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推忠武,論兵特造微”,統治階級勢力變化加速了北齊滅亡?

引言

公元530年,北魏的統治隨孝莊帝之死一同覆滅。剛剛統一了不久的北方地區,便再次發生了戰亂與分裂,分立為東魏、西魏兩個國家

。但這兩個國家實質上處於高氏、宇文氏的掌控之下,其中,高氏很快將東魏政權取而代之,建立了北齊。軍事力量在這多次的政局變動中始終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奠定了北齊軍事王朝的性質。在北齊政權中,處處可見軍事力量的影響。首先,從統治者的角度來講,高氏的崛起與軍事力量息息相關。由此可見,高氏是北方軍事重鎮,懷朔鎮崛起的鮮卑化漢人。

《北齊書》中記載:"神武既累世北邊,故習其俗,遂同鮮卑。長而深沉有大度,輕財重士,為豪俠所宗。目有精光,長頭高顴,齒白如玉,少有人傑表。家貧,及聘武明皇后,始有馬,得給鎮為隊主。"

公元525年,六鎮起義爆發,高歡率部參加起義。而後,六鎮兵馬從葛榮處轉手到爾朱榮手中,爾朱氏敗亡後軍權又轉手到高歡手中。高歡能夠在戰亂中立身並崛起,正是因為掌控了六鎮的兵力。這就體現了軍事力量對北齊政權建立的重要性。

“段氏推忠武,論兵特造微”,統治階級勢力變化加速了北齊滅亡?

東魏、西魏形式圖

其次,國內外的情勢決定了東魏北齊須以軍事為立國之本。北齊建立後,內部叛亂此起彼伏。文襄、武成二帝皆以宗親篡位奪取皇位。對統治不滿的勳貴也多次發動叛亂。同時,北齊外部地緣狀況嚴峻,處於三面受敵的狀態。北部日益強大的突厥對北齊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北齊不得不通過修築長城來進行防禦。西部與西魏北周接壤。在侯景之亂後,西魏國力日益強大,對北齊構成了嚴重威脅。

南部的梁、陳也不時北上騷擾。在這種強敵環伺的外部環境下,北齊必須保證較強的軍事實力,才能維護國家的安全。最後,作為鮮卑化的國家,北齊在文化心理上亦十分重視軍事。六鎮鮮卑及北鎮武將是高氏家族維持統治的根本和支柱。他們本身大多都是鮮卑族、敕勒族等胡族人,具有重武輕文的風氣,這種文化因素也促進了北齊軍事王朝性質的形成。

“段氏推忠武,論兵特造微”,統治階級勢力變化加速了北齊滅亡?

北齊地圖

北齊建國時的縱容政策

北齊政權自建立以來,統治階級內部各方勢力便爭鬥不休。君主、勳貴、宗親、恩倖之間的關係更是錯綜複雜。北鎮勳貴可以說是高氏政權的締造者之一。高歡擊敗爾朱氏,兵定洛陽,正是依靠這支雄師勁旅。因此,其特殊政治地位不言而喻。北鎮勳貴所率領的鎮兵,由於長期和部落組織混雜在一起,本身又大都是胡人,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部落文化的影響。

他們承襲了少數民族"等夷"的制度,即統治者在處理軍國大事時須與手下眾將合議,而不能獨斷專行。這體現出北鎮勳貴中仍帶有部落原始民主制的遺風。因此,統治者為了加強軍事向心力,往往對勳貴眾將厚加慰撫,並賦予其特殊的政治權利,採取寬鬆甚至縱容的政策。這導致了北鎮勳貴的地位在統治前期不斷上升。

“段氏推忠武,論兵特造微”,統治階級勢力變化加速了北齊滅亡?

侯景之亂

《通志》中記載:"時乘馲駝牛驢,不施鞍勒,盛暑炎赫,隆冬酷寒,或日中暴身,去衣馳騁,從者不堪,帝居之自若。親戚貴臣,左右近習,侍從錯雜,無復差等。徵集淫嫗,分付從官,朝夕臨視,以為娛樂。凡諸殺害,多令支解,或焚之於火,或投之於河。"

北鎮勳貴中,高歡早年結識的懷朔鎮出身的親黨可以看作是一股相對獨立、更加特殊的勢力。

北齊前期,皇室通過與懷朔鎮勳貴聯姻的方式籠絡軍權、鞏固統治,兩者構成不可分割的權利集團。在北齊的統治階級中,宗親也屬於一個重要的利益集團。宗親一般指君主的宗族,因為有血緣關係的維繫,宗親往往擁有較大的權利。但在北齊政權中,情況並非如此,北齊的政權極端依賴軍事保障。

“段氏推忠武,論兵特造微”,統治階級勢力變化加速了北齊滅亡?

北齊高歡

北齊政權內部的勢力結構

而在建國初期,軍權被牢牢把握在勳貴手中,他們也因此佔據了政治的高位。為對抗北鎮勳貴過於氾濫的特權,北齊統治者十分注重培養宗親將領來作為一種特殊的分權機制。這也為宗親與勳貴之間的矛盾埋下了伏筆。需要注意的是,宗親對軍權的掌握雖然稍弱,但他們因為血緣宗法關係受封高爵,享有食邑租稅。他們通過封爵確定貴族身份,並以此作為起家入仕的身資,入仕伊始就享有較高的政治地位和官職。這些也使得宗親成為統治階級內部一支不可忽略的勢力。

《資治通鑑》中記載:"齊尚書左僕射徐之才善醫,上皇有疾,之才療之,既愈,中書監和士開欲得次遷,乃出之才為兗州刺史。五月,癸卯,以尚書右僕射胡長仁為左僕射,士開為右僕射。長仁,太上皇后之兄也。"

恩倖作為獨立政治勢力出現在北齊統治階級中是較晚的。恩倖勢力初步形成並掌握一定話語權,大致是在文宣帝時。文宣帝高洋統治時期是北齊政權的一個重要轉型期。高澄死後,高洋雖是在鮮卑勳貴們的支持下繼承霸府,但卻是在漢人勢力的支持下得以禪代稱帝。

勳貴集團依然掌控著國家軍隊武裝,老臣宿將們對高洋也頗為輕鄙。

“段氏推忠武,論兵特造微”,統治階級勢力變化加速了北齊滅亡?

北齊高洋

在這種情況下,他既不能充分取得鮮卑族勳貴的支持,也無法完全信任漢族文官。這導致他長期處於憂鬱中,對恩倖的迎合與奉承產生了一定的依賴。然而,高洋始終認為恩倖不足以信賴。因此,

在文宣一朝,恩倖並未在政治上得勢。到北齊後期,自武成帝一朝,情況大有不同,恩倖勢力開始入主中樞。高湛本身是宗親出身,通過篡位獲得了皇位。

因此,他對宗親和勳貴都抱有一種不信任感,急需削弱他們的實力。他倚重恩倖,使其形成一股勢力,參與到統治階級的權利鬥爭中來,抑制勳貴與宗親勢力。北齊大政由尚書省掌握,以和士開為尚書右僕射實際上是讓其入主中樞。武成帝死時,還任和士開為顧命大臣,充分體現了恩倖權勢之重。後主一朝,恩倖勢力作為獨立的政治勢力,已然成熟起來。

“段氏推忠武,論兵特造微”,統治階級勢力變化加速了北齊滅亡?

邙山之戰

統治階級內部勢力的變化與北齊的滅亡

作為一個軍事王朝,北齊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利沉浮與軍權變動息息相關。佔據有利地位的往往是掌握軍權的一方,而失去軍權則往往意味著該集團勢力的削弱,甚至覆滅。北齊的軍權主要集中在幷州的騎兵省和外兵省、京畿大都督府和領軍府三方面。三方職責各異,實力強弱也有差異。騎兵省和外兵省是統領北齊作戰的主力軍隊,大多是六鎮兵將。京畿大都督府掌管除宮廷禁衛軍之外的駐防軍,是拱衛京城的重要力量。

《北齊書》中記載:"帝如其言。頃之,光至,引入涼風堂,劉桃枝自後拉而殺之,時年五十八。於是下詔稱光謀反,今已伏法,其餘家口並不須問。尋而發詔,盡滅其族。"

在北齊初期,勳貴的得勢與君主的寵信有極大關係,其背後體現出的,是皇權出於穩定新建國家的需要對軍權掌控者的依賴。維繫出生入死打下的江山是皇權與勳貴共同的追求。因此,皇權廣結姻親,授勳貴以高職要務,對勳貴們的腐敗行為常常持縱容的態度。

這導致勳貴妄自尊大,引發了嚴重的叛亂事件,影響到了皇權的穩固。

“段氏推忠武,論兵特造微”,統治階級勢力變化加速了北齊滅亡?

北周伐齊

篡位奪權的武成帝深諳宗親專權的弊端,又因其文治武功難以服眾而無法控制勳貴,為制衡各方勢力,武成帝在軍權系統中引入了新的勢力集團——恩倖。

恩倖將領開始時雖未掌握兵權,政治地位也較弱,但在君主的授意和支持下,軍事實力穩步上升,尤其是在後主一朝,幾戶所有的恩倖都擔任著軍職,長期掌握領軍府的兵權。鄴城軍權完全由恩倖掌握,軍權大部分落入恩倖手中,恩倖及其背後的皇權走向了北齊權利的頂端。

評價

北齊是一個軍事王朝,政權的主體是由六鎮軍人出身的勳貴所構成的,且面臨嚴峻的外部形勢。北齊的高氏皇室需要年富力強的皇帝,在軍政事務方面親力親為,威懾內部野心勃勃的勳貴、宗親,以及外部三面環繞的敵國。然而,高歡死後,其子孫後代逐漸走向腐化墮落。到武成帝高湛之後,君主的文治武功日漸衰弱。無論是初期、中期扶植勳貴宗親,還是後扶植恩倖,實際上都是君主在不斷嘗試依據各方勢力來維持君權地位。

出於這種需求,北齊政權也有意維持統治階級中不同集團的分立態勢。因此,統治階級始終未能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在這種政治形勢下,沒有任何一方能穩固地在北齊的政權中佔據核心地位。某一集團一旦進入政權核心後,必然會表現出強烈的反彈,導致政治上的激烈衝突。

長期的內耗削弱了北齊的國力。更重要的是,軍權落入恩倖手中,軍事帝國最後的堡壘轟然坍塌。

公元573年,蘭陵王高長恭被殺。同年,恩倖韓長鸞進大將軍,恩倖勢力幾乎完全掌控了軍權。然而,這些恩倖自身的軍事統帥能力遠遠不足。最終,晉陽一役以北齊軍隊潰散、君主出逃為結局。

北齊統治者高氏家族是六鎮出身的鮮卑化漢人,民族成見很深,而北齊的建立亦是依靠六鎮軍人。高氏家族與勳貴勢力以為民族不同,大肆殺害漢化之人,造成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對於北齊來講,其統治階級包括君主、高氏宗親、北鎮勳貴、河北大族、恩倖等。北齊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各個勢力爭鬥不斷,不理朝政,導致國力衰弱,最終走向了滅亡。北齊的滅亡是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結果,也是可以預見的必然。

參考文獻:

【1】《北齊書》

【2】《資治通鑑》

【3】《通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