化投資的基金;

二、它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開放式基金其買賣與封閉式基金相同。ETF聯接基金也稱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聯接基金,實質上是開放式基金的一種。它將其絕大部分基金財產投資於跟蹤同一標的指數的ETP(簡稱目標ETF),密切跟蹤標的指數表現,追求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最小化。

用大白話來解釋, ETF是一種可以像股票一樣在 交易所裡自買賣的基金,因為ETF的一大特性就是追蹤某一類資產 ,所以ETF相當於基金公司為了拯救投資小白和選擇恐懼症人群,推出的一份綜合套餐。

第二、購買ETF的好處:

ETF基金兼具了指數基金、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的優點,擁有獨特的投資與交易價值。

1、指數化投資: ETF基金採用指數基金的“被動管理”方式跟蹤、複製標的指數,操作透明,有利於充分分散風險,達到市場平均回報,可以解決“只賺指數不賺錢”的問題。

2、費率低廉:管理、運作高度專業化使運營成本較低,投資人承擔的費率較低。二級市場交易成本更低。

3、交易便利:像股票和封閉式基金一樣,可以在交易日內隨時報價買賣,有較高流動性,也可以一定的規模申購、贖回,具有交易便利性。

4、存在套利機制,基本沒有折價:交易所交易基金在交易所交易與一級市場申購、贖回並存,使得投資者能夠從交易價格與資產淨值的偏離中獲取收益,該套利機制的存在使得交易所交易基金的交易價格與基金份額淨值保持--致,避免了封閉式基金可能存在的大幅折價問題。

5、以股票實物申購、贖回,與指數表現更為接近: ETF一般採用以一籃子股票申購/贖回方式,並且申購、贖回只能以一定規模的單位數或其整數倍進行,沒有普通開放式基金的贖回壓力,與指數的表現更為接近。


股海佳訊


EFT屬於指數基金中的一類,購買它就是購買指數基金,根據指數基金的特性和定投原則的話,對於一般人來說風險性遠小於購買單獨的股票。


指數基金的分類

指數資金,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簡單來說,指數就是以某些規則選擇出一籃子股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某一領域;然後指數基金就是跟隨這些指數,投資對應的上市公司,相當於投資一組特定股票的“平均成績”。比如大家常說的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都屬於這一類。


目前根據指數基金的交易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封閉式指數基金、開放式指數基金、指數型ETF、指數型LOF,所以ETF只是其中的一類。


ETF是什麼?

ETF,全稱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一種開放式基金。

其實根據投資方法的不同,ETF可以分為指數基金和積極管理型基金,國外絕大多數ETF是指數基金。目前國內推出的ETF也是指數基金。


簡單來說,購買EFT的本質是購買指數基金,而指數基金的本質是一攬子股票。交易方式可以選擇向基金公司申購贖回,也可以在交易場所買賣。


購買ETF的好處

ETF結合了封閉式與開放式基金的優點,在場內交易是非常方便的,而且交易成本相比其他的基金類型是比較低的。


整體來說購買指數基金無需擔心公司的運營情況,避免了某些黑天鵝風險,畢竟買的是一攬子股票,畢竟指數永遠健在,鐵打的標普500,流水的公司。


結束語

雖然只要經濟持續向好,指數基金就會持續上漲,但是涉及到個人購買的時候,也會和自己選擇、定投規律和年限有關係的,畢竟也不是所有的人可以接受短期的虧損的。

雖然它的投資方式相比股票更簡單、收益也不錯,但是也需要了解清楚的,入市需謹慎!



蛋殼碎碎念


etf基金即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它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基金。投資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也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買賣etf份額。那麼,etf基金有哪些呢?

etf基金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類別,分別是指數etf、黃金etf和場內貨幣etf。不同類別都包含有很多基金。

1. 指數etf:

指數etf裡較有名的就有50etf(510050)、300etf(510300)、500etf(510500)、深100etf(159901)、H股etf(510900)等等。

2. 黃金etf:

黃金etf裡則包括有博時黃金(159937)、黃金基金(518800)、國泰黃金etf(518800)、華安黃金etf(518880)等等。

3. 場內貨幣etf:

場內貨幣etf就有華寶添益(511990)、銀華日利(511880)、建信添益(511660)、財富寶E(511850)、理財金H(511810)、招商快線(159003)、交易貨幣(511690)、保證金(159001)等等。

ETF與指數基金的區別:

1、交易方式不同

傳統指數基金一般是在第三方軟件上購買,比如說:天天基金網、蛋卷網等。ETF基金,一般是通過場內二級市場購買,也就是可以直接通過股票軟件購買,這也是我們一般散戶交易的渠道;

其次,投資者也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但這種方式一般為機構、土豪採用,因為申購贖回門檻很高,一般需要五十萬資金起步。

2、盤中估值方式不同

傳統指數基金盤中估值是一些基金網站按照基金的持倉比例和當天滬深股市的漲跌幅度來估算的基金淨值,而申購和贖回的價格是以晚上由基金公司及託管銀行進行核算校對後的基金淨值為準。

ETF基金的價格在交易日的交易時間是不同的,每15秒刷新一次報價,以實時價格成交,最小單位1手。注意的是,目前國內A股上的ETF仍然是T+1交易。

3、手續費、管理費不同

ETF基金的手續費和管理費相對於傳統的指數基金費率稍低一些。ETF基金收費標準包括:佣金+管理費。佣金和買賣股票一樣,都是萬分之幾,免收印花稅。管理費方面,ETF基金也比指數基金低。

4、分紅方式不同

傳統指數基金的分紅方式有現金分紅和紅利再投資兩種分紅方式;ETF基金場內的分紅方式只有現金分紅。




Andy的視界


一.

最近都在熱議權益投資市場下行,投資人紛紛逃離。

但另一方面,機構一直在抄底ETF,一些ETF基金較年初份額甚至翻倍。

為什麼資金瘋狂轉入ETF呢?

我認為有3點:

1、ETF基金都是指數基金,通過ETF來買如創業板、滬深300、中證500,更好把握估值和數據;

2、主動基金對選股的能力要求高,在現在通殺情況下,吃力不討好。

3、能對風格、行業做出判斷,ETF的成交數據能反映一些風向。

當然,機構能持續在低位佈局ETF,除了上面3點外,流動性和穩定性是重要一環。一般像創業板ETF、300ETF等每日成交量能基本滿足大資金進出,隨時可以判斷宏觀環境,切換資金。

二.

好了,說完上面,咱們簡單普及下ETF和ETF聯結。

顧名思義,ETF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交易所交易基金。

目前國內的ETF都是指數型基金。

除了在場內交易外,ETF作為開放式基金,也可以申購,但申購很麻煩,而且資金最低100萬起步,門檻挺高的。

所以,接下來講的ETF,直接是在股票二級市場買賣。

當然,交易ETF基金,必須要在券商開戶,與買賣股票一樣,但很多人可能不想開戶,擔心控制不了交易節奏,對應的,基金公司為了滿足這一部分投資人的需求,ETF聯接基金就誕生了。

具體來說,一個ETF基金,可能會有1個甚至2個聯接基金複製跟蹤,在場外直接可以申購,申購金額低,操作也方便,與其他基金申購贖回一樣。

要注意,ETF聯接基金理論上完全投資ETF,但跟蹤誤差還是存在的,交易費率、申贖買賣時間差都是影響因素。

所以,為什麼建議大家,最好都能開通一個股票賬戶,因為單從投資成本上來看,ETF就能節省不少。

三.

另外有一點,ETF聯接基金,不僅有純場外的,還有部分LOF基金,就是說ETF聯接(LOF)支持場內場外同步交易。

說實話,出現這類基金,要麼不買,要麼直接買場內ETF。

目前,ETF基金有181只,剔除黃金、貨幣基金、國債等,股票基金剩餘144條。

以規模計,最大的10只都圍繞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和創業板等指數。

ETF聯接基金有179只(未去重A/C)。

那麼對ETF來說,僅需要考慮券商佣金和衝擊成本,而管理費等成本已經體現在交易價格上,這點跟基金公司溝通過,具體計算挺麻煩的。

衝擊成本需要考慮到基金交易的流動性,越大越穩定,衝擊成本越低,一般出現衝擊成本高的時候,可能基金流動性就差,這時候差不多已經是熊市末期了。

本來預計10元成交的價格,但實際上只能10.01元成交,未按照預定的價位成交。

當然,衝擊成本對大戶和機構影響大,對咱們小散戶來說,可以忽略不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